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头操纵机构及旋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799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旋翼头操纵机构及旋翼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翼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旋翼头操纵机构,和应用该旋翼头操纵机构的旋翼机。
背景技术
:自转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向前飞行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目前,国内外自转旋翼机的旋翼头操纵机构大多采用机械式操纵,并且只适用于单座自转旋翼机或纵列式双座自转旋翼机,缺少针对并列式双座自转旋翼机而开发的旋翼头操纵机构。传统的纵列式双座自转旋翼机旋翼头操纵机构传力路线过长,导致其存在较大的力传递误差,难以实现精准控制,并且传动效率较低,机械振动的问题较为严重,不利于实现对旋翼机的飞行姿态的控制;传统的并列式双座自转旋翼机的旋翼头操纵机构设计均采用钢索式的软性操纵机构,其存在刚度较差,检测及替换不便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翼头操纵机构,旨在解决传统的旋翼机旋翼头操纵机构传力路线长的问题,实现联动控制,传动效率更高,减少了机械振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翼头操纵机构,应用于旋翼机,所述旋翼机包括旋翼头,所述旋翼头操纵机构包括联动装置、传动装置和至少两个操纵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旋翼头连接,所述操纵装置设置于所述联动装置,转动至少一所述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通过所述联动装置与其它的操纵装置联动,所述至少两个操纵装置通过联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控制所述旋翼头的偏转。优选地,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一转动件,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操纵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操纵装置转动连接;至少一所述操纵装置摆动,通过所述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传动装置控制所述旋翼头于左右或前后方向偏转。优选地,所述联动装置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优选地,所述操纵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操纵装置包括驾驶杆,所述驾驶杆的一端均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联动件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两个凹槽的槽壁。优选地,所述联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二转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联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结构还包括二相对设置的摇臂、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第四传动件和第五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摇臂的一端;所述第四传动件和所述第五传动件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两个所述摇臂的另一端,所述第四传动件和所述第五传动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旋翼头。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形成二容纳槽,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形成一球面副,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一端容纳于另一所述容纳槽形成另一球面副。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摇臂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两端。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旋翼机,包括上述的旋翼头操纵机构。所述旋翼机进一步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所述旋翼头、和设置于所述旋翼头的旋翼,所述旋翼头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联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联动装置、传动装置和至少两个操纵装置,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装置,另一端用于与旋翼头连接,操纵装置设置于联动装置,结构更加合理精简,相对于传统的纵列式旋翼机设置的前后联动的旋翼头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旋翼头操纵机构的传力路线更短,力传递误差更小,传动效率更高,控制更加的精准,有效地减少了机械振动;转动一操纵装置,操纵装置带动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联动其它的操纵装置,实现旋翼头操纵机构的联动操纵;同时,操纵装置通过联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控制旋翼头的偏转,从而控制旋翼机进行俯仰或滚转飞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翼头操纵机构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翼头操纵机构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翼头操纵机构实施例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翼头操纵机构实施例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四。