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自行车车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3895发布日期:2022-02-19 18:0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自行车车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自行车车把。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时选择骑自行车,在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时候还可以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减肥等功能,然而现有自行车车把一体制成,导致一经生产制造完成后,自行车车把的握把之间的宽度便固定下来了,这使得自行车车把所占用空间大,存在运输不便的缺陷。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自行车车把,具有方便运输的特点。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6.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自行车车把,包括:一车主把及两车握把,所述车主把的左侧及右侧分别形成一插接腔室,所述车握把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接腔室内,所述车握把的插入端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锁固孔,所述插接腔室穿设锁固件,所述锁固件选择性锁固于一锁固孔。
7.所述锁固件为螺丝。
8.所述车握把的插入端上套设至少一垫环,所述垫环包覆露出插接腔室之外的锁固孔。
9.所述车主把及车握把均为碳纤维。
10.所述插接腔室壁面形成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一实心凸部与一第二实心凸部,所述第一实心凸部与第二实心凸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一实心凸部、第二实心凸部与锁固件位于同一直线上。
11.所述车握把的插接端形成一第一凹部及一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实心凸部恰嵌设于第一凹部内,所述第二实心凸部恰嵌设于第二凹部内。
12.所述车主把于锁固件的穿设位置处内埋有铝件。
13.所述车主把包括一横主把及一竖主把,所述竖主把固定连接于横主把的中间,所述竖主把远离横握把的端部形成有一贯穿孔。
14.所述贯穿孔的一侧形成有一竖直断开缝,所述竖主把于竖直断开缝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左锁合孔及至少一右锁合孔。
15.所述车握把为弯把。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锁固件选择性将车主把及车握把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自行车车把的结构设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主把及车握把单独成型,
且连接固定车主把及车握把的锁固件可以解除锁固,让车主把及车握把可以分离开,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把所占空间,方便运输,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握把的插入端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锁固孔,当本实用新型的车主把的插接腔室穿设锁固件,所述车握把的插入端插入插接腔室的深度不同,所述锁固件可以锁固于不同位置处的锁固孔,让车握把之间的宽度不同,以实现便于调节宽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1);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2);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分解图(1);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分解图(2);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车握把的立体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车握把的立体图。
23.【符号说明】
24.车主把1
25.插接腔室11
26.第一实心凸部111
ꢀꢀꢀꢀꢀꢀꢀꢀꢀꢀꢀꢀꢀꢀꢀꢀꢀ
第二实心凸部112
27.横主把12
ꢀꢀꢀꢀꢀꢀꢀꢀꢀꢀꢀꢀꢀꢀꢀꢀꢀꢀꢀꢀꢀꢀꢀꢀꢀꢀꢀꢀ
竖主把13
28.贯穿孔131
ꢀꢀꢀꢀꢀꢀꢀꢀꢀꢀꢀꢀꢀꢀꢀꢀꢀꢀꢀꢀꢀꢀꢀꢀꢀꢀꢀ
竖直断开缝132
29.左锁合孔133
ꢀꢀꢀꢀꢀꢀꢀꢀꢀꢀꢀꢀꢀꢀꢀꢀꢀꢀꢀꢀꢀꢀꢀꢀꢀ
右锁合孔134
30.车握把2
31.锁固孔21
ꢀꢀꢀꢀꢀꢀꢀꢀꢀꢀꢀꢀꢀꢀꢀꢀꢀꢀꢀꢀꢀꢀꢀꢀꢀꢀꢀꢀ
垫环22
32.第一凹部23
ꢀꢀꢀꢀꢀꢀꢀꢀꢀꢀꢀꢀꢀꢀꢀꢀꢀꢀꢀꢀꢀꢀꢀꢀꢀꢀ
第二凹部2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34.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便于调节宽度的自行车车把,包括:一车主把1及两车握把2,所述车主把1的左侧及右侧分别形成一插接腔室11,所述车握把2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接腔室11内,所述车握把2的插入端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锁固孔21,所述插接腔室11穿设锁固件,所述锁固件选择性锁固于一锁固孔21;其中,所述锁固件可以为螺丝,但并不以此为限;为了使用方便,所述车握把2可以为弯把。
35.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锁固件选择性将车主把1及车握把2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自行车车把的结构设计,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主把1及车握把2单独成型,且连接固定车主把1及车握把2的锁固件可以解除锁固,让车主把1及车握把2可以分离开,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把所占空间,方便运输,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握把2的插入端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锁固孔21,当本实用新型的车主把1的插接腔室11穿设锁固件,所述车握把2的插入端插入插接腔室11的深度不同,所述锁固件可以锁固于不同位置处的锁固孔21,让车握把2之间的宽度不同,以实现便于调节宽度,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本实
用新型的车握把2之间的宽度的需求,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36.再者,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实性及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所述车主把1及车握把2可以均为碳纤维。
37.进一步,所述插接腔室11壁面可以形成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第一实心凸部111与一第二实心凸部112,所述第一实心凸部111与第二实心凸部112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一实心凸部111、第二实心凸部112与锁固件3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插接腔室11的其它位置为空心,利用第一实心凸部111及第二实心凸部112的设置,可以便于锁固件3穿过锁固。
38.接着,所述车握把2的插接端可以形成一第一凹部23及一第二凹部24,所述第一实心凸部111恰嵌设于第一凹部23内,所述第二实心凸部112恰嵌设于第二凹部24内,从而让车握把2能够紧密贴合对应插入插接腔室11内,提升车握把2与车主把1的连接牢固性。
39.再者,所述车主把1于锁固件3的穿设位置处可以内埋有铝件,以提升车主把1的强度,防止在锁固件3锁固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40.进一步,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把的组装在车架上,所述车主把1可以包括一横主把12及一竖主把13,所述竖主把13固定连接于横主把12的中间,所述竖主把13远离横握把的端部形成有一贯穿孔131,从而利用贯穿孔131将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把固定于车架上。
41.另外,所述贯穿孔131的一侧可以形成有一竖直断开缝132,所述竖主把13于竖直断开缝132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左锁合孔133及至少一右锁合孔134,于实施例中,所述左锁合孔133及右锁合孔134的数量均为二,从而当左锁合孔133和与其对位的右锁合孔134锁入锁合件时,锁合件可以将左锁合孔133与右锁合孔134拉近,减小竖直断开缝132的缝大小,让贯穿孔131可以牢固抱紧固定于车架上。
42.进一步,所述车握把2的插入端上套设至少一垫环22,所述垫环22包覆露出插接腔室11之外的锁固孔21,利用垫环22的设置,可以让车握把2与车主把1齐平连接,让本实用新型整体外形美观;请参阅图1至图4、图5及图6所示,于实施例一中,所述垫环22的数量为四,于实施例二中,所述垫环22的数量为一,于实施例三中,所述垫环22的数量为二。
4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件并不以上述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