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装载式马格纳斯效应转子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409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装载式马格纳斯效应转子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其包括船体、用于推进船舶的推机器以及至少一个可旋转筒体,筒体在其操作状态下竖直地安装于船舶上,筒体具有刚性外表面、用于绕着纵向轴线旋转筒体的马达驱动器以及用于将筒体移位至非操作位置的移位元件。
背景技术
这种马格纳斯效应转子(Magnus-effect rotor)从US4, 602,584已知。很早以前就已知绕着其纵向轴线旋转的圆筒体在放置于垂直于筒体的纵向轴线流动的气流中时能产生提升力,非常类似于由翼片在放置于层状气流中时所产生的提升力。这个提升力以其发现者Heinrich Gustav Magnus (首先在1853年研究这个现象的德国科学家)命名。马格纳斯效应首先在1924年由Anton Flettner应用于推进船舶。Flettner使 用细长筒体结构,从船舶的甲板直立地站立,用于使用所述提升力推进船舶(这些结构也称为“Flettner转子”)。相对于常规帆船的优点在于,船舶能相对于略微相反因而相对不利风向以更尖锐的角度航行。另外,Flettner转子能补充燃料驱动船舶的推进,从而降低这种船舶的燃料消耗。然而,在基本上平行于期望航向的强烈反向风的情况下,或在强烈阵风的风力状况下,Flettner转子不能提供任何另外的推进。在这些状况下,转子证明将会成为大的阻力源,因为风撞击转子的相对较大的正面。另外,在强风和大浪的恶劣天气状况下,转子证明由于重心升高而给船舶带来另外的不稳定性。US4, 602,584提供了一种在船舶上使用的马格纳斯效应转子,其通过将其枢转至基本上平行于船舶纵向轴线的位置来提供将转子朝着甲板缩叠的可能性,以最小化这种不利风力状况下船舶上的阻力。更具体地,US4,602,584描述了一种椭圆形筒体,其具有长轴和短轴,以及纵向轴线,从船舶甲板直立并由刚性外表面形成,可绕着中心纵向轴线旋转。椭圆形筒体能“停泊”在大致直立位置,在该处筒体能用作常规航行,将短轴与风向对准,或者“停泊”在椭圆形筒体能在风中羽状动作,将长轴与风向对准从而降低阻力的位置中。另夕卜,在不利风力状况期间,椭圆形筒体或转子能停泊在其大致平行于船舶纵向轴线的位置中,从而不会以任何方式妨碍船舶的操纵或推进。然而,从例如US4,602, 584已知的马格纳斯效应转子具有在甲板下面的马达驱动器。因此其较难接近。另外,需要较长的传动轴将马达驱动器的扭矩传递至转子筒体。另夕卜,将转子从马达驱动器分离较困难。描述装载式转子的另一专利出版物是GB2,187,154。该出版物描述了用于船只推进的转子,其构造为一系列筒形区段,它们的直径阶梯式增大直到转子的高度,以使得转子能伸缩地缩回入船只甲板中的井。转子内侧的不旋转的中心支柱装配有承载转子的顶部轴承,支柱还是伸缩的。最上转子区段具有在其顶端周围径向地突出的边界层围栏,并且每个区段下面和其上面区段之间的直径的阶梯式增大在每种情况下为转子区段提供了相应的边界层围栏。尽管该出版物据说描述了马格纳斯效应转子,但是该出版物中没有发现转子驱动器用于根据需要主动地将转子绕着其纵向轴线旋转用以产生马格纳斯效应。因此,该出版物实际上并不涉及马格纳斯效应转子。描述装载式转子的又一专利出版物是US2,596,726。该专利出版物描述了用于驱动船只推进器的风力马达。更具体地,其描述了直立于构造于船只船体内的基部上的马达。固定线索应用来保持转子相对于船只竖立。马达还包括由螺栓紧固至船只基部的基板以及在其下端处套装于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毂套中的桅杆,桅杆在其上端装配有辐形托架。马达还包括绕着桅杆自由地转动的转子。转子包括包围围观的管状转子轴以及轴向地嵌入至转子轴的盘形下端板。然而该出版物没有公开马格纳斯效应转子,其要求驱动装置用于根据需要主动地将转子绕着其纵向轴线旋转用以产生马格纳斯效应。转子实际上用来给船只的推进器提供动力。考虑到前述情况,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马格纳斯效应转子,其能相对易于存储于船舶上(例如在不利风力状况下),同时占用相对少量的甲板空间。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马达驱动器的相对容易通路以便维护。本发明的又一目标是保护马达驱动器免受环境状况。

