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452发布日期:2018-12-08 05:38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婴儿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婴儿推车一般由遮阳蓬、座垫、睡篮以及防霾罩组成,使用年限一般为三到五年。选购时要考虑到婴儿的年龄,而如今婴儿推车的功能已经升级到可以睡觉、吃饭、玩耍游玩等。

在推婴儿车出玩时,往往会遇到上下楼梯的地段,现有的婴儿车不便于上下楼梯时行走,在上下楼梯时通常需要靠两个人抬着婴儿车上下楼梯,在无人协助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单人抬起婴儿推车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危险性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且能有效降低家长劳动强度的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乘坐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和活塞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活塞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活塞机构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活塞机构连通设置,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和活塞机构的上端均与乘坐机构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穿过底座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履带,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动轮。

在上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所述乘车机构包括均与升降机构的上端和活塞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扶手后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后端内滑动密封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座椅的下端连通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升降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座椅的下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与升降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的下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活塞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座椅下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与通槽相连通的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内滑动密封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端穿过l型凹槽的前侧内壁并与升降机构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升降箱,所述升降箱内滑动密封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依次升降箱的底部和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履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有两个第一气囊和两个第二气囊,所述两个第一气囊和两个第二气囊分别位于升降板的四个边角处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的上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上端穿过升降箱的顶面并与第二导气管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的上端均连通设置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四导气管的上端穿过升降箱的顶面并与第一导气管相连通设置,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升降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隔作用的十字隔板,所述升降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后侧壁与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的上端与连接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升降箱上端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后侧壁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设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固定贯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槽的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活塞筒的顶面并与滑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塞筒的顶面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均为环形气囊,所述第三气囊与第二导气管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气囊与第一导气管连通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拉环、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和通槽与l型凹槽形成的密闭腔室,便于控制限位杆与支撑柱的连接及分离,限位杆与支撑柱活动连接时,能对座椅进行有效的固定,限位杆与支撑柱分离时,便于座椅进行转动。

2、本发明在婴儿车下楼梯时,将座椅的扶手下压,使得座椅上婴儿平行于地面,在扶手下压时第四气囊内气体压入第二气囊内,带动履带向下移动并与楼梯相抵接触,通过履带便于婴儿车进行下楼梯。

3、本发明在婴儿车上楼梯上,将座椅的扶手上抬,使得座椅上婴儿平行于地面,扶手上抬时能将第三气囊内的气体压入第一气囊内,带动履带向下移动并与楼梯相抵接触,通过履带便于婴儿车进行上楼梯。

4、本发明通过履带与楼梯相抵接触,并对婴儿车进行支撑,通过履带便于婴儿车进行上下楼梯,相比于现有的人工手动搬运,能有效的降低家长的体力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升降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中升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乘坐机构、3升降机构、4活塞机构、5第一导气管、6第二导气管、7座椅、8通槽、9第一滑动板、10拉环、11限位机构、12连接槽、13履带、14滑槽、15滑块、16连接块、17l型凹槽、18第二滑动板、19限位杆、20升降箱、21升降板、22支撑杆、23第一气囊、24第二气囊、25第三导气管、26第四导气管、27弹簧、28十字隔板、29转动机构、30支撑柱、31限位孔、32转动杆、33活塞筒、34挤压板、35连接杆、36第三气囊、37第四气囊、38滚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上下楼梯的婴儿推车,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有乘坐机构2,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和活塞机构4,其中活塞机构4设置于升降机构3的后端的底座1上,便于乘坐机构2转动时对活塞机构4进行下压或者拉升,升降机构3和活塞机构4之间设有第一导气管5和第二导气管6,第一导气管5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3和活塞机构4连通设置,第二导气管6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3和活塞机构4连通设置,升降机构3的上端和活塞机构4的上端均与乘坐机构2的下端活动连接,升降机构3的下端穿过底座1并延伸至其下方,升降机构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履带13,底座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动轮38。

其中,乘车机构2包括均与升降机构3的上端和活塞机构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座椅7,座椅7扶手后侧壁上设有通槽8,通槽8的后端内滑动密封连接有第一滑动板9,第一滑动板9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环10,座椅7的下端连通设置有限位机构11,限位机构11与升降机构3活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滑板9前侧的通槽8与限位机构11形成密封腔,便于限位机构11与升降机构3连接及分离,座椅7的下端设有连接槽12,其中连接槽12设置于限位机构11前侧的座椅7上,连接槽12的内壁与升降机构3的上端转动连接,座椅7的下端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设有滑块15,滑块15的下端与活塞机构4的上端转动连接,其中便于座椅7的抬升或下压,带动活塞机构4移动。

