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88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震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减震童车。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童车品种繁多,诸如普通可折叠式童车、电动童车等,高档童车虽性能较好,但成本高,一般消费者难以承受。就我国目前消费水平而言,人们大都采用简单、价廉、实用的普通童车,但这类童车在行走过程中极易产生剧烈的震动和刺耳的噪声,对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产生着极其不良的影响,同时普通童车行走中各部件间冲击力很大,极易损坏,因此人们希望其得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时无震动、无噪声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牢固实用的减震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车架、车座、踏板、车轮和减震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装有前、后两减震装置,所述的前减震装置由一对对称的前减震架和弹簧组成,前减震架两前杆侧端分别插接于两车轮上,前轮轴穿过一对前减震架中部的四个耳孔中,前减震架后杆由弹簧连接于踏板下部,所述的后减震装置由后减震架和弹簧组成,后减震架后杆两端分别插接于两车轮,后轮轴穿过后减震架中部的一对耳孔中,后减震架前杆由弹簧连接于车座下部;前、后轮轴相应两端间分别各装一加固板;前、后减震架均由四边形或多边形的框架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车架装有的前、后减震装置的作用,使其相当于若干只被压缩的弹簧竖直支撑着童车,同时前、后减震架均采用四边形或多边形框架构成,使行走中车轮不扭动,从而童车行走时则平稳不震动,随之也就消除了噪声。又因为行走中各部件间冲击力大大减小,且前、后轮轴相应两端间分别各装一加固板,因此增加了牢固性,增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普通童车的结构简单,可折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前减震装置示意图。
图4为后减震装置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
图1,2,3,4)在车架1上安装包括前、后两减震装置6、7的减震装置5,前减震装置6由一对对称的前减震架8和弹簧9组成,多边形框架构成的前减震架8两前杆侧端分别插接于两车轮4上,前轮轴10穿过一对前减震架8中部的四个耳孔11中,前减震架8后杆分别由弹簧9连接于踏板3下部,四边形框架构成的后减震架12后杆两端分别插接于两车轮4,后轮轴13穿过后减震架12中部的一对耳孔11中,后减震架12前杆由弹簧9连接于车座2下部,前、后轮轴相应两端间分别各装一加固板14。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童车,由车架(1)、车座(2)、踏板(3)、车轮(4)和减震装置(5)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1)上装有包括前、后两减震装置(6)、(7)的减震装置(5),所述的前减震装置(6)由一对对称的前减震架(8)和弹簧(9)组成,前减震架(8)两前杆侧端分别插接于两车轮(4)上,前轮轴(10)穿过一对前减震架(8)中部的四个耳孔(11)中,前减震架(8)后杆由弹簧(9)连接于踏板(3)下部,所述的后减震装置(7)由后减震架(12)和弹簧(9)组成,后减震架(12)后杆两端分别插接于两车轮(4),后轮轴(13)穿过后减震架(12)中部的一对耳孔(11)中,后减震架(12)前杆由弹簧(9)连接于车座(2)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童车,其特征在于前、后轮轴(10)、(13)相应两端间分别各装一加固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童车,其特征在于前、后减震架(8)、(12)均由四边形或多边形框架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减震童车,由车架、车座、踏板、车轮和减震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装有前、后减震装置,前减震装置由一对对称的前减震架和弹簧组成,后减震装置由后减震架和弹簧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行走时无震动、无噪声,而且结构简单,可折叠,成本低廉,牢固实用。
文档编号B62B9/00GK2302933SQ97220330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4日
发明者胡述汉 申请人:胡述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