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9963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体为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属于矿业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运输系统是矿山生产和建设的重要环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开拓运输系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露天煤矿矿建的实际情况,应用系统优化合理的运输系统进行运输,通过多种方案的经济比较,确定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开拓运输系统方案。
[0003]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矿业是工业的命脉,被誉为“工业之母”,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等,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国,作为世界上矿物开采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很多座城市因“矿业发展”而兴起、繁荣,全国有数千万人从事矿业工程工作,“矿业工程”学科已发展为学科综合度和交叉关联度很高的一门工程科学。
[0004]矿山开采技术是指用人工或机械对有利用价值的天然矿物资源的开采技术,根据矿床埋藏深度的不同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矿山开采技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接近地表和埋藏较浅的部分采用露天开采,深部采用地下开采。
[0005]对于一个矿体,是用露天开米还是用地下开米,取决于矿体的赋存状态。若用露天开采,则应该采用多深合理,这里存在一个深度界线问题,深度界线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境界剥采比如少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可采用露天开采,否则就采用地下开采方法。露天开采是采用采掘设备在敞露的条件下,以山坡露天或凹陷露天的方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下剥离岩石和采出有用矿物的一种采矿方法。
[0006]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相比有很多优点,如建设速度快,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劳动条件好,工作安全,矿石回收率高,贫化损失小等等。尤其是随着大型高效露天采矿及运输设备的发展,露天开采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的黑色冶金矿山大部分采用露天开米。
[0007]地下开采是当矿床埋藏地表以下很深,采用露天开采会使剥离系数过高,必须开凿由地表通往矿体的巷道(如竖井、斜井、斜坡道、平巷等)的一种采矿方法。主要包括开拓、采切(采准和切割工作)和回采三个步骤。
[0008]露天煤矿是一个以采掘为中心,以运输为纽带的大型生产系统,这也就意味着整个运输系统占据了大部分的生产成本,运输路线的合理布置,运输装置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露天煤矿整个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导致采排量的不合理搭配,不利于设备效率的发挥,不利于生产管理,制约着露天煤矿生产效益的提高,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设计合理的运输路线后,采用高效的运输装置,才能提高矿山生产能力,节省投资和生产成本费用,强化生产管理,提高露天煤矿的生产效益。
[0009]但是传统的露天煤矿运输设备,体型笨重,只重在载货量,而忽视了运输装置的灵活性,和减少装载时间,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运输装置的生产效率,而且在遇到事故时对司机的伤害往往很严重,生产事故率居高不下,这更是降低了矿山生产系统的事故发生率。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

【发明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既满足载货量又能提高运输装置的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的发生。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包括车头和车架,所述车头设有钢梁,所述钢梁上设有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通过销轴连接卡盘一端,所述卡盘另一端通过液压杆连接钢梁,所述卡盘为两弧形组合结构,所述车架上设有车斗,所述车架两端设有车轮,所述车架一端设有连接车架,所述连接车架通过液压举杆与车斗连接,所述液压举杆底部设有液压管,所述液压管端头设有连接阀,所述连接车架一端一体化设有弧形臂,所述弧形臂上设有钢轴,所述车头与车架通过钢轴和卡盘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阀处采用管螺纹密封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斗与车架采用定轴式旋转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车架与车头分离,实现车头可自由组合车架,当车头将空车斗拉回来,分离车架,可直接去拉已经装载满的另一车斗,不用等待装载时间,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车头与车架分离,在过弯,掉头等情况灵活运作,既满足载货量又能提高运输装置的灵活性,能最大程度的便于生产管理,获得合理的采排量,直接提高露天煤矿的生产能力,带动整个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提高,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可操控车头及时与车架分离,降低人员的伤害程度,降低矿山的事故发生率。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梁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车头;2、连接阀;3、液压管;4、钢轴;5、弧形臂;6、液压举杆;7、车斗;8、连接架;9、车轮;10、车架;11、钢梁;12、卡盘;13、液压杆;14、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包括车头I和车架10,所述车头I设有钢梁U,所述钢梁11上设有连接横梁14,所述连接横梁14通过销轴连接卡盘12—端,所述卡盘12另一端通过液压杆13连接钢梁11,所述卡盘12为两弧形组合结构,所述车架10上设有车斗7,所述车架10两端设有车轮9,所述车架10—端设有连接车架8,所述连接车架8通过液压举杆6与车斗7连接,所述液压举杆6底部设有液压管3,所述液压管3端头设有连接阀2,所述连接车架8—端一体化设有弧形臂5,所述弧形臂5上设有钢轴4,所述车头I与车架10通过钢轴4和卡盘12连接。
[0024]实施例2:
[002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连接阀2处采用管螺纹密封结构。
[0026]实施例3:
[0027]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车斗7与车架10采用定轴式旋转连接。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使用方法为:通过车头I尾部钢梁11上的液压杆13收缩,带动卡盘12张开,当车架10上的钢轴4位于卡盘12中心,控制液压杆13将卡盘12闭合,完成车架10与车头I的连接,将液压举杆6的液压管3与车头I液压装置通过连接阀2连接,将车斗7内的矿物运送到指定地点后,液压举杆6工作升起,将车斗7内的矿物倒出,然后放下,拉回露天煤矿进行装载矿物,液压杆13收缩卡盘12张开,与钢轴4分离,车头I与下一个满载的车斗7连接,当遇到紧急情况,迅速操作液压杆13收缩,将车头I与车架10分离,减轻整车重量,降低事故损害程度,从而提高安全性。
[0029]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包括车头(I)和车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I)设有钢梁(11 ),所述钢梁(I I)上设有连接横梁(14),所述连接横梁(14)通过销轴连接卡盘(12)—端,所述卡盘(12)另一端通过液压杆(13)连接钢梁(11),所述卡盘(12)为两弧形组合结构,所述车架(10)上设有车斗(7),所述车架(10)两端设有车轮(9),所述车架(1) —端设有连接车架(8),所述连接车架(8)通过液压举杆(6)与车斗(7)连接,所述液压举杆(6)底部设有液压管(3),所述液压管(3)端头设有连接阀(2),所述连接车架(8)—端一体化设有弧形臂(5),所述弧形臂(5)上设有钢轴(4),所述车头(I)与车架(10)通过钢轴(4)和卡盘(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阀(2)处采用管螺纹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7)与车架(10)采用定轴式旋转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包括车头和车架,所述车头设有钢梁,所述钢梁上设有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通过销轴连接卡盘一端,所述卡盘另一端通过液压杆连接钢梁,所述卡盘为两弧形组合结构,所述车架上设有车斗,所述车架两端设有车轮,所述车架一端设有连接车架,所述连接车架通过液压举杆与车斗连接,所述液压举杆底部设有液压管,所述液压管端头设有连接阀,所述连接车架一端一体化设有弧形臂,所述弧形臂上设有钢轴,所述车头与车架通过钢轴和卡盘连接。该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既满足载货量又能提高运输装置的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的发生。
【IPC分类】B60P1/16, B62D63/06
【公开号】CN205311736
【申请号】CN201521117520
【发明人】曹博, 潘振阳, 张鑫, 李特, 张超, 曹磊, 张谦, 王宗宝, 常瑞祥, 杨庆贺
【申请人】曹博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