更具体的,限位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于座椅7下端的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上端设有与通槽8相连通的l型凹槽17,l型凹槽17内滑动密封连接有第二滑动板18,第二滑动板18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的前端穿过l型凹槽17的前侧内壁并与升降机构3活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通槽8与l型凹槽17形成密封腔,通过拉动拉环10能带动限位杆19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且l型凹槽17对第二滑板18进行限位,能有效的防止拉环10拉出通槽8。

其中,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端的升降箱20,升降箱20内滑动密封连接有升降板21,值得一提的是升降板21为镂空板,避免升降板21在升降时使得升降箱20内的气压产生变化,升降板21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2,支撑杆22的下端依次升降箱20的底部和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支撑杆22的下端与履带13的上端固定连接,升降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有两个第一气囊23和两个第二气囊24,其中第一气囊23和第二气囊24的下端与升降板21的上端相抵接触,两个第一气囊23和两个第二气囊24分别位于升降板21的四个边角处交错设置,具体的是便于升降板2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进行升降,便于升降板21升降带动履带13进行平稳的升降,两个第二气囊23的上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导气管25,第三导气管25的上端穿过升降箱20的顶面并与第二导气管6连通设置,两个第二气囊24的上端均连通设置有第四导气管26,第四导气管26的上端穿过升降箱20的顶面并与第一导气管5相连通设置,升降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27,弹簧27的上端与升降箱20的顶面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多根弹簧27便于第一气囊23或第二气囊24恢复原有的状态时进行复位,升降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第一气囊23和第二气囊24分隔作用的十字隔板28,其中十字隔板28对两个第一气囊23和两个第二气囊24分隔,且便于第一气囊23和第二气囊24在充气时,在竖直方向上体积变大,利于带动升降板21进行升降,升降箱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9,转动机构29的后侧壁与限位杆19活动连接,转动机构29的上端与连接槽12的内壁转动连接。

更具体的,转动机构29包括固定连接于升降箱20上端的支撑柱30,支撑柱30的后侧壁上设有限位孔31,限位孔31与限位杆19活动连接,支撑柱30的侧壁上设有左右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固定贯穿设有转动杆32,转动杆3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槽12的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限位杆19与限位孔31分离时,便于座椅7进行抬升或者下压,便于座椅7保持接近水平状态,降低上下楼梯对乘坐在婴儿车上的婴儿的影响。

其中,活塞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活塞筒33,活塞筒33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挤压板34,挤压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的上端穿过活塞筒33的顶面并与滑块15的下端转动连接,活塞筒33的顶面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囊36和第四气囊37,其中第三气囊36和第四气囊37分别位于挤压板34的上方和下方,便于挤压板34的升降,对第三气囊36和第四气囊37的挤压,第三气囊36和第四气囊37均为环形气囊,第三气囊36与第二导气管6连通设置,第四气囊37与第一导气管5连通设置,值得一提的是活塞筒3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接口,第一导管5和第二导管6分别贯穿两个连接设置,第一导气管5靠近第四气囊37的下端设置,第二导气管6靠近第三气囊36的上端设置,第一气囊23、第二气囊24、第三气囊36和第四气囊37均为弹性气囊,本文中的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拉动拉环10能带动限位杆19移动,便于控制限位杆19与支撑柱30的连接及分离,限位杆19与支撑柱30分离时,便于座椅7转动,在上楼梯时为了保持座椅7接近处于水平状态时,将座椅7扶手向上抬升,则能带动挤压板34进行上升,对第三气囊36进行挤压,使得第三气囊36内的气体经过第二导气管6均匀的进入两个第一气囊23内,使得第一气囊23的体积变大,对升降板21产生挤压并使得其向下移动,则能带动履带13向下移动并与楼梯相抵接触对婴儿车进行支撑,通过履带13在楼梯上移动,上楼后座椅7转动复位,在弹簧27的作用下使得升降板21进行复位;在婴儿车下楼时,将座椅7的扶手下压,便于保持座椅7处于水平状态,能带动挤压板34向下移动对第四气囊37进行挤压,将其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导管5均匀进入两个第二气囊24内,第二气囊24体积变大能顶动升降板21向下移动,使得履带13与楼梯相抵接触并对婴儿车进行支撑,通过履带13便于婴儿车进行下楼梯。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乘坐机构2、升降机构3、活塞机构4、第一导气管5、第二导气管6、座椅7、通槽8、第一滑动板9、拉环10、限位机构11、连接槽12、履带13、滑槽14、滑块15、连接块16、l型凹槽17、第二滑动板18、限位杆19、升降箱20、升降板21、支撑杆22、第一气囊23、第二气囊24、第三导气管25、第四导气管26、弹簧27、十字隔板28、转动机构29、支撑柱30、限位孔31、转动杆32、活塞筒33、挤压板34、连接杆35、第三气囊36、第四气囊37和滚动轮3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