发明内容
另外,具有马格纳斯效应转子的已知船舶的特征在于马达驱动器位于筒体内部。通过具有位于筒体内部的马达驱动器,减少了甲板空间的使用。另外,马达受到保护以免受环境状况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筒体包括两个或多个伸缩地连接的管状区段以及沿着纵向轴线就位的延伸元件,延伸元件附接至至少一个区段,用于将该区段升高入其中延伸元件延伸并且区段与环状端部重叠的操作状态,以及用于将该区段降低入其中延伸元件缩回并且区段是嵌套的以使得其外表面重叠的非操作状态。伸缩地连接的管状区段确保筒体能便利地减小尺寸,例如,在逆风或恶劣天气状况期间航行时。延伸元件用于在这些状况下将管状区段缩回至非操作状态,以及用于在风力或天气状况再次改善时将它们延伸入操作状态。在非操作状态下,外表面重叠,从而保护筒体以免受环境状况影响。由于其在非操作状态下尺寸减小,还能更易于在故障的情况下更换筒体。在筒体无需更换的相对较小故障情况下,筒体由于其尺寸减小而仍然相对容易接近以便修理。在又一实施例中,最下部区段在竖直方向上是固定的,马达驱动器位于最下部区段内的竖直恒定位置处。通过这样做,马达驱动器可相对容易接近以便修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马达驱动器可移动地连接至一区段以便可通过延伸元件与所述区段一起在竖直方向上移位。马达驱动器因而能放置于更有利的高度处,例如用于减少振动,这在马达驱动器连接至下部区段时相对更普遍。筒体能有利地绕着基本上水平的铰接线可铰接地连接至船舶。这允许节省更多的甲板空间,并且甚至更易于接近转子部件。另外,具有马格纳斯效应转子的已知船舶的特征在于船舶包括马达驱动装置,马达驱动装置包括附接至筒体的传动设备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距一定距离且结合至传动设备的驱动部件。将驱动部件设在甲板上允许相对容易接近马达,以便维护和检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设备可与筒体一起从操作状态移动并且可脱离地结合至筒体。因而,传动设备能连同筒体一起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筒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伸缩地连接的管状区段以及沿着纵向轴线就位的延伸元件,延伸元件附接至至少一个区段,用于将区段升高入其中延伸元件延伸并且区段与环状端部重叠的操作状态,以及用于将区段降低入其中延伸元件缩回并且区段是嵌套的以使得其外表面重叠的非操作状态,传动设备附接至至少一个区段以便由延伸元件竖直地移位。将传动设备附接至竖直区段使得具有分离传动设备和驱动部件的优良灵活性。在又一实施例中,筒体绕着基本上水平的铰接线可铰接地连接至船舶,传动设备连同筒体一起可铰接地从操作状态至非操作状态。筒体的可铰接能力与仅具有管状区段的缩回能力相比允许节省更多的甲板空间。另外,筒体以及传动设备容易接近以便维护。筒体的可铰接能力能有利地由转子支撑组件形成,转子支撑组件包括转子支撑框架以及在基本上水平和基本上竖直位置之间绕着横向轴线可铰接地附接至框架的壳体,壳体支撑可旋转筒体。壳体可铰接地附接至框架,这允许转子将被放置于两个位置中,转子处 于操作状态的基本上竖直位置以及转子处于非操作状态的避风的基本上水平位置。另外,壳体减少筒体在操作时的振动。另外,船舶能有利地设置有存储隔室,存储隔室的长度大于筒体的长度,存储隔室位于甲板上两个货物隔室之间用于在其纵向位置中存储转子,存储隔室设置有用于打开和闭合存储隔室的门。存储隔室允许在非操作位置中存储可铰接筒体,从而保护其免受环境状况影响。在驱动部件定位于转子外部的情况下,马达驱动器能方便地由存储箱保护以保持其操作可靠。另外,有利地是筒体可铰接地附接至船舶的甲板,处于其缩回状态的筒体可绕着铰接轴线铰接以将其纵向轴线放置入水平位置。