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浮空器的囊体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45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空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浮空器的囊体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浮空器一般是指比重轻于空气的、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浮空器在空间科学、通信、观测和遥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浮空器承担通信、监控等任务时需要在浮空器的囊体上装载相应的外部附件。

浮空器的充气架设过程为:先展开未充气的囊体平铺于地面上,随后将一部分浮空气体从囊体的头部充气口充入囊体内,再装载外部附件。如果在囊体的充气过程中不对囊体进行约束,囊体的各区域充气较为均匀,此状态不利于在囊体上装载外部附件。因此,在浮空器的充气架设过程中,必须保证从囊体的头部到尾部分段充气,使囊体的头部先充入一定浮空气体后浮升起来,而囊体的尾部尽量不充入浮空气体以便于装载外部附件。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上述分段充气过程,需要多个工作人员踩上囊体,依靠工作人员自身的重力压紧囊体来形成一条隔离线,保证浮空气体充入充气口与隔离线之间的囊体中。但是,踩在囊体上的工作人员可能会控制不住囊体,导致囊体尾部过早进入大量浮空气体而影响外部附件的装载,或者因囊体被风掀翻而使工作人员发生事故,上述压紧囊体方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而且人力成本较高,容易造成囊体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浮空器的囊体压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浮空器充气架设过程中依靠工作人员的重力压紧囊体的方式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人力成本较高,容易造成囊体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浮空器的囊体压紧装置,囊体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压紧部,设置在支撑部上,且压紧部相对于支撑部可移动地设置,压紧部具有与浮空器的囊体抵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囊体分离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与支撑部连接;第一滑块,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部上,压紧部设置在第一滑块上以使压紧部相对于支撑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滑块具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为第一导柱,第一导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导柱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第一通孔中以引导第一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传动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传动螺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滑块上还设有与传动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操作部,操作部与传动螺杆连接,在操作部的驱动作用下,传动螺杆转动并带动第一滑块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部,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滑块,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向部上,压紧部与第二滑块连接以使压紧部相对于支撑部沿水平方向可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滑块具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为第二导柱,第二导柱沿水平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导柱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第二通孔中以引导第二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囊体压紧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滑块以及与多个第二滑块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压紧部,其中,相邻两个压紧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进一步地,压紧部包括彼此连接的本体和用于防止损伤囊体的防护部,本体与第二滑块连接,本体位于第二滑块和防护部之间,当压紧部处于第一状态时,防护部与囊体接触。

进一步地,防护部为长条状构造,防护部包括一顶平面和与顶平面连接的底弧面,顶平面与本体连接,底弧面与囊体抵接。

进一步地,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两个支撑部,第二导向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可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箱体,箱体具有用于放置配重件的容纳腔,压紧部设置在箱体的周向侧壁的外侧。

进一步地,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部的底部的多个滚轮以及用于锁定至少一个滚轮的锁定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囊体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上的压紧部,且压紧部相对于支撑部可移动地设置,压紧部具有与浮空器的囊体抵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囊体分离的第二状态,这样,当压紧部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压紧囊体以在囊体上形成隔离线,保证浮空气体只能进入充气口与隔离线之间的囊体中,提高充气过程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囊体压紧装置代替工作人员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发生事故,提高充气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囊体造成囊体损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囊体压紧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部;11、箱体;12、容纳腔;20、压紧部;21、本体;22、防护部;30、第一导向部;40、操作部;50、传动螺杆;60、第一滑块;70、第二导向部;80、第二滑块;90、滚轮;10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浮空器充气架设过程中依靠工作人员的重力压紧囊体的方式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人力成本较高,容易造成囊体损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浮空器的囊体压紧装置,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10和压紧部20。压紧部20设置在支撑部10上,且压紧部20相对于支撑部10可移动地设置。压紧部20具有与浮空器的囊体抵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囊体分离的第二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当压紧部20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压紧囊体以在囊体上形成隔离线,保证浮空气体只能进入充气口与隔离线之间的囊体中,提高充气过程的可靠性。同时,当压紧部20处于第二状态时,可以移动囊体或者移动囊体压紧装置,实现囊体的分段充气,使囊体头部(即囊体的远离外部附件的一端)先充满浮空气体后浮升起来,且保证囊体尾部(即囊体挂载外部附件的一端)可以方便地装载外部附件,保证放飞过程顺利稳定地进行。

进一步地,采用囊体压紧装置代替工作人员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发生事故,提高充气过程的安全性,并且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囊体,避免囊体的损伤,减少放飞过程中的工作人员数量,降低人力成本。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与支撑部10连接的第一导向部30以及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部30上的第一滑块60。压紧部20设置在第一滑块60上以使压紧部20相对于支撑部10沿竖直方向可移动。

