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溺水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8179发布日期:2020-01-21 22:37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溺水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溺水装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溺水装备。



背景技术:

游泳是一件全身性运动,不但可以减肥,可以提高运动者的心肺功能,而且可以锻炼大多数的肌肉,让运动者得到有效的放松,并且保持挺拔的身材。但是快乐的另一面是不可忽视的死亡威胁,全球每年因为溺水而死亡的人不在少数,主要原因在于:a、设备较大或者质量较重,使用者不远承受/不能承受设备的重量;b、设备操作较为复杂,当发生溺水的情况下,多一道工序就会多一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质量小,操作便捷的防溺水装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溺水装备,包括相互铰接的盒体和翻盖;所述盒体内固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气瓶、气囊以及顶针,安装座内设置有通气通道,通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气瓶和气囊,气瓶的开口处密封,通气通道内还活动设置有顶针,顶针在活动过程中可扎破气瓶,并且,所述翻盖的后部设置有抵靠部,当打开翻盖的过程中,抵靠部可抵靠在顶针的一端并推动顶针扎破气瓶,当气瓶被扎破后,气瓶内的压缩气体通过通气通道进入气囊中并将气囊内部充满。

所述顶针扎破气瓶后,气囊开始充气,在气囊鼓起的过程中,气囊顶开翻盖,翻盖再次驱动顶针往气瓶方向运动,扩大气瓶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内的气体完全释放。

所述气瓶的开口出密封有薄壁金属,所述顶针为金属件,顶针的头部为较细端并且位于气瓶开口的前端,顶针的后端穿出安装座和盒体并裸露在外,打开翻盖的过程中,翻盖的抵靠部可抵靠在顶针的后端并推动顶针往气瓶方向运动扎破气瓶。

所述安装座为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开口连接有气囊,三通接头的第二开口活动连接有气瓶,三通的第三开口中活动设置有所述顶针,顶针与第三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密封圈的作用下,第三开口不可排气,气瓶释放的气体通过第一开口导流至第二开口上的气囊中。

所述翻盖的铰接位置延伸出支撑壁,支撑壁设置在顶针的裸露端后部,支撑壁为所述抵靠部,当翻盖转动打开时,支撑壁往顶针一侧转动并推动顶针往气瓶一侧移动。

所述翻盖的铰接位置向下延伸出支撑壁,支撑壁为所述抵靠部,当翻盖覆盖在盒体上时,支撑壁的最低位置位于顶针的中部,支撑壁并未完全遮挡顶针。

所述气瓶螺纹连接在安装座上,盒体的侧边设置有供气瓶穿入的开口,当气瓶安装在安装座上时,螺纹盖连接在开口上并将气瓶隐藏在盒体内。

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筒状固定架,筒状固定架内安装有所述气瓶。

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卡槽,翻盖上设置有卡扣,当翻盖覆盖在盒体上时,卡扣卡紧在卡槽内,并且安装座、气瓶以及气囊均隐藏在盒体内。

所述盒体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溺水装备的操作方式如下:使用者掰动翻盖,翻盖在打开的过程中,翻盖后部的抵靠部推动顶针朝向气瓶运动并扎破气瓶,所述顶针扎破气瓶后,气囊开始充气,在气囊鼓起的过程中,气囊顶开翻盖,翻盖再次驱动顶针往气瓶方向运动,扩大气瓶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内的气体完全释放。该结构存在以下两个优点:a、通过省力杠杆的原理去通过翻盖后部的抵靠部去驱动顶针,即使是儿童也可以使用较小的力去驱动翻盖;b、使用者只需要将气瓶打开小孔即可,气囊充气的过程中,气囊也会对翻盖施力,再次驱动顶针往气瓶方向运动,扩大气瓶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内的气体完全释放,保证气瓶内的气体有效释放,安全性更强。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盒体设置有安装孔,使用者将外接手环固定在安装孔上即可将盒体设置在使用者的手臂上,体积小易携带,并且所述气瓶螺纹连接在安装座上,一次性的气瓶更换更加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翻盖的铰接位置向下延伸出支撑壁,当翻盖覆盖在盒体上时,支撑壁的最低位置位于顶针的中部,支撑壁并未完全遮挡顶针,通过该结构,使用者也可以不通过翻盖去驱动顶针往盒体内运动,该方向就是顶针往气瓶运动的方向,当气瓶被部分扎破后,气囊也会顶开翻盖并释放气囊,气囊又会再次驱动顶针往气瓶方向运动,扩大气瓶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内的气体完全释放,保证气瓶内的气体有效释放,操作方式更加的多样。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卡槽,翻盖上设置有卡扣,当翻盖覆盖在盒体上时,卡扣卡紧在卡槽内,为避免使用者的误操作,通过卡扣和卡槽的方式,保证翻盖在未受力的情况下不会打开,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闭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0-安装孔;11-螺纹盖;12-筒状固定架;13-卡槽;2-翻盖;21-抵靠部;22-卡扣;3-顶针;4-气瓶;41-薄壁金属;42-密封圈;5-安装座;51-通气通道;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8所示:

