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537阅读:3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筒,具体为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各式各样的浮筒艇,用于人们潜水、钓鱼、家庭娱乐等活动。浮筒艇上的浮筒一般由玻璃钢以及橡胶材质制成,虽然玻璃钢以及橡胶材质价格较低并且质轻,使得安装有该浮筒的浮筒艇便于搬运。

然而,橡胶材质的浮筒结构强度不高,容易因受风浪的冲击而损坏,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

并且,因浮筒艇大部分时间在海水中工作,玻璃钢或橡胶材质的浮筒容易受到刮擦而破裂,导致浮筒漏气,从而影响浮筒艇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通过折弯工艺,将铝板折弯成筒形,是一个带缝的铝筒,需要工人或机械将折弯后的缝再次进行焊接处理。该制备方法不仅耗时长,同时也增加了铝制浮筒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铝合金浮筒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弯折的铝制浮筒加工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该铝合金浮筒具有重量轻、结构强度高、耐损耗、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以及制备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所述浮筒本体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浮筒本体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所述船头处的浮筒本体向上翘起,所述浮筒本体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

作为优选,所述浮筒本体内壁设有凸部,凸部沿浮筒内壁等距排列。凸部的数量为多个,等距排列的凸部可以加强浮筒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其在面对海浪的冲击时,不易发生形变。由于凸部的设置,使浮筒本体的壁厚延其周向呈现为厚薄相间的状态尤其是在承受轴向力和侧向力弯曲力时,其抗变形抗弯能力更强。

作为优选,浮筒本体包括位于船身外部的外端面,所述外端面由上至下为逐次靠近船身的阶梯面,阶梯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相邻阶梯面的连接处为斜面。船身外端面呈阶梯状递减,可以使得浮筒艇在行进过程中,船身所受到的冲击更小,起到了一个导流的作用,使得浮筒艇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外端面共包括三处阶梯面,所述外端面共包括三处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分为上梯面、中梯面以及下梯面,两侧浮筒上梯面、中梯面以及下梯面到船身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减。当浮筒艇高速航行时,光滑侧面的浮筒艇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一旦浮筒本体左侧和右侧受到的风的阻力不均匀,极可能发生侧翻的状况,因此浮筒分3个梯度依次递减,使得浮筒本体侧面产生有3个竖直面,更加有利于船身的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浮筒本体包括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一级筒位于甲板的两侧,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位于船头处的甲板两侧,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以及四级筒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均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所述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过其轴心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使用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固定连接而成的浮筒本体,结构强度相较于弯折成型的浮筒更高,因为在面对风浪时,弯折成型的浮筒容易从其中间部位弯折、变形而影响浮筒艇的使用,多段筒连接而成的浮筒本体面对巨大的风浪时,因每级浮筒较短,不会沿其中间部位折断,因而使得整个浮筒抗形变能力更强。

并且,拉挤型材制得的浮筒周壁上无缝隙,相较于弯折成型的浮筒而言,无需再焊接,生产成本更低,同时,该浮筒的制备效率也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浮筒本体呈“U”型,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依次连接呈“V”型。浮筒本体整体呈“U”型,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依次连接呈“V”,使得船头部位受到风的阻力减小,使得浮筒艇的航速得到显著的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以及四级筒之间均采用焊接。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之间焊接,焊接的结构强度更高,避免浮筒艇因长时间受到海浪的冲击而发生解体。

作为优选,浮筒本体表面设有与橡胶套配合以保护船身的橡胶套固定板。橡胶套套设在橡胶套固定板上,使得当浮筒艇在停靠岸边的过程中,避免因触碰而损坏浮筒本体,从而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浮筒本体内壁设有凸部,凸部等距排列。凸部的数量为多个,等距排列的凸部可以加强浮筒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其在面对海浪的冲击时,不易发生形变。由于凸部的设置,使浮筒本体的壁厚延其周向呈现为厚薄相间的状态尤其是在承受轴向力和侧向力弯曲力时,其抗变形抗弯能力更强。

