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67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两轮车,如可以在不用作车辆时将其折叠起来而便于携带的自行车、小型摩托车或轻型的踏板助力式电动自行车。
目前已经有很多种可以被折叠起来以便储藏和携带的自行车和小型摩托车(在下文中简单地称之为自行车)的设计。在某些设计中,具有一传统的菱形结构的自行车框架以安装在铰接于主框架的支臂上的具有标准直径的车轮(或者是可拆卸的车轮以允许框架折叠)。然而,这些折叠起来的自行车的形状和尺寸使其非常不便于携带。还有人建议将主框架设计成铰接于一可收折的位置,这种铰接是借助铰接或套插于主框架的凸伸部件来实现的,但是这样就会在打开使用或收折携带时变得比较困难。此外,很多设计在展开时有些不稳定,因而骑行时会感到不安。在一种试图使折叠式自行车在被折叠时更便于携带的尝试中,设置了一个可放置收折自行车的单独的刚性箱体或柔性袋子,但是,这样会导致在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携带箱体或袋子的问题。
在GB-2119324-A(Sellars)中,揭示了一种没有主框架的自行车,但是该自行车有一个可充当主承载结构的箱体,一把手组件和一座位组件可收折于其中。后轮设置在一支臂上,该支臂可枢转而部分地位于箱体内,箱体由一第二部分围成,该第二部分在打开时覆盖后轮。这种配置的一个缺点是,主链轮(由踏板驱动)必须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以便装配在箱体内,并且在自行车被折叠后不会凸伸出来。为克服这一问题并获得适当的传动,在枢转支臂部分上设置了一第二大直径驱动链轮,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机械复杂性并加大了整个结构的重量。
WO-85/01711-A(Miller)揭示了这样一种自行车,它具有一箱体,该箱体具有一铰接于箱体主部的部分,用以减少箱体的侧面积,藉以暴露后轮。前轮是布置成可以向外折出,随后再锁定于一靠近箱体前侧下方边缘的位置。该配置的不利之处在于,箱体的长度将决定自行车展开时其前后车轮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后轮的轮轴固定在箱体内,而前轮轮轴不能位于和箱体的垂直前边缘离得太远的位置。由于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轮轴之间必须有一个最小的尺寸以便安全骑行,所以需要一个相对较长并且较重的箱体。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如上所述的各种折叠式自行车设计的不利之处,提供一种轻型的、使用安全的两轮车,这种两轮车在不使用时可折叠在一个其尺寸便于携带或储藏的整体式箱体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两轮车,包括一基本上刚性的主结构构件,该构件限定了一头部、一鞍座支柱安装件和一底部支架;一可围绕底部支架枢转地连接于主结构构件、并且可转动地支承了一后轮的后轮副框架,该副框架是布置成可在一折叠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折叠位置上,后轮位于主结构构件内并在头部和鞍座支柱安装件之间,在使用位置上,副框架向后伸出主结构构件;用于后轮的驱动装置;一通过轴颈连接于主结构构件的前轮支架,该支架具有一可转动地支承着一前轮的支臂,支臂枢接于支架,以便在一折叠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折叠位置上,当辐框架处在其折叠位时,前轮靠近副框架的后轮,在使用位置上,支臂从支架向下伸出;以及主结构构件限定或携带有由两个相对的侧面板组成的罩板,罩板的尺寸是能使所有收折的后轮副框架、后轮、前轮支架、收折的支臂和前轮基本上全部位于侧面板所限定的范围内,当副框架和支臂处于其使用位置时,后轮和前轮位于侧面板所限定之范围的外侧。
借助本发明的配置,在通过轴颈连接于前轮支架的头部、鞍座支柱安装件以及通常支承着踏板轴的底部支架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无论自行车是处于折叠位置还是处于使用(展开)位置,这些构件之间的关系总是保持恒定。在此方式下,这种自行车的主框架可以在具有与传统的“双菱形框架”式成人自行车相同的尺寸和几何结构的同时,还能被收折成便于携带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形式中,主结构构件包括一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框架构件构成的刚性框架,在框架上安装有罩板。通常,该框架可以是例如用金属管材或其它材料(如碳纤维)制成的空间框架,而罩板可以是用塑料模制的或用金属压制的。或者在一种变化型式中,可以将所述侧面板模制成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这些面板可一起形成一个限定了所述主结构构件的箱体。因此,罩板就形成了一种单体结构,不必在罩板内再设置单独的框架。同样地,后轮副框架可以是模制的结构构件。
本发明的车辆主要是旨在采取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的形式,因此在下文中将仅结合一自行车来进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自行车。
