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4686发布日期:2022-09-27 19:4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且尤其是有关一种高度可调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2.一般而言,自行车具有座杆安装于中管上,座杆供坐垫设置,通过座杆与中管的相对移动,可调整坐垫的高度。
3.此外,座杆可包含上管及下管,且可进一步设置高度调整机构于上管及下管内,高度调整机构可包含管体,管体内部容设空气、油体或油气两者,并设置活塞及阀门以改变活塞于管体内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上管及下管的相对高度。其中,当使用者欲调低座杆的高度时,开启阀门并施力下压上管以使上管相对下管下降;反之,当使用者欲调高座杆的高度时,则是开启阀门让上管相对下管上升,再由使用者用手或身体部位对上管限位以使上管升至预定高度,而若使用者未对上管进行限位时,上管将升至最高点。如此,在使用上仍有其不便之处。
4.因此,如何解决此一问题,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及自行车,通过结构配置可控制上管的可位移行程。
6.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其包含下管、上管以及行程限位机构。上管可动地插设于下管,且相对下管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上管具有上管轴线且包含上端、下端及外管壁。下端用以插入下管,外管壁延伸于上端及下端之间,且外管壁包含至少一干涉区段,前述至少一干涉区段与上管轴线间的径向距离朝上端渐缩。行程限位机构包含干涉件,干涉件包含内表面对应外管壁。其中,操作行程限位机构使内表面与外管壁的前述至少一干涉区段由第一干涉位置切换至第二干涉位置,以调整行程高点。
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行程限位机构可还包含螺帽、调整环以及楔形套。螺帽设置于下管的插入端,调整环可动地位于螺帽内,楔形套位于螺帽内且套于上管的外管壁,楔形套一端连接于调整环且包含内斜面,且内斜面的内径朝调整环渐缩。其中,干涉件套设于上管的外管壁,干涉件呈锥状并用以插入楔形套的内斜面与上管的外管壁之间,转动调整环使楔形套下移迫紧干涉件,以缩小干涉件的内径。
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调整环可包含至少一带动孔,螺帽包含穿孔,穿孔与前述至少一带动孔对应并提供调整空间,以供前述至少一带动孔由调整空间的一侧移至另一侧。
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行程限位机构可还包含固定盖,固定盖包含二插销,前述至少一带动孔的数量为复数,且固定盖设置于穿孔且使二插销插入二带动孔。
1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行程限位机构可还包含螺帽以及调整环。螺帽设置于下管的插入端,调整环包含转动部及楔形部。转动部可动地外露于螺帽,楔形部可动地位于螺帽内且与螺帽螺锁,楔形部一端连接于转动部且包含内斜面,且内斜面的内径朝转动部渐缩。其中,干涉件套设于上管的外管壁,干涉件呈锥状并用以插入楔形部的内斜面与上管的外管壁之间,转动转动部使楔形部下移迫紧干涉件,以缩小干涉件的内径。
1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可还包含油封,其套设于上管的外管壁且设置于转动部,以与转动部连动。
1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干涉件可包含沟槽,以使干涉件的截面概呈c型。
1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行程限位机构可还包含螺帽,其设置于下管的插入端。其中,干涉件可旋转地位于螺帽内且套设于上管的外管壁,且干涉件的外表面围绕形成外偏心圆,内表面围绕形成内偏心圆,外偏心圆的圆心、内偏心圆的圆心与上管轴线三者不重叠。
1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其中,前述至少一干涉区段可呈坡状或下宽上窄的梯形。
15.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自行车,其包含车架、二车轮以及如前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结构,且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下管设置于中管。
附图说明
16.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18.图3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
19.图4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另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
