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8648发布日期:2019-10-29 20:27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属于便携式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其按轮胎个数及结构类型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独轮车、电动四轮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滑板车等,中国是电动自行车第一大国,电动自行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因其存储空间占用比较大,主要消费市场为小城镇和农村,在大城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近年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小型折叠电动车,也包括一些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小型交通工具,轮径做的越来越小,虽然便携性提高了,但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幅降低,使用体验并不理想。因此,如何使电动自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达到或接近全尺寸电动自行车标准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其便携性是大力推广电动自行车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其能快速折叠车座,操作简单,折叠效率高,便于携带,减少收纳空间。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叉、脚踏板和车座支架,车座支架上部为中空结构,车座支架可绕脚踏板后端旋转,前叉可绕脚踏板前端旋转,当车座支架向前旋转至与脚踏板抵紧时,前叉向后旋转容纳在车座支架的中空部分且卡紧车座支架。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包括后叉折叠分总成,其包括:

一对后叉折叠杆,一对后叉折叠杆对称设置在脚踏板两侧,一对后叉折叠杆的上部与车座支架固接,后叉折叠杆的下部具有第一延伸面,第一延伸面的径向截面为弓形,一对第一延伸面通过后叉折叠轴与脚踏板后端可旋转连接,后叉折叠杆上设有后叉折叠限位挡圈,后叉折叠限位挡圈高于第一延伸面,第一延伸面的弧面上设有径向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的第一锥面,第一锥面高于所述后叉折叠轴;

一对后叉折叠锁杆,一对后叉折叠锁杆均套设在所述后叉折叠轴上且均与脚踏板后端固接,后叉折叠锁杆上部具有第二延伸面,第二延伸面与第一延伸面的接触面为平面,第二延伸面的弧面上设有径向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的第二锥面,第二锥面高于所述后叉折叠轴;

一对后叉折叠套管和套管连杆,一对后叉折叠套管分别对应套设在一对后叉折叠杆上,且后叉折叠套管套设后叉折叠限位挡圈,后叉折叠套管内壁沿径向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低于后叉折叠限位挡圈,所述套管连杆连接一对后叉折叠套管,形成用于提拉一对后叉折叠套管的持握部;

一对套管复位弹簧,一对套管复位弹簧分别对应套设在一对后叉折叠杆上,套管复位弹簧的下端与限位块抵接、上端与后叉折叠限位挡圈抵接;

其中,当套管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使后叉折叠套管套设在第一延伸面和第二延伸面形成的圆柱结构外部时,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配合形成限制后叉折叠套管向下运动的阻碍,当套管复位弹簧被压缩至后叉折叠套管脱离第二延伸面时,后叉折叠杆可绕所述后叉折叠轴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前叉折叠分总成,其包括:

前叉折叠连杆,其倾斜设置在前叉和脚踏板前端之间,所述前叉折叠连杆的上端与前叉固接、下端通过前叉折叠轴与脚踏板前端可旋转连接,所述前叉折叠连杆朝向脚踏板的侧面下部开设有滑槽;

前叉折叠滑块和前叉折叠限位销,所述前叉折叠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穿设在所述前叉折叠滑块上且两端均延伸到所述前叉折叠滑块外部,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垂直所述前叉折叠滑块的滑动方向;

滑块复位弹簧,其上端与所述前叉折叠连杆固接、下端与所述前叉折叠滑块固接,所述滑块复位弹簧的弹性力可驱动所述前叉折叠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前叉折叠连杆下端的两侧,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均套设在所述前叉折叠轴上且均与脚踏板前端固接,前叉折叠限位板的顶部为高度沿靠近脚踏板的方向依次递减的弧形结构,且弧边边缘上开设有上限位缺口和下限位缺口,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的两端可卡设在一对上限位缺口或一对下限位缺口上;

