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643发布日期:2019-01-22 23:0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婴儿推车不能单手站立折叠,座位不能减震,前轮不能缓冲横向冲击,婴儿脚踏板不能上下调节的问题,为了满足实际生活需求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故本人研究了一款智能婴儿推车以解决现实技术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婴儿推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儿推车不能单手站立折叠,座位不能减震,前轮不能缓冲横向冲击,婴儿脚踏板不能根据实际需求上下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结构由:车轮 (1),车轮避震弹簧(2),移动踏板(3),前脚支撑杆(4),前横支撑梁 (5),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弯连杆(7),座位延长管(8),座位管(9),扶手杆(10),前上支撑杆(11),储物盒(12),顶篷前支架(13),顶篷上支架(14),推车把手(15),侧围栏(16),后围栏(17),座椅避震弹簧(18),后脚支撑杆(19),后横支撑梁(20),上管内锁合机构(21),下管内锁合机构(22),后节连杆(23),前节连杆(24),后上支撑杆(25),上节连杆(26),下节连杆(27),收车钢线(28)构成,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除储物盒(12)外均为对称结构,所述的车轮(1)连接杆上设置有车轮避震弹簧(2),所述的车轮(1)连接杆与前脚支撑杆(4)相连。当推车承重并伴有上下震动,8个轮子支撑的车轮避震弹簧(2)会上下压缩缓冲,有效减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通过前横支撑梁(5)相连,在前横支撑梁(5)的上方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之间设有移动踏板(3),所述的移动踏板(3) 位置是可上下调节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所述的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分别与后节连杆(23)和前节连杆(24)相连,所述的后节连杆(23)通过螺栓与弯连杆(7)相连,所述的后节连杆(23)与弯连杆(7)之间可以围绕连接螺栓转动,所述的前节连杆(24)通过管套与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弯连杆(7)后端通过管套与后脚支撑杆 (19),当前轮受到来自前方的障碍物冲击,左右的前脚支撑杆(4)和前横支撑梁(5)组成的结构会围绕座位管(9)的轴心向后旋转,从而压缩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这样可以有效缓冲推车来自前方的冲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所述的座位延长管(8),座位管(9)通过下管内锁合机构(22)与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前上支撑杆(11)通过下管内锁合机构(22)与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扶手杆(10)通过管套铰链安装在前上支撑杆(11) 的前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所述的前上支撑杆(11)、顶篷前支架(13)、顶篷上支架(14)和推车把手(15)均通过上管内锁合机构(21)后上支撑杆(25)相连,所述的储物盒(12)安装在后上支撑杆(25)上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侧围栏(16)通过下管内锁合机构(22)与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 相连,所述的后围栏(17)通过三通套管与左右两侧的侧围栏(16)相连,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座椅避震弹簧(18)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上节连杆(26) 和下节连杆(27)相连,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上节连杆(26)通过三通套管与左右两侧的侧围栏(16)和后围栏(17)三者连接在一起。当婴儿推车上有重力变化,两侧的座椅避震弹簧(18)便会随着座位重力的变化而伸缩弹簧,从而实现座椅缓冲避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其所述的后横支撑梁(20)通过三通套管与左右两侧的后脚支撑杆(19)和左右两侧的后轮总成相连。

收车钢线(28)一端位于两侧后上支撑杆(25)管内与上管内锁合机构(21)相连,收车钢线(28)的另一端穿过两侧侧围栏(16),相连与座位管(9)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设计将轻便舒适两者做了很好的综合,做到舒适和轻便并重,而且收车折叠非常方便,可以实现大人一手抱着小孩,保持站立,另一只手单只要提拉位于座位管(9)后方的收车钢线(28),便可瞬间收车,然后手拿着收车钢线(28)即可拎车。

移动踏板(3)位置可调,随着儿童身高变化而调节脚踏高度,市面上婴儿推车的脚踏都是固定的,有些位置高一点,有些位置低一点,儿童的身高是变化的,当婴儿身高不够的时候,他们的脚是够不到这些固定脚踏的,脚是悬空的,坐久了就会累。本设计的创新性的把脚踏设计为可上下移动式,当婴儿腿短的时候,脚踏调高,可以避免腿部悬空,大大增强乘坐舒适感。

市面上的推车都有弹簧避震,仅仅只有后轮有避震,或则前后轮一起避震,舒适感不强。本设计采用多弹簧避震大大增加了推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四组轮胎上都安装了承重避震弹簧,与前轮相连的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用于缓冲推车来自遇到前方障碍物是引起的冲击,位于座位下方的座椅避震弹簧(18)侧可跟随座位上重力变化而产生伸缩,有效缓冲座位的震动。本设计总共有8处弹簧避震,分别是4处车轮避震弹簧(2), 2处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2处座椅避震弹簧(18)。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正面视图。