一种防溺水装备,包括相互铰接的盒体1和翻盖2;所述盒体1内固设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设置有气瓶4、气囊6以及顶针3,安装座5内设置有通气通道51,通气通道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气瓶4和气囊6,气瓶4的开口处密封,通气通道51内还活动设置有顶针3,顶针3在活动过程中可扎破气瓶4,并且,所述翻盖2的后部设置有抵靠部21,当打开翻盖2的过程中,抵靠部21可抵靠在顶针3的一端并推动顶针3扎破气瓶4,当气瓶4被扎破后,气瓶4内的压缩气体通过通气通道51进入气囊6中并将气囊6内部充满。通过省力杠杆的结构进行驱动顶针3的运动,翻盖2的力臂至少是抵靠部21位置力臂的四倍,使用者可以轻松的驱动翻盖2去顶动顶针3,即使是儿童也可以简单操作,操作更为省力。

所述顶针3扎破气瓶4后,气囊6开始充气,在气囊6鼓起的过程中,气囊6顶开翻盖2,翻盖2再次驱动顶针3往气瓶4方向运动,扩大气瓶4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4内的气体完全释放。

本实用新型的防溺水装备操作方式如下:使用者掰动翻盖2,翻盖2在打开的过程中,翻盖2后部的抵靠部21推动顶针3朝向气瓶4运动并扎破气瓶4,所述顶针3扎破气瓶4后,气囊6开始充气,在气囊6鼓起的过程中,气囊6顶开翻盖2,翻盖2再次驱动顶针3往气瓶4方向运动,扩大气瓶4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4内的气体完全释放。该结构存在以下两个优点:a、通过省力杠杆的原理去通过翻盖2后部的抵靠部21去驱动顶针3,即使是儿童也可以使用较小的力去驱动翻盖2;b、使用者只需要将气瓶4扎出小孔即可,气囊6充气的过程中,气囊6也会对翻盖2施力,再次驱动顶针3往气瓶4方向运动,扩大气瓶4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4内的气体完全释放,保证气瓶4内的气体有效释放,安全性更强。

所述气瓶4的开口出密封有薄壁金属41,该薄壁金属41优选为通过焊接的方式一体式固定成一体,也可以通过压铸/环压的方式将薄壁金属41和气瓶4两者固定在一起,所述顶针3为金属件,顶针3的头部为较细端并且位于气瓶4开口的前端即薄壁金属41的前端,顶针3的后端为较粗端,较粗端穿出安装座5和盒体1并裸露在外供翻盖2的抵靠部21去驱动,打开翻盖2的过程中,翻盖2的抵靠部21可抵靠在顶针3的后端并推动顶针3往气瓶4方向运动扎破气瓶,金属的顶针3可以保证有效的扎破薄壁金属41且可以重复使用,下一次使用只需更换气瓶4即可。

所述安装座5为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开口连接有气囊6,三通接头的第二开口活动连接有气瓶4,三通的第三开口中活动设置有所述顶针3,顶针3与第三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2,在密封圈42的作用下,第三开口不可排气,气瓶4释放的气体通过第一开口导流至第二开口上的气囊6中,通过三通接头的结构,实现顶针3的运动以及气体的导流,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实际上为了保证气体不泄露,在顶针3活动位置至少安置两个密封圈42,两个密封圈42平行设置并形成了顶针3的活动通道,作为优选,气瓶4与安装座5的连接位置也设置有密封圈42,对结构进行气密性保护,气囊6本身为软性材质,因此气囊6和安装座5之间可以不设置密封圈。

所述翻盖2的铰接位置向下延伸出支撑壁,支撑壁即为所述抵靠部21,当翻盖2覆盖在盒体1上时,支撑壁的最低位置位于顶针3的中部,支撑壁并未完全遮挡顶针3,通过该结构,使用者也可以不通过翻盖2去驱动顶针3往盒体1内运动,该方向就是顶针3往气瓶4运动的方向,当气瓶4被部分扎破后,气囊6也会顶开翻盖2并释放气囊6,气囊6又会再次驱动顶针3往气瓶4方向运动,扩大气瓶4扎破的出气口,促使气瓶4内的气体完全释放,保证气瓶4内的气体有效释放,操作方式更加的多样。

所述气瓶4螺纹连接在安装座5上,盒体1的侧边设置有供气瓶4穿入的开口,当气瓶4安装在安装座5上时,螺纹盖11连接在开口上并将气瓶4隐藏在盒体1内,使用者只需要旋下螺纹盖11,再旋下气瓶4即可实现拆卸,安装只需反之上述操作即可,操作简单。

所述盒体1内还设置有筒状固定架12,筒状固定架12内安装有所述气瓶4,通过筒状固定架12对气瓶4进行安全防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撞击对气瓶4与安装座5之间的螺纹结构造成影响,保证连接的有效性。

所述盒体1上设置有卡槽13,翻盖2上设置有卡扣22,当翻盖2覆盖在盒体1上时,卡扣22卡紧在卡槽13内,并且安装座5、气瓶4以及气囊6均隐藏在盒体1内,当翻盖2覆盖在盒体1上时,卡扣22卡紧在卡槽13内,为避免使用者的误操作,通过卡扣22和卡槽13的方式,保证翻盖2在未受力的情况下不会打开,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实际上,使用者需要施加的外力就是为了掰开卡扣22和卡槽13,在省力杠杆的结构下,扎破气瓶4相比打开卡扣22和卡槽13而言较为轻松。

所述盒体1设置有安装孔10,使用者将外接手环固定在安装孔10上即可将盒体1设置在使用者的手臂上,体积小易携带,并且所述气瓶4螺纹连接在安装座5上,一次性的气瓶更换更加便捷。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