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1652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船坞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坞门,设置坞门腔,通过进水、排水,实现几十万吨船坞,开门关门都不用吊机,不消耗电能。工艺简单、结构坚固、操作简单,将取代传统船坞门。
【专利说明】
船坞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坞门,几十万吨船坞,开门关门都不用吊机,不消耗电能。
【背景技术】
[0002]几十万吨船坞,开门关门都不用吊机,不消耗电能的技术,是世界空白。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实现几十万吨船坞,开门关门都不用吊机,不消耗电能,发明了船坞门。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坞门腔,通过进水、排水,实现开门关门不用吊机,不消耗电能。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结构坚固、操作简单、不用吊机不耗电,将取代传统船坞门。
【附图说明】
[0006]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07]图1是船坞门正视示意图。图2是船坞门原理示意图(侧视)。图中标注的部件是:I是船坞,2是船坞门,A是带开关排水管,B是带开关进水管,C是带开关通水管,D是坞门腔,用钢板隔成互相连通的方格,增强结构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09]图1是船坞门正视示意图。图2是船坞门原理示意图(侧视)。船坞门由带开关排水管、带开关进水管、带开关通水管和坞门腔组成,坞门腔用钢板隔成互相连通的方格,增强结构力。开门操作:打开排水管的开关让坞门腔的水全部流进船坞后关闭开关,再打开通水管的开关让海水进入船坞,随着船坞水位的上升,在浮力的作用下,船坞门慢慢抬升,当船坞水位与海平面一致时,移开船坞门(船坞门浮在水上,很容易移开),完成开门操作。关门操作:将船坞门移到门口,关闭通水管的开关,打开排水管的开关和进水管的开关让海水进入坞门腔,船坞门慢慢下沉,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关闭船坞。
[0010]船坞与坞门之间有密封胶垫,用抽水机抽水进坞门腔,增加重量,密封效果更好。[0011 ]坞门腔可以做成上方有通气阀门的全密封结构,这样,只要关闭阀门,船坞门就可以在海水上随意漂移。
[001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001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船坞门,其特征是:船坞门由带开关排水管、带开关进水管、带开关通水管和坞门腔组成,坞门腔用钢板隔成互相连通的方格,增强结构力;开门操作:打开排水管的开关让坞门腔的水全部流进船坞后关闭开关,再打开通水管的开关让海水进入船坞,随着船坞水位的上升,在浮力的作用下,船坞门慢慢抬升,当船坞水位与海平面一致时,移开船坞门,完成开门操作;关门操作:将船坞门移到门口,关闭通水管的开关,打开排水管的开关和进水管的开关让海水进入坞门腔,船坞门慢慢下沉,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关闭船坞。
【文档编号】B63C1/00GK105857549SQ20161036994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陈俞任, 陈嘉鸿, 陈嘉鹏
【申请人】陈俞任, 陈嘉鸿, 陈嘉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