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4916发布日期:2020-03-10 09:3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在世界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以港珠澳大桥的为例,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完成验收,于同年9月28日起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

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成功方便内地的人去往香港澳门,也方便香港澳门的人来到内地,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和澳门都采用的“左行”通行规则,其汽车均为右舵结构,而对于内地的人来说,采用的是“右行”通行规则,其汽车均为左舵结构。

当内地的车辆驾驶到香港澳门,或者香港澳门的车辆驾驶到内地时,由于驾驶方式的不同,会造成造成很大的麻烦;限于国家法规或地区法规要求,车辆不能通行;驾驶习惯不一样,造成驾驶员在操作上的容易失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道路行驶方向不一致,驾驶位置不同,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和对方向的判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左舵操作或者右舵操作,以适应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通行规则,保证用户的驾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包括左操作机构、右操作机构、中控台、左转向机构、右转向机构和供油机构;

所述左操作机构包括左方向盘、左油门踏板和左制动踏板,所述左方向盘设置在所述中控台的左侧,所述左油门踏板和左制动踏板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左侧;

所述右操作机构包括右方向盘、右油门踏板和右制动踏板,所述右方向盘设置在中控台的右侧,所述右油门踏板和右制动踏板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右侧;

所述左转向机构包括左转向传动轴和左转向器,所述左方向盘通过所述左转向传动轴与所述左转向器传动连接;

所述右转向机构包括右转向传动轴和右转向器,所述右方向盘通过所述右转向传动轴与所述右转向器传动连接;

所述供油机构包括转向油罐和转向油泵,所述转向油罐的出油端与所述转向油泵的进油端通过第一导油管连接,所述左转向器和右转向器的出油端与转向油罐的进油端分别通过第二导油管连接,左转向器和右转向器的进油端与转向油泵的出油端分别通过第三导油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左方向盘通过左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中控台的左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右方向盘通过右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中控台的右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泵的出油端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与所述第三导油管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上设有切向开关,所述切向开关与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器的上设有左转向摇臂,所述右转向器上设有右转向摇臂。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摇臂通过右转向减震器与汽车的右悬架摆臂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右转向摇臂通过左转向减震器与汽车的左悬架摆臂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汽车仪表盘。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左方向盘和右方向盘均设有安全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操作机构、右操作机构、中控台、左转向机构、右转向机构和供油机构,可以在一辆车上即保留了主驾驶的功能,又使得副驾驶单独具有了驾驶功能,使装载本驾驶系统的汽车可以适应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通行规则,保证用户的驾驶安全,也减少了换购车辆的额外开支,另外,装载本驾驶系统的汽车还具备教练车的功能,可以在驾校中,方便教练对学员进行驾驶指导,提高学员的学成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1、左操作机构;11、左方向盘;12、左油门踏板;13、左制动踏板;2、右操作机构;21、右方向盘;22、右油门踏板;23、右制动踏板;3、中控台;31、切向开关;32、汽车仪表盘;4、左转向机构;41、左转向传动轴;42、左转向器;5、右转向机构;51、右转向传动轴;52、右转向器;6、供油机构;61、转向油罐;62、转向油泵;63、二位三通电磁阀。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双舵驾驶系统,包括左操作机构1、右操作机构2、中控台3、左转向机构4、右转向机构5和供油机构6;

所述左操作机构1包括左方向盘11、左油门踏板12和左制动踏板13,所述左方向盘11设置在所述中控台3的左侧,所述左油门踏板12和左制动踏板13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左侧;

所述右操作机构2包括右方向盘21、右油门踏板22和右制动踏板23,所述右方向盘21设置在中控台3的右侧,所述右油门踏板22和右制动踏板23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右侧;

所述左转向机构4包括左转向传动轴41和左转向器42,所述左方向盘11通过所述左转向传动轴41与所述左转向器42传动连接;

所述右转向机构5包括右转向传动轴51和右转向器52,所述右方向盘21通过所述右转向传动轴51与所述右转向器52传动连接;

所述供油机构6包括转向油罐61和转向油泵62,所述转向油罐61的出油端与所述转向油泵62的进油端通过第一导油管连接,所述左转向器42和右转向器52的出油端与转向油罐61的进油端分别通过第二导油管连接,左转向器42和右转向器52的进油端与转向油泵62的出油端分别通过第三导油管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左操作机构1、右操作机构2、中控台3、左转向机构4、右转向机构5和供油机构6,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在通过左操作机构1控制汽车通行或者通过右操作机构2控制汽车通行,以左操作机构1为例,在本实施例中,左方向盘11、左油门踏板12和左制动踏板13的具体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用户通过转动左方向盘11,此时转向油泵62将油泵入到左转向器42内,并通过左转向器42实现转向。在本实施例中,右操作机构2的转向原理与左操作机构1的转向原理类似。本实施例在汽车上即保留了主驾驶的功能,又使得副驾驶单独具有了驾驶功能,使装载本驾驶系统的汽车可以适应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的通行规则,保证用户的驾驶安全,也减少了换购车辆的额外开支,另外,装载本驾驶系统的汽车还具备教练车的功能,可以在驾校中,方便教练对学员进行驾驶指导,提高学员的学成速度。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左方向盘11通过左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中控台3的左侧。

设置的左安装座使左方向盘11安装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右方向盘21通过右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中控台3的右侧。

设置的右安装座使右方向盘21安装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转向油泵62的出油端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63与所述第三导油管连接。

两根第三导油管分别与二位三通电磁阀63的两个出油端连接,通过开启二位三通电磁阀63,使得其中一根第三导油管处于常开状态,此时与该第三导油管相对应的操作机构即可控制汽车转向。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中控台3上设有切向开关31,所述切向开关31与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63电性连接。

设置的切向开口用于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63开闭,实现左操作机构1和右操作机构2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转向器42的上设有左转向摇臂,所述右转向器52上设有右转向摇臂。

设置左转向摇臂和右转向摇臂用于与汽车上的直拉杆连接,控制汽车转向,汽车直拉杆的具体设置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置。

并且,所述左转向摇臂通过右转向减震器与汽车的右悬架摆臂连接。

设置的右转向减震器用于减小左操作机构1在控制汽车转向时产生的震动。

同时,所述右转向摇臂通过左转向减震器与汽车的左悬架摆臂连接。

设置的左转向减震器于减小右操作机构2在控制汽车转向时产生的震动。

请参阅图1,所述中控台3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汽车仪表盘32。

设置两个汽车仪表盘32方便用户在主驾驶或者副驾驶上了解汽车行驶信息。

为了保证用户的驾驶安全,还在所述左方向盘11和右方向盘21均设有安全气囊。

将安全气囊设置在方向盘内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