通过将筒体放置为其纵向轴线处于水平位置,消耗甚至更少的甲板空间,并且转子上的任何不期望的拖曳(drag)最小化。另外,有利地是筒体的端部可在距铰接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处于其缩回状态的筒体的长度处接收于船舶的甲板上的支架中。通过在船舶的甲板上设置用于接收处于其缩回状态的筒体的支架,筒体能牢固地固定至甲板。另外,有利地是筒体安装于船舶的接收腔上方,接收腔位于货物隔室或船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间中,延伸元件适合用于将筒体降低入接收腔以及用于将筒体从接收腔中升高。这提供了筒体缩回甲板下面的优点。另外,最佳地利用了船体中的面积。替代地,筒体能存储于船舶的货物空间中。两个选择都提供筒体不阻碍甲板操作的优点。另外,筒体免受环境状况影响。另外,有利地是给船舶提供圆筒形接收腔,接收腔的周边壁的长度基本上为处于其缩回状态下的筒体的长度。这提供了用于存储筒体的专用存储空间,从而保护其免受船体内容物的影响。另外,保护筒体免受海水的侵蚀。另外,这提供了在故障的情况下用于更换筒体的整体单元。整体单元还提供了让转子重新装配于现有船舶上的机会。另外,有利地给圆筒形接收腔提供底壁。这用于密封的接收腔,从而保护筒体免受水以及船体内容物的影响。另外,有利地是筒体在其顶部处包括直径大于筒体的圆形板,其固定地附接至上部管状区段,延伸元件从筒体的底部延伸至圆形板并且经由轴承附接至所述板以允许板相对于延伸元件的旋转。这给筒体提供了在伸缩移动期间经由圆形顶板提升管状区段的能力。还有利地是延伸元件的下部连接至线缆,线缆在基本上定位于移位元件的顶部上的滑轮上方运行,其中线缆连接至延伸和缩回延伸元件的绞盘。这允许延伸和缩回机构的相对紧凑且轻质的设计。当然延伸和缩回机构还能设置有液压系统,或伺服驱动系统,用于相对于移位元件移动延伸元件。另外,有利地是在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沿着延伸元件和移位元件的纵向轴线定位的支撑构件,其将延伸元件和移位元件连接至筒体,从而给筒体提供附加刚度。支撑构件包括用于允许相对于延伸元件和移位元件旋转的轴承。支撑构件能例如包括沿着筒体的内周边滚动的轮。附加刚度提高了结构的机械可靠性并且减少振动。这里还公开了一种船舶,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的一个或多个货物隔室、用于船 舶推进的推进器以及至少一个在其操作状态下竖直地安装于船舶上的可旋转筒体,筒体具有刚性外表面、用于绕着纵向轴线旋转筒体的马达驱动器以及用于将筒体移位至非操作位置的移位元件,其特征在于筒体安装于船舶中接收腔的上方,接收腔位于货物隔室中或船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间中,船舶包括用于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筒体的升降设备,用于在其非操作状态下将筒体降低入接收腔以及用于在其操作状态下将筒体从接收腔升高。升降设备确保筒体作为整体能升降入船体中的接收腔或货物隔室,例如,在逆风或在恶劣天气状况下航行时。这提供了在这些状况下将筒体从甲板移除的相对快速方式,并且因此用于释放甲板空间。另外,筒体因而免受环境状况影响。另外,通过将筒体存储于接收腔中,还能更容易在故障情况下更换筒体。还有利地具有包括周边壁的用于存储筒体的专用存储空间的筒体接收腔,从而相对地保护其免受船体内容物的影响。另外,相对更好地保护筒体免受海水侵蚀。另外,这提供用于在故障情况下更换筒体的相对整体的单元。另外,有利地给圆筒形接收腔提供底壁。这提供了甚至更加密封的接收腔,从而相对更好地筒体免受下面的海水和船体内容物的影响。另外,有利地给接收腔提供盖元件,用于以水密方式覆盖接收腔。这相对更好地保护筒体免受从上面的海水侵蚀。另外,这为在故障情况下更换筒体提供了相对整体的单元。另外,有利地是筒体在其顶部包括直径大于筒体的圆形板,圆形板形成盖元件。双折叠优点的实现是因为圆形板代表在操作状态下防止筒体顶部处出现涡旋的最佳几何形状,以及形成用于将非操作筒体与环境密封开的盖元件,例如在暴风雨天气期间。