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533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旅客登船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高,用于输送旅客的登船桥也随之出现并发展起来,登船桥是港口邮轮码头接驳邮轮供旅客上下船所用的移动式登船设备,是港口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旅客上下船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

通常,旅客登船桥平行于岸边的通道称为顺岸通道,与旅客登船桥顺岸通道相连并在接船时垂直于顺岸通道与船甲板直接对接的通道称为垂岸通道。垂岸通道是旅客登船桥上的重要部件。接船通道作为旅客登船桥上直接与船只对接的通道,其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要求至关重要。

由于受风浪、潮汐等因素影响,船只可能会在三维空间的各个方向浮动,因此要求登船桥的接船通道能够快速响应且满足浮动距离的要求。港口码头的场地相对于机场更为紧凑和狭窄,因此不论是类似登机桥的旋转伸缩式登船桥,还是传统L型登船桥,往往受码头场地面积的影响,不能够成功布置。

现有专利“L型旅客登船桥(专利号CN102310928A)”公开了一种L型登船桥,其垂岸通道固定设置,不能够作旋转运动,当带有救生艇的船只沿码头通过时,其救生艇位于码头上方,将会与接船口碰撞,如图1所示,导致救生艇以及接船通道的损坏,影响接船。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可调节接船通道相对岸边的角度以及位置,应对不同情况需要,保证船只自由驶入与驶离,实现接船通道与船只安全有效的衔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通过将垂岸通道相对顺岸通道转动设置,可调节接船通道相对岸边的角度以及位置,应对不同情况需要,保证船只自由驶入与驶离,实现接船通道与船只安全有效的衔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包括顺岸通道与垂岸通道,所述垂岸通道能够相对顺岸通道水平方向旋转;接船时,所述垂岸通道旋转至与岸边相垂直,并与船只接驳;不接船时,所述垂岸通道旋转至岸边一侧,与顺岸通道相平行或与顺岸通道中心共线或与顺岸通道形成一夹角。

优选的,所述垂岸通道包括伸缩通道与设置于伸缩通道前端的渡板,所述垂岸通道与顺岸通道连接处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框架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框架内做回转运动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一侧与所述伸缩通道的后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以驱动旋转平台运转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伸缩通道间为铰连接,所述伸缩通道整体可相对旋转机构做俯仰运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平台上端和/或下端铰连接设置有一俯仰油缸,所述俯仰油缸的输出端铰连接于伸缩通道上端和/或下端上,所述俯仰油缸伸缩驱动伸缩通道相对旋转平台做俯仰运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顺岸通道间设置有一升降门架,所述旋转机构及其前端的垂岸通道均随升降门架做上下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框架主体、位于框架主体底部的底座以及位于框架主体顶部的顶帽,框架主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于底座与顶帽的侧边上,形成一C型框架,所述顶帽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轴,所述旋转平台以所述中心轴为基准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包括马达与回转减速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用以限定垂岸通道转动角度的接近开关限位与行程开关限位,且固定框架上相对垂岸通道转动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机械防撞缓冲器。

优选的,所述渡板铰连接设置于伸缩通道前端上,能够相对伸缩通道做俯仰运动,所述渡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渡板倾角的倾角仪,所述倾角仪与接船通道的控制器电连接,当倾角仪检测渡板倾角超过设定安全范围时,控制器控制俯仰油缸启动以调平渡板。

优选的,所述伸缩通道包括外通道与内通道,所述外通道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渡板收起或放下的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前端向渡板一侧伸出;渡板伸出接船时,内通道相对外通道前移伸出,渡板随之向前移动,收放机构前端与渡板相距一段距离;收起渡板时,内通道后移缩回至外通道内部,收放机构前端与渡板底部接触连接,收放机构启动,驱动渡板向上翻转折叠收起或向下翻转展开放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的优点是:

通过将垂岸通道相对顺岸通道转动设置,可调节接船通道相对岸边的角度以及位置,不接船时,垂岸通道旋转至岸边一侧,与顺岸通道相平行或与顺岸通道中心共线或与顺岸通道形成一夹角,待船只驶入后再旋转垂岸通道至与岸边垂直,并与船只接驳,完成上下客后,即将垂岸通道旋转至岸边一侧,不影响船只的驶入与驶离,实现接船通道与船只安全有效的衔接,避免出现船只或接船通道的损坏。

