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7668发布日期:2019-09-06 19:50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平衡车根据操纵杆的类型分为手控平衡车和脚控平衡车;其中手控平衡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使用需求,来调节手杆的高度;而现在可调节操纵杆要么是分节拼接,要么是套杆式的伸缩;套杆式伸缩和分节拼接的杆身都会经过多次摩擦,严重磨损杆身,不仅影响手杆的美观度,而且降低了手杆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操纵杆大多利用金属材料以增加操纵杆的使用坚固性,但是,多段金属杆身之间会相互摩擦,从而磨损金属杆身,降低平衡车操纵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能够缓解多段连接的金属操纵杆之间的磨损,提高平衡车操纵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非金属件,所述非金属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杆内,所述非金属件的最外侧表面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非金属件的安装方式,使得第一连杆安装在第二连杆内部的端口利用非金属件包覆,避免其金属的端口摩擦第二连杆的内壁,起到保护第二连杆的作用;金属制成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都不易产生形变,故而第一连杆安装在第二连杆内时,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空隙,非金属件的最外侧表面抵靠在第二连杆的内壁上,起到填充空隙的作用,使用起来不产生摇晃,较为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金属件的材质包括塑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塑料可以有效缓解第二操纵杆因碰撞而产生的磨损,起到保护平衡车操纵杆的作用;另外塑料容易产生可恢复性形变,便于调节其安装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金属件包括盖体和从所述盖体上凸起的安装部,所述盖体的截面外缘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内壁相配合,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体侧面用于抵靠第二连杆的内壁,盖体用于堵住第一连杆的端面;安装部安装在第一连杆内部,综上,增大了整个非金属件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接触面积,使得非金属件可以牢牢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金属件的外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圆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用于卡合在第一连杆的圆孔上,起到加强非金属件和第一连杆的安装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凸棱,所述非金属件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棱卡合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非金属件和第一连杆的安装契合度,保证第一杆件的转向信息能够精准传递到第二连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是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杆是第二操纵杆,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操纵杆的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上端安装在第一操纵杆内,连接件下端安装在第二操纵杆内,从而将第一操纵杆和第二操纵杆间接连接起来,非金属件安装在连接件和第二操纵杆之间,起到保护第二操纵杆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是滑杆,所述第二连杆是第一操纵杆,所述滑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操纵杆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杆可以在第一操纵杆内部滑动,用于调节平衡车操纵杆的高度,使得平衡车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要求的使用者;非金属件安装在滑杆和第一操纵杆之间,起到保护第一操纵杆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可拆卸的锁紧装置紧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装置可以手动拆除,便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非金属件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车操纵杆,包括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连接件、非金属件和滑杆,所述滑杆底部安装有所述非金属件,且所述滑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操纵杆内,所述连接件一端安装在第一操纵杆内,所述连接件另一端底部安装有另一个所述非金属件,且所述连接件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操纵杆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非金属件来解决金属杆之间的磨损问题,提高操纵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上述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采用非金属件,例如塑料,可以有效避免多段金属操纵杆之间的摩擦,并且非金属件的可恢复性形变起到调节非金属件与金属杆身的安装间隙的作用,使得多段操纵杆之间连接更牢固,传递转向更加精准;非金属件安装拆卸简单,易于更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采用可拆卸的锁紧装置紧固,便于非金属件的安装和拆卸。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的解剖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件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操纵杆;2、第二操纵杆;3、连接件;4、锁紧装置;5、非金属件; 21、锁紧孔;22、第一按钮孔;32、圆孔;33、第二按钮孔;34、凸棱;41、卡块;42、固定套;421、凸沿;43、旋转臂;45、卡块孔;46、弹片按钮;51、盖体;52、安装部;53、纵向凹槽;54、凸起部;55、凹槽;61、前手把;62、后手把;63、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包括第一操纵杆1,第二操纵杆2,连接件3,非金属件5,滑杆63和平衡车手把;滑杆63底部安装有非金属件5,且滑杆63一端安装在第一操纵杆1内,连接件3一端安装在第一操纵杆1内,连接件3另一端底部安装有另一个非金属件5,且所述连接件3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操纵杆2内。

如图3-4所示,第一操纵杆1和第二操纵杆2设置为内部中空,且第二操纵杆2的上端侧面上设有锁紧孔21和第一按钮孔22;第一操纵杆1和第二操纵杆2上部的截面大小和形状都一致。

如图5所示,连接件3为一内部中空的柱状,中空设置可以减少连接件的重量;连接件3内壁沿轴向设有凸棱34;连接件3的截面外缘略小于第一操纵杆1和第二操纵杆2的内壁截面尺寸;在凸棱34所在的侧面下端设有第二按钮孔33;连接件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一个圆孔32,圆孔32所在的侧面与凸棱34所在的侧面相邻。

