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翻的双层底舱游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777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翻的双层底舱游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不易翻的双层底舱游艇。



背景技术:

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在发达国家,游艇像轿车一样多为私人拥有,而在发展中国家,游艇多作为公园、旅游景点的经营项目供人们消费,少量也作为港监、公安、边防的工作手段。游艇是一种娱乐工具这一本质特征,使它区别于作为运输工具的高速船和旅游客船。

现有游艇存在以下缺陷: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容易被打翻,造成溺水事故;艇体较为脆弱,一旦触礁或者游艇底部破裂,容易造成漏水沉没,人们必须依靠救生器材才能脱险,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不易翻的双层底舱游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易翻的双层底舱游艇,包括下部外底舱,置于外底舱内部的内底舱,游艇尾部还设有独立且外置的动力装置;所述外底舱底部设有与外底舱底面相适配的收纳器,所述收纳器内安装有若干张力触须,外底舱内还设置有控制张力触须的收放电机,所述收纳器内的张力触须通过收放电机伸出或收回收纳器。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设置双层底舱的游艇,人们在内底舱内通过游艇尾部的独立外置动力装置控制游艇的前进。在遇到触礁等情况,外底舱破裂进水时,能够即时将外底舱弃置掉,保证处于内底舱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外底舱下部设置的收纳器内,装有若干张力触须,张力触须在水中,会扩散出较大的面积,增大整个游艇的水面张力,使游艇在水面能够较为稳固,不易被风浪打翻。使用位于外底舱的收放电机控制张力触须收入或者伸出收纳器,这样在游艇平稳时,将张力触须收起,在遇到大风浪时,将张力触须放出,稳定游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内底舱底部设有与内底舱底面相适配的气囊,所述气囊内装有遇热会产生大量气体的化学物质,且外底舱内部装填有遇水会发热的化学物质。外底舱泄露或者破裂时,水进入外底舱,与外底舱内的化学物质反应,而产生大量热量,此时,内底舱底部气囊内的化学物质,遇到热量,放出大量气体,使气囊膨胀,气囊膨胀一方面可以警示内底舱内的人们游艇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内底舱从外底舱内挤出,另外,还可以增大内底舱的浮力,使内底舱更为稳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内的化学物质为碳酸氢铵,所述外底舱内部装填的化学物质为氧化钙。这里优选的碳酸氢铵作为气囊内的化学物质,因为碳酸氢铵遇热能够释放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使气囊迅速被充满;优选氧化钙作为外底舱内部的化学物质,因为氧化钙在遇水时,会释放大量热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材质为聚乙烯。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触须为吸水棉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底舱,能够在外底舱损坏时,将其抛弃,通过内底舱将人们送到安全地域,无需使用额外的救生器材,为人们游艇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底舱下部设置能够被收纳的张力触须,既不影响游艇的正常运行,在遇到风浪时,也能够提高游艇的水面张力,避免其被打翻,造成溺水事故;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底舱底面设置气囊,一方面可以警示内底舱内的人们游艇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内底舱从外底舱内挤出,另外,还可以增大内底舱的浮力,使内底舱更为稳定;

(4)本实用新型功能强大,能够为游艇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利保障,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其中:1—内底舱,2—外底舱,3—气囊,4—动力装置,5—收纳器,6—收放线电机,7—张力触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下部外底舱2,置于外底舱2内部的内底舱1,游艇尾部还设有独立且外置的动力装置4;所述外底舱2底部设有与外底舱2底面相适配的收纳器5,所述收纳器5内安装有若干张力触须7,外底舱2内还设置有控制张力触须7的收放电机6,所述收纳器5内的张力触须7通过收放电机伸出或收回收纳器5。

具体实施方式为,人们在内底舱内通过游艇尾部的独立外置动力装置4控制游艇的运动,在遇到触礁等情况,外底舱2破裂进水时,将外底舱2弃置掉,仅使用内底舱1,保证处于内底舱1内人员的人身安全。游艇平稳时,使用位于外底舱2的收放电机6将在外底舱2下部设置的收纳器5内装有的若干张力触须7收起,在遇到大风浪是,将张力触须7放出,稳定游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内底舱1底部增设与内底舱1底面相适配的气囊3,如图1,图2所示,所述气囊3内装有遇热会产生大量气体的化学物质,且外底舱2内部装填有遇水会发热的化学物质。外底舱2泄露或者破裂时,水进入外底舱2,与外底舱2内的化学物质反应,而产生大量热量,此时,内底舱1底部气囊3内的化学物质,遇到热量,放出大量气体,使气囊3膨胀,气囊3膨胀一方面可以警示内底舱内的人们游艇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内底舱1从外底舱2内挤出,另外,还可以增大内底舱1的浮力,使内底舱1更为稳定。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气囊3内和外底舱2内的化学物质,所述气囊3内的化学物质为碳酸氢铵,所述外底舱2内部装填的化学物质为氧化钙。这里优选的碳酸氢铵作为气囊3内的化学物质,因为碳酸氢铵遇热能够释放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使气囊3迅速被充满;优选氧化钙作为外底舱2内部的化学物质,因为氧化钙在遇水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为气囊3内的化学物质提供热量。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气囊3的材质,所述气囊3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乙烯是链状非极性分子,对化学药剂极为稳定,耐酸耐碱。聚乙烯非常坚韧,有一定的柔顺性和高绝缘性。由于聚乙烯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化学稳定性、耐水性较好,这里作为气囊3材质的优选。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张力触须7的材质,所述张力触须7为吸水棉线。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游艇结构,例如气囊3和动力装置4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