其中,当所述滑块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使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卡设在一对上限位缺口上时,前叉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滑块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使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卡设在一对下限位缺口上时,前叉处于折叠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滑槽的上部固设有凸块,所述滑块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凸块固接,所述前叉折叠滑块上固接有圆柱状拉耳,拉耳中部开设有圆柱状通孔。

优选的是,上限位缺口高于脚踏板,上限位缺口的开口方向朝上,下限位缺口低于脚踏板,下限位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折叠电动车的后轮且与脚踏板平行,上限位缺口和下限位缺口均呈夹角为45°的类V形结构。

优选的是,每个后叉折叠套管内限位块的数量为2个,2个限位块关于后叉折叠套管的轴线对称。

优选的是,所述套管连杆为U形结构,U形两端分别与一对后叉折叠套管的侧壁对应固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车把折叠分总成,其包括:

车把折叠轴,其水平固设在前叉上端,且与折叠电动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所述车把折叠轴为两端敞口的圆筒状,所述车把折叠轴的后端设有盖板,所述车把折叠轴靠近前端的外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

一对车把,车把的上端形成持握部、下端固接有车把折叠固定轴套,车把折叠固定轴套为圆环形,且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拼接形成圆环形,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一前一后地套设在所述车把折叠轴上,车把折叠固定轴套内壁对应所述上凹槽处设有第一限位缺口、对应所述下凹槽处设有第二限位缺口,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均位于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接触面的边缘处,且一对第一限位缺口配合形成半球形第一空腔、一对第二限位缺口配合形成半球形第二空腔;

车把锁紧组件,其包括:车把锁紧边盖、一对车把定位钢珠、车把锁紧拉杆、车把锁紧拉杆压块、一对车把锁紧弹簧、车把锁紧弹簧垫板、车把锁紧轴,所述车把锁紧边盖与远离所述盖板的车把折叠固定轴套前侧抵接,其中一个车把定位钢珠的上部收纳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下部收纳在所述上凹槽内,另一个车把定位钢珠的上部收纳在所述下凹槽内、下部收纳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和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均为U形结构,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和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均竖直设置,且所述车把锁紧拉杆的开口端与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的开口端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车把锁紧拉杆的闭合端与所述车把锁紧边盖的内侧面铰接,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在其所在的竖直面绕铰点旋转,所述车把锁紧弹簧垫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车把锁紧弹簧垫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的两直边上且侧壁与所述车把折叠轴的内壁固接,一对车把锁紧弹簧分别对应套设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的两直边上,车把锁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车把锁紧弹簧垫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抵接,所述车把锁紧轴包括两端的第一圆柱和位于两个第一圆柱间的第二圆柱,所述车把锁紧轴的第二圆柱水平穿设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两直边形成的空槽内,且两个第一圆柱水平伸出所述车把折叠轴,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两个第一圆柱伸出所述车把折叠轴的部分固接有操纵其旋转的车把锁紧摇杆;

其中,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轴线设置为: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转动至下极限位置时,一对车把锁紧弹簧抵顶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至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与所述盖板无间隙,一对车把定位钢珠分别对应卡设在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上凹槽以及所述下凹槽和所述第二空腔内,限制一对车把的旋转,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转动至上极限位置时,第二圆柱带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上移至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与所述盖板产生间隙,一对车把定位钢珠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上凹槽以及所述下凹槽和所述第二空腔内退出,不妨碍一对车把的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立杆伸缩分总成,其包括:

一对立杆,一对立杆的上端均与所述车把折叠轴固接,每个立杆内部沿轴向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立杆的下端均向下延伸一对弹性片;

两套立杆伸缩组件,每套立杆伸缩组件均包括传动钢丝、立杆伸缩锁紧销、立杆伸缩锁紧弹簧,传动钢丝的上端安装在所述车把锁紧轴上,传动钢丝穿过第二通孔,传动钢丝的下端安装在立杆伸缩锁紧销上,立杆伸缩锁紧销自上而下包括杆部、块部,块部的外径大于杆部的外径,立杆伸缩锁紧弹簧套设在杆部上,立杆伸缩锁紧弹簧的上端抵顶立杆的底面、下端抵顶块部的顶面,块部的外周设有外滑动锥面;

