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930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连接于拖拉机的牵引杆与喷雾机之间,包含:一转向驱动杆,与所述拖拉机的牵引杆连接;一由多个拉杆依次连接的拉杆组,其一端与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一转向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喷雾机的两行走轮之间,所述转向组件进一步包含:一右侧转向架,为由右侧转向拉杆、一右侧转向臂、一支撑杆构成的三角架结构,所述三角架结构的一顶端与所述右行走轮的轮轴连接;一左侧转向臂,与所述喷雾机的左行走轮的轮轴连接;一转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右侧转向臂与所述左侧转向臂之间,所述转向连接杆、所述左侧转向臂、所述右侧转向臂、所述喷雾机机架的横梁构成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
【专利说明】
_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牵引式喷雾机的同辙转向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喷雾机用于喷洒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药液,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是最常用的农业机械之一。
[0003]拖拉机配套的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具有行走轮,与拖拉机后轮之间距离较远,且一般不具有转向机构,导致了拖拉机一喷雾机机组转向半径大,田间作业时行走、特别是在地头转向时,喷雾机的行走轮难以按照拖拉机压出的轮辙进行同辙行走,容易压倒农作物,造成农作物损失增加。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使喷雾机的行走轮按照拖拉机压出的轮辙进行同辙行走的转向机构,既能减小机组的转向半径,又能保证喷雾机和拖拉机同辙行走,有效地减少了田间作业时造成的农作物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连接于拖拉机的牵引杆与喷雾机之间,包含:
[0006]—转向驱动杆,与所述拖拉机的牵弓I杆连接;
[0007]—由多个拉杆依次连接的拉杆组,其一端与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
[0008]—转向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喷雾机的两行走轮之间,所述转向组件进一步包含:
[0009]—右侧转向架,为由右侧转向拉杆、一右侧转向臂、一支撑杆构成的三角架结构,所述三角架结构的一顶端与所述右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0010]—左侧转向臂,与所述喷雾机的左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0011]—转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右侧转向臂与所述左侧转向臂之间,所述转向连接杆、所述左侧转向臂、所述右侧转向臂、所述喷雾机机架的横梁构成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
[0012]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与所述右侧转向臂之间,且所述右侧转向拉杆、所述右侧转向臂均连接于所述喷雾机的一右行走轮的轮轴上,所述右侧转向拉杆与所述拉杆组连接。
[0013]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上设有多个用以连接所述拉杆组的连接孔。
[0014]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右侧转向拉杆、所述右侧转向臂通过一活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喷雾机的一右行走轮的轮轴上,所述左侧转向臂通过一活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喷雾机的左行走轮的轮轴上,所述转向连接杆通过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右侧转向臂连接。
[0015]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拉杆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拉杆、一中间拉杆、一后拉杆,所述中间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拉杆、所述后拉杆连接,所述前拉杆另一端通过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所述后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连接。
[0016]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活动连接为一连接销轴。
[0017]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前拉杆的一端设有一用以调节所述前拉杆长度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转向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用以调节所述转向连接杆长度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连接销轴与所述中间拉杆相连,所述第二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连接销轴与所述右侧转向臂连接。
[0018]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还设有一用以限定所述中间拉杆运动方向的限位导向套,所述限位导向套固定于所述喷雾机的机架上,以供所述中间拉杆穿过所述限位导向套。
[0019]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杆为一弯折角度的驱动杆。
