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海上双体交通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359发布日期:2021-02-03 13:3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海上双体交通船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双体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海上双体交通船。


背景技术:

[0002]
双体船,是指在两个分离的水下船体上部用加强构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船舶”。两个船体内各设一部主机和一个推进器。连接两个船体的强力构架称为连接桥,上设较多舱室。具有稳定性好、安全舒适和操纵灵活等优点,常用作中、小型客船和渡船,但结构复杂,摇摆周期短,中间体结构较弱。不宜远洋航行。有两个以上船体的船称多体船。
[0003]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双体交通船在使用过中功能单一,不便于进行各种功能区域的改造,在进行海上交通管制时防撞效果差,影响对船体(1)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海上双体交通船,通过设置船尾露天区域、船首露天区域、集装箱箱角、无人机平台、多功能舱室和防护机构,对船体的侧面进行防护,具有减震防撞的效,同时在撞击时可以自动的扩大防护面积,提升了防护效果,方便对本实用进行各种功能区域的改造,便于后期根据需要安装相关功能的模块进行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双体交通船在使用过中功能单一,不便于进行各种功能区域的改造,在进行海上交通管制时防撞效果差,影响对船体造成损伤导致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海上双体交通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顶部固定设有主甲板,所述主甲板顶部固定设有一层功能室,所述一层功能室顶部固定设有驾驶甲板,所述驾驶甲板顶部固定设有二层功能室,所述二层功能室顶部固定设有顶甲板,所述主甲板一侧表面设有船尾露天区域,所述主甲板另一侧表面设有船首露天区域,所述船尾露天区域顶部固定设有集装箱箱角,所述驾驶甲板表面一侧设有无人机平台,所述一层功能室内部设有多功能舱室,所述船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舱,所述第一空舱底部设有燃油舱,所述燃油舱一侧均设有机舱,所述机舱一侧设有舵机舱,所述舵机舱顶部设有淡水舱,所述燃油舱另一侧设有第二空舱,所述第二空舱一侧设有艏尖舱,所述艏尖舱顶部一侧设有锚链舱,所述船体两侧设有防护机构;
[0006]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表面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固定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一侧固定设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一侧固定设有减震垫,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外侧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一侧表面设有滑口,所述延伸板顶部设有隔离层。
[0007]
所述船体横截面形状设置为n形。
[0008]
所述固定块与船体固定连接。
[0009]
所述延伸板和滑杆均与推杆两端铰接。
[0010]
所述滑杆与滑口滑动连接。
[0011]
所述隔离层和减震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2]
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3]
所述延伸板一侧表面固定设有滚珠,所述延伸板外侧和固定壳内壁均固定设有限位环。
[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5]
通过设置船尾露天区域、船首露天区域、集装箱箱角、无人机平台、多功能舱室和防护机构,船艏和船尾主甲板均设有大面积的露天区域,可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搭载相应的任务模块,尾部主甲板区域可以预装英尺标准集装箱的箱角,可在需要时吊装集装箱,驾驶甲板后方露天开敞区域可设置无人机平台,可以进行无人机的停放,设置的多功能舱室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调整布置方案,同时 ,当船体在海上巡查时与其他船体发生碰撞时,首先与减震垫进行初步接触,之后减震垫将作用力传导到防撞板,防撞板带动滑杆在滑槽内部滑动,滑杆对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使得防撞板向船体靠拢,同时滑杆通过推杆推动延伸板从固定壳内部向外延伸,同时将原本水平的隔离层进行上下扩撑,从而对船体的侧面进行防护,具有减震防撞的效,同时在撞击时可以自动的扩大防护面积,提升了防护效果,方便对本实用进行各种功能区域的改造,便于后期根据需要安装相关功能的模块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侧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主甲板俯视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驾驶甲板俯视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图2中a部局部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壳立体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滑杆、防撞板和减震垫立体示意图;
[0025]
