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9454发布日期:2019-05-22 02: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弹性履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用于运输车、农用机械、除雪机、建设机械等履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4-83235号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车等的履带行走机构的弹性履带,为了在减少行走中震动的同时防止龟裂的产生,在履带本体的圆周侧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之间配置防震齿。

所述弹性履带在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设置有驱动轮结合部,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驱动轮结合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左右两列分别设置有驱动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之间配置有防震齿。左右的驱动齿以与履带本体的驱动轮结合部的两侧的车轮传动区域(即,滚筒roller)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曲折的内端曲折部,防震齿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配置,此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以与各个车轮的传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就现有的弹性履带而言,以与左右的车轮传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各个驱动齿的内端曲折部,并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的内端曲折部之间设置防震齿的两端部,因此,与不存在内端曲折部、防震齿相比,可以进一步防止因在行走时移动旋转轮对车轮旋转运动区域进行旋转运动而发生的震动,以及因履带本体曲折而发生的龟裂。

但是,在现有的弹性履带中,以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驱动齿的内端曲折部和防震齿,由于在所述驱动齿和防震齿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具有较大间隔,因此问题在于难以充分防止震动和龟裂的发生。

换句话说,行走时移动旋转轮进行车轮旋转运动,从而向圆周方向对弹性履带进行导向。但是移动旋转轮对车轮旋转运动区域进行旋转运动时,在驱动齿、防震齿的任意部分上,移动旋转轮沿着它们的齿上升,并在不存在驱动齿、防震齿的间隔部分上移动旋转轮逆向下降。因此,问题在于,移动旋转轮即使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也一直会频繁进行反复上下运动,或者无法充分防止震动产生。

此外,弹性履带以被驱动轮、从动轮缠绕的状态沿着圆周方向进行旋转运动,因此,问题在于,如果驱动齿和防震齿之间存在间隔部分,则容易从所述间隔部分向履带本体发生龟裂。

本发明考虑到所述现有问题,从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履带,所述弹性履带能够有效防止震动、龟裂的发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一种在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驱动齿的弹性履带,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上设置防震齿,所述防震齿的两端侧配置为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驱动齿连接或靠近,并与所述履带本体的内周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

所述履带本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左右2列的齿列,所述各个齿列也可以是所述驱动齿和所述防震齿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交替配置。优选地,所述防震齿与所述驱动齿大致等高。优选地,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的所述驱动齿是倾斜形状,所述倾斜形状使得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侧位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的一侧,使得宽度方向的外侧位于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侧,而所述防震齿为与所述驱动齿逆向的倾斜形状。

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也可以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大致形成线对称。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也可以使得所述驱动齿及所述防震齿沿着所述履带本体的圆周方向错开半节距。所述左右2列的齿列的所述驱动齿也可以是,一侧的所述驱动齿的内端部位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侧的所述驱动齿的内端部之间,两内端部在所述履带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重叠。

也可以以与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配置所述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齿的内端部,以与左右车轮旋转运动区域相对应的形式配置所述防震齿,所述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设置于所述左右2列的驱动轮的结合部之间,所述左右车轮的旋转运动区域设置于所述左右2列的结合部外侧。优选地,所述防震齿的头部与所述驱动齿的头部连接或接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弹性履带,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防止震动、龟裂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履带行走机构的侧面图。

图2a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驱动轮侧的截面图。

图2b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从动轮侧的截面图。

图2c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移动旋转轮侧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a-a线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内周侧的背面图。

图7是使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履带行走机构的侧面图。

图8a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驱动轮侧的截面图。

图8b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从动轮侧的截面图。

图8c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是移动旋转轮侧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内周侧背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截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仰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外周侧平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截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主要部位的平面图。

图19是图18的b-b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弹性履带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可以实现为多种各样的形态,并非局限于以下进行说明的实施例。

以下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明确说明,省略与本发明关系不密切的部分的详细说明,在发明的整体说明中,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至图6中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弹性履带的履带行走机构(1),如图1及图2c所示,包括:驱动轮(2),其在上侧配置;从动轮(3),其在下侧配置为前后一对;弹性履带(4),其为被所述驱动轮(2)及从动轮(3)缠绕的履带形状;前后方向上的多个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其在驱动轮(2)的下侧,配置于前后的从动轮(3)之间,并沿着圆周方向引导弹性履带(4)。

如图1及图2a所示,驱动轮(2)包括:驱动轮体(6)驱动轮体(6a)、(6b),其间隔规定间距在左右方向配置;结合口(7),其在所述轮体(6a)、(6b)之间沿着圆周方向按照大致等间隔固定,并且驱动轮(2)通过驱动源(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而能够以正逆旋转的形式被支撑架(附图中未示出)支撑。