[0020]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杆一端通过一锁固组件固定于所述拖拉机的牵引杆上。
[0021]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锁固组件包括一U形螺栓、螺母、以及转向驱动杆连接板,所述U形螺栓、所述螺母穿设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板将所述转向驱动杆固定到所述拖拉机牵引杆上。
[0022]上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所述左侧转向臂、右侧转向臂与所述两行走轮的轴向方向平行,且所述右侧转向臂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垂直。
[0023]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当拖拉机到地头转向时,转向驱动杆随拖拉机的牵引杆一起发生偏转,通过前拉杆、中间拉杆和后拉杆的拉动,带动右侧转向臂和右侧行走轮偏转一个角度。右侧转向臂转动时,通过转向连接杆的推动,使左侧转向臂和左侧行走轮偏转相同的角度。偏转的喷雾机行走轮与拖拉机后轮产生四轮转向效果,减小了拖拉机一喷雾机机组的转向半径,而且使喷雾机沿着拖拉机压出的轮辙进行同辙转向。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的一运动状态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
[0027]转向驱动杆I
[0028]U形螺栓11
[0029]转向驱动杆连接板12
[0030]拉杆组2
[0031]前拉杆21
[0032]第一调节螺杆211
[0033]第一连接销轴212
[0034]第二连接销轴213
[0035]中间拉杆22
[0036]限位导向套221
[0037]第三连接销轴222
[0038]后拉杆23
[0039]第四连接销轴231
[0040]转向组件3[0041 ]右侧转向架31
[0042]右侧转向拉杆311
[0043]连接孔3111
[0044]右侧转向臂312
[0045]第五连接销轴313
[0046]支撑杆314
[0047]左侧转向臂32
[0048]第七连接销轴321
[0049]转向连接杆33
[0050]第二调节螺杆331[0051 ]第六连接销轴332
[0052]拖拉机4
[0053]牵引杆41
[0054]拖拉机后轮42
[0055]牵引销43
[0056]轮辙44
[0057]喷雾机机架5
[0058]横梁51
[0059]右行走轮52
[0060]左行走轮53[0061 ]轮轴 54
【具体实施方式】
[0062]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一较佳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006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64]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连接于拖拉机4的牵引杆41与喷雾机之间,包含:
[0065]—转向驱动杆I,与该拖拉机4的牵引杆41连接;该转向驱动杆I为具有一弯折角度的驱动杆,转向驱动杆I通过一锁固组件固定到拖拉机4的牵引杆41上,具体而言,该锁固组件包括一 U形螺栓11、螺母、以及转向驱动杆连接板12,该U形螺栓11、该螺母穿设该转向驱动杆连接板12将该转向驱动杆I紧固到该拖拉机4的牵引杆41上,与牵引杆41成为一体。
[0066]—拉杆组2,由多个拉杆依次连接,拉杆组2的一端与该转向驱动杆I连接;该拉杆组2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拉杆21、一中间拉杆22、一后拉杆23,前拉杆21、一中间拉杆22、一后拉杆23之间分别通过活动连接件依次相互连接,该些活动连接件为连接销轴。为消除零部件制造误差造成的长度偏差,在与中间拉杆22相连的前拉杆21的端部设有一用以调整前拉杆21长度的第一调节螺杆211,具体而言,前拉杆21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销轴212与转向驱动杆I连接,另一端通过装设在其上的第一调节螺杆211利用第二连接销轴213与中间拉杆22的一端连接,第一调节螺杆211与第二连接销轴213之间采用球头铰接,以避免零部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安装困难;中间拉杆2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销轴222与后拉杆23的一端连接,后拉杆2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销轴231连接在右侧转向拉杆311上,在中间拉杆22的位置处设有一限位导向套221,限位导向套221固定在喷雾机的机架5上,以供该中间拉杆22穿过该限位导向套221,用以限制中间拉杆22的运动方向,使之只能前后平移,从而使前拉杆21和后拉杆23获得确定的运动位置。
[0067]—转向组件3,固定设置于该喷雾机的两行走轮之间,该转向组件3进一步包含:
[0068]—右侧转向架31,为由右侧转向拉杆311、一右侧转向臂312、一支撑杆314构成的三角架结构,该三角架结构的一顶端与该喷雾机的右行走轮52的轮轴54连接,该支撑杆314连接于该右侧转向拉杆311与该右侧转向臂312之间,且该右侧转向拉杆311、该右侧转向臂312均连接于该喷雾机的一右行走轮52的轮轴54上,具体而言,通过一第五连接销轴313(右侧转向销轴)将右侧转向拉杆311的端部、右侧转向臂312的端部均固定到右行走轮5 2的轮轴54上;该右侧转向拉杆311与该拉杆组2的后拉杆23连接,右侧转向拉杆31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3111,通过改变后拉杆23在右侧转向拉杆311上的安装位置,使喷雾机行走轮产生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经试验测试可使得同辙转向机构获得最理想的同辙效果。
[0069]—左侧转向臂32,与该右侧转向臂312对称设置,左侧转向臂32通过一第七连接销轴321 (左侧转向销轴)与该喷雾机的左行走轮53的轮轴连接;该左侧转向臂32、右侧转向臂312与该两行走轮的轴向方向平行,且该右侧转向臂312与该右侧转向拉杆311垂直。