作为优选,浮筒本体包括位于船身外部的外端面,所述外端面由上至下为逐次靠近船身的阶梯面,阶梯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相邻阶梯面的连接处为斜面。浮筒本体位于船身两侧的外壁由上至下分3个梯度依次递减。当浮筒艇高速航行时,光滑侧面的浮筒艇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一旦浮筒本体左侧和右侧受到的风的阻力不均匀,极可能发生侧翻的状况,因此浮筒分3个梯度依次递减,使得浮筒本体侧面产生有3个竖直面,更加有利于船身的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浮筒采用拉挤型材制成,其周壁无缝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弯折工艺而言,无需折弯和焊接工艺,其制作成本更低,工人们生产该铝合金浮筒的效率也更高。

(2)在本实用新型中,浮筒本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并且拉挤型材是一个完整的筒形型材,无折弯而产生的内应力带来的金属疲劳,以及焊接带来的连接不牢固,因此,通过拉挤型材铝合金不仅结构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其不易损耗,适应长时间在水上使用。

(3)因铝合金密度小,浮筒重量轻浮力大,使得安装有该浮筒的浮筒艇不易翻船。

(4)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浮筒本体,可以使得整个浮筒本体艇的耐候性得到加强,铝合金本身在氧化时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抵抗海水腐蚀,大大延长了安装有该浮筒本体的浮筒本体艇的使用寿命。

(5)在本实用新型中,浮筒本体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船头处的浮筒本体向上翘起,使得浮筒本体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和水的阻力减少,航速更高,用户的体验效果更好;其次,船头在前进时被海水向上抬起,在移动时与船尾保持平衡,使船艇在前进时不易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的结构示意图(侧面)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一级筒,2、二级筒,3、三级筒,4、四级筒,8、橡胶套固定板,81、凸部,84、下梯面,85、上梯面,87、中梯面,9、浮筒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浮筒艇的铝合金浮筒,浮筒本体9采用铝合金材质,浮筒本体9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船头处的浮筒本体9向上翘起,浮筒本体9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

如图3所示,使用一级筒1、二级筒2、三级筒3、四级筒4固定连接而成的浮筒本体9,结构相较于一体成型的浮筒更高,因为在面对风浪时,一体成型的浮筒容易从其中间部位弯折、变形而影响浮筒艇的使用,多段筒连接而成的浮筒本体9面对巨大的风浪时,其抗形变能力更强。

船身两侧的一级筒1和二级筒2之间夹设并焊接固定有第一隔板11,两个四级筒4之间也夹设并焊接固定第二隔板12,该设计防止浮筒漏水后发生串水,使得整个浮筒即使发生漏水,水也只能在一级筒1上或二级筒2、三级筒3、四级筒3上,不会使得整个浮筒充满水,使得用户使用时更加安全。

如图4所示,凸部81的数量为多个,等距排列的凸部81可以加强浮筒本体9的结构强度,使其在面对海浪的冲击时,不易发生形变。由于凸部81的设置,使浮筒本体9的壁厚延其周向呈现为厚薄相间的状态尤其是在承受轴向力和侧向力弯曲力时,其抗变形抗弯能力更强。

如图2所示,船身外端面呈阶梯状递减,可以使得浮筒艇在行进过程中,船身所受到的冲击更小,起到了一个导流的作用,使得浮筒艇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当浮筒艇高速航行时,光滑侧面的浮筒艇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一旦浮筒本体左侧和右侧受到的风的阻力不均匀,极可能发生侧翻的状况,因此浮筒分3个梯度依次递减,使得浮筒本体侧面产生有3个竖直面,更加有利于船身的平稳。

其中,一级筒1、二级筒2、三级筒3、四级筒4均采用同一尺寸材料的筒形拉挤型材,过其轴心的截面形状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不同的切割角度,使切割后的浮筒焊接后达到浮筒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并且船头处的浮筒本体9向上翘起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浮筒本体9整体呈“U”型,二级筒2、三级筒3、四级筒4依次连接呈“V”,使得船头部位受到风的阻力减小,使得浮筒艇的航速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筒1、二级筒2、三级筒3之间可以采用者焊接,优选为焊接,焊接的结构强度更高,避免浮筒艇因长时间受到海浪的冲击而发生解体。

如图2所示,橡胶套套设在橡胶套固定板8上,使得当浮筒艇在停靠岸边的过程中,避免因触碰而损坏浮筒本体9,从而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