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7133发布日期:2021-04-16 14:3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移动的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二次结构中的腰梁和构造柱等部位,经常需要少量混凝土的浇筑和转运。传统的方式都是选择将混凝土临时放置在钢板上,同时安排多人在钢板处,通过人工将混凝土铲到小推车里面,多次运输到需要的位置。但是钢板不仅存放的混凝土量比较少,而且铲运到小推车里面比较耗时,导致混凝土临时放置的时间过长,水分流失以及前后浇筑的混凝土差异大,致使浇筑难度提高以及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有大量的混凝土在铲运的过程中被浪费,特别是当其他楼同样需要浇筑时,钢板转运耗时费力,而且特别容易浪费,极易造成人财力的损失。因此急需一种移动式二次结构少量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要解决二次结构施工时,少量混凝土无处存放扰乱现场秩序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少量混凝土临时存放于钢板上过少,占地面积大且无法移动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钢板上的混凝土铲运到小推车里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钢板上的混凝土铲运到小推车里速度过慢,严重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行走架和出料结构,所述行走架包括底层框架、立柱和顶层框架,所述底层框架和顶层框架为尺寸相同的矩形框架,并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立柱共四根,立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层框架的四角处,立柱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层框架的四角处,
6.所述底层框架包括四根头尾固定连接的底框主梁和固定连接相对两根底框主梁之间、间隔设置的底框次梁,另两根相对的底框主梁之间间隔固定连接有两根轮轴杆,轮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车轮,
7.所述顶层框架包括由钢板四面围合而成的混凝土存放罐和罐体背楞,所述罐体背楞水平固定连接在立柱之间,所述钢板固定连接在罐体背楞的内侧,
8.所述出料结构包括连通的斗型出料罐和伸出通道,所述斗型出料罐与混凝土存放罐居中对齐连通并一体形成,所述斗型出料罐上宽下窄,所述伸出通道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管状通道,伸出通道的顶部密封接斗型出料罐的底部,伸出通道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可开合封闭组件,
9.所述伸出通道的出料口伸出行走架的侧面。
10.所述出料口的边缘为内凹的弧形,弧形为圆形的一段,所述出料口可开合封闭组件包括封口斗、转动轴、连接杆和转动手柄,
11.所述封口斗由钢板制成,封口斗的宽度与伸出通道的宽度相同,封口斗的横截面为朝向伸出通道外凸的扇形,扇形所在圆与出料口的弧形所在圆的直径相同,所述封口斗的扇形边缘与出料口的边缘贴合,所述转动轴沿封口斗的宽度通长穿过扇形的圆心位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穿出封口斗的两侧,所述连接杆在伸出通道的两侧各自设有一个,连接杆的底端与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垫块固定连接在伸出通道的侧壁上,所述转动手柄固定连接在封口斗的中部。
12.所述封口斗的顶端边缘朝向伸出通道延伸有一截与封口斗等宽的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卡在出料口的上壁表面。
13.所述出料口的底边缘伸出通道向外延伸有一截与封口斗等宽的限位托边,所述限位托边卡在出料口的下壁表面。
14.所述立柱和底框主梁均为开口朝向内侧的角钢,所述底框次梁为扁钢。
15.所述罐体背楞为扁钢,所述罐体背楞共设有两道,分别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存放罐的顶端和底端,罐体背楞的外侧表面与立柱的外侧表面平齐。
16.所述混凝土存放罐、混凝土存放罐和伸出通道均由钢板制成,厚度均不小于8mm。
17.所转动手柄为t型,包括竖杆和水平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在封口斗的上侧壁板上,所述竖杆为矩形钢管,所述水平杆为圆钢管。
18.所述混凝土存放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吊环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二次结构中腰梁和构造柱等部位少量混凝土浇筑时临时存放与转运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车将少量混凝土从装置上端卸倒在装置里面,然后移动到方便的位置上,工人将小推车推置装置下卸料处,通过拉杆打开装置卸料口让混凝土流淌到小推车中,小推车装满后,关闭卸料口,省时省力而且不会造成浪费,同时方便转运。