如图1及图2b所示,从动轮(3)包括从动轮体(8a)、(8b),所述从动轮体(8a)、(8b)配置为能够一体旋转的左右一对,被支撑架的前后两端侧支撑。

如图1及图2c所示,各个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包括旋转运动轮体(9a)、(9b),所述旋转运动轮体(9a)、(9b)配置为能够一体旋转的左右一对,以能够上下移动的形式分别被支撑架支撑。

如图2a至图6所示,弹性履带(4)包括:履带本体(10),其为通过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带子形状;驱动轮(2)的结合部(11),其设置于履带本体(10)的内周侧;齿列(12a)、(12b);其在履带本体(10)的外周侧沿着圆周方向设置为左右两列。

履带本体(10)不具有芯金属,使得钢丝等抗张体(13)沿着宽度方向埋入多个。结合部(11)结合有驱动轮(2)的结合口(7),通过从履带本体(10)向内周侧凸出的凸起来构成,在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沿着圆周方向大致间隔等间距以一列形状设置有多个(复数)。

如图2a至图2c、图4及图6所示,在履带本体(10)的内周侧,在结合部(1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驱动轮(2)的驱动轮体(6)驱动轮体(6a)、(6b),从动轮(3)的从动轮体(8a)、(8b),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的旋转运动轮体(9a)、(9b)对所述各个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进行旋转运动。

如图2a至图4所示,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配置于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各个齿列(12a)、(12b)上,多个(复数)驱动齿(15)与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交替配置。左右的各个驱动齿(15)在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内端部(15a)中央侧内端部(15a)和宽度方向的外侧外端部(15b)之间形成平缓弯曲的圆弧形状,为了使得内端部(15a)设置于履带本体(10)的圆周方向一侧,外端部(15b)设置于圆周方向的另一侧,驱动齿(15)相对于履带本体(10)的圆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线段沿着倾斜方向配置为倾斜形状。

如图4所示,左右的齿列(12a)、(12b)沿着圆周方向错开配置1/2节距(半节距),在一侧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之间配置有另一侧的齿列12b、12a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并且左右齿列(12a)、(12b)的各个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沿着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以尺寸“x”重叠配置。因此在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以交替形式插入并配置。

各个防震齿(16)连接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如图3及图4所示,与驱动齿(15)相同,弯曲为平缓的圆弧形状,沿着与驱动齿(15)相反的方向配置为倾斜形状。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各个防震齿(16)在履带本体(10)的圆周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16a)连接部(16a)、(16b),所述圆周方向的一侧连接部(16a)与圆周方向的一侧驱动齿(15)连接为一体,圆周方向的另一侧连接部(16b)与圆周方向的另一侧驱动齿(15)连接为一体。并且,各个防震齿(16)使得包括各个连接部(16a)连接部(16a)、(16b)的整体或部分(至少一部分)在与各个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相对应的范围内,设置为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之间的大致整体长度。

此外,各个防震齿(16)使得其一侧连接部(16a)以与圆周方向的一侧驱动齿(15)相对应的形式,与长度方向的外端部(15b)的附近连接,使得另一侧连接部(16b)以与圆周方向的另一侧驱动齿(15)相对应的形式,与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大致中央,或者稍稍靠近中央的内侧或外侧)连接,从而沿着与驱动齿(15)相反的方向配置为倾斜形状。

如图2a至图5所示,驱动齿(15)、防震齿(16)通过与履带本体(10)相同的弹性材料截面形成带子形状,从所述履带本体(10)至驱动齿(15)及防震齿(16)的头部(15c)、(16c)高度大致形成为相同。

此外,各个驱动齿(15)虽然形成为使得履带(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膨胀的圆弧形状,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相反方向的圆弧形状。此外,驱动齿(15)、防震齿(16)也可形成大致直线形状,也可形成为之字形以外的曲折形状。抗张体(13)的宽度与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的两端之间的尺寸大致相同。

在由此构成的弹性履带(4)中,两端侧配置为使得防震齿(16)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相对应,所述防震齿(16)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连接,到所述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的头部(15c)、(16c)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即使在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的旋转运动轮体(9a)、(9b)对履带本体(10)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进行旋转时,也能够消除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在驱动齿(15)之间向上下方向不稳定的震动等,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行走时产生的震动。

此外,防震齿(16)的两端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相连,所述防震齿(16)与驱动齿(15)高度大致相同,因此相比在驱动齿(15)与防震齿(16)之间具有较大间隔的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能够预先防止履带本体(10)发生龟裂。