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操纵装置521连接件11驾驶杆5211容纳槽111凹槽522第二传动件30联动装置523第三传动件31第一联动件524第四传动件32第一转动件525第五传动件33第二联动件526摇臂34轴套5261第一转轴50传动装置5262第二转轴51第一传动结构5263第三转轴511第一传动件5264摇臂本体512第二转动件527固定件52第二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翼头操纵机构,应用于旋翼机(未图示),旋翼机包括旋翼头(未图示),旋翼头操纵机构包括联动装置30、传动装置50和至少两个操纵装置10,传动装置50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装置30,另一端用于与旋翼头连接,操纵装置10设置于联动装置30,转动至少一操纵装置10,操纵装置10通过联动装置30与其它的操纵装置10联动,至少两个操纵装置10通过联动装置30和传动装置50控制旋翼头的偏转。优选地,操纵装置10的数量为两个。优选地,操纵装置10并列设置于联动装置3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旋翼头操纵机构包括联动装置30、传动装置50和至少两个操纵装置10,传动装置50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装置30,另一端用于与旋翼头连接,操纵装置10并列设置于联动装置30,结构更加合理精简,相对于传统的纵列式旋翼机设置的前后联动的旋翼头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旋翼头操纵机构的传力路线更短,力传递误差更小,传动效率更高,控制更加的精准,有效地减少了机械振动;转动至少一操纵装置10,操纵装置10带动联动装置30,联动装置30联动其它的操纵装置10,实现并列式旋翼头操纵机构的并列联动操纵;同时,联动装置30带动传动装置50,至传动装置50拉动或推动旋翼头,以控制旋翼头的偏转,从而控制旋翼机进行俯仰或滚转飞行;相对于传统的钢索式的软性操纵机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旋翼头操纵机构采用连杆式的硬性操纵机构结构刚度更好,更加的可靠安全,零部件的检测及替换更加方便快捷。参见图1至图4,联动装置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联动件31和第一转动件32,传动装置50包括第一传动件511,第一传动件511连接于第一联动件31,第一转动件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操纵装置10转动连接,第一联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操纵装置10转动连接;至少一操纵装置10摆动,通过第一联动件31、第一转动件32和传动装置50控制旋翼头于左右或前后方向偏转。优选地,至少一操纵装置10左右摆动,带动第一联动件31于左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传动装置50拉动或推动旋翼头,以使旋翼头于左右方向偏转;至少一操纵装置10前后摆动,带动第一转动件32转动,第一联动件31于第一转动件32的转动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传动装置50拉动或推动旋翼头,以使旋翼头于前后方向偏转。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联动件31和第一转动件32,传动装置50的远离旋翼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联动件31,第一转动件32的两端分别与操纵装置10转动连接,第一联动件31的两端分别与操纵装置10转动连接;左右摆动操纵装置10时,带动第一联动件31于左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传动装置50拉动或推动旋翼头,以使旋翼头于左右方向偏转,从而控制旋翼机的向左或向右翻滚飞行;前后摆动操纵装置10时,带动第一转动件32转动,第一联动件31于第一转动件32的转动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传动装置50拉动或推动旋翼头,以使旋翼头于前后方向偏转,从而控制旋翼机前俯飞行或后仰飞行。参见图1至图4,联动装置30还包括轴套34,轴套34套设于第一转动件3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置的轴套34套设于第一转动件32,轴套34固定于旋翼机的机身,限制第一转动件32的横向移动,使第一转动件32的运动仅可绕其轴线方向转动。参见图1至图4,操纵装置1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操纵装置10包括驾驶杆11,驾驶杆11的一端均形成有凹槽111,第一联动件31和第一转动件3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凹槽111的槽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每一操纵装置10包括驾驶杆11,驾驶杆11的一端均形成有凹槽111,通过将第一联动件31和第一转动件3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凹槽111的槽壁,第一转动件32与第一联动件31相对设置,当驾驶杆11向左右方向转动时,第一转动件32和第一联动件31的两端分别于二驾驶杆11的凹槽111槽壁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件31于左右方向移动。参见图1至图4,联动装置30进一步包括第二联动件33,第二联动件3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件32和第一联动件31,第二联动件33连接于第一传动件5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联动装置30进一步包括第二联动件33,第二联动件3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件32和第一联动件31,第二联动件33连接于第一传动件511,当驾驶杆11向左右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联动件31于左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于左右方向转动;当驾驶杆11向前后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件32于前后方向转动,第一联动件31绕第一转动件32于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于前后方向转动。参见图1至图4,传动装置50包括第一传动结构51和第二传动结构52,第一传动结构51包括第二转动件512,和设置于第二转动件512的第一传动件511;第二传动结构52包括连接件521,第一传动件51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联动件33,另一端连接于连接件521。