进一步说明,连接件3采用塑料制成,能够缓解与金属操纵杆之间碰撞而产生的磨损;但连接件3的使用材质不限于塑料,也可以采用橡胶等其他性能优越的材料。

具体地说,连接件3上端的外壁与第一操纵杆1下端的内壁相配合;第一操纵杆1套住连接件3的上端,并通过3个紧固件紧固,将连接件3紧固在第一操纵杆1上。

如图7-8所示,连接件3的下端的端口处安装非金属件5;非金属件5包括盖体51和安装部52,安装部52是由盖体51向上凸起形成无盖的空心壳体;盖体51的截面外缘与第二操纵杆2的内壁相配合,安装部52的截面外缘与连接件3的内壁相配合;盖体51的底部向上凹陷。

具体说明,安装部52安装在连接件3的内壁上,起到防止连接件3变形的作用,盖体51盖合在连接件3的底部端面上,盖体51的外沿与第二操纵杆2的内壁相接触,有利于加强连接件3和第二操纵杆2之间的安装作用,防止连接件3和第二操纵杆2之间产生晃动,而第一操纵杆1与连接件3紧固,从而起到防止第一操纵杆1和第二操纵杆2之间产生晃动,增加整个操纵杆的安装稳固性,提高行车安全。

进一步说明,安装部52两个相对侧面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在圆孔32上的凸起部54,盖体51上设有纵向凹槽53,给手拿非金属件提供了便利;非金属件5的外壁上设有与凸棱34相卡合的凹槽55。

如图3-6所示,连接件3通过锁紧装置4紧固在第二操纵杆2上,锁紧装置4包括固定套42和弹片按钮46;固定套42的内壁上设有凸沿421;固定套42上设有卡块41和旋转臂43;固定套42上设有用于旋转臂43铰接的立柱;立柱所在的侧面上开设有卡块孔45,卡块孔45位于立柱的后侧,卡块41安装在卡块孔45内,旋转臂43的铰接端与卡块41相接触,卡块41的另一侧表面抵在凸棱34的内壁上。

具体地说,连接件3下端的外壁与第二操纵杆2上端的内壁相配合;第二操纵杆2的上端套住连接件3的下端;第一操纵杆1的底部抵靠在锁紧装置4的上表面;第二操纵杆2的顶部抵在固定套42内壁的凸沿421上;卡块41穿过卡块孔45和锁紧孔21正好位于凸棱34内;非金属件5安装在连接件3的底部;弹片按钮46依次穿过第二按钮孔33和第一按钮孔22外露于第二操纵杆2的表面,弹片一端抵在连接件3的内壁上,另一端抵在纵向凹槽53内;非金属件5上的凸起部54穿过连接件3内壁上的圆孔32,起到将非金属件5固定在连接件3的作用。

使用时,将旋转臂43往锁紧方向转动,旋转臂43的一端便将卡块41往凸棱34方向推,使得卡块41紧紧抵靠在凹槽内壁上,从而将连接件3紧固在第二操纵杆2上;按下弹片按钮46,弹片另一端抵在连接件3的内壁上,起到二重紧固连接件3和第二操纵杆2的作用。

进一步说明,再次按下弹片按钮46,使弹片按钮46松开,弹片不再抵住连接件3的内壁;将旋转臂43往松开方向转动,旋转臂43的一端便松开对卡块41的压力,进而卡块41不再紧紧抵靠住凸棱34,从而可以拆开连接件3和第二操纵杆2 。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平衡车手把包括前手把61和后手把62;前手把61的下端安装可沿第一操纵杆1内壁滑动的滑杆63,滑杆63的底部安装有非金属件5;前手把61和后手把62通过紧固件紧固;第一操纵杆1套在滑杆63的外部,滑杆63和第一操纵杆1通过锁紧装置4紧固,弹片按钮安装方法与上述一致,不再赘述。

具体地说,按下弹片按钮46,使得弹片不抵住滑杆63内壁,同时将旋转臂旋开,卡块松开对第一操纵杆1的抵靠;从而产生可以让滑杆63沿第一操纵杆1内壁上下滑动的空间,进而实现平衡车的操纵杆高度可调节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平衡车操纵杆的连接结构及平衡车,第一操纵杆1紧固在连接件3的上部;第二操纵杆2安装在连接件3的下部,第二操纵杆2和连接件3通过可手动拆卸的锁紧装置4紧固;连接件3的底部安装有非金属件5,非金属件5的盖体51位于连接件3的下端面,由于连接件3与第一操纵杆1通过紧固件紧固,故而安装紧固件的侧面厚度大于利用卡块41抵住的侧面,进而与盖体51上的凸起部52并不是位于盖体51的中间位置;通过盖体51的外缘对第二操纵杆2 的内壁的抵靠作用,避免了连接件3和第二操纵杆2之间的摩擦,从而防止第二擦纵杆2和连接件3磨损,同时也增加了整个平衡车操纵杆的安装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