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4156发布日期:2018-12-21 19:08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自行车均采用圆形齿盘,但许多自行车骑士为提高踩踏效率而自行改用非圆形(椭圆)齿盘。非圆形(椭圆)齿盘具有定向参数,其定义为齿盘长轴与两侧曲柄臂所在平面沿踩踏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不同定向选项的非形齿盘可用于不同用途的自行车。若欲微调一特定自行车上的特定齿盘以达最佳力学效果,则需藉由调整不同定向参数,即调整前述的夹角。

中国台湾I549862号专利案揭示一种可附加于曲柄臂的卵形自行车齿盘的改良(IMPROVEMENT OF AN OVOID BICYCLE CHAIN-RING ATTACHABLE TO A CRANK ARM)。是一齿盘可连附于一具有爪部的驱动曲柄臂。该爪部形成一具有星状分布定位点的结构。该卵形齿盘的长轴与该曲柄臂沿踩踏方向的夹角定义为该卵形齿盘的定向。该卵形齿盘可供该爪部固定的定位点数量为该爪部定位点数量的倍数,俾为该曲柄臂提供多重定位选项。该等定位选项是彼此间隔以使该卵形齿盘的各定向相差3度。

中国台湾M410712号专利揭示一种曲柄齿盘组,其包括有一齿盘、一固定盘、一曲柄与一组合装置。该齿盘具有一非圆形的外周缘与一圆形的内周缘,该内周缘环设有多个齿部,该固定盘具有一环形的固定部,该固定部环设有多个齿部,该固定部与该齿盘之内周缘啮合,该曲柄固设于该固定盘,该组合装置是供组装而使该齿盘与该固定盘无法轴向地相互移动,进而使该齿盘与该固定盘相互固定。藉此可供使用者先将齿盘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将齿盘与固定盘相互固定,藉由齿部提供可调整齿盘的使用效果,而可供任意调整齿盘长轴与曲柄之间的夹角。换言之,该专利前案是利用对称及相合的齿形构造提供互相啮合的效果,以及达到调整齿盘长轴与曲柄间的夹角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其具有能够在传动扭力的过程,藉由非圆形的转动轨迹,使得转动过程变化扭矩以达到产生不同驱动功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其具有能够藉由调整曲柄与齿盘的相对角度或位置,以达到调整该曲柄传递扭力的效果。

为达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是用以连接一链条及提供踩踏扭力,其包含:

一齿盘,是外周缘具备由复数链齿所排成的一齿部用以啮合该链条;

一连接板,是结合该齿盘;

一曲柄,是结合该连接板;

更包含一偏置量形成在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中心之间,以使得该曲柄的该转动中心至该齿盘的外缘包含一最长力臂及一最短力臂;

该齿盘转动使该最长力臂位在十二点钟方向,则该曲柄位在一点钟至五点钟方向。

所述偏置量为1.0mm至7.0mm。

所述齿盘与该连接板形成一体,且该连接板具有一曲柄安装孔,该曲柄的一端安装在该曲柄安装孔。

所述连接板的该曲柄安装孔具有复数第一卡掣部,该曲柄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卡掣部,该曲柄的一端结合该曲柄安装孔,且该第二卡掣部啮合的不同位置的该第一卡掣部,致使改变该曲柄的安装角度。

所述连接板与该曲柄形成一体,且该连接板用以锁接于该齿盘。

所述齿盘具有复数锁接孔,该连接板锁设于不同的该锁接孔可改变该曲柄的安装角度。

所述齿盘为圆形。

所述齿盘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齿盘曲柄组合结构,其具有能够在传动扭力的过程,藉由非圆形的转动轨迹,使得转动过程变化扭矩以达到产生不同驱动功率的效果;其具有能够藉由调整曲柄与齿盘的相对角度或位置,以达到调整该曲柄传递扭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曲柄与齿盘的配置角度及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盘与连接板且结合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齿盘与连接板且曲柄调整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曲柄一体且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曲柄一体且调整相对齿盘的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齿盘为椭圆形配接连接板与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10 齿盘; 11 中心