[0070]一转向连接杆33,连接于该右侧转向臂312与该左侧转向臂32之间,该转向连接杆33、该左侧转向臂32、该右侧转向臂312、该喷雾机机架5的横梁51构成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该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用以保证左右两侧行走轮的转向角度相同;该转向连接杆33的一端设有用以调节该转向连接杆33长度的第二调节螺杆331,该第二调节螺杆331通过第六连接销轴332与该右侧转向臂312连接。为了避免零部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安装困难,第二调节螺杆331与第六连接销轴332之间亦采用球头铰接。
[0071]参见图2,为同辙转向机构运动状态示意图,拖拉机4通过牵引杆41与喷雾机机架5之间的牵引销43连接,牵引着喷雾机行走。当拖拉机4到地头转向时,固定在牵引杆41上的转向驱动杆I随牵引杆41 一起发生偏转,第一连接销轴212的铰接点的相对位置前移,通过前拉杆21、第二连接销轴213、中间拉杆22、第三连接销轴222、后拉杆23和第四连接销轴231的拉动,带动右侧转向架31以第五连接销轴313 (右侧转向销轴)为中心转动,使右行走轮52偏转一个角度。右侧转向架31转动时,通过其上的右侧转向臂312、第五连接销轴313 (右侧转向销轴)和转向连接杆33推动左侧转向臂32以第七连接销轴321 (左侧转向销轴)为中心转动,使左侧行走轮偏转相同的角度。偏转的喷雾机行走轮与拖拉机后轮42产生四轮转向效果,从而减小了拖拉机4 一喷雾机机组的转向半径,而且使喷雾机沿着拖拉机压出的轮辙44进行同辙转向。
[007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时,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因此,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连接于拖拉机的牵引杆与喷雾机之间,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转向驱动杆,与所述拖拉机的牵弓I杆连接; 一由多个拉杆依次连接的拉杆组,其一端与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 一转向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喷雾机的两行走轮之间,所述转向组件进一步包含: 一右侧转向架,为由右侧转向拉杆、一右侧转向臂、一支撑杆构成的三角架结构,所述三角架结构的一顶端与所述右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一左侧转向臂,与所述喷雾机的左行走轮的轮轴连接; 一转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右侧转向臂与所述左侧转向臂之间,所述转向连接杆、所述左侧转向臂、所述右侧转向臂、所述喷雾机机架的横梁构成一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与所述右侧转向臂之间,且所述右侧转向拉杆、所述右侧转向臂均连接于所述喷雾机的一右行走轮的轮轴上,所述右侧转向拉杆与所述拉杆组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上设有多个用以连接所述拉杆组的连接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所述右侧转向臂通过一活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喷雾机的一右行走轮的轮轴上,所述左侧转向臂通过一活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喷雾机的左行走轮的轮轴上,所述转向连接杆通过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右侧转向臂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拉杆、一中间拉杆、一后拉杆,所述中间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前拉杆、所述后拉杆连接,所述前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所述后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连接。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为一连接销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拉杆的一端设有一用以调节所述前拉杆长度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转向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用以调节所述转向连接杆长度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连接销轴与所述中间拉杆相连,所述第二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连接销轴与所述右侧转向臂连接。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用以限定所述中间拉杆运动方向的限位导向套,所述限位导向套固定于所述喷雾机的机架上,以供所述中间拉杆穿过所述限位导向套。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杆为一弯折角度的驱动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杆一端通过一锁固组件固定于所述拖拉机的牵引杆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一U形螺栓、螺母、以及转向驱动杆连接板,所述U形螺栓、所述螺母穿设所述转向驱动杆连接板将所述转向驱动杆固定到所述拖拉机的牵引杆上。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机同辙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转向臂、右侧转向臂与所述两行走轮的轴向方向平行,且所述右侧转向臂与所述右侧转向拉杆垂直。
【文档编号】B62D7/15GK205554314SQ201620077507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发明人】严荷荣, 张铁, 王锦江, 董祥, 王俊, 尹素珍, 曾亚辉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