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13072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制造精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精度造船已被越来越多船厂所采纳。横隔舱下端修割不仅破坏板材坡口增加定位时间,焊接时还需反面碳爆,增加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通过搭载基准(内底板平面度)测量,搭载分段(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把横隔舱下端修割的余量放在横隔舱上墩下端进行修割,使横隔舱下端无修割。把下端余量放在上墩下端修割,上墩下端没有坡口修割后不影响焊接工作。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具体如下①将横隔舱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门架上摆放至水平状态;②以横隔舱顶板中心点P1为原点,以中心线上另一点P2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③对横隔舱下口端面构件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或后壁板交点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后壁板两端端点进行测量,分别得出各点距原点P1在X轴上的长度L1 L2n,然后长度U L2n分别减去横隔舱分段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的理论长度L,即为该点偏差ALi AL2n,其中,当AL值为正,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长,当AL值为负,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短;④步骤③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偏差A L1 A L2n即为横隔舱下端面平面度数据。步骤二、内底板平面度测量,具体如下①底部分段已搭载定位;②以基线为基准,测量底部分段内底板上横隔舱下口对应点的高度D1 D2n,然后高度D1 D2n分别减去内底板到基线的理论高度H,即为该点高差AD1 AD2n,其中,当AD值为正,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高,当A D值为负,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底;③步骤②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高差AD1 AD2n即为内底板平面度数据。步骤三、数据对比,具体是将某点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值与内底板平面度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S即为该点应该割除的长度或空出的间隙,其中,S为正表示长度,S为负表示间隙。
ALjAD1=S1A L2+ A D2=S2......A L2n+A D2n=S2n步骤四、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具体步骤如下①判段S1 S2n中最小值是否小于一16_,如果是,则执行步骤②,否则,执行步骤③;②计算一16mm与S1 S2n中最小值的差值A S,将S1 S2n均加上A S ;③将S1 Sn中大于0的各点余量值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艉端下口,将Sn+1 S2n中大于0的各点余量值的1/3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艏端下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不破坏板材坡口,保证装配质量。2、减少打磨、焊接后碳爆坡口的工作量。


图1是横隔舱朝艉面的示意图。图2是横隔舱朝艏面的示意图。图3是横隔舱下口对应内底板平面度测量点示意图。图4是横隔舱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参见图1和图2)①将横隔舱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门架上摆放至水平状态;②以横隔舱顶板中心点P1为原点,以中心线上另一点P2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③对横隔舱下口端面构件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或后壁板交点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或后壁板两端端点14个关键点进行测量,得出各点距原点P1的X长度L1 L14,再分别减去横隔舱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理论长度L,即为该点偏差ALi AL14,其中,当AL值为正,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长,当AL值为负,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短;④步骤③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偏差A L1 A L14即为横隔舱下端面平面度数据。步骤二、内底板平面度测量(参见图3):①底部分段已搭载定位;②用全站仪或水平仪测量横隔舱下口对应的14个点,以基线为高度基准,得出各点距基线高度分别为D1 D14,再分别减去内底板到基线理论高度H,即为该点高差AD1 AD14,其中,当AD值为正,表示内底板高低比理论值高,当AD值为负,表示内底板高低比理论值底;
③步骤②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高差AD1 AD14即为内底板平面度数据。步骤三、数据对比将横隔舱下口测量的AL广AL14与对应的AD1- A D14相加,所得的数值S即为该点应该割除的长度或空出的间隙,其中,S为正表示长度,S为负表示间隙。A L1+ A D1=S1A L2+ A D2=S2......A L14+ A D14=S14步骤四、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横隔舱下墩下口艏端到艉端距离是横隔舱上墩下口艏端到艉端距离的3倍,所以横隔舱下口艏端的余量值的1/3划到横隔舱上墩下口艏端(参见图4)。①判段S1 S14中最小值是否小于一16_,如果是,则执行步骤②,否则,执行步骤
③;②计算一16mm与S1 S14中最小值的差值A S,将S1 S14均加上AS ;③将S1 S7中大于0的各点余量值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艉端下口,将S8 S14中大于0的各点余量值的1/3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艏端下口。经试用表明,本发明方法广泛适用于由两部分总组而成的横隔舱,其中,一部分是槽形壁、横隔舱下墩,另一部分是横隔舱上墩、横隔舱主甲板。本发明修割横隔舱上墩不破坏横隔舱下端坡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内底板平面度测量、数据对比和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横隔舱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门架上摆放至水平状态; ②以横隔舱顶板中心点P1为原点,以中心线上另一点P2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③对横隔舱下口端面构件与横隔舱下墩前壁板或后壁板的交点和横隔舱下墩前壁板、后壁板的两端端点进行测量,分别得出各点距原点P1在X轴上的长度L1 L2n,然后长度U L2n分别减去横隔舱分段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的理论长度L,即为该点偏差ALi AL2n,其中,当AL值为正,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长,当AL值为负,表示横隔舱分段下口比理论值短; ④步骤③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偏差ALi AL2n即为横隔舱下端面平面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底板平面度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①底部分段已搭载定位; ②以基线为基准,测量底部分段内底板上横隔舱下口对应点的高度D1 D2n,然后将高度D1 D2n分别减去内底板到基线的理论高度H,即为该点高差ADi A D2n,其中,当AD值为正,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高,当AD值为负,表示内底板高度比理论值底; ③步骤②中测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高差AD1 AD2n即为内底板平面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对比具体步骤是将某点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值与内底板平面度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S即为该点应该割除的长度或空出的间隙,其中,S为正表示长度,S为负表示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隔舱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判段S1 S2n中最小值是否小于一16_,如果是,则执行步骤②,否则,执行步骤③; ②计算一16mm与S1 S2n中最小值的差值AS,将S1 S2n均加上A S ; ③将S1 Sn中大于O的各点余量值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艉端下口,将Sn+1 S2n中大于O的各点余量值的1/3划制到横隔舱上墩艏端下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横隔舱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横隔舱下端平面度测量、内底板平面度测量、数据对比和横隔舱上墩下口的修割。本发明修割横隔舱上墩不破坏横隔舱下墩坡口,保证装配质量,减少打磨、焊接后碳爆坡口的工作量。
文档编号B63B9/06GK103010405SQ20121054155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郝肖宾, 许大鹏, 黎翔 申请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