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819发布日期:2019-04-16 23:0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水上光伏电站是利用水上基台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进行发电。特点在于不占用土地资源,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发电量。此外,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还可以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藻类繁殖,保护水资源。浮动太阳能发电厂具有不少优点,其一将无用的水和土地充分利用,水自然冷却系统和环境温度,提高发电并限制长期的热损害,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其二,也避免在人口稠密地区占用空间,有利于城市规划,这对于目前的中国尤为重要。目前中国拥有100多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随着近几年光伏的大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弃光现象。而在华北、华中这些用电负荷中心,受土地性质的限制,光伏电站已经往山地发展,并且有坡度越来越大的趋势,即便这样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也越来越紧张。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的浮体连接方式较为繁琐,且发电板的拆卸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具有滑动拆卸安装发电板和挂扣固定浮体拆卸较为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包括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侧端设置有纤绳,所述纤绳远离浮体一侧设置有挂扣组件,所述浮体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部分卡置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端设置有发电板。

优选的,所述挂扣组件包括有第一挂扣、第二开口、第二挂扣、铰接轴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挂扣上侧边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挂扣侧端设置有第二挂扣,所述第二挂扣下侧边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挂扣与第二挂扣之间设置有铰接轴。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浮体之间通过卡扣固定,且支撑架设置成伸缩杆结构。

优选的,所述挂扣组件与纤绳之间通过与第二挂扣内部缠绕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发电板之间通过滑杆在滑槽内滑动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限位板,且滑槽与支撑架之间通过气焊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挂扣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且第一挂扣为不锈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发电板,发电板的下端设置有滑杆,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与滑杆相对应的滑槽,滑杆滑动到滑槽的底部,滑杆上端发电板的位置是斜设于支撑架上端,所以在非人力控制下滑槽内的滑杆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且拆卸时只需人为控制滑槽内的滑杆反向移动即可拆卸,增加了工作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浮体,浮体的两侧都设置有挂扣组件,当需要连接浮体时,只需按压浮体两侧的挂扣组件内的第一挂扣侧边的第一开口即可让浮体上的挂扣组件环环相扣住,且在非人力操作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不牢固的现象,当需要拆卸分离时,同样按压第一开口分离第一挂扣的扣接即可,本设备结构简单,在操作中较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实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挂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板与滑槽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纤绳;2、浮体;3、挂扣组件;31、第一挂扣;32、第二开口;33、第二挂扣;34、铰接轴;35、第一开口;4、发电板;5、支撑架;6、滑槽;7、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板用浮动支撑平台,包括浮体2,浮体2侧端设置有纤绳1,纤绳1远离浮体2一侧设置有挂扣组件3,浮体2上端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上端设置有滑槽6,滑槽6的内部部分卡置设置有滑杆7,滑杆7上端设置有发电板4。

为了方便对浮体2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挂扣组件3包括有第一挂扣31、第二开口32、第二挂扣33、铰接轴34和第一开口35,第一挂扣31上侧边设置有第一开口35,第一挂扣31侧端设置有第二挂扣33,第二挂扣33下侧边设置有第二开口32,第一挂扣31与第二挂扣33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4。

为了方便拆卸支撑架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架5与浮体2之间通过卡扣固定,且支撑架5设置成伸缩杆结构。

为了固定挂扣组件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纤绳1与挂扣组件3之间通过与第二挂扣33内部缠绕固定。

为了增加支撑架5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架5与发电板4之间通过滑杆7在滑槽6内滑动固定。

为了增加滑槽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槽6底部设置有限位板,且滑槽6与支撑架5之间通过气焊焊接固定。

为了增加第一挂扣3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开口35与第一挂扣31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且第一挂扣31为不锈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滑杆7在滑槽6移动将发电板4固定于支撑架5上端,当需要拆卸时反向推动滑杆7在滑槽6内移动,分离发电板4的固定,浮体2的侧端连接设置有纤绳1,纤绳1与挂扣组件3内的第二挂扣33缠绕固定,第二挂扣33与第一挂扣31通过铰接轴34连接固定,当需要连接浮体2时,将每块浮体2上的第一挂扣31打开第一开口35互相嵌入内部固定,本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较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