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驮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840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牵驮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水下链轨电力机车,沿河底轨道牵拉或驮载船底前进的被动牵引船舶,能在枯水期向支流的上游延长航运距离。牵驮船包括水下电力机车、轨道、防撞电塔和浮筒电弓。所述浮筒电弓由防撞电塔上部获取交流电,船载蓄电池供应直流电,电力机车的多个交直流电机,轮换驱动链轮拨动轨道上的链孔、驱动胶轮沿轨道左右两侧或对挤轨道上下两面前行,牵引或驮载牵驮船。在正常水深区,舵绳连接船头两侧,随时保持牵驮船与轨道铺设方向一致,牵引绳牵引船尾底部两侧,提供牵驮船前行的主动力。在浅水区时,船尾收紧舵绳、牵引绳,电力机车顶部与牵驮船底部契合,拉载牵驮船前行。
【专利说明】
牵驮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水下电力机车牵引船舶,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下链轨电力机车,沿河底轨道牵拉或驮载船底前进的被动牵引船舶。
【背景技术】
[0002]大江大河上游的众多支流,非行洪季节径流总量小,越往上游行船,纤夫船类船舶吃水线以下搁浅的河段越多。因为非雨季支流上游来水量少,导致丰水期和枯水季节支流的通航里程不同,阻碍了人员及货物的流通。纤夫船的技术措施与牵驮船类似,纤夫船是捞取河道水面锚链浮标塔供电,船侧循环轨道牵拉水下固定锚链获得主前进动力。牵驮船是前行过程中用浮筒承重、船侧控高的浮筒电弓导电长线,从相对静止高架的防撞电塔顶部多层导电轮取电,由链轨电力机车沿河底轨道牵引或驮载牵驮船前行。纤夫船专利号201510475510.9,2015年 12月23 日刊登在31 卷51 期。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面高架处点状供电,浮筒承重的浮筒电弓导电长线取电,链轨电力机车沿水下轨道运行牵引的船舶。即水面高架防撞电塔顶部供应交流电,连接船体一侧、浮筒承重的导电长线接触防撞电塔顶部的多层导电轮取电,链轨电力机车的交流电机驱动胶轮,沿轨道两侧或对挤上下两面做牵驮船牵引主动力,船载蓄电池供应直流电,链轨电力机车的直流电机驱动链轮,拨河底轨道上的链孔,做辅助动力,链轨电力机车通过舵绳、牵引绳牵引或驮载牵驮船前行。在正常行船水深区,链轨电力机车前部两侧的舵绳连接船头下方两侧,链轨电力机车后部两侧的钢丝绳牵拉后上方的船尾底部两侧前行,在浅水区时,船尾收紧舵绳和牵拉钢丝绳,链轨电力机车顶部与牵驮船底部契合,牵拉驮载牵驮船前进。链轨电力机车沿轨道驮载船体排水量不足部分的重量前行,相当于变相加大了牵驮船的排水量;浮筒电弓导电长线取电时,压触多层导电轮外圆圆周上子轮的表面,子轮自转的同时随着公转,由下一个子轮接替接触导电长线,使导电长线接触子轮前行时的摩擦力减小。多层导电轮的多个子轮自转的圆周距离,减少了圆心不同直径的多层轴承随机公转数,公转圆心导电轴的摩擦力小;防撞电塔水下拉伸弹簧部位在遇不明撞击时,随外力作用方向做一定幅度的弯曲避让,保护深入河底的固定基座。防撞电塔的浮筏与升降柱中部固定连接,升降柱套装在拉伸弹簧顶部的套筒内,浮筏随水面的涨落上抬或下落套筒内的升降柱,使升降柱水面以上高度与浮筒电弓高度保持相对一致;粧基将轨道固定在河道水中,保证了轨道与防撞电塔取电的左右距离。轨道链孔在保证链轮获得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加大了胶轮驱动轨道的摩擦力;链轨电力机车前部两侧的舵绳连接船头下方两侦U,随时保持牵驮船前行的方向与轨道铺设方向一致,链轨电力机车后部两侧的牵引绳连接船尾下部两侧,提供牵驮船前进的主动力。舵绳、牵引绳的起始位置均在链轨电力机车轨道轮和承重轮的外侧、链轨电力机车外框架的内侧,使链轨电力机车各部位受力均匀。舵绳、牵引绳与链轨电力机车由牵引鼻活动连接,以适应链轨电力机车与牵驮船不同的夹角度。道岔扳手内侧延伸位置旋转产生的杠杆周长,通过钢索拉直竖起待转方向转弯道岔下方的多组高低撑,轨道在道岔处的常态是:直行道岔和直行轨道高度相同,转弯道岔的顶面低于直行道岔的底面,不让两侧或一侧转弯道岔成为链轨电力机车直行的障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船载蓄电池向水下链轨电力机车供直流电,直流电机通过差速器及半轴驱动链轮拨轨道上的链孔前进,链轮的驱动力由转向轴纵向传导至胶轮驱动的部分,舵绳、牵引绳牵引牵驮船沿轨道方向缓慢前行。船侧浮筒电弓最外侧的导引线,向上、向内斜置的前端部分,前行的过程中,从防撞电塔上方的导引杆滑落,导引线落入防撞电塔的定位轮前行,导引杆下方内侧的三个多层导电轮的子轮与浮筒电弓的导电长线接触送电,链轨电力机车的交流电机通过差速器和半轴驱动胶轮,对挤轨道两侧前行,链轨电力机车牵引牵驮船离港。随着牵驮船前行,导电长线离开多层导电轮的子轮后,船体利用前进的惯性和直流电机链轮驱动轨道链孔的动力,驶向下一个防撞电塔。链轨电力机车转弯时,由差速器调节两侧链轮、胶轮的动力输出,转向轴调节前后驱动两部分转弯的角度。有道岔处需要转弯时,电力机车提前下放待转方向一侧转向钩,勾取轨道下方待转方向一侧横置的道岔扳手,道岔扳手被转向钩勾取,旋转位置的同时,通过钢索拉直竖起多组、同方向转弯道岔下方的高低撑,使转弯道岔顶面高度与来路直行轨道持平,分离直行道岔下方多组高低撑,下降直行道岔高度,使直行道岔顶面低于转弯道岔底面的高度,去除转弯前行的障碍。链轨电力机车驶过转弯道岔后,转向钩勾取前方同侧下一个轨道下方横置的道岔扳手,复原经过处道岔处的直行常态,链轨电力机车收起转向钩。落差较小宜挖人工航道的河段,能保证水深,索道代替直行轨道能节约基建成本。链轮拨动索道链节、胶轮对挤索道两侧,牵引船舶前行。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链轨电力机车和轨道示意图;