还有利地是让马达驱动器包括固定至船舶甲板或接收腔的马达,以及固定至可旋转筒体并且能由升降设备连同筒体一起移入非操作状态以及升高至操作状态的驱动元件。驱动元件例如可包括齿轮,或传动带。驱动元件连同筒体一体降低或升高,这允许马达容易接近,以便维护和检查。另外,有利地是筒体经由基本上平行于筒体纵向轴线延伸的驱动轴由马达驱动器旋转。驱动轴还能有利地放置于移位或延伸元件的内部(在筒体具有伸缩管状区段的情况下),经由用于传递驱动轴的旋转力的适合装置旋转筒体。驱动轴还能包括伸缩元件,以允许驱动轴连同筒体的具有伸缩区段的管状区段一起延伸或缩回。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至筒体的装置能有利地连接至支撑构件,以经由支撑构件旋转筒体。用于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至筒体的装置能有利地包括齿轮或任何其他类型的适合轮,比如在其轮缘上具有摩擦材料的轮,以经由摩擦旋转筒体。因而,通过使用这种驱动轴来旋转筒体,能在筒体上实现驱动力的均匀分布,尤其在包括管状区段的筒体上,并且减少振动。驱动轴自身能经由附接至马达驱动器的传动带有利地受到驱动。马达驱动器通常能有利地放置于筒体内部,以防止马达驱动器暴露至环境。马达驱动器能经由用于传递旋转力的任何适合装置比如齿轮连接至筒体的内部,或连接至驱动轴,例如经由传递带或传递链条。这里还公开了在如前所述的船舶中使用的可旋转筒体。


本发明的其他目标和优点将从权利要求以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明显,其中
·
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装备有处于延伸的操作状态下的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图2示出装备有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转子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图3示出装备有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的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转子可铰接于铰链轴线周围,用于将其纵向轴线放置入水平位置;图4示出装备有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转子安装于船舶中的接收腔上方;图5示出装备有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转子安装于船舶中的接收腔上方,接收腔还包括底壁;图6示出装备有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转子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其中转子已经降低入船舶中的接收腔;图7示出接收腔的特写透视图;图8示出转子的下部的特写透视图,具有用于将转子降低入接收腔的升降设备;图9示出筒体的示意性横截侧视图,具有支撑构件;图10示出延伸和缩回机构的实施例的特写横截图;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子支撑组件的示意性横截图;图12示出用于将转子从水平位置提升至竖直位置的提升机构;图13示出用于存储转子的存储箱;图14示出内部具有马达驱动器的转子的示意性横截侧视图;并且图15示出包括线缆和滑轮的另一个转子提升机构的示意性横截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装备有处于延伸的操作状态下的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船舶I设置有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隔室4。船舶I还装备有用于推进船舶I的推进器系统5。船体3包括前述货物隔室4。船体3的上部由甲板2形成。圆筒形转子6放置于甲板2上。马达驱动器8也位于甲板2上,用于使转子6旋转或自旋至期望的旋转速度。