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7910发布日期:2020-01-21 22:36阅读:1537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结构,尤指一种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具有休闲、运动、易上手及环保等特性,因此骑乘自行车便成为近年来最流行的活动。并随着各项应用于自行车的配件技术的发展,自行车骑士通常会在自行车立管或车把手安装车灯、秒表、手机架、行车记录器、显示屏幕或运动摄影机等各种电子装置,由此提供骑乘人能够在骑乘过程随时查看或操作,不仅可以监控各项运动数据及身体状况,并且能够通过电子装置提供行车路径、天气变化等有效的信息给骑乘者。然而,现有的各项电子装置大多数是采取外挂的装配方式安装在车把手或立管,容易因为自行车零配件而造成安装空间不足和相互干涉的问题,不仅在实施应用上较为不方便,并容易存在安全上的疑虑。

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便有申请人申请了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562806号「自行车立管与配件座的连结构造」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在先专利包括:一立管,其于前端设有一前夹座及一利用多个螺栓锁固于该前夹座的前夹盖,该前夹座的上侧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螺孔,该前夹盖的上侧相对应设有一对呈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螺孔相对正的栓孔,并利用一对螺栓分别穿过相对应的所述栓孔且螺锁于相对正的所述螺孔;一连结架,其锁固结合于该立管且设有一连结板及一连结于该连结板的载板,该连结板设有一对供所述螺栓穿设通过的栓孔且夹掣锁固在该前夹盖与该前夹座的上侧之间;以及一配件座,其结合固定于该连结架的载板且设有一置放部。

然而,该在先专利不仅具有结构复杂、组装麻烦不便及组装后占用空间等问题,并且配件座角度调整范围有限,配件座进行角度调整时易受置放部安装的电子装置妨碍,导致其使用方便性及实用性大打折扣,确有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在先专利具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包含:

一自行车管件,该自行车管件一端设置一组接部,该组接部具有相对的一内弧面及一外弧面,该内弧面设有一沿该内弧面弧度延伸的滑槽,该外弧面设有一沿该外弧面弧度延伸的长形调整孔,该长形调整孔贯穿至该内弧面与该滑槽相通;

一支撑件,一端设置一滑块,另一端设置一连结座,该滑块与该连结座间设置一连接部连接,该连接部穿设该自行车管件组接部的长形调整孔,该滑块可滑动地设于该自行车管件组接部的滑槽内,该连结座于该连接部两侧分别设置一承抵斜面,该连接部两侧于该两个承抵斜面与该自行车管件组接部的外弧面间分别形成一固定槽,该连接部上设有一穿孔连通该两个固定槽;及

两个迫抵块,设置于该两个固定槽内,该两个迫抵块一侧设有与该自行车管件组接部的外弧面对应的弧凹面,相对侧设有与该支撑件连结座的两个承抵斜面对应的迫抵斜面,另该两个迫抵块分别设有一锁孔,以一锁迫螺栓通过该支撑件连接部的穿孔穿设该两个迫抵块的锁孔进行锁结,利用该两个迫抵块的弧凹面与该自行车管件组接部的外弧面迫抵,及该两个迫抵块的迫抵斜面与该支撑件连结座的两个承抵斜面迫抵,让该支撑件具有调整角度及稳固定位的功能。

作为优选,该支撑件的滑块受限仅可沿该滑槽滑动。

作为优选,该自行车管件的组接部下侧设有一装设孔与该长形调整孔相通,该装设孔用以供该支撑件的滑块便于装入该滑槽内。

作为优选,该支撑件的连接部为一片状体。

作为优选,该自行车管件为自行车立管。

作为优选,该支撑件用以组设一承载体。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并且不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其支撑件角度调整范围大,并且调整动作简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半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迫定位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支撑件角度的立体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支撑件角度的平面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自行车管件

11组接部

111内弧面

112外弧面

113滑槽

114长形调整孔

115装设孔

20支撑件

21滑块

22连结座

221承抵斜面

23连接部

231穿孔

24固定槽

30迫抵块

31弧凹面

32迫抵斜面

33锁孔

40锁迫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以希望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照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包含:一自行车管件10、一支撑件20及两个迫抵块30。

该自行车管件10一端设置一组接部11,该自行车管件10于本实施例为自行车立管,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为自行车座管或其他,该组接部11设于该自行车立管的前夹盖上,该组接部11具有相对的一内弧面111及一外弧面112,该内弧面111中间设有一沿该内弧面111弧度延伸的滑槽113,该外弧面112中间设有一沿该外弧面112弧度延伸的长形调整孔114,该长形调整孔114贯穿至该内弧面111与该滑槽113相通,另该组接部11下侧设有一装设孔115与该长形调整孔114相通。

该支撑件20一端设置一滑块21,另一端设置一连结座22,该滑块21与该连结座22间设置一连接部23连接,该连接部23为一片状体,穿设该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长形调整孔114,该滑块21以可滑动地方式设于该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滑槽113内,受限仅可沿该滑槽113滑动,且为了便于安装,该滑块21可由该组接部11的装设孔115简易装入该滑槽113内,该连结座22于该连接部23两侧分别设置一承抵斜面221,该连接部23两侧于该两个承抵斜面221与该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外弧面112间分别形成一固定槽24,该连接部23上设有一穿孔231连通该两个固定槽24。

该两个迫抵块30设置于该两个固定槽24内,该两个迫抵块30一侧设有与该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外弧面112对应的弧凹面31,相对侧设有与该支撑件20连结座22的两个承抵斜面221对应的迫抵斜面32,另该两个迫抵块30分别设有一锁孔33,以一锁迫螺栓40通过该支撑件20连接部23的穿孔231穿设该两个迫抵块30的锁孔33进行锁结,利用该两个迫抵块30的弧凹面31与该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外弧面112迫抵,及该两个迫抵块30的迫抵斜面32与该支撑件20连结座22的两个承抵斜面221迫抵,让该支撑件20具有调整角度及稳固定位的功能。

使用时,该支撑件20用以组设一承载体(图中未示),该承载体可为手机架、座垫固定座、车灯、秒表、行车记录器、显示屏幕或运动摄影机等,并且可依使用需要,退松锁迫螺栓40,使两个迫抵块30的弧凹面31与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外弧面112形成松脱状态,同时使两个迫抵块30的迫抵斜面32与支撑件20连结座22的两个承抵斜面221形成松脱状态,则即可向上或向下扳动支撑件20,使支撑件20的滑块21沿着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滑槽113滑动,而调整支撑件20至所需的角度,接着再将锁迫螺栓40重新锁紧,使两个迫抵块30的弧凹面31与自行车管件10组接部11的外弧面112迫抵,同时使两个迫抵块30的迫抵斜面32与支撑件20连结座22的两个承抵斜面221迫抵,让该支撑件20稳固定位,即完成调整动作。由上述具体的实施例,可得到下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并且不占用空间,而能节省车把手的空间,让自行车立管及车把手看起来较为美观和简约。

2.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支撑件角度调整结构,其支撑件20是利用滑块21沿滑槽113滑动,来达到调整角度,因而支撑件20角度调整范围大,并且其锁迫螺栓40设置为侧向锁设,故支撑件20进行角度调整时不会受到妨碍,调整动作简易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