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5302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本发明是一种船舶,特别是一种 能减小兴波阻力仍具有高抗风浪性船。
背景技术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一船,众所周知,原重载排水船航行受 兴波阻力影响大,还没研究出有效减小兴波阻力又仍具W^抗风浪性的船。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船头带 若干小入水口能减小兴波阻力仍具有高抗风浪性的船,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出 一种经济实用,提高航速,能减小兴波阻力又仍具有高抗风浪性的船。 发明内容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出一种经济 实用,提高航速,能减小兴波阻力又仍具有高抗风浪性的船。本发明是通过下 列方式予以实现的,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其特征是,在船 头吃水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 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两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 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千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两侧外部的中 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 吃水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两侧外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设若干小入水
口,在船头吃水线下设置的若干小入水口,可单独设置,也可如图5根据不同 船型和需要任意组合设置,在船头中部纵向等距或不等距离排列3到100个小 入水口,在船头两侧纵向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排列3到100个小入水口,在船头 两侧横向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排列3到150个小入水口,任意选择单独或组合设 置。在船头吃水线下任意部位设小入水口。小入水口的水通过入水管进入水泵, 水泵把水经向后方船尾部排水的排水管排出,通过水泵把船头小入水口水排出, 减小兴波对船航行产生的阻力。会有一些新的湍流等流体现象出现。小入水口 的水通过水泵向后方船尾部排出,排出的水对船体产生反作用力推船前进,向 船尾部排水的排水管适当增强强度可当纵梁使用。船头排的水到达船尾能量减 小达不到船速要求,可在船尾再加7K泵,把有动力水排出达到航速要求,或再 设置螺旋桨组合推进。小入水口的水也可通过水泵经船前部向侧后方排水的排 水管排出推船前进,能减小摩擦阻力和涡流阻力及兴波阻力,向侧后方排水的 排水口,可在吃水线下,部分在吃水线下,部分在吃水线上,也可在吃水线上, 也可和向船尾部排水组合设置,船头两侧排水口可根据航行条件控制适时开闭, 或再和螺旋桨推力组合使用。水泵抽水速度快,减小兴波阻 的程度就大。水 泵抽水速度慢,减小兴波阻力的程度就小。在一定抽水速度下,小入水口口径
3大小可根据减小兴波阻力的需求决定,如船头吃水线下型深1米左右,船头中 部的或近于中部及两侧外部(或向内侧移一下)的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口径0.1米左右较适用,如船吃水线下型深3米左右,船头中部和两侧外部及两
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纵向3行排列,或减少其中部分点的小入水口口径0.05—0.1 米左右较适用,如船头吃水线型深3米左右和3米以上的小入水口, 口径0.05 一O.l米左右的小入水口,每个小入水口减小船头吃水线下1到8平方米面积的 兴波阻力,口径0.05米的小入水口,每个小入水口减小船头吃水线下近1到4 平方米面积的兴波阻力。不论大船小船,小入口口径0.04—0.1米较适用,只是 大船需多布数个小入水口,小入水口小口径管也可是两管、三管、四管、五管 在一起组合设置,减少管口意外完全睹塞的概率和船头不同点大的承压差异及 一定的失速。组合在一起的小口径管可纵向、横向、斜向排列,或略大一点小 入水口管前部一段设大管里套小管组合成任意形状设置,或略大一点小入水口 管前部一段设纵、横、斜多向分隔板组合成任意形状设置。至少在水生物环境 复杂的水域适用这种形式,船头小入水口的分布与船头减小兴波阻力及船头承 压尽可能均衡统一,40海里以下航速,小入水口面积和船头吃水线下面积比约 为1比100—400。 40海里以上航速小入水口分面密度加大,抽水速度也会大量 加大。确定船头吃水线下型深2米以上面积大的船头的船减小兴波阻力的小入 水口设置分布试验,可用比试验船型小的船,在船头吃水线下部设纵横延伸, 比小船船头面积大的板(可设各种筋),即试验船型船头吃水线下部分。进行减 小兴波阻力试验,减少试验成本,同时加强试验用小船纵横梁板强度。船后部 压载达到船纵向平衡。大船头的入水管接入小船内水泵上进行试验。试验可用 强度大的硬管,也可用适当固定的易换位的强度又大的软管,小船上的发动机 和水泵是根据试验需求易更换的,本发明保留了原重载排水船的基本结构,在 减小兴波阻力的同时,是仍具有高抗风浪性的船。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船头带 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具有能减小兴波阻力,提高航速,经济实用, 仍具有高抗风浪性。

图1是本发明船头吃水线下中部设的若干小入水口示意图。
图中1、吃水线。2、船头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3、船头中
部的上部或近于上部的小入水口。 4、船头中部的下部或近于下部的小入水口。 图2是本发明船头吃水线下两侧中部或近于中部设的若干小入水口示意图。
图中1、吃水线。2、船头两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