转子6自身包括数个管状区段9。管状区段9彼此伸缩地装配,它们的纵向轴线彼此基本上成一直线并且它们的外表面部分地重叠。沿着转子6的纵向轴线,放置移位元件7,用于将转子6延伸至其操作状态,以及用于将转子6缩回至其非操作状态。移位元件7设置有延伸元件10。延伸元件10连接至转子6顶部上的圆形板16。移位元件7能例如包括液压筒体。圆形板16允许具有相对于延伸元件10的旋转自由度。这个旋转自由度涉及绕着延伸元件10的纵向轴线的旋转。圆形板16设置有轴承17以实现这种旋转。圆形板16还用作相对于旋转转子6的涡旋减少装置。图2示出装备有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转子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再次,该附图示出装备有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6的船舶1,但是现在转子6示出为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船舶I再次设置有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隔室4。船舶I还装备有用于推进船舶I的推进器系统5。船体3包括前述货物隔室4。船体3的上部由甲板2形成。圆筒形转子6放置于甲板2上。马达驱动器8也位于甲板2上,用于使转子6旋转或 自转至期望的旋转速度。转子6自身包括数个管状区段9。管状区段9彼此伸缩地装配,它们的纵向轴线彼此成一直线。现在管状区段9的外表面几乎完全重叠。沿着转子6的纵向轴线,放置移位元件7,用于将转子6延伸至其操作状态,以及用于将转子6缩回至其非操作状态。移位元件7设置有延伸元件10。延伸元件10连接至转子6顶部上的圆形板16。移位元件7能例如包括液压筒体。圆形板16允许具有相对于延伸元件10的旋转自由度。这个旋转自由度涉及绕着延伸元件10的纵向轴线的旋转。圆形板16设置有轴承17以实现这个旋转。管状区段9现在是嵌套的以使得它们的外表面重叠。圆形板16罩住转子6免受环境影响。相对于处于其操作(即延伸)状态的旋转转子6,圆形板16还用作涡旋减少装置。图3示出装备有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下的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的船舶,其中转子可铰接在铰链轴线周围,用于将其纵向轴线放置入水平位置,再次,该附图示出装备有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6的船舶1,转子6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基本上如图2中所示;船舶I再次设置有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隔室4。船舶还装备有用于推进船舶I的推进器系统5。船体3包括前述货物隔室4。船体3的上部由甲板2形成。圆筒形转子6放置于甲板2上。马达驱动器8也位于甲板2上,用于使转子6旋转或自转至期望的旋转速度。转子6自身包括数个管状区段9。管状区段9彼此伸缩地装配,它们的纵向轴线彼此成一直线。管状区段9是嵌套的以使得它们的外表面重叠。沿着转子6的纵向轴线放置移位元件7,用于将转子6延伸至其操作状态,以及用于将转子6缩回至其非操作状态。注意到,为了清楚的缘故未示出移位元件7。在转子的顶部上,设置圆形板16,用于罩住转子6免受环境影响。相对于处于操作(即延伸)状态的旋转转子6,圆形板16还用作涡旋减少装置。另外,转子6经由铰链11连接至甲板2。缩回的转子6因而能绕着铰链轴线铰接,用于将其纵向轴线从直立位置A放置入水平位置B。转子6能经由支架12稳固地连接至甲板2。图4示出装备有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转子安装于船舶中的接收腔的上方;再次,该附图示出装备有转子6的船舶,但是现在转子6仅包括一个管状区段;船舶I再次设置有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隔室4。船舶I还装备有用于推进船舶I的推进器系统