此外,通过将升降门架与俯仰油缸配合使用,可进一步的增大登船桥接船通道的高度范围。

当渡板在高度方向随动角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调整接船通道俯仰角度比调整升降门架高度响应更快速、平稳、节能,方便渡板调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L型登船桥接船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垂岸通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垂岸通道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F-F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垂岸通道的仰视图。

图6为渡板放下状态图。

图7为渡板收起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接船通道接船时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顺岸通道 2、垂岸通道 3、旋转机构 4、升降门架 5、船只 6、救生艇

21、外通道 22、内通道 23、渡板 231、倾角仪 232、收放油缸 233、收放架 234、收放挂钩 235、固定支架

31、固定框架 32、旋转平台 33、马达 34、回转减速器 35、俯仰油缸 311、框架主体 312、底座 313、顶帽 314、中心轴 315、接近开关限位 316、行程开关限位 317、机械防撞缓冲器 318、坡度限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登船桥垂岸通道为固定设置,不能够作旋转运动,当带有救生艇的船只沿码头通过时,其救生艇位于码头上方,将会与接船口碰撞,导致救生艇以及接船通道的损坏,影响接船使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通过将垂岸通道相对顺岸通道转动设置,可调节接船通道相对岸边的角度以及位置,应对不同情况需要,保证船只自由驶入与驶离,实现接船通道与船只安全有效的衔接。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见图2至图5,如图所示,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包括顺岸通道1与垂岸通道2,垂岸通道2能够相对顺岸通道1水平方向旋转;接船时,垂岸通道2旋转至与岸边相垂直,并与船只接驳;不接船时,垂岸通道2旋转至岸边一侧,与顺岸通道1相平行或与顺岸通道1中心共线或与顺岸通道1形成一夹角。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在不接船时,垂岸通道反向旋转复位至与顺岸通道中心共线(如图8中两种状态)。垂岸通道2与顺岸通道1相平行时二者可呈相互折叠状。垂岸通道的具体位置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垂岸通道2包括伸缩通道与设置于伸缩通道前端的渡板23,伸缩通道包括伸缩设置的外通道21与内通道22,外通道与内通道间通过伸缩油缸驱动,调节垂岸通道的长度。

垂岸通道2与顺岸通道1连接处设置有旋转机构3,旋转机构3包括固定框架31以及位于固定框架31内做回转运动的旋转平台32,旋转平台32一侧与伸缩通道的后端连接;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以驱动旋转平台32运转的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旋转平台32上。优选的,驱动器包括马达33与回转减速器34,驱动器设置于固定框架31上,通过马达的正反转实现旋转平台32的转动与复位。

旋转机构3与顺岸通道1间设置有一升降门架4,旋转机构3及其前端的垂岸通道2均随升降门架4做上下升降运动,用以调节接船高度。

进一步的,旋转机构3与伸缩通道间为铰连接,使得伸缩通道整体可相对旋转机构3做俯仰运动,以进一步的调节接船高度。

具体地,旋转平台32的底部与外通道21的底部铰连接,旋转平台与外通道之间的过渡连接采用柔性连接,免受气候的影响。

而外通道21的上端与旋转平台间为软连接,旋转平台32上端铰连接设置有一俯仰油缸35,俯仰油缸35的输出端铰连接于外通道的顶部上,通过俯仰油缸的伸缩驱动伸缩通道相对旋转平台做俯仰运动,以调节接船高度。

通过将升降门架与俯仰油缸配合使用后具备以下优点:

登船桥作垂直升降运动的升降门架升降至最低/最高位置时,可通过上仰或则下倾垂岸通道,增加接船高度范围。

且当渡板在高度方向随动角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调整垂岸通道的俯仰角度比调整升降门架高度响应更快速、平稳、节能,方便渡板的调平操作。其中外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一坡度限位传感器318,用以检测俯仰角度,避免出现故障。

