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500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自行车座设计受压区域容易压迫神经产生不舒适的感觉,长期使用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传统坐垫有鼻座垫会有导向、定位的特性,这种车座对男性女性都存在一定的损害,而且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全面,健康的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包括坐垫、缓冲装置和气筒式连杆,所述坐垫由固定边框和两个凹座腔组成,两个凹座腔均为内空式的,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来,所述凹座腔位于固定边框内部,所述固定边框和两个凹座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凹座腔表面设有充气口,凹座腔为充气式的,所述缓冲装置和气筒式连杆均固定于固定边框上,所述气筒式连杆与自行车连接构成充气筒给轮胎充气。
[000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坐垫采用聚氨酯矩阵胶凝体材质。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7]1、本实用新型支撑点可随时改变,可随时调节坐骨之间的间距,顺畅完全无负担。
[0008]2、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低臀部和坐垫的摩擦,不会压迫下半身,拥有更好的防震功能;
[0009]3、本实用新型可联通自行车给你轮胎打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标号为:1-坐垫,2-缓冲装置,3-气筒式连杆,4-内座腔,5-固定边框,6-气筒式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4]参照图1可知,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包括坐垫1、缓冲装置2和气筒式连杆3,所述坐垫I由固定边框5和两个凹座腔4组成,两个凹座腔4均为内空式的,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来,所述凹座腔4位于固定边框5内部,所述固定边框5和两个凹座腔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凹座腔4表面设有充气口6,凹座腔4为充气式的,所述缓冲装置2和气筒式连杆3均固定于固定边框5上,所述气筒式连杆3与自行车连接构成充气筒给轮胎充气。
[0015]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坐垫I采用聚氨酯矩阵胶凝体材质,不破裂,不老化和不硬化,质地非常细腻。柔软,很好贴合臀部。
[0016]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支撑点可随时改变,可随时调节坐骨之间的间距,顺畅完全无负担;可以有效减低臀部和坐垫的摩擦,不会压迫下半身,拥有更好的防震功能;可联通自行车给你轮胎打气,使用方便。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缓冲装置和气筒式连杆,所述坐垫由固定边框和两个凹座腔组成,两个凹座腔均为内空式的,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来,所述凹座腔位于固定边框内部,所述固定边框和两个凹座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凹座腔表面设有充气口,凹座腔为充气式的,所述缓冲装置和气筒式连杆均固定于固定边框上,所述气筒式连杆与自行车连接构成充气筒给轮胎充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采用聚氨酯矩阵胶凝体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包括坐垫、缓冲装置和气筒式连杆,所述坐垫由固定边框和两个凹座腔组成,两个凹座腔均为内空式的,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来,所述凹座腔位于固定边框内部,所述固定边框和两个凹座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凹座腔表面设有充气口,凹座腔为充气式的,所述缓冲装置和气筒式连杆均固定于固定边框上,所述气筒式连杆与自行车连接构成充气筒给轮胎充气,可以有效减低臀部和坐垫的摩擦,不会压迫下半身,拥有更好的防震功能;可联通自行车给你轮胎打气,使用方便。
【IPC分类】A61H9/00, B62J1/02, B62K19/42
【公开号】CN205186377
【申请号】CN201520979326
【发明人】李水强
【申请人】李水强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