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9727发布日期:2022-03-23 15:0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锁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行车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自行车的用途不同,所搭配的自行车脚踏的种类也有所不同,因此,大部分的登山车、竞技车等车型中的脚踏多为锁踏,通过把锁踏与锁鞋连接起来,可以增大骑乘者的踩踏面积,以提高骑乘者的骑行效率。
3.现有的锁踏与锁鞋之间的配合方式多为卡扣式,两者的配合原理为:设置在锁鞋上的扣片滑动卡扣在锁踏的固定扣腔中,使骑乘者的脚部不与踏板分离,但通常情况下,骑乘者很难以较短时间把锁鞋上的扣片准确地卡扣在锁踏的扣腔中,并且,在骑乘者驾驶过程中扣片易脱出,导致骑乘者使用锁踏结构时容易摔倒。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扣片与扣腔之间的安装效率和定位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能够提高骑乘者的驾驶安全系数。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包括锁踏本体,所述锁踏本体包括有前翼架和后翼架,所述前翼架与后翼架之间形成有扣腔,所述扣腔与扣片之间相适配,所述前翼架的中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控制踏板,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控制踏板的两端位置处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控制踏板靠近所述后翼架的一侧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前翼架包括有芯轴安装座,所述芯轴安装座靠近所述扣腔的一侧开设有卡齿槽,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齿槽之间活动装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骑乘者用力踩压在控制踏板上,使控制踏板绕着连接轴进行转动,卡合部向上运动,扣片滑动扣合在扣腔中,骑乘者释放施加在控制踏板上的力,使卡合部至于无作用力的状态,卡合部靠近扣腔的一侧抵接在扣片上,使扣片不易从扣腔中脱出,复位弹性件的设置便于骑乘者对控制踏板的角度进行控制、复位,有助于提高扣片与扣腔之间的安装效率和定位精度。
8.优选的,所述卡合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控制踏板靠近所述后翼架一端的舌片;以及开设在所述舌片末端位置处的卡齿,其中,所述卡齿与所述卡齿槽之间活动咬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齿脱出卡齿槽时,扣片可以轻松地滑动卡扣在扣腔中,当卡齿重新咬合在卡齿槽中时,卡齿靠近扣腔的一侧抵接在扣片上,使得扣片不易从扣腔中脱出,有助于提高扣片与扣腔之间的安装效率和定位精度。
10.优选的,所述后翼架远离所述控制踏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抵块,所述第二抵块与所述后翼架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缓冲弹簧与第二抵块之间的配合使后翼架与扣片之
间形成软连接,使骑乘者在扣合、分离锁踏结构更加轻松、省力,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锁踏本体的使用寿命。
12.优选的,所述前翼架远离所述控制踏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块,所述第一抵块与所述前翼架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块与第一缓冲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为骑乘者踩压控制踏板时提供缓冲的作用,使骑乘者踩压控制踏板更加轻松、省力,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锁踏本体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所述后翼架靠近所述扣腔的侧壁开设有导向弧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弧面的设置为扣片滑动扣合的过程提供导向和定位作用,使扣片可以快速、准确地与扣腔进行装配。
16.优选的,所述控制踏板包括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抵块的顶面,所述控制部的顶面开设有凹弧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部的顶面开设有凹弧面,使得控制部与骑乘者的脚掌更加适配,同时,凹弧面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使骑乘者踩压在控制部的力更为集中,骑乘者的脚掌不易从锁踏本体上偏移脱出,有助于提高骑乘者的驾驶安全系数。
18.优选的,所述芯轴安装座的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锁踏芯轴,所述锁踏芯轴伸出所述锁踏本体外的一端安装有快速轴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踏本体通过快速轴头可以与自行车进行连接固定。
20.优选的,所述锁踏本体的外壁开设有防滑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锁踏本体的外壁开设有防滑面,可以增大锁鞋与锁踏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提高骑乘者的驾驶安全系数。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当骑乘者用力踩压在控制踏板上,使控制踏板绕着连接轴进行转动,卡合部向上运动,扣片滑动扣合在扣腔中,骑乘者释放施加在控制踏板上的力,使卡合部至于无作用力的状态,卡合部靠近扣腔的一侧抵接在扣片上,使扣片不易从扣腔中脱出,复位弹性件的设置便于骑乘者对控制踏板的角度进行控制、复位,有助于提高扣片与扣腔之间的安装效率和定位精度;
