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救生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872发布日期:2019-11-05 22:2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水面救生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水面救生碟,无水救生圈,便携水上作业游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面设备无论作业还是游乐,船或是皮艇都非常笨重仅人力无法携带,游泳圈,救生衣等容易携带但需要人下水,身体接触脏水还可能会致病,下水皮裤只能在浅水处使用,这些更在冬天都使用不便。而单纯的水桶无论大小都很容易倾翻,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救生圈和水桶的优点,平时水桶的浮力就能支撑人员在水面,在倾斜时,救生圈再增加浮力和稳定。本实用新型又能下水人员又不碰到水,并且没有浅水使用的限制,在低温地区还能保持水面作业人员体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浮圈1和水桶状结构2的结合,此处以圆形为例图,但浮圈1和桶壁2都可以做成任意多边形,底板3位于救生圈中间,桶壁2平时收缩折叠情况下,所占空间与普通救生圈一样,浮圈1如放气可折入底板3所占空间会更小。底板3下部充水区域5设置成尖锥形,通过洞口11可放水进水,加底板3等的重量形成一个很低的重心,形成不倒翁结构不会在水中倾倒,同时锥形5在人员入桶下沉时产生向下破水效果,不容易产生侧滑摔倒。桶壁的空气腔7有充放气口12,拉伸充气后不仅能增加浮力,还能达到在水中时保暖效果。底板中间设置一孔4,孔内旋(插)入一杆6,杆上装倒碗状平板8,人可以坐在平板8上,浮圈内侧面可放置若干小口袋9,浮圈顶上设计有弧形篷布10,可遮风防晒防雨,侧袋9可任意设计在浮圈无水内侧面,可任意放置救生娱乐用品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本附图使用圆形为示例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伸打开后的剖视图,底板3和侧桶壁完全打开,遮阳篷布也完全打开,正视和侧视图为同样效果。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收缩后的剖视图,底板3和侧桶壁收缩到浮圈中间,

遮阳篷布也收拢到一侧。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是否折叠都同样的效果。

图例说明;1,浮圈 2,侧壁 3,底座 4,底座中间管孔

5,锥形充水区域 6,插杆 7,侧壁空气腔

8,碗状平板 9,侧袋 10,顶部遮阳篷布

11,充放气口 12,充放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浮圈可以用充气型也可以泡沫型的,充气型的可以平时充气和不充气,不充气的便于携带,充气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方便。

使用时,浮圈底部3向下拉伸,侧面空气腔7充气,底部5充水后放到水面,人员进入即可。浮圈平时充好气的,也可以先下水再拉伸后使用。

桶体内有水可用平板8舀出,下雨可从侧袋9取出篷布遮于救生圈顶部,保证救生碟桶内保持无水状况,保温和浮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