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3337发布日期:2020-06-09 19:0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而且一般为双轮,同时双轮采用的结构有一体式或者两段式然后通过连接杆连接。但是现有的双轮均采用的两个踏板,因而导致电源等部件只能放置于两个踏板之间,因而整体的空间已经大致定调,并且内部没有多余的空间,故如果改变外形或者是内部结构,会增大整体的空间,而且调控的范围较小。

比如专利号为201611169190.5的一种平衡车的发明专利,其改进点是将左、右主骨架合成一体,从而增强了承载能力,且避免了连接轴所带来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但是该发明还是采用了两个踏板,且从附图可见内部结构是非常拥挤的,所以如果要改外形,只能将整个平衡车扩大,才能进行修改,而且各个部件的位置已经定了,故其调控的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平衡车,通过单个踏板和控制组件从而控制平衡车的运行,而且单个踏板还减少了一个踏板的空间,从而使电源等部件可放置于缺少踏板的地方,故减少了内部空间需求,并且如果改外形,由于内部多余的空间较多,因而其调控的范围较大,解决两个踏板带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衡车,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两端转动设置有轮毂电机,且底座主体上设置有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轮毂电机转动;

所述底座主体上覆盖有上盖,上盖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踏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踏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底座主体设置有凸台,且凸台开设有凹槽一,所述上盖开设有凹槽二,所述转轴设置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左控制板和右控制板,且左控制板和右控制板均设置有陀螺仪。

优选地,所述底座主体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控制板开设有连接孔,通过固定件一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从而将左控制板设置于底座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右控制板通过固定件二设置于所述踏板底部,并随着踏板转动而转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主体在所述左控制板一侧设置有电源,且所述左控制板和右控制板之间通过电线或者电波感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轮毂电机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底座主体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放置槽上,且连接轴上覆盖有连接件,并通过固定件三穿过连接件和安装台从而将毂电机设置在底座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连接槽,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放置槽和连接槽之间,且转轴设置于所述凹槽二和连接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个踏板和控制组件从而控制平衡车的运行,而且单个踏板还减少了一个踏板的空间,从而使电源等部件可放置于缺少踏板的地方,故减少了内部空间需求,并且如果改外形,由于内部多余的空间较多,因而其调控的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上盖相关部件的结构简图;

图3是底座主体相关部件的结构简图;

图4是右控制板相关部件的结构简图;

图5是左控制板相关部件的结构简图。

图中:1-底座主体;2-轮毂电机;3-上盖;4-踏板;5-转轴;

6-凸台;7-凹槽一;8-凹槽二;9-左控制板;10-右控制板;

11-电源;12-连接轴;13-安装台;14-放置槽;15-连接件;

16-连接槽;17-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3,可知一种平衡车,包括底座主体1,其中底座主体1两端转动设置有轮毂电机2,而且底座主体1上设置有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转动。

其中轮毂电机2工作原理是永磁同步电机,而且轮毂电机说白了就是将车子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刹车系统”集成到一起而设计出来的电机。因而是自带电机的车轮,故控制组件只要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即可运行。且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因此这里不多做赘述。

同时底座主体1上覆盖有上盖3,且上盖3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踏板4。因而在实际使用中优选地,人是一只脚踩在上盖3上,其中另一脚是踩在踏板4。

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人双脚向前倾斜的时候,控制组件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前转动;而当人双脚向后倾斜的时候,控制组件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后转动。而且在转弯的时候,是用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去控制,即当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向前倾斜,则控制组件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左转动,且当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向后倾斜,则控制组件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右转动,而且此时只有单脚操作,另一只脚处于站立状态。

因此本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一个踏板4这个结构从而简化内部结构,进而使内部空间多余出来。而且还可以使得电源11等部件可放置于缺少踏板4的地方,故减少了内部空间需求,并且如果改外形,由于内部多余的空间较多,因而其调控的范围较大。并且通过单个踏板4和控制组件从而控制平衡车的运行。

同时结合图2和图4,可知踏板4的安装方式:首先踏板4上设置有转轴5,同时底座主体1设置有凸台6,且凸台6开设有凹槽一7,而且上盖3开设有凹槽二8。因而在安装的时候,先将转轴5放置于凹槽一7上,然后凹槽二8覆盖在转轴5上。即采用简单的结构进行连接,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而且凹槽一7和凹槽二8具有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各个部件因而转动过大而脱离。

而且转轴5另一端与轮毂电机2连接,其中轮毂电机2的安装方式可结合图4和图5:首先轮毂电机2设置有连接轴12,同时底座主体1设置有安装台13,安且装台13开设有放置槽14,并且连接轴12上覆盖有连接件15。

因而在安装的时候,先将连接轴12放置于放置槽14上,且连接件15覆盖在连接轴12上,然后通过固定件三穿过连接件15和安装台13从而将轮毂电机2设置在底座主体1上。即采用简单的结构进行连接,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而且具有放置槽14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各个部件因而转动过大而脱离。

同时连接件15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连接槽16,因而在安装轮毂电机2的时候,连接轴12设置于放置槽14和连接槽16之间。且在安装踏板4的时候,转轴5设置于凹槽二8和连接槽16之间。即采用简单的结构进行连接,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而且连接槽16、放置槽14和凹槽二8具有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各个部件因而转动过大而脱离。

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从而得知控制组件包括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且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均设置有陀螺仪。

其中陀螺仪是用高速回转体的动量矩敏感壳体相对惯性空间绕正交于自转轴的一个或二个轴的角运动检测装置。而且利用其他原理制成的角运动检测装置起同样功能的也称陀螺仪。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通过陀螺仪测出的角度从而将信息给控制组件,进而使控制组件来判断人处于什么位置,从而控制控制轮毂电机2该怎么转动。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人双脚向前倾斜的时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一样的,此时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前转动;而当人双脚向后倾斜的时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一样的,此时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后转动。

而且在转弯的时候,当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向前倾斜,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右控制板10的陀螺仪向前倾斜,因而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左转动,且当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向后倾斜,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右控制板10的陀螺仪向后倾斜,因而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右转动。

结合图2和图4,可知右控制板10通过固定件二设置于踏板4底部,并随着踏板4转动而转动。即采用简单的结构进行连接,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结合图3和图5,可知底座主体1设置有安装柱17,且安装柱17开设有安装孔,同时左控制板9开设有连接孔。因而在安装的时候,通过固定件一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从而将左控制板9设置于底座主体1上。即采用简单的结构进行连接,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和安装。

而且结合图3和图5,可知底座主体1在左控制板9一侧设置有电源11,其中电源11是用来供电的,而且可用电池或者充电。

而且由于是一个踏板4,因而没有踏板4的空间是空余的,因而除了电源11还可以放置其他部件。并且如果改外形,由于内部多余的空间较多,因而其调控的范围较大。

同时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之间通过电线或者电波感应连接,通过电线和电波感应连接,从而实现两边的同步。

而且上面所说的固定件均可优选为螺栓、螺钉等。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人双脚向前倾斜的时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一样的,此时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前转动;而当人双脚向后倾斜的时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一样的,此时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后转动。

而且在转弯的时候,当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向前倾斜,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右控制板10的陀螺仪向前倾斜,因而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左转动,且当踩在踏板4的那只脚向后倾斜,则两个陀螺仪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右控制板10的陀螺仪向后倾斜,因而左控制板9和右控制板10收到信息从而控制轮毂电机2向右转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