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外机固定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58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手31向下的扳动。此时推进器200能自由的绕着第一转轴5转动,处于冲滩状态。
[0052]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托架、固定座和第一卡止机构,夹持托架夹持在船尾或船艉板上,且设置有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固定座用于固定推进器,并与夹持托架旋转连接;第一卡止机构包括扳手、复位弹簧以及卡位挡块,扳手与固定座旋转连接,卡位挡块与扳手连动连接,复位弹簧弹性作用于卡位挡块。当固定座相对于夹持托架旋转时,卡位挡块可分别运动至第一卡位及第二卡位,并在弹簧作用下伸出,卡合于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其中,第一卡位对应推进器的水下姿态,第二卡位对应推进器的水上姿态。当需要将推进器在水下姿态和水上姿态间进行切换时,只需要通过扳手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使卡位挡块收回,解除卡合,继而将固定座相对夹持托架进行旋转,即可实现推进器水下姿态和水上姿态的切换,对于操作者来说,单手即可实现上述切换,操作更方便。进一步的,在船外机固定装置中还包括第二卡止机构,通过第二卡止机构中的冲滩销来限制扳手的位置,继而使得其所连动连接的卡位挡块不再卡合于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以使得推进器能够自由的转动,处于冲滩状态,能够缓解碰到礁石时的冲击力。
[0053]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船外机300,其包括船外机固定装置301、推进器302、操控装置303以及动力源304。
[0054]船外机固定装置301类似于船外机固定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船外机固定装置1,对其结构不再赘述。
[0055]推进器302为螺旋桨,通过船外机固定装置301夹持船体而置于船舷外,使用时置于水下,以推动船只的运动。
[0056]操控装置303用于对推进器302的推进方向进行控制,推进器302安装连接在操控装置303上,且操控装置303与推进器302具有电连接,以保证操控装置303能够控制推进器302的推进方向。可以想到,操控装置303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对推进器302的推进方向实现控制。
[0057]动力源304可以是电动类或燃油类,本实施例中,动力源304采用聚合物锂电池。动力源304也分别连接操控装置303和推进器302,为操控装置303及推进器302提供能量。
[0058]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外机,包括船外机固定装置、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船外机可通过船外机固定装置能够方便的实现推进器水下姿态和水上姿态的转换,同时推进器可以处于冲滩状态,能够缓解碰到礁石时的冲击力。
[005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托架,用于夹持在船尾或船艉板上,所述夹持托架设有第一卡位及第二卡位;固定座,用于固定推进器,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夹持托架旋转连接;第一卡止机构,包括扳手、复位弹簧以及卡位挡块,所述扳手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固定座旋转连接,所述卡位挡块与所述扳手连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弹性作用于所述卡位挡块,所述卡位挡块在所述固定座相对于所述夹持托架的旋转过程中分别运动至所述第一卡位及所述第二卡位,所述卡位挡块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伸出,进而与所述第一卡位或所述第二卡位卡合,所述卡位挡块进一步在所述扳手的扳动过程中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收回,进而与所述第一卡位或所述第二卡位解除卡合; 其中,所述第一卡位对应于所述推进器的水下姿态,所述第二卡位对应于所述推进器的水上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第二卡位之间设置有导向曲面,所述卡位挡块在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第二卡位之间运动时由所述导向曲面的顶推作用而收回,所述卡位挡块在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中的一者解除卡合后沿所述导向曲面运动至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中的另一者,且在无需扳动所述扳手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中的另一者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托架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夹持托架在与所述导向滑块一端的相邻位置设置有至少一销轴孔,所述第一卡位为设置于所述销轴孔内的卡位销,所述第二卡位为位于所述导向滑块另一端的支撑面,所述导向曲面位于所述导向滑块朝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内侧面,且所述导向曲面的曲率半径在从所述第一卡位向所述第二卡位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外机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卡止机构,所述第二卡止机构用于在所述扳手的扳动过程对所述扳手进行卡止,使得所述卡位挡块保持收回状态,进而使得所述卡位挡块运动至所述第一卡位或所述第二卡位时不与所述第一卡位或所述第二卡位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托架包括: 扇形主体部,所述第一卡位及所述第二卡位分别位于所述扇形主体部的两个外端; 钩扣部,自所述扇形主体部的圆心位置延伸并弯折,与所述扇形主体部的一侧边形成用于夹持在所述船尾或船艉板上的夹持口; 旋紧把手,包括与所述钩扣部尾端螺纹配合的螺杆、连接于所述螺杆一端的手柄以及连接于所述螺杆另一端的压板,所述旋紧把手与所述钩扣部螺旋配合以进行对所述船尾或船艉板的夹紧和松开操作; 上挡板,与所述扇形主体部的上边缘垂直连接,用于限制所述固定座的向上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 主体部; 延伸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所述延伸部设有第一轴孔及位于所述第一轴孔上部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并与所述夹持托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并与所述扳手连接; 导向板,位于所述延伸部下方,所述导向板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并弯折,与所述主体部的侧边形成导向槽,所述卡位挡块活动于所述导向槽内; 缺口部,设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处,所述缺口部与所述卡位销构成台阶式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止机构进一步包括挡块轴,所述挡块轴穿过所述延伸部及所述导向板,所述挡块轴上设有第一挡片,所述卡位挡块连接于所述挡块轴的一端,所述挡块轴的另一端进一步穿过所述扳手并通过销钉或螺母限位于所述扳手的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挡块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挡块的外端为斜面,以在遇到所述导向滑块的顶点及所述卡位销时受到所述斜面的作用力自动收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进一步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二卡止机构包括冲滩销、第二挡片、横向弹簧以及拉手,所述冲滩销插置于所述第三轴孔且具有两个外突的端部,所述第二挡片设于所述冲滩销上并位于所述第三轴孔内,所述横向弹簧套设于所述冲滩销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挡片与所述第三轴孔之间,所述冲滩销的一个外突的端部与所述拉手连接,所述冲滩销的另一个外突的端部与所述扳手形成上扳限制干涉。
10.一种船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外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船外机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外机固定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船外机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托架,夹持在船尾或船艉板上,有第一卡位及第二卡位;固定座,固定推进器,并与夹持托架旋转连接;第一卡止机构,包括扳手、复位弹簧以及卡位挡块,扳手与固定座旋转连接,卡位挡块与扳手连动连接,复位弹簧弹性作用于卡位挡块,卡位挡块在固定座相对于夹持托架的旋转过程中分别运动至第一卡位及第二卡位,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伸出,与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卡合,或在扳手的作用下收回,与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解除卡合,其中第一卡位对于推进器的水下姿态,第二卡位对应于推进器的水上姿态。使用本实用新型船外机固定装置,能更便捷的实现推进器水下姿态和水上姿态的转换。
【IPC分类】B63H20-02
【公开号】CN204568039
【申请号】CN201420792528
【发明人】赵鹏举, 万小康, 陶师正, 李静, 潘宗良, 张逸弛
【申请人】逸动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