优选地,连接件521为“U”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传动装置50包括第一传动结构51和第二传动结构52,第一传动结构51包括第二转动件512,和设置于第二转动件512的第一传动件511,第一传动件51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联动件33,当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于左右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件511和连接件521绕第二转动件512于左右方向转动;当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于前后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件511、第二转动件512、和连接件521于前后方向移动。参见图1至图4,第二传动结构52还包括二相对设置的摇臂526、第二传动件522、第三传动件523、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第二传动件522和第三传动件523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连接件521,第二传动件522和第三传动件523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摇臂526的一端;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的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摇臂526的另一端,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旋翼头。优选地,每一摇臂526包括摇臂本体5264、依次设置于摇臂本体5264的第一转轴5261、第二转轴5262、和第三转轴5263,第一转轴5261与第二转轴5262之间的距离,和第二转轴5262与第三转轴5263之间的距离成一比值一,该比值一和驾驶杆11的行程距离与旋翼头偏转的行程距离的比值二成正比,和施加于驾驶杆11的力与旋翼头所受到的力的比值三成反比,该比值一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置的连接件521、二相对设置的摇臂526、第二传动件522、第三传动件523、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当连接件521向前后移动时,拉动第二传动件522和第三传动件523,进而拉动摇臂526于固定件527转动,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的上端分别往上移动,推动旋翼头向前或向后偏转,从而控制旋翼机前俯或后仰飞行;当连接件521绕第二转动件512向左或向右转动时,拉动第二传动件522向下或推动第二传动件522向上移动,同时推动第三传动件523向上或拉动第三传动件523向下移动,带动二摇臂526分别于固定件527转动,从而带动第四传动件524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五传动件525向下或向上移动,进而推动或拉动旋翼头向左或向右偏转,从而控制旋翼机向左或向右翻滚飞行。参见图1,连接件521形成二容纳槽5211,第二传动件522的一端容纳于容纳槽5211形成一球面副,第三传动件523的一端容纳于另一容纳槽5211形成另一球面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连接件521形成二容纳槽5211,第二传动件522的一端容纳于容纳槽5211形成一球面副,使得第二传动件522可于连接件521的容纳槽5211中左右方向转动或前后方向转动;第三传动件523的一端容纳于另一容纳槽5211形成另一球面副,使得第三传动件523可于连接件521的另一容纳槽5211中左右方向转动或前后方向转动,结构设计合理精简。参见图1至图2,传动装置50进一步包括固定件527,摇臂526分别转动设置于固定件527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翼头操纵机构在使用时,向前推动驾驶杆11时,带动第一转动件32转动,第一联动件31于第一转动件32的转动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另一驾驶杆11联动往前移动,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前后转动,进而推动第一传动件511向后移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511相对设置的第二转动件512向后移动,同时第一传动件511推动连接件521向后移动,进而推动第二传动件522和第三传动件523转动,摇臂526于固定件527转动,从而拉动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的上端分别往下移动,拉动旋翼头向前或向后偏转,控制旋翼机前俯或后仰飞行;向后推动驾驶杆11时,带动第一转动件32转动,第一联动件31于第一转动件32的转动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另一驾驶杆11联动往后移动,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前后转动,进而拉动第一传动件511向前移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511相对设置的第二转动件512向前移动,同时第一传动件511拉动连接件521向前移动,进而拉动第二传动件522和第三传动件523,摇臂526于固定件527转动,从而拉动第四传动件524和第五传动件525的上端分别往上移动,推动旋翼头向前或向后偏转,控制旋翼机前俯或后仰飞行;向左推动驾驶杆11时,带动第一联动件31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另一驾驶杆11联动往左移动,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向左转动,带动第一传动件511和连接件521绕第二转动件512转动,进而推动第二传动件522往上移动,同时拉动第三传动件523往下移动,带动二摇臂526分别于固定件527转动,从而带动第四传动件524往下移动,第五传动件525往上移动,推动或拉动旋翼头向左或向右偏转,控制旋翼机向左或向右翻滚飞行。向右推动驾驶杆11时,带动第一联动件31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另一驾驶杆11联动往右移动,第二联动件33绕第一转动件32向右转动,带动第一传动件511和连接件521绕第二转动件512转动,进而推动第二传动件522往下移动,同时拉动第三传动件523往上移动,带动二摇臂526分别于固定件527转动,从而带动第四传动件524往上移动,同时第五传动件525往下移动,拉动或推动旋翼头向右或向左偏转,控制旋翼机向右或向左翻滚飞行。可以理解的,两个驾驶杆11可只操纵其中之一,也可两者同时操纵。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旋翼机,包括上述的旋翼头操纵机构。该旋翼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旋翼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旋翼机进一步包括机身(未图示)、设置于所述机身的旋翼头(未图示)、和设置于所述旋翼头的旋翼(未图示),所述旋翼头与所述传动装置50连接,所述联动装置30设置于所述机身。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