较佳的是,用于后轮的驱动装置包括一通过轴颈连接在底部支架中的踏板轴、一安装在踏板轴上的第一驱动轮、一连接于后轮并与之同轴的第二驱动轮、以及一绕在第一和第二驱动轮上的环形柔性张紧元件。在此方式下,第一和第二驱动轮之间的距离不会因为后轮副框架围绕底部支架的枢转运动而发生变化,因而无论后轮副框架的位置如何,环形张紧元件的张力总是保持不变。因此,可以采用传统的链轮组件,其中第一和第二驱动轮分别由链轮组成,一环形链条绕在链轮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带齿的皮带与合适的皮带轮的组合。
踏板轴携带有一对踏板,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该踏板从踏板轴上取下。由于在曲轴支臂上有相应的踏板,可以将曲轴本身可释放地连接于踏板轴,从而允许将踏板取下。有利的是,当自行车处于其折叠状态时,可以将曲轴支臂和踏板收藏在主结构构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板之间。
驱动系统可以包括一电动机和一可充电的电池,以为骑行者的踏行提供帮助。例如,例如一电动机可以直接驱动后轮或前轮的轮胎。可以采用一更强大的电动机来供给主动力。或者,可以采用一个小型内燃机。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设置踏板来为电动机提供帮助(例如在上坡时),如果是小型摩托车,则可以完全省略踏板。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一连接于鞍座支柱安装件的鞍座组件,该组件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上,组件基本上整个位于由侧面板所限定的范围内,在使用位置上,组件可以为自行车骑行者所用。例如,鞍座组件可以包括一可滑动地安装在鞍座支柱安装件上的、并且可以固定在所需高度上的鞍座支柱。鞍座支柱本身可以是套筒式的,以为任何骑行者提供足够的高度。
本发明的两轮车最好包括一连接于前轮支架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上,组件基本上整个位于由侧面板限定的范围内,在使用位置上,把手组件可以用于前轮的转向。
把手组件的把手、形成把手组件一部分的转向柱、以及用于前轮的支架都可以结合一种类似的锁定接头的设计,这种设计可允许接头的各部分彼此相对地枢转,并可在使用时锁定在位。这样的一种接头可以具有两个可围绕一横轴枢转的部分以及一套筒,该套筒可以在所述两个部分同轴对准时,移近并围绕枢转区域,藉以防止这两个部分之间相对地枢转。在所述两部分之一上可以具有一外螺纹,这个外螺纹可与套筒一端的相应内螺纹啮合,藉以将套筒固定在其锁定位置上。可以采用一能快速释放的刺刀型螺纹连接件。此外,套筒可以具有一锥形内表面,当套筒将所述的两个部分锁定在一起时,该锥形内表面可与另一部分上的一个相应的锥形表面相配合,从而阻止两个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自行车可以至少为其后轮设置悬挂装置。例如,可以在后轮副框架和结构构件之间设置一弹性挡止件,从而当后轮处于其工作位置时,可以使后轮发生悬挂移动。
后轮可以具有一固定于后轮副框架以随其一起移动的挡泥板。这样的挡泥板可以带有一罩壳来包围链条和链轮,因此,当无论自行车是被折叠还是处于使用状态,都可以使骑行者免于接触链条和链轮。
罩板可以包括一顶盖板,当自行车被收折时,若盖板闭合,则其在两个侧面板之间延伸。该盖板还可以包括一对分别铰接于两侧面板的盖板部分,这两个盖板部分可移动至一打开位置,以便让鞍座和把手组件移动到各自的使用位置上。顶盖板的构形是,当鞍座和把手组件已经被升高到各自的使用位置时,盖板部分可以放回到它们的闭合位置。可以在结构构件的底部设置一个类似的盖板。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构造和布置而成的折叠式自行车的两个较佳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处于其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平面图,其中还示出了一踏板曲轴与一踏板轴的连接情况;图3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侧视图,其中各部件处于收折状态,但是还用虚线示出了鞍座和把手组件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况;图4是图3所示折叠后自行车的端部视图,但是还用虚线示出了把手组件处于使用状态以及顶盖打开的状态;图5是类似于图3的视图,但为清楚起见,拆除了侧面板;
图6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但为清楚起见,拆除了侧面板;图7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一个改进型式的侧视图,其中侧面板和顶盖用虚线表示;图8A是一个部分切除的视图,示出了图1至7所示之自行车的两个构件之间的接头;图8B是沿图8A中的线VIII-VIII剖取的、图8A所示接头的剖视图;图9A和9B分别是通过自行车的底部支架和一个踏板曲轴(处于释放状态)的放大的详示图;以及图10和11是类似于图1和2的视图,但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