20.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1.图6绘示图5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2.图7绘示图5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
23.图8绘示图5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另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
24.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5.图10绘示图9第3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
26.图11绘示图9第3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以及
27.图1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29.此外,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也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组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现有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组本身是否为现有,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轻易完成。
30.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爆炸示意图,图3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自行车座杆结构100包含下管120、上管110以及行程限位机构130。上管110可动地插设于下管120,且相对下管120定位于行程高点或行程低点,上管110具有上管轴线(未于第1实施例中标示)且包含上端111、下端113及外管壁112。下端113用以插入下管120,外管壁112延伸于上端111及下端113之间,且外管壁112包含至少一干涉区段1121,前述至少一干涉区段1121与上管轴线间的径向距离朝上端111渐缩。行程限位机构130包含干涉件134,干涉件134包含内表面1341对应外管壁112。其中,操作行程限位机构130使内表面1341与外管壁112的前述至少一干涉区段1121由第一干涉位置切换至第二干涉位置,以调整行程高点。
31.借此,由于外管壁112具有渐缩的干涉区段1121,且与行程限位机构130的干涉件134的内表面1341可具有相异的干涉位置(例如第一干涉位置及第二干涉位置),而能让上管110在上升时因干涉而停止上升,借此可以限制行程高点。如此,即可通过操作行程限位机构130来调整上管110的行程高点,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后面将详述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细节。
32.上管110及下管120均具有中空管体结构,且上管110的外管壁112与下管120的内管面均为直面,而上管110插设于下管120后,两者的内部连通形成空间。上管110在工艺时,可仅有中间部分的外径渐变而形成锥状的干涉区段1121,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上管的上半部分的外径均渐变,而只有下半部分的外径为定值,或是只有上管的一部分呈斜面而形成非锥状且倾斜的干涉区段,干涉区段可呈坡状或下宽上窄的梯形,或是干涉区段的数量为复数个,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33.自行车座杆结构100可还包含高度调整机构,高度调整机构包含作动杆、管体、阀门及活塞,管体内包含流体,作动杆伸入管体内,作动杆作动可使阀门打开,流体相对活塞流动即可使上管110与下管120产生相对位移,而可使上管110升至行程高点或下降至行程低点,此种高度调整机构为现有且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附图中未绘示且细节不再赘述。高度调整机构可受绳索或电控组驱动,通过无线或有线信号使马达作动,也可达到推抵作动杆上移开启阀门的效果。
34.请参阅图4,并配合参阅图2至图3,其中图4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另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行程限位机构130可还包含螺帽132、调整环131以及楔形套133。螺帽132设置于下管120的插入端,调整环131可动地位于螺帽132内,楔形套133位于螺帽132内且套于上管110的外管壁112,楔形套133一端连接于调整环131且包含内斜面1331,且内斜面1331的内径朝调整环131渐缩。其中,干涉件134套设于上管110的外管壁112,干涉件134呈锥状并用以插入楔形套133的内斜面1331与上管110的外管壁112之间,转动调整环131使楔形套133下移迫紧干涉件134,以缩小干涉件134的内径。