固定框架31包括框架主体311、位于框架主体311底部的底座312以及位于框架主体311顶部的顶帽313,框架主体311上下端分别连接于底座312与顶帽313的侧边上,形成一C型框架,顶帽313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轴314,旋转平台32以中心轴314为基准转动。将固定框架设置成C型框架以方便旋转平台的转动,避免干涉。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框架还可为半圆形或其他形状等,可保证旋转平台至少相对顺岸通道旋转90度与岸边垂直即可,具体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固定框架31上设置有用以限定垂岸通道转动角度的接近开关限位315与行程开关限位316,接船通道还包括一控制器,接近开关限位315与行程开关限位316均匀控制器电连接,及时反馈旋转平台的转动位置信号,保证转动角度及位置的准确性。

此外,固定框架31上相对垂岸通道2转动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机械防撞缓冲器317。通过设置该缓冲器可避免旋转平台与固定框架间的碰撞损坏。

优选的,渡板23铰连接设置于伸缩通道前端上,能够相对伸缩通道做俯仰运动,渡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渡板23倾角的倾角仪231,倾角仪231与接船通道的控制器电连接,当倾角仪检测渡板倾角超过设定安全范围时,控制器控制俯仰油缸35启动以调平渡板23。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倾角仪设置在渡板的底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倾角仪设置在渡板一侧或其他位置,具体不做限制。

请一并参见图6、图7,如图所示,伸缩通道包括外通道21与内通道22,外通道21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渡板23收起或放下的收放机构,收放机构前端向渡板一侧伸出;渡板23伸出接船时,内通道22相对外通道21前移伸出,渡板23随之向前移动,收放机构前端与渡板23相距一段距离。收起渡板23时,内通道22后移缩回至外通道21内部,收放机构前端与渡板23底部接触连接,收放机构在收放油缸232的驱动下推动渡板向上翻转折叠收起或向下翻转展开放下。

具体地收放机构包括一固定支架235,固定支架235连接于外通道21底部,收放架233一端铰连接于固定支架235上,另一端用以驱动渡板23翻转,收放油缸232末端铰连接于固定支架235上,收放油缸232的前端铰连接于收放架233上,通过收放油缸的伸长与收缩带动收放架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

优选的,渡板23底部设置有收放挂钩234,收放架233上设置有与收放挂钩234相挂接的挂杆(未示出)。

渡板23伸出接船时,收放架233与收放挂钩234相距一段距离;收起渡板23时,内通道22缩回至外通道21内部,此时渡板23位于收放架233上方,收放油缸232启动带动收放架233向上转动驱动渡板23向上翻转折叠收起,在此过程中,收放架233逐步与收放挂钩234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渡板翻转之前先一步将收放架233与收放挂钩234连接。渡板23放下时,收放油缸232启动带动收放架233反向转动驱动渡板23向下翻转展开放下,在此过程中,收放架233逐步与收放挂钩234脱开,之后内通道相对外通道前移伸出。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渡板放下到位后进一步驱动收放架233前移与收放挂钩234脱开,具体方式不做限制。

通过将收放机构安装于外通道的底部,实现在满足渡板随船舶上下、左右移动的要求的同时,不会出现收放机构与船舶间的碰撞损坏问题,方便旅客通行,不占用通道的净空间,安全舒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船通道工作原理如下:

请参见图8,接船时,马达33与回转减速器34组成的驱动器驱动旋转平台32旋转至与岸垂直的角度,伸缩通道伸出,渡板23伸出与船甲板搭接,开始接船。受风浪或潮汐的影响,渡板可随船上下方向浮动,当渡板倾斜角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渡板23下方的倾角仪231感测并传递到控制器,立即启动俯仰油缸35,调平渡板23。

当不接船时,驱动器驱动旋转平台32旋转至平行于岸的角度,即对称中心与顺岸通道对称中心共线,不影响船进出码头。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通过将垂岸通道相对顺岸通道转动设置,可调节接船通道相对岸边的角度以及位置,不接船时,垂岸通道旋转至岸边一侧,与顺岸通道相平行或与顺岸通道中心共线或与顺岸通道形成一夹角,待船只驶入后再旋转垂岸通道至与岸边垂直,并与船只接驳,完成上下客后,即将垂岸通道旋转至岸边一侧,不影响船只的驶入与驶离,实现接船通道与船只安全有效的衔接,避免出现船只或接船通道的损坏。

此外,通过将升降门架与俯仰油缸配合使用,可进一步的增大登船桥接船通道的高度范围。

当渡板在高度方向随动角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调整接船通道俯仰角度比调整升降门架高度响应更快速、平稳、节能,方便渡板调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