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地驱动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29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地驱动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触地驱动式童车。
多年来,不管童车的式样如何变化,其驱动机构和驱动方式却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以脚蹬、脚拐式结构为主。上述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制造容易,价格便宜。但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a、下至点时脚易碰地;b、前轮只能为单轮式结构,致使整车的稳定性、可靠性下降,易翻车;c、对于较为幼的儿童,由于其腿短而无法骑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骑行稳定可靠,年龄适应性强的触地驱动式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触地驱动式童车包括车架体,与车架体结合在一起的前、后车轮,以及安装在车架体上的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是由安装在车架体横梁上的方向盘总成、用以连接前轮轴和车架体的转向轴、连接在方向盘总成中的转向杆与转向轴之间的转向连杆组成;所述驱动机构是由铰接在车架体横梁上的叉式悬壁梁、通过铰轴安装在悬璧梁上的驱动摇杆组成;所述驱动摇杆的上端设置有踏板,其下端为一弧形触地板;所述驱动摇杆下部与悬壁梁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一拉簧;所述悬壁梁前端通过拉簧与车架体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骑行稳定可靠,年龄适应性强的优点;加之本童车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和触地驱动式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儿童在骑行本童车时不仅会产生驾驶汽车感,还会产生一种在冰面或者雪地滑行的痛快感。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中驱动机构局部放大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童车包括带有座椅的车架体(1),与车架体结合在一起的前、后车轮(9)(10),以及安装在车架体上的驱动机构(3)和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是由安装在车架体横梁(11)上的方向盘总成(2)、用以连接前轮轴和车架体的转向轴(5)、连接在方向盘总成中的转向杆(6)与转向轴之间的转向连杆(4)组成;所述驱动机构(3)(如图3所示)是由通过铰轴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车架体横梁(11)上的左、右叉式悬壁梁(16)、通过铰轴分别安装在两悬壁梁(16)上的左、右驱动摇杆(13)组成;所述驱动摇杆(13)的上端设置有踏板(12),其下端为一弧形触地板(14);所述驱动摇杆(13)下部与悬壁梁(16)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一拉簧(7);所述悬壁梁(16)前端通过拉簧(B)与车架体(1)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童车在自由状态时,驱动机构在弹簧(7)(B)和限位块(15)的作用下处于
图1所示位置,骑行时,下踏左或者右摇杆(13)上端设置有踏板(12),在脚的蹬力作用下,驱动机构中一侧的悬壁梁(16)在驱动摇杆(13)的作用下绕用以连接悬壁梁的铰轴向下转动(因下拉簧(7)的拉力大于上拉簧(8)的拉力),直到驱动摇杆下端的弧形触地板(14)与地面相接触后,整车便以地面为支点向前位移,这样双脚不断交替下踏左、右摇杆,即可使童车连续前进。
权利要求1.一种触地驱动式童车,它包括车架体(1),与车架体结合在一起的前、后车轮(9)(10),以及安装在车架体上的驱动机构(3)和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是由安装在车架体横梁(11)上的方向盘总成(2)、用以连接前轮轴和车架体的转向轴(5)、连接在方向盘总成中的转向杆(6)与转向轴之间的转向连杆(4)组成;所述驱动机构(3)是由铰接在车架体横梁(11)上的叉式悬壁梁(16)、通过铰轴安装在悬壁梁(16)上的驱动摇杆(13)组成;所述驱动摇杆(13)的上端设置有踏板(12),其下端为一弧形触地板(14);所述驱动摇杆(13)下部与悬壁梁(15)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一拉簧(7);所述悬壁梁(16)前端通过拉簧(B)与车架体结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触地驱动式童车包括车架体,与车架体结合在一起的前、后车轮、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转向机构是由安装在车架体横梁上的方向盘总成、用以连接前轮轴和车架体的转向轴、连接在方向盘总成中的转向杆与转向轴之间的转向连杆组成;所述驱动机构是由铰接在车架体横梁上的叉式悬臂梁、通过铰轴安装在悬壁梁上的驱动摇杆组成;所述驱动摇杆的上端设置有踏板,其下端为一弧形触地板;悬臂梁前端之安装有分别与车架体、驱动摇杆相接的拉簧。
文档编号B62K9/00GK2315023SQ97241699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9日
发明者李廷基, 李廷芝, 李涛, 李晓军 申请人:李廷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