首先请参见图1至7,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一由金属(例如铝或钛)构件11构成的主框架10,各金属构件相互焊接而形成了一种从侧面看大致成矩形的空间框架。框架10包括横向构件12,但是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有一个空隙13,该空隙可以容纳一普通的公文包或其它行李,如图1中的标号14所示。该框架也可以用除金属之外的其它材料制成。
主框架包括一底部支架15、一头部16和一鞍座支柱安装件17,它们相对固定地设置。底部支架15可转动地支承着一踏板轴18(将在下文详细描述),踏板轴18携带着一对相对的曲轴19、20,每个曲轴均可转动地支承着一个相应的踏板21。一后轮副框架22通过轴颈连接于底部支架15,在该副框架22的外端上携有后轮23。一前链轮24安装在踏板轴18上,该前链轮由一链条24驱动连接于一后链轮26,所述后链轮连接于后轮并与其同轴。虽然在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前链轮24和踏板轴18之间设置有一自由轮机构。
一由塑料模制的链轮挡板27附连于后轮副框架22,覆盖链条25的上圈和下圈,并部分地包围前链轮24。挡板27可以进一步地向后延伸,以便部分地围绕后轮23而充当车轮的挡泥板。
头部17可转动地支承着一转向柱28,其上端具有一把手组件29,其下端具有一对安装着前轮31的支臂30。这两个支臂还支承着一个覆盖前轮的一个扇形部分的挡泥板32。
把手组件29具有一枢接有一对把手34的中心部分33。可利用如图8A和8B所示的接头来将把手锁定在如图1和2所示的位置上,但是在释放时,可允许把手沿着图4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收折。还可以为把手组件的中心部分33设置另外一个接头,以便将所述中心部分在所述头部16附近连接于转向柱28。于是,一旦把手34已被向上收折,就允许将整个把手组件如图3中的虚线和箭头B所示的那样向下收折。
支臂30的上端固定于一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也是通过如图8A和8B中所示的接头而连接于转向柱28的下端。当释放时,这样就允许由支臂30、前轮24和挡泥板32所组成的整个组件可以折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可以为所述接头提供一种可在框架的上部操作的远距离释放。
鞍座支柱安装件可滑动地支承着一个鞍座支柱35,该支柱的上端具有一传统的自行车鞍座36,在鞍座36的下方支承着一个以电池为电源的后灯37。设置了一锁定件(未图示)来将鞍座支柱固定在一所需的设定位置上,这样的锁定件可以类似于传统自行车所采用的锁定件,具有一开口的夹紧环和一螺纹夹紧件,因而只要将夹紧件拧紧,就可以夹住鞍座支柱35,使其不会相对于框架10移动。夹紧件最好是无需用扳手,只用手就可以解决的杆件型式。
后轮副框架22具有一对间隔的支臂39(图7),这两个支臂都是由上和下构件40、41形成的。支臂的前端枢接于围绕踏板轴18的底部支架15,以便在图1和7所示的使用位置和图3所示的折叠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使用状态时,一固定于上构件40的三角形板件56与设置在主框架10上的一个弹性支点65相配合,从而可限制其从图1实线所示的位置作进一步的逆时针移动。然而,弹性支点65可允许后轮沿图1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作悬挂移动。
还是如图7所示,设置有一个可选用的电动机42,它具有一可与后轮23的轮胎43相配合的驱动轮。在框架10上支承有一个可充电的电池,以便通过合适的控制向电动机42供给电力。为减小滚动阻力,可以为电动机可调节地安装一个控制器,即在把手组件29上设置控制器,藉以使电动机的驱动轮可以整个与轮胎43脱开。
该自行车装配有前轮和后轮的卡箍或V-刹车件44、45(图7),伯登(Bowden)缆线46、47将刹车件连接至把手组件上的刹车杆48。或者,也可以采用鼓形或圆盘形的刹车件。
一对塑料模制的侧面板50分别固定于主框架的两侧,并围住框架的前后两端,因此,当自行车如图5和6所示的那样被收折起来时,上述侧面板就可以形成一个可容纳前述所有构件的罩壳。在两侧面板的上边缘51上分别可枢转地连接有一个盖板52,盖板可在如图所示的闭合位置和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打开时,把手组件29和鞍座支柱35可以在各自的收折状态和使用状态的位置之间移动,在这两个状态下,盖板52都可以移动至其闭合位置。在每个盖板上设置有一个相应的把手53,当要骑行自行车时,把手可以在如图3至6所示的升高位置和如图1所示的降低位置之间移动。当升高时,把手有利于折叠后自行车的携带。
在两侧面板50的前下方的角上设置有一对可转动的接地滚轮54。当自行车被收折起来时,可以借助一把手49将由面板限定的箱体后边缘提起,该把手可在如图3和7所示的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借助该把手,可以使折叠的自行车借助接地滚轮54很方便地滚来滚去。把手是U形的,并且可以作为自行车的行李架。
在侧面板50的前表面上靠近接地滚轮54的位置上内装有一个以电池供电的车头灯56。此外,可以在侧面板上设置一个锁定机构(未图示),以放置后轮副框架22和前轮支臂30的其中之一或两者都打开。
图8A和8B详细示出了如上所述的各构件之间的接头。该接头包括一在其自由端限定了一个叉形部的第一部分57,该叉形部具有一对臂58。设置在第二部分60的自由端上的一个叶板59位于所述臂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销子61枢转连接。一套筒62围绕第一部分57,并在其一端设有内螺纹,这个内螺纹可啮合于形成在第二部分60上的相应的外螺纹。套筒的另一端具有一向内的、带有一锥形内表面的凸缘63,该凸缘可与形成在第一部分57上的相应表面64相配合。当套筒处于图8A所示的位置并被拧紧时,第一部分57和第二部分60相互固定,不能相互移动,但是当套筒被释放并滑离第二部分时,第一和第二部分就可以如图8B所示的那样转过90°。
