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推车的快速展开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0873发布日期:2018-08-29 00:4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推车的快速展开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家长带小宝宝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小,各种各样的遛娃神器(即折叠推车)应运而生。在使用的时候将小推车拆开,让小孩坐在上面,家长就能推着走,省了不少力气,但是,当小孩不愿意坐在上面的时候,就需要将其折叠起来,现在的折叠推车,通常都是实现横向折叠,无法实现纵向折叠,也就是说,只能实现左右方向上的折叠,使其变得更纤薄,但是无法实现高度上的折叠。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折叠小推车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通常被折叠成长柄状,但是在长度上无法折叠的更小,携带依旧不方便;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折叠装置,但是现有的折叠装置使用过程中拆装非常麻烦,老年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掌握其拆装技巧,而且结构固定,使用的灵活度不高,还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推车的快速展开折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折叠推车无法折叠得更小,减少长度,减少占用空间;并且现有的折叠装置使用过程中拆装非常麻烦,使用灵活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推车的快速展开折叠装置,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下连接管与下连接件固定,上连接管可转动的固定于下连接件上,下连接件的左部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的上连接件的左部下端设有连接凹腔,所述的下连接件的连接部设于上连接件的连接凹腔内,使得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下连接件的左部设有下连接管固定孔,所述的下连接管的上端设于该下连接管固定孔内,所述的下连接件的右部为上连接管固定件;所述的上连接件的右部通体设有通道,所述的上连接管的下端穿过该通道后与所述下连接件的上连接管固定件可转动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部为连接凸起。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件的通道下端设有限位边,所述的通道内还设有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套于所述上连接管的外侧,上连接管上还设有固定圈,弹性装置的下端顶在限位边上,弹性装置的上端顶在设于上连接管上的固定圈上,所述通道的上端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管的前后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的上连接件上设有螺栓固定孔,螺栓固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上连接管前后侧壁上的滑槽后固定于螺栓固定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件上还设有手拉部。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还设有导向。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凸起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均为斜坡。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主支撑管强度的情况下,将其进行二次折叠,将其的长度缩减为原来的一半,进一步减小了其在不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牢固可靠;而且使用过程中拆装非常快速便捷,避免出现不便于操作和卡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起上连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上连接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两个本实用新型一起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连接件2和下连接件6,下连接管7与下连接件6固定,上连接管15可转动的固定于下连接件6上,下连接件6的左部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的上连接件2的左部下端设有连接凹腔3,所述的下连接件6的连接部设于上连接件2的连接凹腔3内,使得下连接件6与上连接件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连接件6的左部设有下连接管固定孔5,所述的下连接管7的上端设于该下连接管固定孔5内,所述的下连接件6的右部为上连接管固定件8;所述的上连接件2的右部通体设有通道16,所述的上连接管15的下端穿过该通道16后与所述下连接件6的上连接管固定件8可转动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部为连接凸起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件2的通道16下端设有限位边9,所述的通道16内还设有弹性装置12,该弹性装置12套于所述上连接管15的外侧,上连接管15上还设有固定圈13,弹性装置12的下端顶在限位边9上,弹性装置12的上端顶在设于上连接管15上的固定圈13上,所述通道16的上端设有密封圈1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管15的前后侧壁上设有滑槽11,所述的上连接件2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7,螺栓固定孔17内设有螺栓10,螺栓10的两端分别穿过上连接管15前后侧壁上的滑槽11后固定于螺栓固定孔17内。以上结构能确保上连接件2能在弹簧12允许的范围内,于上连接管15的外侧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件2上还设有手拉部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连接件2和下连接件6上还设有导向18。导向18为引导作用,可确保上连接件2与下连接件6配合固定时不会出现位置偏差导致卡死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凸起4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均为斜坡。斜坡的设置在安装和拆卸时给上连接件2让位,避免卡死。

使用原理:折叠时,拉住上连接件2的手拉部1,将上连接件2往上提,上连接件2的连接凹腔3与下连接件6的连接凸起4分离时,弯折上连接管15,使之与下连接管7折叠在一起,即可实现折叠功能,将原有连接管的长度缩小一半,节省了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单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还能在双管的情况下连动,只需在两个上连接件2的手拉部1之间串接拉手柄19,即可实现拉动拉手柄19就能同时实现双管折叠,方便快捷,双管还能提高支撑的强度。由此,还能延及多管连用的情况。复位时,只需将折叠的上连接管15转至竖直状态,在弹性装置12的作用下,连接凹腔3套于连接凸起4上,实现上连接件2与下连接件6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