一对滑动套管,每个滑动套管的内部均设有与外滑动锥面配合的内滑动锥面,每个滑动套管的外部均与一对弹性片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滑动套管设有内滑动锥面的部分;

一对固定套管,一对固定套管的下端通过前叉结构轴承连接前轮轮毂;

其中,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转动至上极限位置时,传动钢丝提升立杆伸缩锁紧销至外滑动锥面脱离内滑动锥面,一对弹性片不受力,立杆、一对弹性片、滑动套管形成的联动结构可沿轴向自由滑动到固定套管内部,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转动至下极限位置时,立杆伸缩锁紧弹簧推动立杆伸缩锁紧销至外滑动锥面伸入内滑动锥面,一对弹性片受外胀力,联动结构的外尺寸大于固定套管的内径。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一对携带拖轮和一个携带拖轮轴,携带拖轮轴固设在所述前叉折叠连杆背向脚踏板的侧面下端,一对携带拖轮对称套设在携带拖轮轴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座支架上部为中空结构,折叠时可以实现与前叉空间的交叉错位,在进行车把和车座两个高度折叠时,同步进行长度收缩,而且加大了前轮轴到前叉折叠轴的轴距,可以提高前叉折叠时对车长度的收缩效果,折叠后还可以利用前轮和两个拖轮做直角立放,进一步减少占地空间,同时也可以使用两个拖轮拖拉携带车辆,便携性更高,此外,利用车把折叠和立杆伸缩可以实现在折叠一对车把时,同步缩短立杆,降低高度,一个折叠步骤即可完成车把折叠和立杆伸缩,操作更简单,折叠效率和效果更高,更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前叉和后叉的展开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前叉和后叉的折叠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前叉和后叉的展开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后叉折叠分总成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前叉折叠分总成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前叉和后叉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车把和立杆的展开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车把和立杆的折叠平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车把折叠分总成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立杆伸缩分总成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车把和立杆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电动车的车把和立杆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叉、脚踏板和车座支架,其特征在于,车座支架上部为中空结构,车座支架可绕脚踏板后端旋转,前叉可绕脚踏板前端旋转,当车座支架向前旋转至与脚踏板抵紧时,前叉向后旋转容纳在车座支架的中空部分且卡紧车座支架。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先将车座支架向前旋转,使其与脚踏板抵接,然后向后旋转前叉,利用车座支架的中空部分进行交叉错位收纳前叉,从而缩短车折叠后的长度和高度,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也便于携带,折叠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包括后叉折叠分总成,其包括:

一对后叉折叠杆1,一对后叉折叠杆1对称设置在脚踏板两侧,脚踏板水平设置在前叉和后叉之间,一对后叉折叠杆1的上部与车座支架固接,后叉折叠杆1的下部具有第一延伸面2,第一延伸面2的径向截面为弓形,一对第一延伸面2通过后叉折叠轴3与脚踏板后端可旋转连接,后叉折叠轴3固定穿设在脚踏板后端且两端分别穿出脚踏板的两侧,一对第一延伸面2的下端分别对应可旋转套设在后叉折叠轴3的两端上,后叉折叠杆1上设有后叉折叠限位挡圈4,后叉折叠限位挡圈4高于第一延伸面2,第一延伸面2的弧面上设有径向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的第一锥面5,第一锥面5高于所述后叉折叠轴3;

一对后叉折叠锁杆6,一对后叉折叠锁杆6均套设在所述后叉折叠轴3上且均与脚踏板后端固接,后叉折叠锁杆6上部具有第二延伸面7,第二延伸面7与第一延伸面2的接触面为平面,第二延伸面7与第一延伸面2拼合形成圆柱状,第二延伸面7的弧面上设有径向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的第二锥面8,第二锥面8高于所述后叉折叠轴3;