24.过在控制部的顶面开设有凹弧面,使得控制部与骑乘者的脚掌更加适配,同时,凹弧面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使骑乘者踩压在控制部的力更为集中,骑乘者的脚掌不易从锁踏本体上偏移脱出,有助于提高骑乘者的驾驶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锁踏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齿与卡齿槽的配合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锁踏本体的仰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锁踏本体;11、前翼架;12、后翼架;13、扣腔;14、导向弧面;15、防滑面;21、第一抵块;22、第一缓冲弹簧;31、第二抵块;32、第二缓冲弹簧;4、芯轴安装座;41、芯轴腔;42、卡齿槽;43、锁踏芯轴;431、快速轴头;5、控制踏板;51、控制部;511、凹弧面;52、锁紧部;53、卡合部;531、舌片;532、卡齿;6、连接轴;6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
31.参照图1,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包括有锁踏本体1,其中,锁踏本体1包括有前翼架11和后翼架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前翼架11呈中空结构,后翼架12的整体轮廓呈类“u”字型结构,前翼架11与后翼架12之间一体成型,并且,在前翼架11与后翼架12之间形成有扣腔13,扣片与扣腔13之间相适配安装,骑乘者通过把锁鞋上的扣片滑动卡扣在锁踏的扣腔13中,使骑乘者的脚部不与踏板分离,中空结构的前翼架11和类“u”字型结构的后翼架12有助于减轻锁踏本体1整体的重量,使骑乘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轻松、省力,另外,在锁踏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防滑面15,以便于提高骑乘者的驾驶安全系数。
32.具体地,在前翼架1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两端与前翼架11的相对两侧面相固定,在连接轴6的中部安装有控制踏板5,更具体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踏板5包括有锁紧部52、控制部51和卡合部53,锁紧部52与连接轴6之间转动连接,在连接轴6靠近控制踏板5的两端位置处连接有复位弹簧61,复位弹簧61的设置便于骑乘者对控制踏板5的角度进行控制、复位,控制部51固定在锁紧部52远离后翼架12的一侧,控制部51的顶面开设有凹弧面511,卡合部53固定在控制踏板5靠近后翼架12的一侧。
33.参照图1和图2,卡合部53包括有舌片531和卡齿532,舌片531布设在卡合部53靠近后翼架12的一端,舌片531靠近后翼架12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卡齿532开设在舌片531的末端,卡齿5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呈锯齿状,另外,在前翼架11上固定有芯轴安装座4,芯轴安装座4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轴6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在芯轴安装座4靠近扣腔13的一侧开设有卡齿槽42,卡齿槽42的形状大小与卡齿532的形状大小相一致,卡齿532与卡齿槽42之间活动咬合。
34.当骑乘者需要使用锁踏结构时,骑乘者的前脚掌用力压在控制踏板5的控制部51时,控制踏板5能够绕着连接轴6进行转动,使控制部51向下运动、卡合部53同时向上运动,卡齿532脱出卡齿槽42,锁鞋上的扣片滑动卡扣在锁踏的扣腔13中,反之,卡合部53向下运动,卡齿532重新咬合在卡齿槽42中,此时,卡齿532靠近扣腔13的一侧抵接在扣片上,使得扣片不易从扣腔13中脱出。
35.为了提高扣片与扣腔13之间的安装效率和定位精度,在后翼架12靠近扣腔13的侧壁开设有导向弧面14,导向弧面14的设置为扣片滑动扣合的过程提供导向和定位作用,另外,在前翼架11远离控制踏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块21,第一抵块21与前翼架11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22,当骑乘者用力踩压在控制踏板5的控制部51上时,第一抵块21与第一缓冲弹簧22可以提供缓冲的作用,使骑乘者在扣合、分离锁踏结构更加轻松、省力,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锁踏本体1的使用寿命。
36.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骑乘者扣合、分离锁踏结构的效率,在后翼架12远离控制踏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抵块31,第二抵块31与后翼架12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32,即,当扣片扣合在扣腔13中时,第二缓冲弹簧32处于被压缩状态,其作用力会作用在第二抵块31上,从而使扣片压实装配在扣腔13中,当骑乘者需要分离扣片和扣腔13时,第二缓冲弹簧32的设置使得扣片与后翼架12之间形成软连接,有助于提高锁踏结构的分离效率。
37.参照图2和图3,在芯轴安装座4的中部开设有芯轴腔41,在芯轴腔41的中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锁踏芯轴43,锁踏芯轴43伸入芯轴腔41内部的一端与芯轴腔41螺纹连接,踏芯轴伸出锁踏本体1外的一端安装有快速轴头431,锁踏本体1通过快速轴头431而与自行车相连接固定。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自行车骑行用锁踏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39.骑乘者用力压在控制部51,控制踏板5能够绕着连接轴6进行转动,使控制部51向下运动、卡合部53同时向上运动,第一缓冲弹簧22被压缩,卡齿532脱出卡齿槽42,锁鞋上的扣片滑动卡扣在锁踏的扣腔13中。
40.接着,骑乘者释放施加在控制部51上的作用力,第一缓冲弹簧22恢复弹性形变,卡合部53向下运动,卡齿532重新咬合在卡齿槽42中,卡齿532靠近扣腔13的一侧抵接在扣片上,在第二缓冲弹簧32的作用下,第二抵块31抵压在扣片的侧壁,使得扣片不易从扣腔13中脱出。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