12 链齿; 14 齿部

16 最长力臂; 18 最短力臂

20 连接板; 22 曲柄安装孔

24 第一卡掣部; 30 曲柄

32 转动中心; 34 第二卡掣部

40 链条; 50 偏置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中实施例揭示一种齿盘与曲柄的组合包含一齿盘10、一连接板20及一曲柄30。其中该齿盘10外周缘具备由复数链齿12所排成的一齿部14。该齿部14用以啮合一链条40。该连接板20是结合该齿盘10。该曲柄30是结合该连接板20。一般而言,一自行车的车架二侧各自配接一该曲柄30,且二该曲柄30连结形成可以连动的状态。为方便解说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与动作模式,以下皆以该车架(未显示)一侧的该曲柄30相对该齿盘10与该连接板2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包含一偏置量50形成在该曲柄30的转动中心32与该齿盘10的中心11之间。如此该曲柄30安装在该齿盘10的偏心位置,致使该曲柄30的该转动中心32至该齿盘10的外缘包含一最长力臂16及一最短力臂18。进一步,该曲柄30与该最长力臂16间的相对关系为:该齿盘10转动使该最长力臂16位在十二点钟方向,则该曲柄30位在一点钟至五点钟方向。其次该偏置50可以是1.0mm至7.0mm。例如该偏置量50为5mm,如此可以让该齿盘10转动时,该齿盘10的外缘轨迹为非圆轨迹,而且不致过度偏离圆形轨迹。换言之,该齿盘10能够提供稳定及平滑的非圆轨迹,转动过程不致产生跳动情形。

另外,根据踩踏状态,当该曲柄30位三点钟方向,骑车者腿部的施力向下,将以最大或最佳的作用力带动该齿盘10转动,以及利用该齿盘10所产生的转动力量拉动该链条40。此时该齿盘10的该最长力臂16位在十二点钟方向,恰为带动该链条40的起始位置,因此该齿盘10转动使该最长力臂16位在十二点钟方向,该曲柄30位在三点钟方向,为本实施例较佳形式,藉此可对该链条40提供最大的扭矩以使自行车向前移动。

然而,考量每位骑车者腿部的施力方式与角度不同、每位骑车者的姿势不同,以及路况条件不同,所以本实施例的该曲柄30相对该齿盘10的该最长力臂16的角度可以适当的调整,例如该齿盘10转动使该最长力臂16位在十二点钟方向,该曲柄30位在二点钟至置四点钟方向,皆可达到非圆运动轨迹且具有较佳踩踏扭矩的效果。

请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该齿盘10与该连接板20可以制作成一体。该连接板20具有一曲柄安装孔22,该曲柄30的一端安装在该曲柄安装孔22。进一步,该连接板20的该曲柄安装孔22具有复数第一卡掣部24,该曲柄30的一端表面具有一第二卡掣部34。该曲柄30的一端结合该曲柄安装孔22,且该第二卡掣部34啮合该第一卡掣部24。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卡掣部34啮合不同位置的该第一卡掣部24即可达到改变该曲柄30安装角度的目的。

请参阅图5、图6,该连接板20与该曲柄30系形成一体,且该连接板20用以锁接于该齿盘10。进一步,该齿盘10具有复数锁接孔60,该连接板20可选择锁设于不同的该锁接孔60,如此可以达到改变该曲柄30安装角度的目的。

请参阅图7,该齿盘10也可以是椭圆形。该连接板20可与该齿盘10一体成型或锁接于该齿盘。该曲柄30可与该连接板20一体成型或配接于该连接板20。

本实用新型参酌踩踏效果,选择圆形或椭圆形的该齿盘30搭配该曲柄30偏心安装,使该齿盘30提供非圆形的转动轨迹,进而设定及可调整该曲柄30与该齿盘10的该最长力臂14的相对角度(位置),以及设定该曲柄30的转动中心32与该齿盘10的中心11的该偏置量50,致使该非圆形的转动轨迹能提供更佳的踩踏功率,以及方便骑车者自行调整该曲柄30的角度(位置)以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之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