5。船体3包括前述货物隔室4。船体3的上部由甲板2形成。圆筒形转子6放置于甲板2上。马达驱动器8也位于甲板2上,用于使转子6旋转或自转至期望的旋转速度。再次,圆形板16设置用于罩住转子6免受环境影响。圆形板16还用作相对于处于其操作(在此情况下是升高的)状态的旋转转子6的涡旋减少装置。非操作状态由下降状态(即转子6接收于接收腔13中)限定。另外图4示出接收腔13,其在此情况下设置有筒形周边壁14。升降设备18设置于接收腔13中,用于升高和降低转子6。注意到,接收腔13的底部打开。图5示出装备有转子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转子安装于船舶中的接收腔上方,接收腔还包括底壁;图5与图4相同,除了接收腔13设置有底壁15以外。图6示出装备有可伸缩地缩回的转子的船舶的示意性侧视图,转子处于缩回的非操作状态,其中转子已经降低入船舶中的接收腔;图6与图2基本上相同,除了图6的转子6降低入接收腔13中以外。因而图6示出可伸缩地缩回/延伸的转子6,以及能从接收腔13朝着甲板2升高并且能从甲板2降低入接收腔13的转子6。转子6的降低的缩回状态在图6中示出。图7示出接收腔的特写透视图;接收腔13示出为设置有筒形周边壁14。图6的转 子6还示出为几乎完全降低入接收腔13。转子6再次设置有圆形板16,圆形板16还用作密封接收腔13的盖元件19。接收腔13设置有手柄21,用于相对容易地将具有转子6的接收腔13提升出船舶I。这在故障的情况下相对容易更换具有其内容物的圆筒形接收腔13。这还使得提供相对容易改型(如果期望)船舶I中的具有转子6的圆筒形接收腔13。图8示出转子的下部的特写透视图,具有用于将转子降低入接收腔的升降设备。基本上,图8以转子6的下部的特写视图示出图6或7的转子6。其示出转子6处于其升高的操作状态。当转子6处于其操作状态情况下,马达驱动器8经由驱动元件20将转子旋转至期望的旋转速度。驱动元件20能例如包括齿轮,如所示。齿轮允许转子6相对快速地与马达驱动器8脱离(例如在不利风力状况的情况下),并且因此允许转子6经由升降设备18降低入接收腔13。接收腔13还示出具有底壁15。图9示出具有支撑构件的筒体的示意性横截侧视图。图9示出设置有两个支撑构件22的筒体6的内部,支撑构件沿着延伸元件10和移位元件7的纵向轴线定位,将延伸元件10和移位元件7连接至管状区段9,从而为筒体6提供附加刚度。支撑构件22包括用于允许相对于延伸元件10和移位元件7的旋转的轴承23。另外,图9示出有利地包括桁架结构(truss structure)的移位元件7和延伸元件10。祐1架结构使得移位元件7和延伸元件10的结构质量轻但强壮。当然还可能仅是移位元件7设置有桁架结构,或仅是延伸元件10设置有桁架结构。更宽泛地说,桁架结构也能应用至筒体6的内部中的其他部件,比如筒体6的内表面。另外,图9示出马达驱动器8,其定位于筒体6内部,用于有利地保护马达驱动器8免受环境影响。图9示意性地示出连接至筒体6的内部用于旋转筒体的马达驱动器8。图9还示出马达驱动器8(即8'和8'')的两个可选位置。马达驱动器8'在附接至桅杆10时定位于桅杆10的最上部区域。为了驱动上部区段9。马达驱动器8''附接至桅杆10,驱动筒体6的最下部区段。图10示出延伸和缩回机构的实施例的特写横截图。延伸元件10的下部连接至线缆24,线缆24在基本上定位于移位元件7的顶部上的滑轮25上方运行,其中线缆24连接至用于延伸和缩回延伸元件10的绞盘16。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子支撑组件的示意性横截图;转子支撑组件31包括转子支撑框架32以及壳体33,壳体33在基本上水平与基本上竖直位置之间绕着横向轴线可铰接地附接至框架32。壳体33支撑可绕着其中心线旋转的大致筒形转子34。转子34经由沿着中心线间隔开的位置处的两个轴承36安装于壳体33中。壳体33是大致筒形的并且沿着转子34的中心线的长度的0. 1-0. 5倍(例如0. 25倍)的长度延伸。筒形转子元件47安装于支撑构件上以便可绕着其中心线旋转。转子支撑组件示出为处于其竖直位置。壳体33在其下侧处包括传动设备20。另外,马达驱动器8示出为连接至传动设备20。在转子34绕着其中心线旋转时,马达驱动器8能连同壳体33 —起移动,从而保持结合至传动设备20。还能将马达驱动器8与传动设备20分离以使得其保持在甲板上。图12示出用于将转子从水平位置提升至竖直位置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示出延伸机构,例如固定至船舶I的液压缸101,其结合至可绕着铰链102旋转的杆103,杆103刚性地连接至支撑可旋转筒体6的基板。杆还能是适合传递力矩的另一构成元件,例如,棒。在液压缸101延伸时,转子100被传送至竖直位置,在液压缸101缩回时,转子被放入水平位置。马达驱动器8示出为在筒体内部,马达驱动器8可与筒体一起移动。