35.如图2及图3所示,螺帽132的下端是套设于下管120插入端的外侧且与下管120螺
锁,螺帽132的上端可连接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的油封140,且油封140抵顶于上管110的外管壁112。调整环131与螺帽132的内螺牙锁附,干涉件134呈外径下宽上窄的锥状而使干涉件134包含外表面1342,其用以与楔形套133的内斜面1331对应,且干涉件134位于下管120的内管面与上管110的外管壁112之间。进一步地,干涉件134可包含沟槽1343,而使干涉件134的截面概呈c型,且沟槽1343的延伸线与上管110的上管轴线不平行而呈倾斜状。
36.因此,在结构配置上,是让楔形套133远离调整环131的一端插入下管120的内管面与干涉件134的外表面1342之间,而能通过形状配合达到使干涉件134迫紧内缩的效果。
37.又,调整环131与螺帽132的内螺牙锁附,且调整环131可包含至少一带动孔1311,螺帽132包含穿孔1321,穿孔1321与前述至少一带动孔1311对应并提供调整空间,以供前述至少一带动孔1311由调整空间的一侧移至另一侧。具体地,穿孔1321可呈水平长椭圆状,而能提供调整空间,且前述至少一带动孔1311的数量可为复数,且环绕间隔排列,如此可增加调整环131的转动范围。此外,行程限位机构130可还包含固定盖135,固定盖135可包含二插销1351,且固定盖135设置于穿孔1321且使二插销1351插入二带动孔1311。借此,当插销1351插入带动孔1311后,调整环131即被限位而无法相对螺帽132转动,而有定位效果。
38.如图3所示,干涉件134的内表面1341与外管壁112的干涉区段1121处于第一干涉位置,但请特别注意图3中所绘示的上管110并未上升至对应第一干涉位置的行程高点,故干涉区段1121与内表面1341之间仍有间隙,而需知在上管110升至对应第一干涉位置的行程高点时,干涉区段1121与内表面1341之间至少部分是未有间隙而能产生干涉。在操作上,使用者可移除固定盖135,以使带动孔1311外露,再用手或任何工具,经由穿孔1321插入带动孔1311中,将带动孔1311由调整空间的一侧移至另一侧,如此可带动调整环131绕上管110的上管轴线转动,借此调整环131可相对螺帽132下移,而能连动楔形套133往下,如此楔形套133将迫紧干涉件134,使沟槽1343变窄,而让干涉件134的内表面1341与外管壁112的干涉区段1121切换至第二干涉位置,并让干涉件134内表面1341的内径变小,也就是从图3的内径d1缩小为图4的内径d2,再用固定盖135的插销1351插入带动孔1311,以定位调整环131,限制干涉件134的位置。
39.由于内径d1大于内径d2,因此内径d1可例如对应于上管110干涉区段1121的下缘,内径d2可例如是对应于上管110干涉区段1121的上缘。是以,当干涉件134的内表面1341与外管壁112的干涉区段1121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干涉位置时,用户操作高度调整机构,在未有其他外部限制的情况下,上管110上升至干涉区段1121的下缘即会因干涉而自动停止,此即上管110对应于第一干涉位置的行程高点;反之,当干涉件134的内表面1341与外管壁112的干涉区段1121处于如图4所示的第二干涉位置时,用户操作高度调整机构,在未有其他外部限制的情况下,上管110上升至干涉区段1121的上缘即会因干涉而自动停止,此即上管110对应于第二干涉位置的行程高点。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通过行程限位机构130设定喜好的上管110行程高点,而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40.请参阅图5、图6、图7及图8,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200的立体示意图,图6绘示图5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200的爆炸示意图,图7绘示图5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200的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绘示图5第2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200的另一部分侧视剖面示意图。自行车座杆结构200与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类似而包含上管210、下管220及行程限位机构230,但行程限位机构230
的结构不同。
41.仔细地说,行程限位机构230可还包含螺帽232以及调整环231。螺帽232设置于下管220的插入端,调整环231包含转动部2311及楔形部2312。转动部2311外露于螺帽232,楔形部2312可动地位于螺帽232内且与螺帽232螺锁,楔形部2312一端连接于转动部2311且包含内斜面(未于第2实施例标示),且内斜面的内径朝转动部2311渐缩。其中,干涉件234呈锥状并用以插入楔形部2312的内斜面与上管210的外管壁(未于第2实施例标示)之间,转动调整环231的转动部2311使楔形部2312下移迫紧干涉件234,以缩小干涉件234的内径。
