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挂车列车及其厢式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6656发布日期:2018-12-14 21:5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厢式挂车列车及其厢式挂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厢式挂车列车及其厢式挂车。



背景技术:

挂车列车主要包括运输车以牵引在运输车后侧的挂车,现有的列车的运输车和挂车的车架结构一般均采用敞开式结构,无法对运输的货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280162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低底盘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列车,该挂车列车包括车辆运输车和低底盘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车辆运输车的车身和低底盘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均为由左侧立架、右侧立架和上、下两层台板组成的可拼装的框架式结构,这种框架式结构的车体主要用来运输轿车。对于一些对防护措施较为严格的货物,比如重型设备、电子电器、快递物流等货物,上述这种挂车列车无法对货物提供有效防护,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很受到外界环境中的粉尘、雨水的污染。为了避免上述这种情况的产生,可以在框架结构上包覆一层防护帆布,但是这样防护帆布很容易与车体上原有的车门发生干涉,货物装卸时还需要对帆布进行反复拆卸,造成使用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厢式挂车列车,以解决现有挂车列车采用帆布进行防护造成货物装卸车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厢式挂车列车中的厢式挂车。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厢式挂车,包括挂车车架以及设置在挂车车架上的挂车车厢,所述车架前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挂车车架牵引连接的牵引装置,所述车架的中部位置处设有行走轮组,所述挂车车厢的两侧设有翼开式侧门,所述挂车车厢的后侧设有对开式后门。

所述行走轮组包括两个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轮轴,两个轮轴的端部均设有行走轮。

所述行走轮组通过空气悬架与挂车车架连接。

所述挂车车厢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侧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翼开式侧门包括L形门板,所述L形门板的上侧边与所述支撑梁铰接连接,所述L形门板与所述支撑框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L形门板开启的驱动缸。

所述驱动缸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框靠近所述支撑梁的位置处、另一端与所述L形门板靠近支撑梁的侧边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列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厢式挂车列车,包括厢式运输车以及牵引在所述厢式运输车后端的厢式挂车,所述厢式运输车包括挂车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车车架上的运输车厢,所述厢式挂车包括挂车车架以及设置在挂车车架上的挂车车厢,所述车架前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挂车车架牵引连接的牵引装置,所述车架的中部位置处设有行走轮组,所述挂车车厢的两侧设有翼开式侧门,所述挂车车厢的后侧设有对开式后门。

所述行走轮组包括两个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轮轴,两个轮轴的端部均设有行走轮。

所述行走轮组通过空气悬架与挂车车架连接。

所述挂车车厢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侧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翼开式侧门包括L形门板,所述L形门板的上侧边与所述支撑梁铰接连接,所述L形门板与所述支撑框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L形门板开启的驱动缸。

所述驱动缸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框靠近所述支撑梁的位置处、另一端与所述L形门板靠近支撑梁的侧边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列车的运输车和挂车均采用厢式结构的车体,能够对货物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了采用帆布对货物进行防护造成的货物装卸车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挂车车厢采用翼开式侧门,车厢的后侧设有对开式后门,这样便于货物既能够从车厢侧面进行装卸,又能够从车厢后侧进行装卸,更加便于货物的装卸车;同时,行走轮组设置在车架的中部位置处,使得挂车的重心分配更加合理,提高挂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列车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厢式挂车(侧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厢式挂车侧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中:1、挂车车架;2、牵引装置;3、翼开式侧门;4、行走轮;5、后门;31、液压缸;32、支撑梁;51;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列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厢式挂车列车,包括厢式运输车以及牵引在厢式运输车后端的厢式挂车,厢式运输车包括挂车车架以及设置在挂车车架上的运输车厢,厢式挂车包括挂车车架1以及设置在挂车车架1上的挂车车厢,车架前端设有用于与挂车车架牵引连接的牵引装置2,车架的中部位置处设有行走轮组,挂车车厢的两侧设有翼开式侧门3,挂车车厢的后侧设有对开式后门5。厢式结构的车体能够对货物进行有效的防护,无需在货物上设置帆布进行防护,车厢采用翼开式侧门3和后门5的配合,使得货物能够从车厢的两个方向进行装卸,便于货物的装卸,有效的解决了采用帆布对货物进行防护造成的货物装卸车操作繁琐的问题。

在本实施里中,行走轮组包括两个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轮轴,两个轮轴的端部均设有行走轮4,这样能够增加轮组对挂车支撑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行走轮组通过空气悬架与挂车车架1连接,提高挂车的减震能力,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对开式后门包括两个后门门板,这两个后门门板通过铰链与车厢的支撑框的立柱部分铰接连接,此处后门的具体为现有技术,不在详细赘述。

挂车车厢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挂车车厢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上侧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梁32,翼开式侧门3包括L形门板,L形门板的上侧边与支撑梁32铰接连接,L形门板与支撑框之间设有用于驱动L形门板开启的驱动缸,采用L行门板一方面结构简单,另一方面能够增大侧门的开启范围,使得侧门开启后面积更大,便于货物的装卸。

驱动缸为液压缸31,液压缸31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支撑框靠近支撑梁32的位置处、另一端与L形门板靠近支撑梁的侧边铰接。采用液压缸能够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同时,还可以将驱动缸沿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进一步提高驱动力,保证侧门的开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列车的运输车和挂车均采用厢式结构的车体,能够对货物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了采用帆布对货物进行防护造成的货物装卸车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挂车车厢采用翼开式侧门,车厢的后侧设有对开式后门,这样便于货物既能够从车厢侧面进行装卸,又能够从车厢后侧进行装卸,更加便于货物的装卸车。

本新型中置轴挂车载荷相对稳定,受力比较简单,重心较低。并适合采用轻量化材料和轻量化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整车的承载能力,使厢式挂车产品更加节能环保。该新型厢式挂车两侧车厢及后厢部分均可开启。通过此改变,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缩短装卸货周期。从而使物流企业综合装备投入减少,总体收益也会大大提高。厢体采用新型复合板材料,重量轻强度高。车架桥轴中置,悬挂系统为空气悬架。提高了整车稳定性。

挂车整车由前车通过牵引机构带动,车架部分采用高强度钢焊接而成。车轴靠近挂车重心部位,并配备空气悬架系统。车厢板部分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与车厢边框铆接紧固。侧厢与顶端支撑纵撑部分通过转轴合页连接。由专用的液压缸举升,侧厢可0-90度灵活开启。并且由单独的全电动液压单元提供动力,其两侧厢可独立举升也可以同时举升。后门通过铰链合页与车厢边框连接,也可自由开启。整车密封性较好,防尘、防盗、防雨,适合机械快速装卸,主要用于重型设备、电子电气、物流公司、各省市邮政企业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列车的其他实施例中,行走轮组还可以设置一个、三个、四个或者其他数量个轮轴;行走轮组还可以采用机械悬架与车架连接;门板还可以为平板状,此时门板的上侧边与车厢顶部铰接连接,驱动缸直接驱动门板翻转,当然,对于一些异性的货物,侧门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比如弧形;驱动杆还可以采用驱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厢式挂车的实施例,所述厢式挂车与上述厢式挂车列车的实施例中的厢式挂车的结构相同,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