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25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上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是一种水上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水上救生设备,其缺陷在于,容易翻沉,安全性低,抗风浪能力差,只适合临时救生,不适合用于远洋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抗风浪能力强的水上救生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它由设在中部的密闭式救生舱和对称设在救生舱两侧的轮式桨构成;所述的救生舱舱体中部为圆柱状,舱体两侧部为圆台状,救生舱上设有密闭式舱门,救生舱内设有整体吊篮式座位;所述的轮式桨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的桨体和若干桨叶构成,所述的桨叶以桨体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桨体上;轮式桨通过连接轴与救生舱连接,所述的整体吊篮式座位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轴上,所述的救生舱上还连接设有通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救生器整体上看像一个从中部向两端逐渐收拢的“橄榄”形救生器,它通过横向翻滚向前行驶,不易立转,救生舱和轮式桨可实现独立的或共同的任意翻转,人坐在整体吊篮式座位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整体吊篮式座位会自然平衡地垂在连接轴的下方,在风浪中也同样会自然平衡,不会影响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所述的通风设备为设在两个轮式桨的端部之间的通风管,通风管从中部分为不连通的进风管和排风管,进风管和排风管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在通风管上设有摄像头,摄像头线路通过通风管和连接轴进入救生舱中。这样,可以让救生器里的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也方便观察海上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所述的连接轴由空心外轴、空心内轴和轴承构成,轮式浆固定在一侧的空心外轴上,救生舱和整体吊篮式座位通过轴承连接在空心外轴的另一侧上,且空心内轴通过连杆与整体吊篮式座位固定,空心内轴的左端部设有换气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轴承内侧的空心外轴上连接设有减速器。这样,可以方便的改变方向,更有利于行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减速器上设有制动机构和人力摇柄。这样,可以方便的改变方向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救生舱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环救生舱的弹性圈。这样,方便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对救生器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弹性圈为2个,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点是,在救生舱外壁上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抗风浪能力强,人坐在其中感觉舒适,安全性能好,适合于河、海上救生,特别适用于远洋救生。本实用新型也适合当作水上交通工具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打开舱门后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水上救生器,它由设在中部的密闭式救生舱1和对称设在救生舱1两侧的轮式桨3构成;所述的救生舱1舱体中部为圆柱状,舱体两侧部为圆台状,救生舱1上设有密闭式舱门,救生舱1内设有整体吊篮式座位13;所述的轮式桨3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的桨体10和若干桨叶9构成,所述的桨叶9以桨体10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桨体10上;轮式桨3通过连接轴14与救生舱1连接,所述的整体吊篮式座位13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轴14上,所述的救生舱1上还连接设有通风设备。
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所述的通风设备为设在两个轮式桨3的端部之间的通风管,通风管从中部分为不连通的进风管8和排风管4,进风管8和排风管4上分别设有进风口7和排风口5,在通风管上设有摄像头6,摄像头线路通过通风管和连接轴14进入救生舱1中。
实施例3。在实施例2中,所述的连接轴14由空心外轴15、空心内轴17和轴承16构成,轮式浆3固定在一侧的空心外轴15上,救生舱1和整体吊篮式座位13通过轴承16连接在空心外轴15的另一侧上,且空心内轴17通过连杆19与整体吊篮式座位13固定,空心内轴17的左端部设有换气扇。
实施例4。在实施例3中,轴承16内侧的空心外轴15上连接设有减速器18。所述的减速器18上设有制动机构和人力摇柄。救生舱1外壁上设有一个环救生舱1的弹性圈2。
实施例5。在实施例3中,轴承16内侧的空心外轴15上连接设有减速器18。所述的减速器18上设有制动机构和人力摇柄。救生舱1外壁上设有2个环救生舱1的弹性圈(2,11),对称设置。在救生舱1外壁上设有若干条加强筋12。
权利要求1.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设在中部的密闭式救生舱(1)和对称设在救生舱(1)两侧的轮式桨(3)构成;所述的救生舱(1)舱体中部为圆柱状,舱体两侧部为圆台状,救生舱(1)上设有密闭式舱门,救生舱(1)内设有整体吊篮式座位(13);所述的轮式桨(3)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的桨体(10)和若干桨叶(9)构成,所述的桨叶(9)以桨体(10)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桨体(10)上;轮式桨(3)通过连接轴(14)与救生舱(1)连接,所述的整体吊篮式座位(13)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轴(14)上,所述的救生舱(1)上还连接设有通风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设备为设在两个轮式桨(3)的端部之间的通风管,通风管从中部分为不连通的进风管(8)和排风管(4),进风管(8)和排风管(4)上分别设有进风口(7)和排风口(5),在通风管上设有摄像头(6),摄像头线路通过通风管和连接轴(14)进入救生舱(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14)由空心外轴(15)、空心内轴(17)和轴承(16)构成,轮式浆(3)固定在一侧的空心外轴(15)上,救生舱(1)和整体吊篮式座位(13)通过轴承(16)连接在空心外轴(15)的另一侧上,且空心内轴(17)通过连杆(19)与整体吊篮式座位(13)固定,空心内轴(17)的左端部设有换气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轴承(16)内侧的空心外轴(15)上连接设有减速器(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18)上设有制动机构和人力摇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救生舱(1)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环救生舱(1)的弹性圈(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圈(2,11)为2个,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救生舱(1)外壁上设有若干条加强筋(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设在中部的密闭式救生舱和对称设在救生舱两侧的轮式桨构成;所述的救生舱舱体中部为圆柱状,舱体两侧部为圆台状,救生舱上设有密闭式舱门,救生舱内设有整体吊篮式座位;所述的轮式桨由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的桨体和若干桨叶构成,所述的桨叶以桨体的顶端为中心对称设在桨体上;轮式桨通过连接轴与救生舱连接,所述的整体吊篮式座位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轴上,所述的救生舱上还连接设有通风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抗风浪能力强,人坐在其中感觉舒适,安全性能好,适合于河、海上救生,特别适用于远洋救生。
文档编号B63C9/00GK2866325SQ20062006966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
发明者周如生 申请人:周如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