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艇的船沿护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81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艇的船沿护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艇的船沿护垫。



背景技术:

船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其中,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古称舳舻)、轮(船)、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艇,小型船称为舢舨、艇、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船、船舶或船艇。

在海上或者湖泊上用于执法巡逻的船艇,如要对货船或者客船进行检查时,要停靠于货船和客船,为了防止在停靠过程中船艇的船沿不受挤压磨损,故而会在船艇的船沿上设有护垫。

目前用于船艇上的护垫的耐压、抗撞击能力较差,受到外力冲撞或者挤压是结构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护垫会破裂,大大影响了护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结构稳定、强度大、耐压抗撞击能力强的船艇的船沿护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艇的船沿护垫,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压层、缓冲层及内压层,内压层和船艇船沿抵触,内压层和船艇船沿抵触端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纹,缓冲层上均布有若干减震通孔,减震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及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通过缓冲通道连通,进气通道的直径由其进气开口至缓冲通道呈递减状,出气通道的直径由其出气开口至缓冲通道呈递减状,缓冲通道的内壁上构成有螺纹凸起,外压层包括依次叠合的外皮层、防撞层及内皮层,外皮层和防撞层之间通过第一加强层拉紧,内皮层和防撞层之间通过第二加强层拉紧,所述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的结构相同,第一加强层由若干涤纶线和若干丙纶线相互交织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压层的内壁上设置和船艇船沿抵触的防滑凸纹增大了护垫本体和护舷抵触产生摩擦力,进而大大提高了护垫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外压层用于和其他船只或码头抵靠,故而将外压层设置有外皮层、防撞层及内皮层,防撞层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外压层的抗压强度及结构强度,而且外皮层和防撞层、内皮层和防撞层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拉紧,大大提高了外压层整体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进一步提高了外压层的耐磨性。特别是当外层被磨损后,第一加强层有效防止其出现掉皮的情况。

缓冲层用于抵消和其他船只或码头抵靠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力或者撞击力。利用缓冲层当中的减震通孔吸收外力并且抵消外力:减震通孔当中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采用的是锥形结构,而且两者之间通过一个缓冲通道连通,由于缓冲通道的内壁构成螺纹状,增大了外力通过路径,进而大大提高了对外力缓冲的效果,降低外力对船艇船沿造成的影响。

上述当中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在外力撞击过程中,会有气流进入,由于缓冲层置于外压层和内压层之间,当气流从进气通道经缓冲通道流至出气通道时,由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是锥形状结构,会产生一个高地气压差,会使得缓冲层牢牢吸附于外压层和内压层之间,故而大大提高了护垫的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而且利于气流在缓冲通道导通的过程中,缓冲外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撞层通过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槽及连接端头,定位槽和连接端头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的两端采用定位槽和连接端头的结构方便了对各个护垫的安装拼接。船艇船沿通过若干块护垫组合安装才可覆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强层或第二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船艇的船沿护垫,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压层1、缓冲层2及内压层3,内压层3和船艇船沿抵触,内压层3和船艇船沿抵触端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纹,缓冲层2上均布有若干减震通孔20,减震通孔20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201及出气通道202,进气通道201和出气通道202之间通过缓冲通道203连通,进气通道201的直径由其进气开口至缓冲通道203呈递减状,出气通道202的直径由其出气开口至缓冲通道203呈递减状,缓冲通道203的内壁上构成有螺纹凸起,外压层1包括依次叠合的外皮层11、防撞层12及内皮层13,外皮层11和防撞层12之间通过第一加强层1a拉紧,内皮层13和防撞层12之间通过第二加强层1b拉紧,所述第一加强层1a和第二加强层1b的结构相同,第一加强层1a由若干涤纶线1a1和若干丙纶线1a2相互交织构成。

在内压层3的内壁上设置和船艇船沿抵触的防滑凸纹增大了护垫本体和护舷抵触产生摩擦力,进而大大提高了护垫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外压层1用于和其他船只或码头抵靠,故而将外压层1设置有外皮层11、防撞层12及内皮层13,防撞层12通过橡胶制成。防撞层12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外压层1的抗压强度及结构强度,而且外皮层11和防撞层12、内皮层13和防撞层12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加强层1a和第二加强层1b拉紧,大大提高了外压层1整体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层1a和第二加强层1b进一步提高了外压层1的耐磨性。特别是当外层被磨损后,第一加强层1a有效防止其出现掉皮的情况。

缓冲层2用于抵消和其他船只或码头抵靠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力或者撞击力。利用缓冲层2当中的减震通孔20吸收外力并且抵消外力:减震通孔20当中的进气通道201和出气通道202采用的是锥形结构,而且两者之间通过一个缓冲通道203连通,由于缓冲通道203的内壁构成螺纹状,增大了外力通过路径,进而大大提高了对外力缓冲的效果,降低外力对船艇船沿造成的影响。

上述当中进气通道201和出气通道202在外力撞击过程中,会有气流进入,由于缓冲层2置于外压层1和内压层3之间,当气流从进气通道201经缓冲通道203流至出气通道202时,由于进气通道201和出气通道202是锥形状结构,会产生一个高地气压差,会使得缓冲层2牢牢吸附于外压层1和内压层3之间,故而大大提高了护垫的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而且利于气流在缓冲通道203导通的过程中,缓冲外力。

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槽42及连接端头41,定位槽42和连接端头41相适配。本体的两端采用定位槽和连接端头的结构方便了对各个护垫的安装拼接。船艇船沿通过若干块护垫组合安装才可覆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