21.本实用新型可以规范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可以实现规范化存放少量混凝土,从而优化现场施工秩序。
22.本实用新型可以临时存放更多的混凝土,而且占用的场地较少,同时满足可以移动的需求,达到优化现场施工秩序的要求。
23.本实用新型摆放在卸料口下面,工人通过操作杆控制装置卸料口的开闭,简单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装“车”,将浪费控制到最低。
24.本实用新型可以让工人直接控制装置卸料口的开闭状态,操作简单,而且速度快,能及时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25.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采用现场常见的材料余料制作,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便于运输,工人施工方便,优化场地,满足二次结构腰梁觉构造柱等浇筑时的使用,减少混凝土浪费与运输时间,让二次结构混凝土的临时存放与转运可以规范化、标准化和美观耐用。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31.附图标记:1-立柱、2-底框主梁、3-底框次梁、4-轮轴杆、5-车轮、6-混凝土存放罐、7-罐体背楞、8-斗型出料罐、9-伸出通道、10-封口斗、11-转动轴、12-连接杆、13-垫块、14-限位挡边、15-限位托边、16-竖杆、17-水平杆、18-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参加图1

4所示,一种混凝土临时存放与转运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行走架和出料结构,所述行走架包括底层框架、立柱1和顶层框架,所述底层框架和顶层框架为尺寸相同的矩形框架,并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立柱1共四根,立柱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层框架的四角处,立柱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层框架的四角处。
33.所述底层框架包括四根头尾固定连接的底框主梁2和固定连接相对两根底框主梁之间、间隔设置的底框次梁3,另两根相对的底框主梁2之间间隔固定连接有两根轮轴杆4,轮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车轮5。
34.所述顶层框架包括由钢板四面围合而成的混凝土存放罐6和罐体背楞7,所述罐体背楞7水平固定连接在立柱1之间,所述钢板固定连接在罐体背楞7的内侧。
35.所述出料结构包括连通的斗型出料罐8和伸出通道9,所述斗型出料罐8与混凝土存放罐6居中对齐连通并一体形成,所述斗型出料罐8上宽下窄,所述伸出通道9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管状通道,伸出通道9的顶部密封接斗型出料罐8的底部,伸出通道9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有出料口可开合封闭组,所述伸出通道9的出料口伸出行走架的侧面。
36.所述出料口的边缘为内凹的弧形,弧形为圆形的一段,所述出料口可开合封闭组件包括封口斗10、转动轴11、连接杆12和转动手柄,所述封口斗10由钢板制成,封口斗10的宽度与伸出通道9的宽度相同,封口斗10的横截面为朝向伸出通道9外凸的扇形,扇形所在圆与出料口的弧形所在圆的直径相同,所述封口斗10的扇形边缘与出料口的边缘贴合,所述转动轴沿封口斗10的宽度通长穿过扇形的圆心位置,所述转动轴11的两端穿出封口斗10的两侧,所述连接杆12在伸出通道9的两侧各自设有一个,连接杆12的底端与转动轴11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1的顶端通过垫块13固定连接在伸出通道9的侧壁上,所述转动手柄固定连接在封口斗10的中部。
37.所述封口斗10的顶端边缘朝向伸出通道延伸有一截与封口斗10等宽的限位挡边14,所述限位挡边14卡在出料口的上壁表面。
38.所述出料口的底边缘伸出通道向外延伸有一截与封口斗10等宽的限位托边15,所述限位托边15卡在出料口的下壁表面。
39.所述立柱1和底框主梁2均为开口朝向内侧的角钢,角钢的两肢尺寸为80mm,厚度为8mm,考虑到混凝土搅拌车以及工人用小推车的高度,立柱的高度为1.8m,配合轮轴和轮子可达2m。所述底框次梁3为扁钢。所述罐体背楞7为扁钢,扁钢的尺寸为80mm宽,8mm厚,所述罐体背楞7共设有两道,分别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存放罐6的顶端和底端,罐体背楞7的外侧表面与立柱1的外侧表面平齐。所述混凝土存放罐6、斗型出料罐8和和伸出通道9均由钢板制成,厚度均不小于8mm。混凝土存放罐6每侧钢板的长度为2m,宽度为0.5m,上部焊接,下部进行梯形裁剪,然后焊接形成斗型出料罐8。
40.所转动手柄为t型,包括竖杆16和水平杆17,所述竖杆16固定连接在封口斗10的上侧壁板上,所述竖杆16为矩形钢管,所述水平杆17圆钢管。
41.所述混凝土存放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吊环18。
42.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如需更改混凝土存放量,建议更改罐体上端的长宽,不改变高度。通过人工推动转动手柄,将封口斗进行开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