并且,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沿着圆周方向错开1/2节距(半节距),在其一侧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之间配置有另一侧齿列(12b)、(12a)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与此同时,使得左右齿列(12a)、(12b)的各个驱动齿(15)内端部(15a)沿着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重叠配置,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各个驱动齿(15)的长度,并能够充分确保对地面侧的驱动力。

此外,通过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连接左右两列的各个齿列(12a)、(12b)的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因此并非类似于在各个驱动齿(15)之间,使得泥土、雪等随着驱动齿(15)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移动,而是在相比左右两列的各个齿列(12a)、(12b)的防震齿(16)更靠近内侧的驱动齿(15)之间,使得泥土、雪等得以插入。因此,与不存在防震齿(16)相比,能够再次提升在干燥的田地、降雪地等行走时的驱动力,所述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连接驱动齿(15)。

在图7至图10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弹性履带。

如图7所示,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在前后大直径的驱动轮(2)与小直径的从动轮(3)之间配置有多个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弹性履带(4)挂在他们之上从而被缠绕。

如图8a至图8c及图10所示,在履带本体(10)的内周侧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左右两列的驱动轮(2)的结合部(11a)、(11b),所述两列的结合部(11a)、(11b)之间形成车轮的旋转运动区域(14c),各个结合部(11a)、(11b)的外侧形成左右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

此外,如图8a至图8c及图9所示,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履带本体(10)的外周侧设置有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

如图8a所示,驱动轮(2)包括:驱动轮体(6),其能够对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进行旋转运动;结合口(7a)、(7b),其固定于所述驱动轮体(6)的两侧,所述两侧的结合口(7a)、(7b)与两列的结合部(11a)、(11b)结合。

如图8b所示,从动轮(3)以能够一体旋转的形式包括:中央从动轮体(8c),其能够对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进行旋转运动;外侧从动轮体(8a)、(8b),其能够对外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进行旋转运动。

此外,如图8c所示,各个驱动旋转轮(5)以能够一体旋转的形式包括:中央旋转运动轮体(9c),其能够对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进行旋转运动;外侧旋转运动轮体(9a)、(9b),其能够对外侧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进行旋转运动。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例相同。

就此履带行走机构(1)而言,也能够以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形式实施。尤其在左右的结合部(11a)、(11b)之间存在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虽然驱动轮(2)、从动轮(3)、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的各个轮体(6)、(8c)、(9c)对所述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进行旋转运动,但是以与所述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相对应的形式,在履带本体(10)的外周侧,使得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以从左右两侧交替组装的状态排列,因此能够尽量防止在所述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上发生震动。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弹性履带。

如图11所示,此弹性履带(4)在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部,一侧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向另一侧齿列12b、12a的驱动齿(15)侧延长,左右两列的驱动齿(15)在中央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内相互连接。

如上所述,使得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各个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侧向相对侧延长,从而在与中央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相对应的范围内,由于相对侧与驱动齿(15)连接,从而以与中央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的形式,使得各个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侧沿着圆周方向可实现之字形连续连接。因此,即使车轮(8c)、(9c)对中央的车轮旋转区域14c进行旋转运动,也不会被约束,外侧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的情况相同,车轮(8c)、(9c)不进行上下运动,可防止行走时产生震动。

此外,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各个驱动齿(15)在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及外侧的三个地方沿着圆周方向连接,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履带本体(10)发生龟裂。

图12至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弹性履带。

如图12至图14所示,此弹性履带(4)在履带本体(10)内埋入有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的芯金属(18),以及配置于所述芯金属(18)的外周侧的抗张体(13)。芯金属(18)以一体式包括:连接部(11),其设置于弹性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翼部(19a)、(19b),其从连接部(11)的两侧向履带(10)的宽度方向外侧延长;导向凸起(20a)、(20b),其从连接部(11)的两侧向履带本体(10)的内周侧凸出。

在履带本体(10)中,在芯金属(18)的结合部(11)之间形成结合孔(20),设置于驱动轮(2)的外后的结合凸起从结合孔(20)内部与结合部(11)结合。在履带本体(10)的内周侧,相对于导向凸起(20a)、(20b),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左右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的旋转运动轮体(9a)、(9b)等对所述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进行旋转运动。

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构成为使得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沿着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使得结合部(11)、结合孔20以较窄的形式大致配置为线对称。左右的各个驱动齿(15)在结合孔20附近的内端部(15a)、宽度方向的外侧外端部(15b)之间形成平缓弯曲的圆弧形状,内端部(15a)位于履带本体(10)的圆周方向一侧,外端部(15b)位于圆周方向的另一侧。此外,各个驱动齿(15)以与各个芯金属18相对应的形式沿着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各个驱动齿(15)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以交叉形状配置有芯金属(18)的翼部(19a)、(19b)。

