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飞行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15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飞行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中飞行物,确切的说是一种太阳能运输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飞行物是一种以吸收太阳能能量为动力的运输机,利用大自然中的阳光资源,载物升空运送物质,或载人观光、考察、旅行。目前还没有此类的飞行物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飞行物,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太阳能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带动飞行物在空中飞行,为人类的观光、出行、考察或运送物质提供方便。

本发明的方案是由机仓、驾驶仓、载人载物仓、动力仓、组合动力箱及太阳能接收板组成,其结构特点是机仓的前中部设有驾驶仓,驾驶仓的后侧设有载人、载物仓,驾驶仓的上端设有动力仓,动力仓内设有组合动力箱,组合动力箱采用的是王进山发明的中国专利号201220316616.6,发明名称为多功能直升机的组合动力箱,组合动力箱的上端连接有中轴,中轴由轴套或轴承安装在组合动力箱的上端,中轴的上端设有转盘,转盘的圆周上设有8个飞翅连接板,飞翅连接板的外端连接有8片宽2米,长10米的飞翅板,飞翅板由飞翅连接板均匀的安装固定在转盘上,飞翅板的上端设有二组正、负极太阳能接收板,正极太阳能接收板与负极太阳能接收板相互间隔交替的安装固定在飞翅板上,靠近转盘的正极太阳能飞翅连接板上设有正极循环圈,靠近转盘的负极太阳能飞翅连接板上设有负极循环圈,动力仓的左上端设有正极炭刷固定座,正极炭刷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有正极炭刷,正极炭刷的上端与正极循环圈相连,动力仓的右上端设有负极炭刷固定座,负极炭刷固定座的上侧设有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上端设有负极炭刷,负极炭刷的上端与负极循环圈相连,所述的正负极循环圈的下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球头,正负极炭刷的上端分别设有半球形凹槽,正负极球头分别安装在凹槽内与半球形凹槽相连接,动力箱的底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左侧设有逆变器,驾驶仓的前侧设有前视窗,前视窗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视窗,前视窗的下侧设有驾驶仓门,驾驶仓门的左侧设有上下悬梯,驾驶仓的左侧设有左导向板,左导向板上设有左导向电机,驾驶仓的右侧设有右导向板,右导向板上设有右导向电机,驾驶仓的底端设有着陆轮,机仓内设有备用发动机及发电机组,以用于阴雨天气的使用或电源电压不足的补充,确保安全飞行。

工作时,叶片上端的太阳能接收板将太阳能通过正负极转子循环圈、炭刷及连接导线输送至蓄电池,经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驱动组合动力箱,带动飞翅板旋转飞行,机仓内的备用发电机组可随时启动提供或补充电源。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太阳能输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中示出的机仓3的前中部设有驾驶仓15,驾驶仓的后侧设有载人、载物仓,驾驶仓的上端设有动力仓5,动力仓内设有组合动力箱23,组合动力箱的上端连接有中轴8,中轴由轴套安装在组合动力箱的上端,中轴的上端设有转盘26,转盘的圆周上设有8个飞翅连接板25,飞翅连接板的外端连接有8片宽2米,长10米的飞翅板,飞翅板由飞翅连接板均匀的安装固定在转盘上,飞翅板的上端设有二组正负极太阳能接收板,正极太阳能接收板6,负极太阳能接收板7相互间隔交替的安装固定在飞翅板上,靠近转盘的正极太阳能飞翅连接板上设有正极循环圈16,靠近转盘的负极太阳能飞翅连接板上设有负极循环圈17,动力仓的左上端设有正极炭刷固定座22,正极炭刷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弹簧24,弹簧的上端设有正极炭刷18,正极炭刷18的上端与正极循环圈16相连,动力仓的右上端设有负极炭刷固定座28,负极炭刷固定座的上侧设有张紧弹簧27,张紧弹簧的上端设有负极炭刷19,负极炭刷的上端与负极循环圈17相连,所述的正负极循环圈的下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球头,正负极炭刷的上端分别设有半球形凹槽,正负极球头分别安装在凹槽内与半球形凹槽相连接,动力仓的底侧设有蓄电池20,蓄电池的左侧设有逆变器21,驾驶仓的前侧设有前视窗12,前视窗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视窗13,前视窗的下侧设有驾驶仓门14,驾驶仓门的左侧设有上下悬梯4,驾驶仓的左侧设有左导向板1,左导向板上设有左导向电机2,驾驶仓的右侧设有右导向板9,右导向板上设有右导向电机10,驾驶仓的底端设有着陆轮11,机仓内设有备用发动机及发电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飞行物,它是在机仓的前中部设有驾驶仓,驾驶仓的上端设有动力仓,动力仓内设有组合动力箱,组合动力箱的上端连接有中轴,中轴的上端设有转盘,转盘的圆周上设有8个飞翅连接板,飞翅连接板的外端连接有8片飞翅板,飞翅板的上端设有二组正、负极太阳能接收板,正极太阳能接收板与负极太阳能接收板相互间隔交替的安装固定在飞翅板上,正极太阳能飞翅连接板上设有正极循环圈,负极太阳能飞翅连接板上设有负极循环圈,动力仓的上端设有正负极炭刷,工作时,叶片上端的太阳能接收板将太阳能通过正负极转子循环圈、炭刷及连接导线输送至蓄电池,经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驱动组合动力箱,带动飞翅板旋转飞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立新
技术研发日:2017.05.12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