[0007]图2为牵驮船和防撞电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9]如附图所示,101轨道通过102粧基固定在河道水下,103链轨电力机车前部两侧的104舵绳连接船头两侧的下方,后部两侧的105牵引绳连接船尾底部两侧,104舵绳、105牵引绳共同提供201牵驮船的牵引动力。船载202蓄电池向水下103链轨电力机车供直流电,106直流电机通过107差速器、108半轴驱动109链轮拨101轨道上的110链孔前进。203浮筒电弓最外侧的204导引线,向上、向内斜置的前端部分,前行的过程中,从205防撞电塔上方的206导引杆滑落,落入205防撞电塔的207定位轮前行,207定位轮内侧的三个208多层导电轮公转圆心的209导电轴,通过外圆上的多个210子轮与203浮筒电弓上的211导电长线接触送电,103链轨电力机车的111交流电机通过107差速器、108半轴驱动112胶轮,对挤101轨道两侧前行,103链轨电力机车牵引201牵驮船离港。随着201牵驮船前行,211导电长线离开208多层导电轮后,201牵驮船利用前进的惯性和106直流电机驱动109链轮拨轨道上110链孔的动力,驶向下一个205防撞电塔。203浮筒电弓的弓背部分与船体一侧连接,212升降杆上的213压簧和214调节杆根据水文状况调节204导引线的高度。201牵驮船通过船侧的连接部分带动203浮筒电弓前行,203浮筒电弓大部分的重量则由215浮筒承担。205防撞电塔在遇不明撞击时,水下216拉伸弹簧部位随外力作用方向做一定幅度的弯曲避让。205防撞电塔上的217浮筏与218升降柱中部固定连接,218升降柱套装在216拉伸弹簧顶部的219套筒内,217浮筏随水面的涨落上抬或下落219套筒内的218升降柱,使218升降柱水面以上高度与203浮筒电弓高度保持相对一致。位于船尾后部两侧的105牵引绳提供牵驮船前进的主动力,04舵绳保持牵驮船前行的方向与轨道铺设方向一致。03链轨电力机车转弯时,由107差速器调节两侧109链轮、112胶轮的动力输出,113转向轴调节前后驱动两部分转弯的角度。103链轨电力机车需要转弯时,提前下放待转方向一侧114转向钩,勾取轨道下方待转方向一侧,横置的115道岔扳手,115道岔扳手内侧延伸位置旋转产生的杠杆周长,通过116钢索拉直竖起118转弯道岔下方的多组117高低撑,顶起待转方向118转弯道岔,同步分离119直行道岔下多组方的117高低撑,下降119直行道岔高度。链轨电力机车驶过118转弯道岔后,114转向钩勾取前方同侧,下一个轨道底部横置的115道岔扳手,复原经过处道岔的直行常态,103链轨电力机车收起114转向钩。
【主权项】
1.牵驮船,包括在101轨道上运行的103链轨电力机车,船侧取电的203浮筒电弓和供电的205防撞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牵驮过程是201牵驮船上202蓄电池供应直流电,103链轨电力机车上109链轮拨动由102粧基固定的101轨道上110链孔,104舵绳和由113转向轴传导动力的105牵引绳,共同牵引201牵驮船前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牵驮过程是由215浮筒承重的203浮筒电弓,由213压簧和214调节杆调节204导引线的高度,从206导引杆下方经过,204导引线落入207定位轮,211导电长线接触由208多层导电轮、多层公转圆心处209导电轴供电的210子轮表面取电,111交流电机驱动的112胶轮,牵引或驮载201牵驮船前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过程是103链轨电力机车提前下放待转方向一侧114转向钩,勾取101轨道下方横置的115道岔扳手,顶起待转方向118转弯道岔,下降119直行道岔高度,链轨电力机车驶过118转弯道岔后,114转向钩勾取下一个115道岔扳手,复原经过处道岔的直行常态,103链轨电力机车收起114转向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205防撞电塔的217浮筏与218升降柱中部固定连接,218升降柱套装在219套筒内,如遇不明撞击时,随外力方向由216拉伸弹簧做一定幅度的弯曲避让。
【文档编号】B63H21/17GK105857526SQ20161018659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李金运, 李金达, 李菲菲
【申请人】李金运, 李金达, 李菲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