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2104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包括主扇、第一辅助扇、第二辅助扇、副扇、光敏电阻外壳、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右侧光敏电阻、主扇马达、第一辅助扇马达、第二辅助扇马达、副扇马达、处理器、飞行器机身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将四翼式改为三翼式保留四扇,但是将四扇的大小改变,改为一主扇、一副扇、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四翼飞行器的操作方式,使得操作更为简洁。
【专利说明】
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四翼式小型飞行器,通过改变四翼上的四个驱动的速度实现飞行器的上升,转弯,前进,后退。操作为遥控器式操作,按键很多感觉操作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改进了四翼飞行器的结构,并简化了操作方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包括主扇、第一辅助扇、第二辅助扇、副扇、光敏电阻外壳、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右侧光敏电阻、主扇马达、第一辅助扇马达、第二辅助扇马达、副扇马达、处理器、飞行器机身及控制器;所述的主扇安装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顶部中央,所述的主扇马达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与所述的主扇连接;所述的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左侧及右侦U,所述的第一辅助扇马达及第二辅助扇马达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对应连接;所述的副扇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前端中央,所述的副扇马达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与所述的副扇连接;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马达、第二辅助扇马达及副扇马达连接;所述的光敏电阻外壳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底部中央,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及右侧光敏电阻分别嵌装在所述的光敏电阻外壳的前端面、后端面、左侧端面及右侧端面上;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光源发射口及光源发射开关,所述的光源发射口通过光源与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及右侧光敏电阻感应连接。
[0006]上述的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中,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及右侧光敏电阻上分别设有有色滤光玻璃片。
[0007]上述的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中,所述的第一辅助扇的扇叶安装方向与所述的第二辅助扇的扇叶安装方向相反。
[0008]上述的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中,所述的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侧端,且与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端部留有间距。
[0009]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四翼飞行器的操作方式,使得操作更为简洁。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俯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主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左侧视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光敏电阻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内部连接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的控制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7]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包括主扇1、第一辅助扇2、第二辅助扇3、副扇4、光敏电阻外壳5、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右侧光敏电阻9、主扇马达10、第一辅助扇马达11、第二辅助扇马达12、副扇马达13、处理器14、飞行器机身15及控制器16;所述的主扇I安装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的顶部中央,所述的主扇马达10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内,并与所述的主扇I连接;所述的第一辅助扇2及第二辅助扇3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的左侧及右侧,所述的第一辅助扇马达11及第二辅助扇马达1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内,并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2及第二辅助扇3对应连接;所述的副扇4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的前端中央,所述的副扇马达13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内,并与所述的副扇4连接;所述的处理器14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内,并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马达11、第二辅助扇马达12及副扇马达13连接;所述的光敏电阻外壳5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的底部中央,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分别嵌装在所述的光敏电阻外壳5的前端面、后端面、左侧端面及右侧端面上;所述的控制器16上设有光源发射口 161及光源发射开关162,所述的光源发射口 161通过光源与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感应连接。
[0018]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上分别设有有色滤光玻璃片。
[0019]所述的第一辅助扇2的扇叶安装方向与所述的第二辅助扇3的扇叶安装方向相反。当运行时力的大小相抵消,但存在力矩使得飞行器偏转。设置第一辅助扇2的扇叶反装,第二辅助扇3的扇叶正装,当电机正传时,左右两侧的力实现力的大小抵消,力矩使得飞行器机身15向右偏转,当电机反转时,同理使得飞行器机身15向左偏转。
[0020]所述的第一辅助扇2及第二辅助扇3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的侧端,且与所述的飞行器机身15的端部留有间距。
[0021]本实用新型将四翼式改为三翼式保留四扇,但是将四扇的大小改变,改为一主扇
1、一副扇4、第一辅助扇2及第二辅助扇3的结构。主扇I负责上升,下降,保持平衡,副扇4负责前进后退,第一辅助扇2及第二辅助扇3负责摆动左右两翼实现偏转。
[0022]主扇I由控制器16控制,前后运动和左右偏转为自动控制,这四个控制方式由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控制。
[0023]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分布在飞行器机身15的前后左右四侧,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负责偏转系统的指挥,前侧光敏电阻6及后侧光敏电阻7负责前进系统和后退系统的指挥,主扇I由控制器16控制。一开始打开飞行器电源,飞行器的主扇I驱动处于待机状态。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也处于待机状态,控制器16发射信号控制飞行器上升,之后用控制器16发射一道光束,飞行器机身15上的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因为只能接受该颜色的光,由于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所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电流,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的电流先放大,之后对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的电流进行比较,确定偏转,哪一侧电流大就向哪一侧偏转,偏转结束就标志左侧光敏电阻8及右侧光敏电阻9的电流大小一致,之后再处理前侧光敏电阻6、后侧光敏电阻7产生的电流,比较电流,前后哪方电流大,就向哪个方向运行。
[0024]尾部的扇叶处于反装,当前部电阻电流较大时,电机正转,实现向前,当后部电阻电流较大时,电机反转,实现飞行器向后运动。
[0025]主扇I处于一个指挥系统,偏转和前后处于第二个指挥系统,偏转系统结束后在执行前后系统的命令。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四翼飞行器的操作方式,使得操作更为简洁。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扇、第一辅助扇、第二辅助扇、副扇、光敏电阻外壳、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右侧光敏电阻、主扇马达、第一辅助扇马达、第二辅助扇马达、副扇马达、处理器、飞行器机身及控制器;所述的主扇安装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顶部中央,所述的主扇马达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与所述的主扇连接;所述的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左侧及右侧,所述的第一辅助扇马达及第二辅助扇马达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对应连接;所述的副扇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前端中央,所述的副扇马达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与所述的副扇连接;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内,并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马达、第二辅助扇马达及副扇马达连接;所述的光敏电阻外壳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底部中央,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及右侧光敏电阻分别嵌装在所述的光敏电阻外壳的前端面、后端面、左侧端面及右侧端面上;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光源发射口及光源发射开关,所述的光源发射口通过光源与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及右侧光敏电阻感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光敏电阻、后侧光敏电阻、左侧光敏电阻及右侧光敏电阻上分别设有有色滤光玻璃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的扇叶安装方向与所述的第二辅助扇的扇叶安装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光性三翼四扇小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扇及第二辅助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侧端,且与所述的飞行器机身的端部留有间距。
【文档编号】G05D1/08GK205707348SQ20162067231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0日
【发明人】李虎
【申请人】李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