图9A和9B示出了包括踏板轴18、前链轮24和曲轴19,20在内的底部支架15的构造。只要将相关于各曲轴的大头销66拉出,就可以使各曲轴从踏板轴18上释放。
每个曲轴均具有一凸伸的方柱轴67,该方柱轴可插入踏板轴18的一个相应的方形孔内。一滚珠70被夹持在方柱轴67的一个径向开口中,销子66具有一可与该滚珠配合的凸台68,藉以将滚珠保持在向外凸伸的位置上,在那里,滚珠被接纳在孔69中的一个内槽中。当反抗弹簧的弹力将销子66的头部71向外拉时,滚珠70自由地向内移动,从而将方柱轴67从踏板轴18上释放。
可以将方柱轴的方形截面改为不规则的形状,从而使方柱轴只在特定的转动位置上接合于踏板轴。
一旦将曲轴19、20从踏板轴释放,就可以将曲轴和相应的踏板一起收藏在主框架的范围内,如图5所示。
如上所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能很方便地收折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这时,所有构件都在侧面板50和盖板52所限定的范围内。可以在主框架内布置弹簧保持件,以便将前轮和后轮保持在如图3所示的位置,直到被释放。当处于该状态时,可以将把手53升高以便于折叠后自行车的携带,或者利用接地滚轮54和把手48来使折叠后自行车在地上滚动。折叠起来的自行车类似于一件行李,借助箱体的隔离,可使人们避免与自行车的各活动部件相接触。由于该自行车设计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刚性,将自行车从其折叠状态打开的动作能相对较为简单和快速地进行,从而可获得一辆既安全又便于骑行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各构件从折叠状态打开均可由上面进行,随后再将各构件锁定在其使用状态。
图10和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其中类似于图1至9所示的零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图10和11所示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单独的主框架10,而是将侧面板72模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直接充当底部支架15、头部16和鞍座支柱35的安装架。最好如图11所示,安装架是由加厚部分73(前部)和74(后部)形成的,以便将相应的构件直接安装于其内。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侧面板72也限定了一用于传统的公文包或其它行李的空隙13。后轮副框架也同样可以包括一模制的结构构件,以将后轮23支承于底部支架15。
第二实施例的所有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例都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两轮车,包括一基本上刚性的主结构构件,该结构构件限定了一头部、一鞍座支柱安装件和一底部支架;一可围绕所述底部支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主结构构件、并且可转动地支承了一后轮的后轮副框架,该副框架是布置成可在一折叠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折叠位置上,所述后轮位于所述主结构构件内并在所述头部和所述鞍座支柱安装件之间,在所述使用位置上,所述副框架向后伸出主结构构件;用于后轮的驱动装置;一通过轴颈连接于主结构构件头部的前轮支架,该支架具有一可转动地支承着一前轮的支臂,所述支臂枢接于支架,以便在一折叠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折叠位置上,所述前轮靠近所述副框架的后轮,在所述使用位置上,所述支臂从支架向下伸出;以及所述主结构构件限定或携带有由两个相对的侧面板组成的罩板,所述罩板的尺寸是能使所有收折的后轮副框架、后轮、前轮支架、收折的支臂和前轮基本上全部位于所述侧面板所限定的范围内,当所述副框架和支臂处于其使用位置时,后轮和前轮位于侧面板所限定之范围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构件包括一由相互连接的框架构件构成的框架,所述罩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面板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可限定所述主结构构件的箱体。
4.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轮车包括一连接于鞍座支柱安装件的鞍座组件,该组件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组件基本上整个位于由所述侧面板所限定的范围内,在所述使用位置上,所述组件可以为自行车骑行者所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包括一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主结构构件的鞍座支柱安装件上的鞍座支柱。
