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3649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属于道路交通车辆技术领城。
【背景技术】
[0002]关于大轿车,这一车辆种类之名称,其来历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前后引进的单层大轿车,1958年11月12日,(车身高度为4.2米的)第一辆双层大轿车落户于中国温州,(在那以后人们都把带有车篷,车厢适合于乘坐人员的汽车称之为“大轿车”、“小轿车”),据说是有人看到带篷拉人的汽车外观如同“轿子” 一样,就起名叫做“大轿车”,“小轿车”,这似乎可称之为一段历史文化故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在商业公交领域的大轿车多了,从而带有商业用语的“大客车” 一词,广泛的叫开了。而今,是否崇尚历史文化也还应叫“大轿车”,是值得研宄的课题。另外关于目前在道路上所看到的双层大轿车,几乎都是应用在城区短途公交领域的,其设计者大概是考虑因为是短途应用,可设置有立席,上世纪中叶香港地区曾一度盛行,另外,目前许多双层大轿车的乘车人员上下车都很随便,可走前后门,上下车显得无序。在国际名城香港的道路上现己几乎见不到了,有人说北京地区增多了,但本实用新型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经济的掘起,被取代之日屈指可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各相关生产厂家,企业机构等,设计研制的该相关的各样式的许许多多产品,展现于市场,但时至今日,在市场上所看到的也都还是小来小去的、外观的、局部的变变样儿,也都并未冲出“中国制造”的圈圈,即使是在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安徽的“安凯汽车”为服务于2012伦墩奥运会,向原双层大轿车的发源地一“英国创造”出口了 34台“双层观光大轿车”,但这也还应属于“中国制造”之范畴……带着这一问题,2012年3月,原北京中化重总公司科技创新爱好者一安凤文,走访了交通部下属的几位高资历教授级专家,其中一位长者曾表白:半个多世纪前我国才刚刚进口该产品,在此之前双层大轿车这一门类就早己是人家外国创造的了,而我们不久前制造了那几十台双层观光大轿车,虽说还算是“中国制造”,能出口到国外,应当是很满意的了,目前应用在公交领域的双层大轿车的车身极限高度,己是交通领域允許的较高尺寸一(4.2米)了,若是再增加一层……那还得了啦!
[0003]继二十世纪,中国杰出领袖毛泽东主席之后的二^^一世纪,中国的又一杰出领袖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要千方百计的建立“创新型国家”,目前己将对科技创新支持度,提高到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高度。致此,本实用新型愿研宄创新,走在交通车辆领域“大中华”之前列,预想冲出“中国制造”这个圈圈,预先打破半个多世纪以来,此领域一成不变的疆局,梦想以“中国创造”为先导,创造性的构思发明,以全座席三层大桥车车厢所制成的全座席三层大轿车,对于这一种类创新产品,能不能够服务于社会,能不能够服务于世界,敬请诸多的国内外有识之士研宄、商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创造性的构思设计一种:在不打破现有技术双层大轿车车身极限高度4.2米的原则下,具备有一层、二层、三层,且每层都是全座席的,并且层数较多,车门也较多,上下层的乘车人员上下车安全有序的“全座席三层的大轿车车厢”。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设计为:(一).带有垂直升降篷盖的“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二).带有开角通天篷盖的“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两种不同结构。
[0006]方案(一).一种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由车厢1,二层及三层的上车车门2,二层及三层的下车车门3,一层的车门4,二层上车阶梯5,二层上车过渡平台6,三层上车阶梯7,三层上车过渡平台8,护栏9,二层凹型纵向通道10,三层纵向通道11,车厢内承重吊管12,座椅13,垂直升降型篷盖14,多级垂直液压油缸16,连接螺栓总成18,活动轴球销总成20,软垫22,垂直缸横向定位环总成23,车厢一层侧面内壁24,车厢一层侧面外壁25,车厢一层两侧面内、外壁玻璃窗26,组成。车厢I内设置有一层、二层和三层,每层都设置了横向排列的4排或4排以上的座位,每排座位的座椅13,共有4座,在一层右侧面中部,(即在两个前转向轮的前数第二个转向轮的外圆圆周后垂直切线向上的延长线,以及两个后驱动轮后数第二个驱动轮的外圆圆周前垂直切线向上的延长线之间),设置有专供车厢一层上下车用的4个或4个以上的内藏嵌入式电动单开门4,并且还在车厢一层左侧面中部与之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4个或4个以上与车门4等同的内藏嵌入式电动单开门,车厢二层和三层上车车门2,是设置在车厢右侧面前部的一种电动外摆门,在车厢的右侧面后部,设置有二层和三层的下车专用的电动外摆门3,在车厢二层和三层上车车门2内设置有二层上车阶梯5,它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二层上车过渡平台6,以及一层地板面相接合,二层上车过渡平台6的一端与二层中部凹型纵向通道10的地扳面相接合,三层的上车阶梯7,它的上下两端分别和三层的上车过渡平台8,以及二层的上车过渡平台6相接合,三层上车过渡平台8的一端与三层中部的纵向通道11的地板面相接合,护栏9是连接在二层上车阶梯5及三层上车阶梯7的两侧,另外还在二层和三层的下车车门3内设置了与二层和三层的上车车门2内所设置的部件的尺寸、结构等同的专供二层和三层下车用的下车阶梯,下车过渡平台,护栏等与其相对称的部件设施。车厢内承重吊管12,在车厢内设置至少有8根,垂直升降型篷盖14,它是以活动球销总成20连接在垂直液压油缸16的活塞头部的,垂直液压油缸16的底部,是以连接螺栓总成18定位于车厢顶部的,垂直缸横向定位环总成23,是将垂直液压油缸16,连接在车厢项部的,车厢一层左右侧面壁都呈双壁型的,其内壁24和外壁25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内藏嵌入式电动纵向单开门4的厚度尺寸至少是20毫米
[0007]车厢I布局设计的另一环节是:车厢一层空间与二层及三层的空间是隔绝的,不相通的。
[0008]方案(二).一种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由车厢I,二层和三层的上车车门2,二层和三层的下车车门3,一层车门4,二层上车阶梯5,二层上车过渡平台6,三层上车阶梯7,三层上车过渡平台8,护栏9,二层凹型纵向通道10,三层纵向通道11,车厢内承重吊管12,座椅13,开角通天型篷盖15,多级变幅液压油缸17,变幅缸活动轴总成19,活动球销总成20,篷盖活动轴总成21,车厢一层侧面内壁24,车厢一层侧面外壁25,车厢一层两侧面内、外壁玻璃窗26,组成。车厢I内设置有一层、二层和三层,每层都设置了横向排列的座椅13,共有4排,每排4座,在一层右侧面中部,(即在两个前转向轮的前数第二个转向轮的外圆圆周后垂直切线向上的延长线,以及两个后驱动轮后数第二个驱动轮的外圆圆周前重直切线向上的延长线之间),设置有专供车厢一层上下车用的4个或4个以上的内藏嵌入式电动单开门4,并且还在车厢一层左侧面中部与之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4个或4个以上与车门4等同的内藏式电动单开门,车厢二层和三层上车车门2,是设置在车厢右侧面前部的一种电动外摆门,在车厢的右侧面后部,设置有二层和三层的下车专用的电动外摆门3,在车厢二层和三层上车车门2内,设置有二层上车阶梯5,它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二层上车过渡平台6,以及一层地板面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