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型老年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679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普及型老年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普及型老年电动车,涉及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的研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因其所具有的经济、廉价、轻便、环保、节能等这五项突出的优点,近年来它已成为人们普遍优先选用的良好的代步、和交通工具,且已得到极其大量的普及,(其总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亿多辆)这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3]但是,纵观目前在马路上飞驰的两轮电动车,无一不是中、青年们的天下,可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的两轮电动车不容易驾驭,因而他(她)们就只好对此“望车兴叹”了。
[0004]如今,市场上,倒是陆续出现了不少类型的专为老年人设计出来的电动车,例如老年代步车、或老年观光车等。但是它们普遍都存在着一个严重缺点,就是太豪华了 !其设计思想理念,是想迎合老年人普遍的“贪图舒适”这种需要,而不太考虑其造价成本,因而这些各种牌子的电动车的销售量,就不可能很大,也就是说,它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的老年人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0005]今后好办了,通过采用本项发明的这项普及型老年电动车,老年人想上街买菜、购物和逛街,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开着电动车出行,甚至还可以行驶在某些自然公园里。
[0006]本项发明的构思,是基于尽量借着电动车大批量生产的零部件,来组装(或改造)此种车辆,为的是尽可能地降低其造价成本,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群的需求。
[0007]其改装(或制造)程序如下:
[0008]1、在购进来的车架上,安装一个前叉⑶和车把㈧,以及车座(C);(见图1)
[0009]2、安上一个后支架(ZJ);在前面安上电动车论(LI),在后面安上一根长轴(Z)、左右分别各安上一个后轮(L2);(见图2)
[0010]3、将座椅安在后面。(见图3和图4)此座椅之腿托版⑶可以往上折起,再安装上挂钩将腿托板(H)拉住、使其不至于掉下来,此座椅就可成为一个临时的载物箱。
[0011]4、为了适应老年人的反应迟钝的特点,此车的设计车速为5公里/小时,以保安全。
[0012]在此要特别强调一点,即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社会实践,逐渐认识到了一个不成文的法则,那就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新生事物,(包括政策、措施和物件)在问世之前,一定要事先考虑到它对人类和环境有没有伤害;或者是在当考虑到它“有伤害的因素”时,是否“利”会大于“害”并且还要预先考虑到对其善后的补救办法。
[0013]此种车辆,毫无疑问,其宽度是比普通的两轮电动车要稍宽一些,因此有一个“占道”的问题。但是,如今我国的社会,已经逐步进入到了老年社会,(目前,按人口的比例,老年人,已经占到了 20%以上)因此在相关的政策上、在许多方面,应该照顾到老年人群的合法利益。为此,今后,在交通的管理上,势必也将会逐步改进“慢车道太窄”的不合理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系车架简图
[0015]A——车把
[0016]B——前叉
[0017]C——车座
[0018]图2:系装上了前、后轮以及后支架和电池的示意图
[0019]D-电池
[0020]E——后支架
[0021]LI——电动前轮
[0022]L2——后轮
[0023]ZJ——后支架
[0024]Z——长轴
[0025]图3:系安装上后面的座椅后之不意图
[0026]E-座板
[0027]F——靠背
[0028]G——扶手
[0029]H——腿托板
[0030]I——脚踏板
[0031]J——合页
[0032]图4:系整车的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1、在购进来的车架上,安装一个前叉⑶和车把㈧,以及车座(C);(见图1)
[0034]2、安上一个后支架(ZJ);在前面安上电动车论(LI),在后面安上一根长轴(Z)、左右分别各安上一个后轮(L2);(见图2)
[0035]3、将后面的座椅安上。(见图3和图4)此后,座椅之腿托版(H)可以往上折起,再安装挂钩将腿托板(H)拉住、使其不至于掉下来。
【主权项】
1.一种普及型老年电动车,其特征是利用普通的两轮电动车的车架,来改造成为三轮电动车的车架,以节约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及型老年电动车,用一根长轴(2),连接两个后轮(L2),中部固定在原来的两轮电动车的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及型老年电动车,在车的后部的上方,安装一个座椅。
【专利摘要】本发明普及型老年电动车,其特征是借助于原有大批量生产的电动车的零部件,来改造成专供老年人驾驶的电动车,以节约其造价成本。其具体办法是,在车架的前端,装上电动车轮(L1);在车架后端,装上一根长轴(Z),长轴(Z)的两端,各安上一个后轮(L2);在尾部装上一个支架(E),将一个座椅,装在其上。
【IPC分类】B62K5-027
【公开号】CN104859764
【申请号】CN201410057992
【发明人】吴佑之
【申请人】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