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025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5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船用控制手柄作为船舶操纵系统的关键机构,广泛的应用于控制台、驾驶室以及其它操纵设备。随着船舶操纵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船用控制手柄的整体性能、外观质量、功能专业化等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船用控制手柄基本上采用铸造成型,体积大、不精致,且可靠性及互换性差。现有的船用控制手柄360°旋转位置给定不准确、不便于观察,还存在进车给定位置感知和标尺不能准确呼应的问题。现有的船用控制手柄均为单轴控制手柄,对于车钟和舵轮,只能分开操作,不能实现车钟和舵轮的一体化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船用控制手柄360°旋转位置给定不准确、不便于观察,进车给定位置感知和标尺不能准确呼应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是集船舶车钟和舵轮操着一体化的控制装置,旋转位置给定后便于操作人员查看给定位置,进车给定位置感知和标尺的准确呼应,提高船用控制手柄的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包括:底座(10)、操作手柄(1)、外壳(2)以及设置在外壳(2)内部的传动机构;

所述操作手柄(1)、外壳(2)设置在底座(10)上方,所述操作手柄(1)设置在外壳(2)两侧;所述底座(10)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活动的标尺(3);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4)、主动齿(5)、从动齿(6)、从动轴(7)、从动轴固定架(8)和凸轮(9);其中,所述主动轴(4)与操作手柄(1)的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轴(4)上设置主动齿(5),所述主动齿(5)与从动齿(6)啮合;所述从动齿(6)设置在从动轴(7)上,所述从动轴(7)与从动轴固定架(8)连接;所述从动轴固定架(8)设置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和第三沟槽(14);所述凸轮(9)固定在外壳(2)的内壁,并与从动轴固定架(8)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固定架(8)设置用于安装从动轴(7)的第一安装孔(15)。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固定架(8)设置用于安装从动齿(6)的第二安装孔(16)。

优选的,所述外壳(2)的顶面为弧形面,所述外壳(2)的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6)通过齿轮或齿轮组与竖轴(17)传动连接;所述竖轴(17)贯通外壳(2)和底座(10)的轴心。

优选的,所述外壳(2)的底部与标尺(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作为船舶航行方向推进控制的主体设备,可以应用于控制台、驾驶舱以及远程控制等的操纵设备。本实用新型推进方向可以实现360°全回转控制,旋转位置给定后便于操作人员查看给定位置。进车给定位置感知和标尺的准确呼应,提高船用控制手柄的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

2、从动轴固定架的三个沟槽随着操作手柄转动到达凸轮位置,操作手柄复位时凸轮掉进第一沟槽,操作人员感知手柄复位归零。本实用新型通过从动轴固定架准确对应标尺位置,可以盲操感知给定位置零点。

3、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实现车钟和舵轮的一体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动轴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操作手柄;2、外壳;3、标尺;4、主动轴;5、主动齿;6、从动齿;7、从动轴;8、从动轴固定架;9、凸轮;10、面板;11、零点指示位置;12、第一沟槽;13、第二沟槽;14、第三沟槽;15、第一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7、竖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侧面剖视图。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控制手柄,包括:底座10、操作手柄1、外壳2以及设置在外壳2内部的传动机构。

所述操作手柄1、外壳2设置在底座10上方,所述操作手柄1设置在外壳2两侧;所述底座10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活动的标尺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的顶面为弧形面,所述外壳2的截面为半圆形;即外壳2为部分半球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的底部与标尺3固定连接,外壳2在圆周方向转动,能够带动标尺3转动。操作手柄1能够绕其转轴沿着外壳2的顶面180°旋转。操作手柄1的转轴设置在操作手柄1的底端,并伸入外壳2中。外壳2上也设置刻度,能够指示操作手柄1的旋转角度。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4、主动齿5、从动齿6、从动轴7、从动轴固定架8和凸轮9;其中,所述主动轴4与操作手柄1的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轴4上设置主动齿5,所述主动齿5与从动齿6啮合;所述从动齿6设置在从动轴7上,所述从动轴7与从动轴固定架8连接。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动轴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从动轴固定架8设置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和第三沟槽14;所述从动轴固定架8设置用于安装从动轴7的第一安装孔15,所述从动轴固定架8设置用于安装从动齿6的第二安装孔1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第一安装孔15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6,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孔15及螺栓能够将从动轴7固定在从动轴固定架8上;通过两个第二安装孔16及螺栓能够将从动齿6固定在从动轴固定架8上,两个第二安装孔16对称设置在从动轴固定架8的两侧。所述凸轮9固定在外壳2的内壁,并与从动轴固定架8位置对应。

另外,所述从动齿6通过齿轮或齿轮组与竖轴17传动连接;所述竖轴17贯通外壳2和底座10的轴心。在从动齿6旋转能够带动竖轴17上下移动,通过与竖轴17对应的角度传感器采集角度信号,实现控制轮船进车退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传动机构可以设置两组,两组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竖轴17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船用全回转操作手柄的工作原理:操作人员通过搬动球形外壳带动标尺转动,标尺数值与底座10的顶部面板上的零点指示位置11相对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零点指示位置11对正。操作人员通过搬动操作手柄1带动主动轴4,主动轴4带动主动齿5,主动齿5通过啮合传动带动从动齿6,从动齿6带动从动轴7,从动轴7带动从动轴固定架8,凸轮9固定在外壳2的内壁,从动轴固定架8的三个沟槽随着操作手柄1转动到达凸轮9位置,操作手柄1复位时凸轮9掉进第一沟槽12,操作人员感知手柄复位归零;第二沟槽13和第三沟槽14对应极限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