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和套管连杆10,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分别对应套设在一对后叉折叠杆1上,且后叉折叠套管9套设后叉折叠限位挡圈4,后叉折叠套管9内壁沿径向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柱形,限位块低于后叉折叠限位挡圈4,所述套管连杆10连接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形成用于提拉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的持握部;

一对套管复位弹簧11,一对套管复位弹簧11分别对应套设在一对后叉折叠杆1上,套管复位弹簧11的下端与限位块抵接、上端与后叉折叠限位挡圈4抵接;

其中,当套管复位弹簧11的弹性力使后叉折叠套管9套设在第一延伸面2和第二延伸面7形成的圆柱结构外部时,第一锥面5和第二锥面8配合形成限制后叉折叠套管9向下运动的阻碍,此时后叉折叠套管9锁紧一对后叉折叠杆1和一对后叉折叠锁杆6,一对后叉折叠杆1不能旋转,后叉保持展开状态,当套管复位弹簧11被压缩至后叉折叠套管9脱离第二延伸面7时,后叉折叠杆1可绕所述后叉折叠轴3旋转,在一对后叉折叠杆1的旋转作用下带动后叉一起旋转,使后叉折叠到脚踏板上,降低后叉的高度,同时缩短车的长度。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当提拉套管连杆10时,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会上移,当上移至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脱离一对后叉折叠锁杆6时,一对后叉折叠杆1失去束缚,可绕后叉折叠轴3旋转,进而带动后叉旋转,使后叉折叠到脚踏板上,此时,后叉处于折叠状态,实现后叉高度的降低和车长度的缩短,当展开后叉时,一对后叉折叠杆1绕后叉折叠轴3旋转至展开位置,提拉套管连杆10,使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上移,此时一对后叉折叠杆1和一对后叉折叠锁杆6拼合在一起形成圆柱状,松开套管连杆10,在一对套管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推动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下移,使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对应套设一对后叉折叠杆1和一对后叉折叠锁杆6,此时第一锥面5和第二锥面8与后叉折叠套管9的内壁抵紧,限制后叉折叠套管9继续下移,而一对后叉折叠杆1被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锁紧,不能旋转,从而将后叉锁紧在展开状态。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时,后叉折叠套管9和后叉折叠杆1通过第一锥面5和第二锥面8配合,可以消除配合间隙,减少震动,提高结构稳定性,也便于后叉折叠套管9退出,避免因受力变形造成后叉折叠套管9卡死。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前叉折叠分总成,其包括:

前叉折叠连杆12,其倾斜设置在前叉和脚踏板前端之间,所述前叉折叠连杆12的上端与前叉固接、下端通过前叉折叠轴13与脚踏板前端可旋转连接,前叉折叠轴13与脚踏板前端固接且与折叠电动车的行进方向垂直,前叉折叠连杆12的下端可旋转地套设在前叉折叠轴13的中部,所述前叉折叠连杆12朝向脚踏板的侧面下部开设有滑槽14;

前叉折叠滑块15和前叉折叠限位销16,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14内,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16穿设在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上且两端均延伸到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外部,前叉折叠限位销16可为圆柱杆状,也可以为方形杆状,前叉折叠限位销16的两端位于滑槽14之外,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16垂直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的滑动方向;

滑块复位弹簧17,其上端与所述前叉折叠连杆12固接、下端与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固接,所述滑块复位弹簧17的弹性力可驱动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在所述滑槽14内滑动;

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18,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18对称设置在所述前叉折叠连杆12下端的两侧,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18均套设在所述前叉折叠轴13上且均与脚踏板前端固接,前叉折叠限位板18的顶部为高度沿靠近脚踏板的方向依次递减的弧形结构,且弧边边缘上开设有上限位缺口19和下限位缺口20,前叉折叠限位板18类似扇形结构,且扇形弧面朝上,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16的两端可卡设在一对上限位缺口19或一对下限位缺口20上;

