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10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军事及民用领域上有很大的应用,无人机一般包括机身、飞控系统及动力臂等,现有无人机的机身结构一般都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减轻机身的重量,降低无人机的负载,这种简单的机身结构整体刚性不强,不能满足无人机的要求,且无法解决无人机信号受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包括金属的全封闭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金属框架,所述金属外壳具有与动力臂安装的安装平面。

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多个主框架,多个所述主框架在框架中心相交而外侧端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将所述外壳内部分成多个区域,每个所述主框架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一个侧框架;每个所述侧框架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主框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接而形成三角结构。

所述主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侧框架为U形框架。

所述主框架及侧框架交叉相连。

所述外壳为正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由于机身采用金属外壳和框架结构形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外来信号对设备的干扰,屏蔽了大多数干扰源,为了减轻重量,设备仓以金属密闭形式包裹,保证了电器件工作的稳定性,支撑结构采用框架形式,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大幅度减轻了机体重量, 从而使得全金属抗干扰钢性机身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动力臂的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动力臂的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2所示,一种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包括金属的全封闭外壳100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100中的金属框架,所述金属外壳具有与动力臂200安装的安装平面。

所述金属框架包括多个主框架,多个所述主框架在框架中心相交而外侧端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将所述外壳内部分成多个区域,每个所述主框架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一个侧框架30;每个所述侧框架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主框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接而形成三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框架可以包括一个第一主框架10以及四个第二主框架20,其中,第二主框架与第一主框架相连接,第一主框架相当于两个第二主框架,第一主框架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相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框架与所述侧框架采用定位件连接,所述侧框架与外壳相连接。

其中,所述主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侧框架为U形框架。

其中,所述主框架上设有安装定位件。包括外侧固定片上的多个定位件11以及中心定位件及中间定位件,均设在主框架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所述侧框架上设有安装用于壳盖及壳底连接的定位件31及用于外壳固定的定位件32,设在侧框架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所述安装定位件的数量根据需要设计,具体不限。

其中,所述外壳为正多边形结构,如图1、2所示的六边形结构,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具体不限。

其中,所述外壳及框架可以钢材质或铝合金材料制作,这样杂波信号的屏蔽效果更好,从而更能保障飞行的稳定及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整体框架式抗干扰钢性机身,由于机身采用金属外壳和框架结构形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外来信号对设备的干扰,屏蔽了大多数干扰源,为了减轻重量,设备仓以金属密闭形式包裹,保证了电器件工作的稳定性,支撑结构采用框架形式,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大幅度减轻了机体重量,从而使得全金属抗干扰钢性机身得以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