图3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侧面视图。

图4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后视图。

图5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仰视图。

图6是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俯视图。

图1中所标序号分别表示为:车轮(1),车轮避震弹簧(2),移动踏板(3),前脚支撑杆(4),前横支撑梁(5),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弯连杆(7),座位延长管(8),座位管(9),扶手杆(10),前上支撑杆(11),储物盒(12),顶篷前支架(13),顶篷上支架(14),推车把手(15),侧围栏(16),后围栏(17),座椅避震弹簧(18),后脚支撑杆(19),后横支撑梁(20),上管内锁合机构(21),下管内锁合机构(22),后节连杆(23),前节连杆(24),后上支撑杆(25),上节连杆(26),下节连杆(27),收车钢线(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结构由:车轮(1),车轮避震弹簧(2),移动踏板(3),前脚支撑杆(4),前横支撑梁(5),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弯连杆(7),座位延长管(8),座位管(9),扶手杆(10),前上支撑杆(11),储物盒(12),顶篷前支架 (13),顶篷上支架(14),推车把手(15),侧围栏(16),后围栏(17),座椅避震弹簧(18),后脚支撑杆(19),后横支撑梁(20),上管内锁合机构(21),下管内锁合机构(22),后节连杆(23),前节连杆(24),后上支撑杆(25),上节连杆(26),下节连杆(27),收车钢线(28)构成,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除储物盒(12)外均为对称结构,所述的车轮(1) 连接杆上设置有车轮避震弹簧(2),所述的车轮(1)连接杆与前脚支撑杆 (4)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通过前横支撑梁(5)相连,在前横支撑梁(5) 的上方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之间设有移动踏板(3),所述的移动踏板(3)位置是可上下调节的。可移动脚踏两侧有锁紧结构,当脚踏移动到合适高度时,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脚踏高度,防止脚踏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所述的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分别与后节连杆(23)和前节连杆(24)相连,所述的后节连杆(23)通过螺栓与弯连杆(7)相连,所述的后节连杆(23) 与弯连杆(7)之间可以围绕连接螺栓转动,所述的前节连杆(24)通过管套与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弯连杆(7)后端通过管套与后脚支撑杆(19)。当前轮受到来自前方的障碍物冲击,左右的前脚支撑杆(4)和前横支撑梁(5)组成的结构会围绕座位管(9)的轴心顺时针向后旋转,从而压缩前脚支撑连杆避震弹簧(6),这样有效缓冲推车来自前方的冲击。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所述的座位延长管(8),座位管(9)通过下管内锁合机构(22)与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前上支撑杆(11)通过下管内锁合机构(22)与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扶手杆(10)通过管套铰链安装在前上支撑杆(11)的前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所述的前上支撑杆(11)、顶篷前支架(13)、顶篷上支架(14)和推车把手(15) 均通过上管内锁合机构(21)后上支撑杆(25)相连,所述的储物盒(12) 安装在后上支撑杆(25)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侧围栏(16)通过下管内锁合机构(22)与左右两侧的前脚支撑杆(4)相连,所述的后围栏(17)通过三通套管与左右两侧的侧围栏(16) 相连,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座椅避震弹簧(18)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上节连杆 (26)和下节连杆(27)相连,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上节连杆(26)通过三通套管与左右两侧的侧围栏(16)和后围栏(17)三者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婴儿推车优选的实施例中,其所述的后横支撑梁(20)通过三通套管与左右两侧的后脚支撑杆(19)和左右两侧的后轮总成相连。

在实施收车动作时,往上拉动位于座位管(9)后方的收车钢线(28),与收车钢线(28)的另一端相连的上管内锁合机构(21)解锁,在同一时刻,左右的前脚支撑杆(4)和前横支撑梁(5)组成的前脚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围绕座位管(9)的轴心产生顺时针向下旋转,推车把手(15)与后上支撑杆(25)将会立刻围绕弯连杆(7)与后节连杆(23)的连接到点产生逆时针旋转,这两组旋转将会把推车前脚结构(左右的前脚支撑杆(4) 和前横支撑梁(5)组成的结构)与推杆把手结构(推车把手(15)与后上支撑杆(25)组成的结构)向后脚支撑杆(19)靠拢,形成瞬间折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婴儿推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儿推车不能单手站立折叠,座位不能减震,前轮不能缓冲横向冲击,婴儿脚踏板不能根据实际需求上下调节的问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