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0324发布日期:2020-12-08 13:2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挡泥板支架总成一般主要由安装底座、钢管和连接支架构成,其中钢管与连接支架焊接为一体,挡泥板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挡泥板支架总成上,而安装底座与管件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或压装成为一总成。

公告号cn203888889u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挡泥板支架,该方案利用钢管和底座管孔内壁之间的橡胶衬套起到减震作用,并通过紧固孔内的螺栓组件拉紧固定橡胶衬套和钢管。这种方案虽能起到减震作用,但不能防止橡胶衬套和钢管相对底座在管孔内绕中心轴线的转动。

公告号cn208248311u提供了一种挡泥板支架,该方案虽然能够起到减震和防止转动的作用,但存在零件数量较多,焊接工艺较复杂、装配效率较低的缺陷。

申请号为2020203645004或2020102037839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扣压式防转挡泥板支架,该方案达到了轻量化扣压式并起到防转的目的,同时也使得挡泥板支架的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30%,重量减轻1.2kg,使其疲劳试验和振动试验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但在长期较大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会损坏橡胶与挡泥板弯管或直管的结合层,从而影响橡胶的硬度和致密度,降低了硫化橡胶的弹性;其安装座选用框架式焊接结构,工艺较复杂,效率较低;安装座与上压盖间的连接贴合面较小并采用调整套调整安装座的高度,这种结构装配工艺复杂,装配效率较低,不适合定型产品的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包括挡泥板弯管或直管、弹性防转体、金属包裹体和车架安装连接板,所述弹性防转体套在挡泥板弯管或直管一侧端部的外轴径上,所述金属包裹体呈抱箍状,由上压盖和下压盖对合连接构成,通过对合连接形成的合成通孔将金属包裹体套在弹性防转体的外轴径上,车架安装连接板与金属包裹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转体与挡泥板弯管或直管通过轴孔过盈压配成为一体,弹性防转体与金属包裹体呈过盈压配状态;

所述弹性防转体的外轴径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凸起防转筋,对应在金属包裹体的合成通孔内壁上设有防转凹窝。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性防转体上的凸起防转筋有两组,沿圆周方向上呈均匀对称的分布。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性防转体的每组凸起防转筋沿轴线方向呈断续分布,断续分布的凸起防转筋之间设有凸起定位筋,对应在金属包裹体的合成通孔内壁上设有定位凹窝。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挡泥板弯管或直管的外轴径上对应弹性防转体设有防转滚花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挡泥板弯管或直管上的防转滚花结构呈直纹滚花或网纹滚花。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挡泥板弯管或直管的一侧端部对应弹性防转体圆周方向上设有鼓筋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性防转体的材料为聚氨酯或橡胶。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金属包裹体的上压盖和下压盖为钢板冲压件,在其对合连接处设有第一安装孔,并通过螺栓组件或铆钉连接装配为一体。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车架安装连接板包括上安装连接板和下安装连接板,两者互为对称,其中上安装连接板呈“┗”形,下安装连接板呈“┏”形,其横向侧中间位置处设有横向豁口,上安装连接板和下安装连接板的横向豁口两侧分别与上压盖和下压盖相连接,并在横向豁口两侧对应第一安装孔均设有第二安装孔;其竖向侧为车架安装板,其上设有第三安装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防转体与挡泥板弯管或直管沿轴线过盈压配为一体,可以不破坏弹性防转体本身的材料结构而保持本身的弹性。

挡泥板弯管或直管的外轴径上的直纹或网纹防转滚花结构,是为了增大弹性防转体相对挡泥板弯管或直管的转动摩擦阻力,避免弹性防转体相对挡泥板弯管或直管发生相对转动;挡泥板弯管或直管上的鼓筋结构,是为了防止弹性防转体相对挡泥板弯管或直管发生相对轴向窜动。

由上压盖和下压盖对合连接代替整体铸件,改变了装配方式,由轴向压配改为径向压配,使弹性防转体从外向内径向压紧弹性防转体,从而使弹性防转体与由上压盖和下压盖对合连接构成的金属包裹体过盈压配为一体。

上压盖和下压盖为钢板冲压件,是为了采用冲压工艺,提高零件的生产效率,同时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减重;上压盖和下压盖对合连接处的第一安装孔,是为了将上压盖和下压盖通过螺栓组件或铆钉连接装配为一体。

车架安装连接板中间位置处的横向豁口起避空作用,避免与上压盖和下压盖的干涉,第二安装孔是为了将车架安装连接板与上压盖和下压盖连接装配为一体;第三安装孔是为了将挡泥板支架安装固定于车架纵梁上。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泥板支架不仅起到了减震、防转动、防窜动的目的,而且避免了弹性防转体本身材料特有的弹性不受破坏;也避免了使用焊接工艺,装配工艺较简单,比较适合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视图;

例图标记:

1-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1-防转滚花结构;12-滚筋结构;

2-弹性防转体;21-凸起防转筋;22-凸起定位筋;

3-金属包裹体;31-上压盖;32-下压盖;33-合成通孔;

331-防转凹窝;332-定位凹窝;34-第一安装孔;35-螺栓组件或铆钉;

4-车架安装连接板;41-上安装连接板;42-下安装连接板;43-横向豁口;44-第二安装孔;45-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1-6,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包括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弹性防转体2、金属包裹体3和车架安装连接板4,所述弹性防转体2套在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一侧端部的外轴径上,所述金属包裹体3呈抱箍状,由上压盖31和下压盖32对合连接构成,通过对合连接形成的合成通孔33将金属包裹体3套在弹性防转体2的外轴径上,车架安装连接板4与金属包裹体3相连接,所述弹性防转体2与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通过轴孔过盈压配成为一体,弹性防转体2与金属包裹体3呈过盈压配状态。

所述弹性防转体2的外轴径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凸起防转筋21,对应在金属包裹体3的合成通孔33内壁上设有防转凹窝331。

所述弹性防转体2上的凸起防转筋21有两组,沿圆周方向上呈均匀对称的分布。

所述弹性防转体2的每组凸起防转筋21沿轴线方向呈断续分布,断续分布的凸起防转筋21之间设有凸起定位筋22,对应在金属包裹体3的合成通孔33侧壁上设有定位凹窝332。

所述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一侧端部的外轴径上对应弹性防转体2设有防转滚花结构11。

所述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上的防转滚花结构11呈直纹滚花或网纹滚花。

所述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的一侧端部对应弹性防转体2圆周方向设有滚筋结构12。

所述弹性防转体2的材料为聚氨酯或橡胶。

所述金属包裹体3的上压盖31和下压盖32为钢板冲压件,在其对合连接处设有第一安装孔34,并通过螺栓组件或铆钉35连接装配为一体。

所述车架安装连接板4包括上安装连接板41和下安装连接板42,两者互为对称,其中上安装连接板41呈“┗”形,下安装连接板42呈“┏”形,其横向侧中间位置处设有横向豁口43,上安装连接板41和下安装连接板42的横向豁口43两侧分别与上压盖31和下压盖32相连接,并在横向豁口43两侧对应第一安装孔34设有第二安装孔44;其竖向侧均连接至车架纵梁,其上设有第三安装孔45。

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先将弹性防转体2与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压配为一体,然后再对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的一侧端部进行滚筋加工,使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对应弹性防转体2沿轴线方向形成滚筋结构12。

在本实施例中,挡泥板弯管或直管1选用的是直管,一侧端部的防转滚花结构11为直纹滚花,滚筋结构12为两条滚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