其中,当所述滑块复位弹簧17的弹性力使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16卡设在一对上限位缺口19上时,前叉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滑块复位弹簧17的弹性力使所述前叉折叠限位销16卡设在一对下限位缺口20上时,前叉处于折叠状态。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当上提前叉折叠滑块15时,前叉折叠滑块15同时带动前叉折叠限位销16上移,使前叉折叠限位销16从一对上限位缺口19中退出,此时前叉折叠连杆12失去束缚,可绕前叉折叠轴13旋转,进而带动前叉一起旋转,实现前叉的折叠,而前叉折叠限位销16的两端分别沿一对前叉折叠限位板18的顶面向下滑动至前叉折叠连杆12旋转至折叠位置,此时,在滑块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推动前叉折叠滑块15滑动,使前叉折叠限位销16的两端卡设在一对下限位缺口20内,前叉折叠连杆12被限定不能旋转,将前叉锁定在折叠状态,防止发生滑动,保证折叠的稳固性,当上提前叉折叠滑块15使前叉折叠限位销16从一对下限位缺口20中退出时,前叉折叠连杆12失去束缚,可绕前叉折叠轴13旋转,将前叉折叠轴13旋转至展开位置时,在滑块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推动前叉折叠滑块15下滑,使前叉折叠限位销16的两端卡设在一对上限位缺口19内,此时,前叉折叠连杆12被限定不能旋转,将前叉锁定在展开状态,防止发生滑动,保证骑行时的安全。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时,前叉的折叠和展开通过前叉折叠限位销16与一对上限位缺口19、一对下限位缺口20配合锁紧位置,只要两者间存在间隙,滑块复位弹簧17就会向下推动前叉折叠限位销16以消除间隙,提高结构的稳固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14的上部固设有凸块21,所述滑块复位弹簧17的上端与所述凸块21固接,所述前叉折叠滑块15上固接有圆柱状拉耳22,拉耳22中部开设有圆柱状通孔。设置凸块21后便于将滑块复位弹簧17的上端固接到前叉折叠连杆12上,而拉耳2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提拉前叉折叠滑块15,使前叉的折叠和展开更方便快捷。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上限位缺口19高于脚踏板,上限位缺口19的开口方向朝上,下限位缺口20低于脚踏板,下限位缺口20的开口方向朝向折叠电动车的后轮且与脚踏板平行,上限位缺口19和下限位缺口20均呈夹角为45°的类V形结构。上限位缺口19高于脚踏板时,方便前叉展开后锁紧前叉折叠连杆12,下限位缺口20低于脚踏板时,可使前叉完全收纳在车座支架的中空部分,进一步降低折叠后车的高度,而45°的类V形结构缺口的卡设效果最佳。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后叉折叠套管9内限位块的数量为2个,2个限位块关于后叉折叠套管9的轴线对称。2个限位块对称设置可稳固地抵接套管复位弹簧11,保证折叠电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连杆10为U形结构,U形两端分别与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的侧壁对应固接。U形结构的套管连杆10可方便与一对后叉折叠套管9固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7~12所示,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车把27折叠分总成,其包括:

车把折叠轴23,其水平固设在前叉上端,且与折叠电动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所述车把折叠轴23为两端敞口的圆筒状,即车把折叠轴23两端敞口且中空,所述车把折叠轴23的后端设有盖板24,所述车把折叠轴23靠近前端的外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上凹槽25和下凹槽26;上凹槽25和下凹槽26分别位于车把折叠轴23的顶部和底部且关于车把折叠轴23的轴线对称;