6.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轮车包括一连接于前轮支架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组件基本上整个位于由所述侧面板限定的范围内,在所述使用位置上,所述把手组件可以用于车辆转向。
7.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相应的锁定装置,以分别将所述后轮副框架和前轮支臂固定在它们各自的使用位置上。
8.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后轮副框架设置了一弹性挡止件,以便使所述后轮在处于其使用位置时可以进行悬挂移动。
9.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后轮的驱动装置包括一通过轴颈连接在底部支架中的踏板轴、一安装在所述踏板轴上的第一驱动轮、一连接于所述后轮并与之同轴的第二驱动轮、以及一绕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轮上的环形柔性张紧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轮分别由链轮组成,一环形链条绕在所述链轮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轴携带有一对踏板,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该踏板从所述踏板轴上取下。
12.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副框架包括一用于后轮的挡泥板,当所述副框架在其使用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挡泥板可随副框架一起移动。
13.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包括一顶盖板,当座位组件和把手组件位于由侧面板所限定的范围内时,所述顶盖板在两侧面板之间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包括一对分别铰接于各侧面板的盖板部分,这两个盖板部分可移动至一打开位置,以便让所述鞍座和把手组件移动到各自的使用位置上。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盖板的构形是,当所述鞍座和把手组件位于各自的使用位置时,所述盖板可以在两个侧面板之间延伸。
16.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构件设置有把手,以便于携带折叠后的车辆。
17.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结构构件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的接地滚轮,以便于所述折叠后的车辆能滚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滚轮是设置在或者是靠近所述主结构构件的下侧角部,在主结构构件的与之相对的端部上设置有一把手,以便于让所述主结构构件借助所述接地滚轮滚动。
19.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当后轮副框架和前轮支臂处于各自的使用位置时,在所述主结构构件中限定了一空隙,在该空隙内可容纳行李。
20.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轮车结合有一个电动机或一个内燃机,以便驱动所述车轮之一。
全文摘要
一种折叠式两轮车包括一基本上刚性的主结构框架(10),该结构构件限定了一头部(16)、一鞍座支柱安装件(17)和一底部支架(15)。一可围绕所述底部支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框架(10)、并且携带了一后轮(23)的后轮副框架(22),该副框架(22)是布置成可在一折叠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折叠位置上,后轮位于主结构构件内并在头部(16)和鞍座支柱安装件(17)之间;在使用位置上,副框架向后伸出主结构构件。一踏板结构(19,20,21)可通过轴颈连接在底部支架(15)中,并通过一环形链条驱动后轮(23)。一前轮支架通过轴颈连接于框架的头部(16),该支架具有一可转动地支承着一前轮(31)的支臂(30),支臂枢接于支架,以便在一折叠位置和一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折叠位置上,前轮(31)靠近后轮(23),在所述使用位置上,支臂从支架向下伸出。框架(10)携带有由两个相对的侧面板组成的罩板,所述罩板的尺寸是能使所有收折的后轮副框架、后轮、前轮支架、收折的支臂和前轮基本上全部位于所述侧面板所限定的范围内,当所述副框架和支臂处于其使用位置时,后轮和前轮位于侧面板所限定之范围的外侧。
文档编号B62K15/00GK1291952SQ99803370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8日
发明者V·法伦, R·J·A·穆尔 申请人:斯古特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