防震齿(16)在与各个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相对应的位置上,对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进行连接,与驱动齿(15)相反方向倾斜,且两端的连接部(16a)连接部(16a)、(16b)与圆周方向的两侧的驱动齿(15)连接。此外,就防震齿(16)而言,虽然优选地,其大致整体在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的宽度内收拢,但是也可以使得主要部位以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相对应的形式弯折。此情况下,防震齿(16)相对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的中心略微向外侧错开配置。

由此,就在履带本体(10)内埋入芯金属(18)的弹性履带(4)而言,其也能够获得与包括第1实施例在内的各个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所述效果为,由于使得防震齿(16)以与各个车轮旋转驱动区域(14a)、(14b)相对应的形式配置,从而能够防止行走时产生震动等,所述防震齿(16)对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进行连接。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弹性履带。

如图15所示,此弹性履带(4)使得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错开配置1/2节距。其他构成与第3实施例大致相同。

就在所述履带本体(10)内埋入芯金属18的弹性履带(4)而言,在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错开配置1/2节距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4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图16及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弹性履带。

如图16及图17所示,此弹性履带(4)使得连接部(15d)设置于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所述连接部(15d)对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进行连接。

也能够使得所述左右驱动齿(15)与中央连接部(15d)一体连接。此外,使得左右的驱动齿(15)构成一体的情况下,如左右的防震齿(16)外以虚线(twopointchainline)所示的,也可以用与彼相对应的形式设置防震齿(16d),所述防震齿(16d)沿着圆周方向与连接部(15d)连接。

图18及图19示出了第7实施例的弹性履带。

如图18及图19所示,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沿着圆周方向交替设置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所述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至头部(15c)、(16c)的高度大致相同。在各个防震齿(16)的两端侧上,与驱动齿(15)之间设置有短浅的槽部(22),防震齿(16)的头部(16c)的两端插入槽部(22),从而与驱动齿(15)的头部(15c)接近。

所述的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的头部(15c)、(16c)形成为沿着圆周方向接近的状态,则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之间可设置槽部(22)。因此,无需设置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来实现头部(15c)、(16c)的连续。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实施例,可进行多种变形。例如,在实施例中,在履带本体(10)的外周侧构成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的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的形状,不论公路、越野,与跑道路上的条件相对应地可进行适当改变。因此,并非限定于各个实施例所示出的横向花纹(lugpattern)。此外,并非限定采用弹性履带(4)的履带行走机构(1)的用途,运输车、农用机械、除雪机、建设机械、除此之外的任何机构都可以成为对象。

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虽然沿着圆周方向交替配置驱动齿(15)和防震齿(16)是通常状况,但是驱动齿(15)也可以由主齿和辅助齿两列的齿来构成,所述主齿在宽度方向上较长,所述辅助齿相比所述主齿短,但是相比防震齿(16)配置于宽度方向的内侧,通过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对圆周方向上相邻主齿进行连接。

防震齿(16)位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内,也可以以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驱动齿(15)之间的圆周方向的大致整体长度配置。因此,防震齿(16)也可以配置为与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的总宽相对应,但是没有必要一定设置为总宽。此外,优选地,防震齿(16)与驱动齿(15)大致等高,但是在不产生震动的范围内也可以具有些许的高低差。

优选地,驱动齿(15)以倾斜形状配置,但是也可以沿着宽度方向设置为直线形状。此外,防震齿(16)在驱动齿(15)为倾斜形状或沿宽度方向为直线形状的任何情况下,可以根据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a)、(14b)沿着圆周方向设置为直线形状。优选地,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形成相同的横向花纹,使得所述齿列(12a)、(12b)沿着履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大致形成线对称,或者沿着圆周方向错开配置1/2节距,但是左右两列的齿列(12a)、(12b)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横向花纹。

将履带本体(10)的两列的结合部(11)之间作为中央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旋转轮(5)移动旋转轮(5)的中央的旋转运动轮体(9c)对所述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进行旋转运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与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相对应的形式,使得左右的驱动齿(15)的内端部(15a)沿着圆周方向交替设置,也可以设置与其中央的车轮旋转运动区域(14c)相对应的防震齿(16),从而通过所述防震齿(16)沿着圆周方向连接驱动齿(15)。

以上,对本发明的弹性履带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可以在权利要求范围和发明的说明及附图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这也所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