一对车把27,一对车把27呈V形结构,车把27的上端形成持握部、下端固接有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车把27通过半球形连接件与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固接,连接件的直径为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宽度的一倍,车把27的下端与连接件的球面中央固接,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与连接件的平面一侧固接,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为圆环形,且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拼接形成圆环形,两个圆环形的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拼合在一起后仍然为圆环形,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一前一后地套设在所述车把折叠轴23上,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套设后一对车把27处于同一竖直面上,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内壁对应所述上凹槽25处设有第一限位缺口、对应所述下凹槽26处设有第二限位缺口,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均位于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接触面的边缘处,且一对第一限位缺口配合形成半球形第一空腔、一对第二限位缺口配合形成半球形第二空腔;

车把锁紧组件,其包括:车把锁紧边盖29、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车把锁紧拉杆31、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一对车把锁紧弹簧33、车把锁紧弹簧垫板34、车把锁紧轴35,所述车把锁紧边盖29与远离所述盖板24的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前侧抵接,其中一个车把定位钢珠30的上部收纳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下部收纳在所述上凹槽25内,另一个车把定位钢珠30的上部收纳在所述下凹槽26内、下部收纳在所述第二空腔内,车把27在转动过程中,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退出,只能在上凹槽25和下凹槽26内回来滚动,当车把27锁紧在展开或折叠位置时,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被卡设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上凹槽25、下凹槽26内,不能滚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和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均为U形结构,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和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均竖直设置,且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的开口端与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的开口端对应可拆卸连接,车把锁紧拉杆31的开口端与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的开口端通过两根螺钉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的闭合端与所述车把锁紧边盖29的内侧面铰接,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在其所在的竖直面绕铰点旋转,所述车把锁紧弹簧垫板3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车把锁紧弹簧垫板34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的两直边上且侧壁与所述车把折叠轴23的内壁固接,一对车把锁紧弹簧33分别对应套设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31的两直边上,车把锁紧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车把锁紧弹簧垫板34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抵接,所述车把锁紧轴35包括两端的第一圆柱和位于两个第一圆柱间的第二圆柱,所述车把锁紧轴35的第二圆柱水平穿设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两直边形成的空槽内,且两个第一圆柱水平伸出所述车把折叠轴23,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两个第一圆柱伸出所述车把折叠轴23的部分固接有操纵其旋转的车把锁紧摇杆36;摇动车把锁紧摇杆36时,车把锁紧轴35绕第一圆柱的轴线旋转,而第二圆柱的轴线与第一圆柱的轴线不重合,为偏心轴,因此第二圆柱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其与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两直边间的距离也不同,当运动到上方时,可抵顶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上移;

其中,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轴线设置为: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36转动至下极限位置时,一对车把锁紧弹簧33抵顶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至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与所述盖板24无间隙,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分别对应卡设在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上凹槽25以及所述下凹槽26和所述第二空腔内,限制一对车把27的旋转,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36转动至上极限位置时,第二圆柱带动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上移至所述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与所述盖板24产生间隙,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上凹槽25以及所述下凹槽26和所述第二空腔内退出,不妨碍一对车把27的旋转。

现有的电动车的车把折叠多采用45°斜轴折叠方式,一个折叠动作可以实现高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压缩,但其折叠后车把是垂向车身中线的一侧,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而滑板车多采用车把横杆折叠,竖杆伸缩的折叠方式,但要有两个折叠步骤才能完成,折叠过程比较繁琐,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当车把27位于展开位置时,车把锁紧摇杆36位于下极限位置,此时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处于水平状态,在一对车把锁紧弹簧33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顶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使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与盖板24无间隙,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卡设在第一空腔和上凹槽25以及下凹槽26和第二空腔内,将一对车把27锁定在展开位置,当需要将车把27折叠时,摇动车把锁紧摇杆36至上极限位置,此时第二圆柱的轴线上移,高于第一圆柱的轴线,第二圆柱会将车把锁紧拉杆31压块顶起,使其上移,进而使车把锁紧拉杆压块32与盖板24间产生间隙,车把锁紧边盖29与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间的抵紧力减小,在人力作用下,可以克服车把27锁紧弹簧的弹性力,向两侧分别移动一对车把折叠固定轴套28,使一对车把定位钢珠30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退出,此时一对车把27失去束缚,可向下旋转至折叠位置,当一对车把27旋转至折叠位置后,再将车把锁紧摇杆36摇至下极限位置,可将一对车把27锁定在折叠位置。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立杆伸缩分总成,其包括:

一对立杆37,一对立杆37的上端均与所述车把折叠轴23固接,每个立杆37内部沿轴向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立杆37的下端均向下延伸一对弹性片,弹性片为具有一定弧度的面状结构,一对弹性片形成外胀开口;

两套立杆伸缩组件,每套立杆伸缩组件均包括传动钢丝38、立杆伸缩锁紧销39、立杆伸缩锁紧弹簧40,传动钢丝38的上端安装在所述车把锁紧轴35上,车把锁紧轴35的旋转带动传动钢丝38的收放,传动钢丝38穿过第二通孔,传动钢丝38的下端安装在立杆伸缩锁紧销39上,立杆伸缩锁紧销39自上而下包括杆部、块部,块部的外径大于杆部的外径,块部可以为圆台或圆锥状结构,立杆伸缩锁紧弹簧40套设在杆部上,立杆伸缩锁紧弹簧40的上端抵顶立杆37的底面、下端抵顶块部的顶面,块部的外周设有外滑动锥面,外滑动锥面为圆台状,外滑动锥面的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一对滑动套管41,每个滑动套管41的内部均设有与外滑动锥面配合的内滑动锥面,内滑动锥面为圆台状,内滑动锥面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每个滑动套管41的外部均与一对弹性片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实现二者联动)、且连接处位于滑动套管41设有内滑动锥面的部分,滑动套管41的变形带动一对弹性片胀开;

一对固定套管42,固定套管42为具有收纳腔的结构,一对固定套管42的下端通过前叉结构轴承连接前轮轮毂;

其中,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36转动至上极限位置时,传动钢丝38提升立杆伸缩锁紧销39至外滑动锥面脱离内滑动锥面,一对弹性片不受力,形成与立杆37外周尺寸一致的延伸面,立杆37、一对弹性片、滑动套管形成的联动结构可沿轴向自由滑动到固定套管内部,当所述车把锁紧摇杆36转动至下极限位置时,立杆伸缩锁紧弹簧40推动立杆伸缩锁紧销39至外滑动锥面伸入内滑动锥面,一对弹性片受外胀力,形成略大于立杆37外周尺寸的延伸面,联动结构的外尺寸大于固定套管的内径。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将传动钢丝38锁紧在车把锁紧轴35上,当转动车把锁紧轴35松开车把27时,传动钢丝38同时被拉紧,传动钢丝38的另一端与立杆伸缩锁紧销39连接(固接连接或枢接均可,只要能实现联动即可),在立杆伸缩锁紧弹簧40的共同作用下,拉动立杆伸缩锁紧销39往复运动,当立杆伸缩锁紧销39被拉起后,其两侧的外滑动锥面与滑动套管41的内滑动锥面脱离开,失去对一对弹性片定位外胀开口的胀紧力,此时向下推动立杆37,一对弹性片被挤压向内弹性变形,内滑动锥面和外滑动锥面脱离开,立杆37可以向下折叠缩短,反之立杆37会被锁紧无法上下移动。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时,车把27和立杆37的折叠效果好,在进行车把27宽度折叠的同时也进行了高度折叠,折叠效率更高,一个步骤即可完成两个折叠动作,车把27和立杆37折叠更加快捷简便。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电动车还包括:一对携带拖轮43和一个携带拖轮轴44,携带拖轮轴44固设在所述前叉折叠连杆12背向脚踏板的侧面下端,一对携带拖轮43对称套设在携带拖轮轴44的两端。折叠后利用前轮和一对携带拖轮43做直角立放,可以进一步减少占地空间,同时也可以使用一对携带拖轮43拖拉折叠电动车,便携性更高。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