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2234发布日期:2021-01-29 19:0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氢能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燃料电池氢能汽车中,动力总成需要通过悬置系统安装在副车架上。由于质心式布置原则的布置方式具有结构紧凑、承载性好、装配工艺简单等特点;在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动力总成的安装过程中,往往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对电动动力总成进行布置安装。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后,动力总成与副车架通过悬置机构进行连接,悬置机构对动力总成起到支撑、隔振、和限位的作用。
[0003]
副车架悬置接附点是指副车架上的悬置支座或支架的衬套中心点。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值对整车操控、悬置隔振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副车架产品开发中,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设计要求。
[0004]
现有的基于质心式布置原则的悬置机构,通常只采用悬置支架悬置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动力总成。由于悬置支架多为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导致副车架悬置接附点为悬臂式结构。该种结构造成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较差,直接影响整车操控和悬置隔振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包括横梁和两个悬置连接支架;
[0007]
所述横梁用于安装在设置有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副车架总成的上表面;
[0008]
两个所述悬置连接支架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上端连接;
[0009]
所述横梁与两个所述悬置连接支架配合用于固定所述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上端。
[0010]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还包括竖梁;所述竖梁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用于安装在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侧面。
[0011]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竖梁的上端与所述横梁焊接。
[0012]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悬置连接支架呈“l”型;所述悬置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上端连接。
[0013]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横梁
的上表面。
[0014]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还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安装在所述横梁上远离所述开口配合式支架的一侧。
[0015]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质量块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侧面。
[0016]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质量块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
[0017]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竖梁上还设置有线束安装螺栓。
[0018]
在一些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安装螺栓与所述竖梁铆接。
[0019]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包括横梁和两个悬置连接支架;所述横梁用于安装在设置有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副车架总成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悬置连接支架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上端连接;通过所述横梁与两个所述悬置连接支架配合,固定所述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的上端,提升所述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进而保证所述氢能汽车的整车操控性能和悬置隔振性能。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某一实施例中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中悬置连接支架5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图1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中质量块4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图1中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4]
图5是图1中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5]
其中,1、副车架总成;2、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3、竖梁;301、线束安装螺栓;302、第一安装孔;4、质量块;401、第二安装孔;5、悬置连接支架;501、第二连接部;502、第三安装孔;503、第一连接部;504、第四安装孔;6、横梁;601、第五安装孔;602、第六安装孔;7、悬置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7]
请参考图1、4和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包括横梁6、竖梁3和两个悬置连接支架5。
[0028]
横梁6用于安装在设置有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副车架总成1的上表面;横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安装孔601和第六安装孔602;横梁6通过第五安装孔601、第六安装孔602和螺栓与副车架总成1固定;横梁6安装在靠近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侧面的副车架总成
1的上表面;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副车架总成1本体上;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用于安装悬置支座7;悬置支座7用于安装所述氢能汽车的动力总成。
[0029]
竖梁3的上端与横梁6的下表面焊接,竖梁3的下端用于安装在副车架总成1的侧面;竖梁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2;竖梁3的下端通过第一安装孔302和螺栓安装在副车架总成1的侧面。
[0030]
两个悬置连接支架5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横梁6的上表面,另一端分别与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上端连接。
[0031]
通过横梁6与两个悬置连接支架5配合,固定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上端,实现了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上下两端的固定,从提升所述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进而保证所述氢能汽车的整车操控性能和悬置隔振性能。
[0032]
具体地,参考图2,悬置连接支架5呈“l”型;悬置连接支架5包括第一连接部503和第二连接部501;第一连接部503和第二连接部501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503安装在横梁6的上表面;第二连接部501用于与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上端连接;第一连接部503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504;第二连接部50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502;第一连接部503通过第四安装孔504和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横梁6的上表面;第二连接部501通过第三安装孔502和螺栓安装在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上端。
[0033]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3,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横梁6上还安装有质量块4;质量块4安装在横梁6上远离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一侧;质量块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01;质量块4通过第二安装孔401和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横梁6的侧面。
[0034]
在本实施例中,质量块4的数量为一个。
[0035]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质量块4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示例性地,质量块4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
[0036]
进一步地,参考图1,为了方便安装线束,竖梁3上还设置有线束安装螺栓301;线束安装螺栓301与竖梁3铆接。
[0037]
参考图4和5,本实施例中用于提升氢能汽车副车架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安装支架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8]
将横梁6通过第五安装孔601和第六安装孔602和螺栓安装在靠近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侧面的副车架总成1的上表面;将竖梁3通过第一安装孔302和螺栓固定在副车架总成1的侧面;最后将两个悬置连接支架5分别通过第二连接部501固定在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的上端,实现对开口配合式悬置支架2上端的固定。
[0039]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40]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