图13示出用于存储转子的存储箱。更具体地,图14示出处于两个位置(延伸位置以及缩叠的(collapsed)水平位置)中的转子76。转子76位于两个货物隔室之间。存储箱104包括两个蛤壳状的半部或门,它们能置于打开位置从而允许转子76的延伸,或它们能置于闭合位置,从而保护存储的转子76免受例如海水、或落下物体,比如在货物隔室的装载或卸载期间掉落的物体。马达驱动器8也被示意性地示出在筒体内部。图14示出内部具有马达驱动器8的转子140的示意性横截图。图14示出在顶部上设置有端板145的转子140。转子140可绕着中心桅杆146旋转。马达驱动器8包括动力传递部147。传递部147可相对于桅杆146旋转。传递部147连接至离合器141。离合器141连接至齿轮箱143。齿轮箱143连接至马达144。马达144能是任何适合的类型,例如,电动马达。转子140还包括另外的支撑部148。支撑部148可相对于中心桅杆146旋 转。马达144位于基面(base level )L上方大约15_20米,例如15米处。桅杆146还设置有维护门149。维护门149允许通向桅杆146内部的容易通路,例如通向马达驱动器8。图15示出包括线缆和滑轮的另一个转子提升机构的示意性横截侧视图。图15示出处于直立操作位置的可铰接转子6。转子6在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8。所示的马达驱动器8可与转子6折叠。提升机构示出为由附接至转子6并且支撑转子6的基板构成。基板与转子6 —起能放置于非操作的折叠位置以及操作的直立位置。基板位于甲板平面上方1-5米处,例如2米,如图15中所示。基板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0.5米-2米的厚度,例如I米。提升机构用来将转子6从非操作的折叠位置置于直立位置。此外,该机构设置有在图15中容纳于转子6下面的绞盘162。绞盘162连接至具有第一部分165、第二部分167以及第三部分168的线缆。第一和第二线缆部分167和168在第一滑轮160上运行。第二和第三线缆部分167和165在第二滑轮163上运行。第三线缆部分165的端部刚性地连接至第一滑轮160附近的部分。当绞盘162在逆时针方向上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滑轮160和163分别被朝着彼此牵引。在绞盘162致动时,非操作的转子6从而被提升,其中转子6经受顺时针旋转。马达驱动器8与转子6—起旋转。马达驱动器8还能定位于转子6的外部,其中其不能与转子6 —起旋转。那么马达驱动器8在其从非操作位置旋转至操作位置之后重新连接至转子6,例如,经由定位于 转子6的外部上的传动设备重新连接。马达驱动器8能替代地定位于转子6的外部,其中其不与转子6—起旋转。图15还示出用于将转子6紧固地锁定于其直立操作位置中的锁定销164。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舶(1),其包括船体(3)、用于船舶推进的推进器(5)以及至少一个可旋转筒体(6),所述可旋转筒体(6)在操作状态下竖直地安装于船舶上,所述筒体具有刚性外表面、用于绕着纵向轴线旋转所述筒体(6)的马达驱动器(8)以及用于将所述筒体(6)移位至非操作位置的移位元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器位于所述筒体(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I的船舶(1),其中所述筒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可伸缩连接的管状区段(9)以及附接至至少一个区段(9)且沿着纵向轴线就位的延伸元件(10),所述延伸元件(10)用于将所述区段升高入操作状态和降低入非操作状态,其中在操作状态,延伸元件(10)延伸且所述区段(9)与环状端部重叠,而在非操作状态,延伸元件(10)缩回并且所述区段(9 )嵌套以使得它们的外表面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船舶(1),其中最下部区段(9)在竖直方向上是固定的,所述马达驱动器(8)位于最下部区段(9)内的竖直恒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船舶(1),其中所述马达驱动装置(8)可移动地连接至一区段以便与所述区段一起被延伸元件(10)在竖直方向上移位。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船舶(1),其中所述筒体(6)围绕着基本上水平的铰接线可铰接地连接至船舶(I)。
6.一种船舶,其包括船体(3)、用于船舶推进的推进器(5)以及至少一个可旋转筒体(6),所述可旋转筒体(6)在操作状态下竖直地安装于船舶上,所述筒体具有刚性外表面、用于绕着纵向轴线旋转所述筒体(6)的马达驱动器(8)以及用于将所述筒体(6)移位至非操作位置的移位元件(7),其特征在于船舶包括马达驱动装置,所述马达驱动装置包括附接至所述筒体的传动设备(20)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距一定距离且结合至传动设备(20)的驱动部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船舶(1),其中所述传动设备(20)与所述筒体一起从所述操作状态移动且可脱离地结合至传动设备(20 )。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船舶(1),其中所述筒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可伸缩连接的管状区段(9)以及附接至至少一个区段(9)且沿着纵向轴线就位的延伸元件(10),所述延伸元件(10)用于将所述区段升高入操作状态和降低入非操作状态,其中在操作状态,延伸元件(10)延伸且所述区段(9)与环状端部重叠,而在非操作状态,延伸元件(10)缩回并且所述区段(9)嵌套以使得它们的外表面重叠,且所述传动设备附接至至少一个所述区段(9)以便由延伸元件(10)竖直地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船舶(1),其中所述筒体绕着基本上水平的铰接线可铰接地连接至船舶,所述传动设备能与所述筒体铰接在一起以从操作状态至非操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的船舶(I),其中铰接能力由转子支撑组件(31)形成,转子支撑组件包括转子支撑框架(32)以及在基本上水平和基本上竖直的位置之间绕着横向轴线可铰接地附接至框架(32 )的壳体(33 ),所述壳体(33 )支撑所述可旋转筒体(6 )。
11.根据权利要求5、9或10任一项所述的船舶(1),其中船舶(I)设置有存储隔室(34),存储隔室(34)的长度大于所述筒体(6)的长度,存储隔室(34)位于甲板(2)上两个货物隔室(29)之间,用于将所述转子(6)存储在其纵向位置(B)中,所述存储隔室(34)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存储隔室(34)的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其包括船体、用于船舶推进的推进器以及至少一个在其操作状态下竖直地安装于船舶上的可旋转筒体,筒体具有刚性外表面、用于绕着纵向轴线旋转筒体的马达驱动器以及用于将筒体移位至非操作位置的移位元件,其中马达驱动器位于筒体的内部。
文档编号B63H9/02GK102803066SQ201180014217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5日
发明者J·P·温克勒 申请人:J·P·温克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