水口。 3、船头两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上部或近于上部的小入水口。 4、船头两
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下部或近于下部的小入水口 。
图3是本发明船头吃水线下两侧外部设的若干小入水口示意图。
图中1、吃水线。2、船头两侧外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3、船
头两侧外部的上部或近于上部的小入水口。 4、船头两侧外部的下部或近于下部 的小入水口。图4是本发明船头吃水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两侧外部的中部或 近于中部设的若干小入水口示意图。
图中1、吃水线。2、船头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3、船头两 侧外部的(图的左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4、船头两侧外部的(图的 右恻)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图5是本发明船头吃水线下任意组合设置的一种若干小入水口方式示意图。
图中1、吃水线。2、船头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3、船头两
侧外部的(图的左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4、船头两侧外部的(图的 右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小入水口。 5、船头两侧(图的左侧)中部或近于中部 的上部或近于上部的小入水口。 6、船头两侧(图的右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上 部或近于上部的小入水口。 7、船头两侧(图的左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下部或 近于下部的小入水口。 8、船头两侧(图的右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下部或近于 下部的小入水口。
图6是本发明船头带若千小入水口船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入水管。2、水泵。3、向后方船尾部排水的排水管。4、向侧后 方排水的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如图4示,船 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其特征是,在船头吃水线(图4.1)下中 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图4.2)及其两侧外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图4.3图4.4) 设若干小入水口,通过水泵把船头吃水线下小入水口水排出,减小兴波对船航 行产生的阻力,小入水口的水通过水泵向后方船尾部排出,排出的水对船体产 生反作用力推船前进,向船尾排水的排水管适当增强强度可当纵梁使用,成为 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
上述所述,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可采用金属合金属等
权利要求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本发明的特征是,在船头吃水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两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两侧外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两侧外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中部纵向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排列1到100个小入水口,在船头两侧纵向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排列1到100个小入水口,在船头两侧横向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排列1到150个小入水口,单独或组合设置,小入水口小口径管也可是两管、三管、四管、五管在一起组合设置,组合在一起的小口径管可纵向、横向、斜向排列,或略大一点小入水口管前部一段设大管里套小管组合设置,或略大一点小入水口管前部一段设纵、横、斜多向分隔板组合设置,小入水口口径大小不等组合设置,小入水口口径0.01米-0.5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船头带若干小入水口减小兴波阻力的船,是一种船舶,其特征是,在船头吃水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两侧中部或近于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上部或近于上部、下部或近于下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线下中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及其两侧外部的中部或近于中部设若干小入水口,在船头吃水线下设置的若干小入水口,可单独设置,也可根据不同船型和需要任意组合设置。通过水泵把船头吃水线下小入水口水排出,减小兴波对船航行产生的阻力,成为经济实用,提高航速的船,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原重载排水船的基本结构,在减小兴波阻力的同时,是仍具有高抗风浪性的船。
文档编号B63B1/40GK201390361SQ20092000222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
发明者王秉琨 申请人:王秉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