42.自行车座杆结构200可还包含油封240,其套设于上管210的外管壁且设置于转动部2311,以与转动部2311连动。转动部2311及楔形部2312类似于第1实施例的调整环131及楔形套133,但转动部2311及楔形部2312为一体成型,且楔形部2312是锁附于螺帽232的内螺牙,而油封240更是设置于转动部2311且随转动部2311上下移动。此外,干涉件234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干涉件134相同,细节处均不再赘述。
43.如图7所示,干涉件234的内表面(未于第2实施例标示)与外管壁的干涉区段(未于第2实施例标示)处于第一干涉位置,但请特别注意图7中所绘示的上管210并未上升至对应第一干涉位置的行程高点,故干涉区段与内表面之间仍有间隙,而需知在上管210升至对应第一干涉位置的行程高点时,干涉区段与内表面之间至少部分是未有间隙而能产生干涉。使用者可直接转动转动部2311,而能连动楔形部2312往下,使楔形部2312迫紧干涉件234,而让干涉件234的内表面与外管壁的干涉区段切换至第二干涉位置,并让干涉件234内表面的内径变小,也就是从图7的内径d1缩小为图8的内径d2,借以调整上管210的行程高点。
44.请参阅图9、图10及图11,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杆结构300的爆炸示意图,图10绘示图9第3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300的一俯视剖面示意图,图11绘示图9第3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300的另一俯视剖面示意图。自行车座杆结构300与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座杆结构100类似而包含上管310、下管320及行程限位机构330,但行程限位机构330的结构不同。
45.如图9至图11所示,行程限位机构330包含螺帽332及干涉件334,螺帽332设置于下管320的插入端。其中,干涉件334可旋转地位于螺帽332内,且干涉件334的外表面3342围绕形成外偏心圆,内表面3341围绕形成内偏心圆,外偏心圆的圆心c2、内偏心圆的圆心c1与上管310的上管轴线c3三者不重叠。
46.具体来说,干涉件334的结构和第1实施例的调整环131类似,但第1实施例的调整环131为内外均未偏心的环状结构,故需通过楔形套133与干涉件134的上下迫紧来达到行程调整的效果。而第3实施例的干涉件334为双偏心环状结构,其能让干涉件334的径向厚度不一致且让干涉件334于螺帽332内旋转时改变上管310的上管轴线c3到干涉件334内表面3341的最小半径,如此即不需另外再设置其他锥面或斜面元件。据此,行程限位机构330可还包含内外均未偏心的衬套337,衬套337可套于上管310的外管壁(未于第3实施例标示)。
47.因此,如图10所示,干涉件334的内表面3341与上管310的干涉区段(未于第3实施例标示)处于第一干涉位置,此时上管310的上管轴线c3到干涉件334内表面3341的最小半径为r1。在操作上,使用者可移除固定盖335,再用手或任何工具,插入干涉件334的带动孔(未于第3实施例标示),以转动干涉件334,而能让干涉件334转至如图11的位置,此时上管310的上管轴线c3到干涉件334内表面3341的最小半径为r2,最小半径r1大于最小半径r2。
48.由于最小半径r1大于最小半径r2,因此最小半径r1可例如对应于上管310干涉区段的下缘,最小半径r2可例如是对应于上管310干涉区段的上缘。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通过行程限位机构330设定喜好的上管310行程高点,而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49.请参阅图12,其中图1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400的立体示意图。自行车400包含车架(未标示)、二车轮430、坐垫440以及自行车座杆结构410,车架包含中管420,二车轮430设置于车架,自行车座杆结构410的下管(未于第4实施例标示)设置于中管420,且自行车座杆结构410的结构可和自行车座杆结构100、200、300中任一者相同,细节不再赘述。
5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51.【符号说明】
52.100,200,300,410:自行车座杆结构
53.110,210,310:上管
54.111:上端
55.112:外管壁
56.1121:干涉区段
57.113:下端
58.120,220,320:下管
59.130,230,330:行程限位机构
60.131,231:调整环
61.1311:带动孔
62.132,232,332:螺帽
63.1321:穿孔
64.133:楔形套
65.1331:内斜面
66.134,234,334:干涉件
67.1341,3341:内表面
68.1342,3342:外表面
69.1343:沟槽
70.135,335:固定盖
71.1351:插销
72.140,240:油封
73.2311:转动部
74.2312:楔形部
75.337:衬套
76.400:自行车
77.420:中管
78.430:车轮
79.440:坐垫
80.c1,c2:圆心
81.c3:上管轴线
82.d1,d2:内径
83.r1,r2:最小半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