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891发布日期:2019-05-11 01:0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前端设置的用于安装冷却模块等部件的前端框架安装在车辆的纵梁与前防撞梁之间。在车辆的安装过程中,前防撞梁在焊装螺接到白车身上,随白车身经涂装电泳后,再进行拆卸,然后到总装车间,将前端框架从前方安装到车辆上后,再将前防撞梁装配到整车上。前防撞梁需要经过装(焊装)→拆(涂装)→装(总装)的过程,此种安装方式重复工作,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目前的安装方式中,用于对前端框架有预定位的定位销的方向为横向方向(即垂直于车辆的高度方向),但是由于受自身重力影响,该定位方式定位不准确,精度较差,间接影响前部综合;另外,此种安装方式,为保证框架自身强度及装配稳定性,前端框架安装面较大、较厚,且安装点数量多,造成结构及安装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端框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前端框架及前防撞梁安装工序复杂,且前端框架的定位精度差、安装点多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所述前端框架包括设置为能够从上方插入车辆的两个纵梁之间的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为在所述框架主体插入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时分别支撑在所对应的所述纵梁的顶部。

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纵梁的前端面连接的第二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分别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立柱、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上横梁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的下横梁,所述立柱、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两个端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凸出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立柱的伸出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在所述伸出部的外侧设置的板体结构,所述伸出部与所述板体结构的底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端框架,可以在车辆的前防撞梁固定于车辆的纵梁的情况下,从上方插入两个纵梁之间,且前端框架的两侧的第一安装部支撑在纵梁上进行安装。该种安装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前防撞梁在与白车身涂装后,再拆卸下来,然后将前端框架安装好后再安装前防撞梁的装配复杂的问题。该前端框架可以使得车辆的前端结构安装简单,而且由于两侧的第一安装部支撑在纵梁上的方式更能有效地支撑前端框架,可以减少前端框架上的安装点,使得前端框架的安装简单,拆卸容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位于两侧的纵梁以及如上所述的前端框架,所述前端框架从上方插入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且所述前端框架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所述纵梁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凸焊有朝上的螺栓柱,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螺栓柱定位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纵梁的前端的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前端框架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前端框架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前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端框架安装在车辆的纵梁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端框架安装在纵梁上时从前端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辆的纵梁未安装前端框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主体;11-立柱;111-第二安装部;112-第二安装孔;12-上横梁;121-伸出部;122-第一安装部;123-第一安装孔;13-下横梁;14-安装空间;2-纵梁;21-前端面;3-安装支架;31-螺栓柱;4-前防撞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该前端框架包括设置为能够从上方插入车辆的两个纵梁2之间的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22,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122设置为在所述框架主体1插入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时分别支撑在所对应的所述纵梁2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端框架,可以在车辆的前防撞梁4固定于车辆的纵梁2的情况下(如图2),从上方插入两个纵梁2之间,且前端框架的两侧的第一安装部122支撑在纵梁2上进行安装。该种安装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前防撞梁在与白车身涂装后,再拆卸下来,然后将前端框架安装好后再安装前防撞梁的复杂装配工序问题。该前端框架可以使得车辆的前端结构安装简单,而且由于两侧的第一安装部122支撑在纵梁上的方式更能有效地支撑前端框架,可以减少前端框架上的安装点,使得前端框架的安装简单,拆卸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前端框架通过如上所述的通过第一安装部122安装外,还在框架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纵梁2的前端面21连接的第二安装部111。即该前端框架在每侧设置两个安装点即可将前端框架牢固地固定于车辆上。相比现有技术中前端框架的安装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安装点,从而使得安装简单,提高装配效率。而且每侧的两个安装点中,第一安装部122和第二安装部111在两个方向安装,可使得安装结构更稳定,利于车身前部刚度的提升。

其中,前端框架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1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3,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123将第一安装部122固定在车辆纵梁2上。

两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111为框架主体1的两侧分别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2。在前端框架从上方插入两个纵梁2之间后,第一安装部122支撑在所对应的纵梁2上,而第二安装部111贴合在对应侧的纵梁2的前端面21上,如图3所示,可用螺栓穿过第二安装部111的第二安装孔112进行固定。

下面具体描述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前端框架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立柱11、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11上端的上横梁12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11的下端的下横梁13,所述立柱11、所述上横梁12和所述下横梁13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4,该安装空间14可以用于安装冷却模块等零部件。

优选地,该前端框架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122设置在所述上横梁12的两个端部上;该前端框架的第二安装部111分别凸出设置在两个立柱11的外侧。

更优选地,所述上横梁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立柱11的伸出部121,所述第一安装部122为在所述伸出部121的外侧设置的板体结构,所述伸出部121与所述板体结构的底面平齐。

该第一安装部122设置为板体结构,可以使得螺栓能够穿过以方便固定,而设置上横梁2的端部伸出有伸出部121,可以使得该伸出部121与第一安装部122同时支撑在纵梁2上,增强安装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安装部122结构薄弱安装强度不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部122也可以设置在立柱11上,这样立柱11支撑在纵梁2上。当然,这样设置可导致前端框架突出纵梁2上方的部分较高,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

另外,还可理解的是,还可在立柱11上的朝向车辆前方或后方的表面上设置作为第二安装部的凸出部,这样该凸出部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纵梁2的朝向内侧的壁面(纵梁2的朝向对侧的纵梁的壁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位于两侧的纵梁2以及如上所述的前端框架,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端框架从上方插入在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且所述前端框架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122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所述纵梁2的顶部。

该前端框架两侧的第二安装部111固定在纵梁2的前端面21上,如图3所示,该前端框架的每侧通过第一安装部122和第二安装部111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安装,安装牢固稳定。

该车辆还包括前防撞梁4,该车辆可以在前防撞梁4安装在车辆的纵梁2上后,将前端框架从上方插入到两个纵梁2之间。降低了前端框架和前防撞梁4的安装复杂性,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而且该车辆中,在前端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安装点即可使得前端框架牢固的装配在车辆前端,更进一步地降低了前端框架的结构及安装的复杂性,且方便拆卸。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纵梁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架3,所述第一安装部122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3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3上凸焊有朝上的螺栓柱31,第一安装部122通过所述螺栓柱31定位并固定。

该螺栓柱31可以对前端框架起到预定位和预安装的作用,通过向上设置的螺栓柱定位,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横向设置的定位销定位的方式,不会受重力的影响,因此定位更准确,利于提高整车精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端框架安装为与前防撞梁4之间具有间距。这样,在前防撞梁4受到碰撞后,对前端框架的影响较小,可降低前端框架的损坏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