图中:1船体、2主甲板、3一层功能室、4驾驶甲板、5二层功能室、6顶甲板、7船尾露天区域、8船首露天区域、9集装箱箱角、10无人机平台、11多功能舱室、12燃油舱、13机舱、14淡水舱、15第二空舱、16艏尖舱、17锚链舱、18防护机构、19固定块、20滑槽、21弹簧、22滑杆、23防撞板、24减震垫、25推杆、26延伸板、27固定壳、28滑口、29隔离层、30滚珠、3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参照说明书附图1-7,该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海上双体交通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顶部固定设有主甲板2,所述主甲板2顶部固定设有一层功能室3,所述一层功能室3顶部固定设有驾驶甲板4,所述驾驶甲板4顶部固定设有二层功能室5,所述二层功能室5顶部固定设有顶甲板6,所述主甲板2一侧表面设有船尾露天区域7,所述主甲板2另一侧表面设有船首露天区域8,所述船尾露天区域7顶部固定设有集装箱箱角9,所述驾驶甲板4表面一侧设有无人机平台10,所述一层功能室3内部设有多功能舱室11,所述船体1内部设有第一空舱,所述第一空舱底部设有燃油舱12,所述燃油舱12一侧均设有机舱13,所述机舱13一侧设有舵机舱,所述舵机舱顶部设有淡水舱14,所述燃油舱12另一侧设有第二空舱15,所述第二空舱15一侧设有艏尖舱16,所述艏尖舱16顶部一侧设有锚链舱17,所述船体1两侧设有防护机构18;
[0028]
所述防护机构18包括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一侧表面设有多个滑槽20,所述滑槽20内部固定设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一侧固定设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一侧固定设有防撞板23,所述防撞板23一侧固定设有减震垫24,所述滑杆22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推杆25,所述推杆25一端设有延伸板26,所述延伸板26外侧设有固定壳27,所述固定壳27与固定块1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27一侧表面设有滑口28,所述延伸板26顶部设有隔离层29。
[0029]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1横截面形状设置为n形。
[003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19与船体1固定连接。
[0031]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26和滑杆22均与推杆25两端铰接,从而间接的推动延伸板26。
[0032]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22与滑口28滑动连接。
[0033]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29和减震垫24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有效的提升防撞的减震效果。
[0034]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22与滑槽20滑动连接,对防撞板2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0035]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26一侧表面固定设有滚珠30,所述延伸板26外侧和固定壳27内壁均固定设有限位环31,滚珠30提升延伸板26在固定壳27内部的滑动速度。
[0036]
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船艏和船尾主甲板2均设有大面积的露天区域,可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搭载相应的任务模块,尾部主甲板2区域可以预装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箱角,可在需要时吊装集装箱,驾驶甲板4后方露天开敞区域可设置无人机平台10,可以进行无人机的停放,设置的多功能舱室11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调整布置方案,同时 ,当船体1在海上巡查时与其他船体1发生碰撞时,首先与减震垫24进行初步接触,之后减震垫24将作用力传导到防撞板23,防撞板23带动滑杆22在滑槽20内部滑动,滑杆22对弹簧21进行压缩,从而使得防撞板23向船体1靠拢,同时滑杆22通过推杆25推动延伸板26从固定壳27内部向外延伸,同时将原本水平的隔离层29进行上下扩撑,从而对船体1的侧面进行防护,具有减
震防撞的效,同时在撞击时可以自动的扩大防护面积,提升了防护效果,方便对本实用进行各种功能区域的改造,便于后期根据需要安装相关功能的模块进行使用。
[0037]
工作原理:
[0038]
参照说明书附图1-7,船艏和船尾主甲板2均设有大面积的露天区域,可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搭载相应的任务模块,尾部主甲板2区域可以预装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箱角,可在需要时吊装集装箱,驾驶甲板4后方露天开敞区域可设置无人机平台10,可以进行无人机的停放,设置的多功能舱室11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调整布置方案,同时 ,当船体1在海上巡查时与其他船体1发生碰撞时,首先与减震垫24进行初步接触,之后减震垫24将作用力传导到防撞板23,防撞板23带动滑杆22在滑槽20内部滑动,滑杆22对弹簧21进行压缩,从而使得防撞板23向船体1靠拢,同时滑杆22通过推杆25推动延伸板26从固定壳27内部向外延伸,同时将原本水平的隔离层29进行上下扩撑,从而对船体1的侧面进行防护,具有减震防撞的效,同时在撞击时可以自动的扩大防护面积,提升了防护效果,方便对本实用进行各种功能区域的改造,便于后期根据需要安装相关功能的模块进行使用。
[0039]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