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脚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593发布日期:2019-12-06 16:43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后脚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脚踏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脚踏支架是为了让后座的乘员脚部有一个舒适的搁脚处,目前的摩托车为了兼顾拉货功能,会用后搁脚架代替后脚踏支架,其体积较大,安装复杂,且装配复杂,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后脚踏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后脚踏支架连接架固定在车架侧面的后脚踏支架,以及与后脚踏支架连接的后脚踏杆;后脚踏支架由横向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一个三角形;增加了零件本身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同时中间为中空结构,在保证零件本身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零件重量,兼备了刚性和整车轻量化。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后脚踏支架安装简单、易拆卸,减小了摩托车的宽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区别于同类其他后脚踏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压铸,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减轻整车质量,有利于整车轻量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脚踏支架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在摩托车车架1的车架侧面管1a下边缘焊接脚踏支架连接架1b,该脚踏支架连接架1b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后面焊有螺母,用于固定铝合金后脚踏支架2。其次,脚踏支架连接架1b上通孔面为凸起面,在保证后铝合金脚踏支架2安装面足够大的情况下,增加了脚踏支架连接架1b的强度,同时焊接时焊缝在脚踏支架连接架1b的背面,保证了铝合金后脚踏支架2在安装时不会因为残留的焊渣引起的安装困难、安装平面不平整等问题,增加了后铝合金脚踏支架2的使用稳定性,也兼顾了美观。

后脚踏支架2采用铝合金压铸制造,其中横向支架2a、第一支架2b和第二支架2c组成一个三角形,增加了零件本身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同时中间为中空结构,在保证零件本身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了零件重量,兼备了刚性和整车轻量化。在横向支架2a上有两个圆形凹槽,凹槽中间为通孔,用于螺栓3通过通孔与脚踏支架连接架1b上的焊接螺母连接,将后脚踏支架2固定在摩托车车架1上。横向支架2a上的通孔有一定的深度,对螺栓3有导向作用,使螺栓3在安装时方便、省力。同时第一支架2b和第二支架2c在铝合金后脚踏支架2底部汇集到一起,形成了后脚踏杆4的安装座2d,后脚踏杆4的安装座2d用于后脚踏杆4的安装,使后脚踏杆4可以自由的在安装座2d上打开和收起。

图2为铝合金后脚踏支架2的反面结构图,其中凸台2e为机加工面,为保证其平面度,需在铸造成型后二次加工。横向支架2a的反面为中空凹槽造型,在保证零件自身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零件自身重量,其中有若干突起的加强筋将两个凸台2e和横向支架2a连接起来,对凸台2e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释放起到了疏导作用,最大程度吸收发动机振动的同时,后铝合金脚踏支架2的动态平衡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动力所破坏,降低了后铝合金脚踏支架2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的风险。在第一支架2b和第二支架2c的反面同样采用了中空凹槽设计,其中各有两个凸起,即第一凸起2f和第二凸起2g,增加了第一支架2b和第二支架2c的强度。安装座2d的反面也采用了中空加筋的设计方式,在保证后铝合金脚踏支架2整体强度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后铝合金脚踏支架2的重量,为整车轻量化提供了支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