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4253发布日期:2020-12-04 13:5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项新兴的运动,更是小孩子的最爱,选购滑板车时,滑板车的材质、性能也要进行考虑,最重要的是家长应提醒小孩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目前市面上多数的滑板车是不能折叠的,占用空间大,携带也不太方便,也有极少数的滑板车具有折叠功能,但是目前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复杂,操作繁琐,且在折叠过程中,折叠机构容易出现晃动,严重影响可骑行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不利于滑板车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包括:可折叠支撑组件、支杆、梁轴组件和踏板,其中所述可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侧支撑板、下支撑板、前固定座、锁紧把手、限位旋转轴和后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踏板上,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部、上支撑板底部以及侧支撑板中部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对接孔,下支撑板顶部对接孔与上支撑板底部对接孔以及侧支撑板中部设置的对接孔对齐后通过限位旋转轴连接,锁紧把手设置在限位旋转轴的端边上,支杆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前固定座焊接在上支撑板的前侧,所述前固定座与梁轴组件固定连接,后支撑板设置在侧支撑板的后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锁紧把手向下按压到位时,使得限位旋转轴将上支撑板、侧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锁紧,此时上支撑板和侧支撑板无法相对于下支撑板旋转,此时踏板无法相对于支杆折叠。当通过锁紧把手将限位旋转轴解锁后,上支撑板、侧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对接处可以活动,上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可以通过限位旋转轴相对于下支撑板旋转,此时踏板可以相对于支杆折叠,使用非常方便。

优选的,所述限位旋转轴上设置有一条沿限位旋转轴横向分布的限位凹槽,当通过锁紧把手带动限位旋转轴上的凹槽旋转至限位位置后,限位旋转轴锁定,此时上支撑板和侧支撑板无法相对于下支撑板旋转。当通过锁紧把手带动限位旋转轴上的凹槽旋转至限位位置以外的区域后,上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可以通过限位旋转轴相对于下支撑板旋转,此时踏板可以相对于支杆折叠。

优选的,所述支杆前端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挂件螺母,便于与外部的挂件对接。

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杆底部后侧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后支撑板的固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体操作时,当锁紧把手向下按压到位时,使得限位旋转轴将上支撑板、侧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锁紧,此时上支撑板和侧支撑板无法相对于下支撑板旋转,此时踏板无法相对于支杆折叠。当通过锁紧把手将限位旋转轴解锁后,上支撑板、侧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对接处可以活动,上支撑板和侧支撑板可以通过限位旋转轴相对于下支撑板旋转,此时踏板可以相对于支杆折叠,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折叠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折叠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1、可折叠支撑组件;11、上支撑板;12、侧支撑板;13、下支撑板;14、前固定座;15、锁紧把手;16、限位旋转轴;17、后支撑板;18、挂件螺母;19、限位凹槽;2、支杆;3、梁轴组件;4、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包括:可折叠支撑组件1、支杆2、梁轴组件3和踏板4,其中所述可折叠支撑组件1包括上支撑板11、侧支撑板12、下支撑板13、前固定座14、锁紧把手15、限位旋转轴16和后支撑板17,所述下支撑板13的底部固定在踏板4上,所述下支撑板13的顶部、上支撑板11底部以及侧支撑板12中部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对接孔,下支撑板13顶部对接孔与上支撑板11底部对接孔以及侧支撑板12中部设置的对接孔对齐后通过限位旋转轴16连接,锁紧把手15设置在限位旋转轴16的端边上,锁紧把手15可以带动限位旋转轴16旋转,所述限位旋转轴16上设置有一条沿限位旋转轴16横向分布的限位凹槽19,当通过锁紧把手15带动限位旋转轴16上的限位凹槽19旋转至限位位置后,限位旋转轴16锁定,此时上支撑板11和侧支撑板12无法相对于下支撑板13旋转;当通过锁紧把手15带动限位旋转轴16上的限位凹槽19旋转至限位位置以外的区域后,上支撑板11和侧支撑板12可以通过限位旋转轴16相对于下支撑板13旋转;支杆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前固定座14焊接在上支撑板11的前侧,所述前固定座14与梁轴组件3固定连接,后支撑板17设置在侧支撑板12的后端,并且后支撑板17的顶部与支杆2底部后侧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后支撑板17的固定更加稳定。支杆2前端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挂件螺母18,便于与外部的挂件对接。

本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梁轴组件3、踏板4和支杆2之间通过可折叠支撑组件1连接,使得踏板4可相对于支杆2折叠,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当锁紧把手15向下按压到位时,使得限位旋转轴16将上支撑板11、侧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锁紧,此时上支撑板11和侧支撑板12无法相对于下支撑板13旋转,此时踏板4无法相对于支杆2折叠;当通过锁紧把手15将限位旋转轴16解锁后,上支撑板11、侧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对接处可以活动,上支撑板11和侧支撑板12可以通过限位旋转轴16相对于下支撑板13旋转,此时踏板4可以相对于支杆2折叠,可以节省携带空间,携带和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支撑组件、支杆、梁轴组件和踏板,其中所述可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侧支撑板、下支撑板、前固定座、锁紧把手、限位旋转轴和后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踏板上,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部、上支撑板底部以及侧支撑板中部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对接孔,下支撑板顶部对接孔与上支撑板底部对接孔以及侧支撑板中部设置的对接孔对齐后通过限位旋转轴连接,锁紧把手设置在限位旋转轴的端边上,支杆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前固定座焊接在上支撑板的前侧,所述前固定座与梁轴组件固定连接,后支撑板设置在侧支撑板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旋转轴上设置有一条沿限位旋转轴横向分布的限位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前端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挂件螺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杆底部后侧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包括:可折叠支撑组件、支杆、梁轴组件和踏板,其中可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侧支撑板、下支撑板、前固定座、锁紧把手、限位旋转轴和后支撑板,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踏板上,下支撑板的顶部、上支撑板底部以及侧支撑板中部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对接孔,下支撑板顶部对接孔与上支撑板底部对接孔以及侧支撑板中部设置的对接孔对齐后通过限位旋转轴连接,锁紧把手设置在限位旋转轴的端边上,支杆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前固定座焊接在上支撑板的前侧,前固定座与梁轴组件固定连接,后支撑板设置在侧支撑板的后端。本滑板车的可折叠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米格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