上述设置中,第一导向部30可以对第一滑块60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对压紧部2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囊体在充气架设过程中一般平铺在地面上,因此,第一滑块60在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部30上,便于使设置在第一滑块60上的压紧部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滑块60具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部30,第一导向部30为第一导柱,第一导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导柱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第一通孔中以引导第一滑块60沿竖直方向滑动。

上述设置中,第一滑块60上的两个第一通孔与两个第一导柱一一对应配合,第一滑块60套设在两个第一导柱的外周,这样可以限制第一滑块60在水平面内的转动自由度,从而防止压紧部20在水平面内转动,提高囊体压紧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传动螺杆50和操作部40。传动螺杆5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部10上,传动螺杆50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滑块60还上设有与传动螺杆50配合的螺纹孔。操作部40与传动螺杆50连接。在操作部40的驱动作用下,传动螺杆50转动并带动第一滑块60沿竖直方向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第一滑块60不会在水平面内转动,因此,当传动螺杆50在操作部40的驱动下转动时,第一滑块60会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螺纹传动,可以实现压紧部20的竖直位置的无极调节,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

可选地,操作部40为操作手柄。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与支撑部10连接的两个连接板100,两个连接板100设置在支撑部10的外表面上并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每个连接板100上设有三个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用于安装与传动螺杆50配合的轴承,另外两个用于安装第一导向部30。第一导向部30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与两个连接板100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导向部30固定在支撑部10上。轴承的外圈与连接板100焊接连接,传动螺杆50的两端具有光杆段,光杆段与轴承的内圈连接,以使传动螺杆50与连接板100枢转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部70和第二滑块80。第二导向部70与第一滑块60连接。第二滑块80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向部70上。压紧部20与第二滑块80连接以使压紧部20相对于支撑部10沿水平方向可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压紧部20相对于支撑部1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压紧部2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可调节,这样可以避开囊体的坚硬部件,防止压紧部20与囊体上的坚硬部件接触,损伤囊体。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滑块80具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向部70,第二导向部70为第二导柱,第二导柱沿水平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导柱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第二通孔中以引导第二滑块80沿水平方向滑动。

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滑块80上的两个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二导柱一一对应配合,第二滑块80套设在两个第二导柱的外周,这样可以限制第二滑块80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自由度,从而防止压紧部20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压紧部20能够可靠压紧囊体形成隔离线,提高囊体压紧装置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滑块60上还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盲孔,第二导柱的一端装入盲孔中,且第二导柱通过销钉固定在第一滑块60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囊体压紧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滑块80以及与多个第二滑块80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压紧部20。其中,相邻两个压紧部2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这样,相邻两个压紧部20之间可以抵接也可以具有间隔。当隔离线所在位置没有坚硬部件时,任意相邻两个压紧部20之间抵接接触,可以形成连续的隔离线,提高隔离效果。当隔离线所在位置上具有坚硬部件时,相邻两个压紧部20之间间隔设置,可以避开坚硬部件,避免损伤囊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三个第二滑块80以及与三个第二滑块80一一对应连接的三个压紧部20。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压紧装置包括两个支撑部10,第二导向部7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10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

这样可以在第二导向部70的两端形成均匀支撑力,可靠支撑压紧部20。

相应地,两个支撑部10上均设有第一导向部30以及套设在第一导向部30上的第一滑块60,第二导向部7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60对应连接。

优选地,两个支撑部10上均设有传动螺杆50以及与传动螺杆50连接的操作部40。这样,两个第一滑块60的高度可以同步调节也可以分别调节,以提高囊体压紧装置的适应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紧部20包括本体21和用于防止损伤囊体的防护部22。本体21与第二滑块80连接,防护部22与本体21连接,本体21位于第二滑块80和防护部22之间。当压紧部20处于第一状态时,防护部22与囊体接触。

这样,可以本体21可以保证压紧部20的强度,防护部22可以防止本体21直接与囊体接触而损伤囊体。

具体地,本体2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以及与两个连接杆均连接的压紧板,防护部22设置在压紧板的底部。本体21通过销钉固定在第二滑块80上。

可选地,防护部22为海绵或者弹性体。防护部22为长条状构造,防护部22包括一顶平面和与顶平面连接的底弧面,顶平面与本体21的下端连接,底弧面与囊体抵接。当防护部22向下抵压囊体时,底弧面首先与囊体抵接形成线接触,当防护部22继续向下移动时,底弧面与囊体之间形成面接触,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可使防护部22对囊体的压紧力更紧密,且更均匀,进而使囊体分段充气更充足。

如图1所示,支撑部10包括箱体11。箱体11具有用于放置配重件的容纳腔12,压紧部20设置在箱体11的周向侧壁的外侧。

通过上述设置,配重件可以放入容纳腔12中增大囊体压紧装置的重量,以防止风较大时囊体被风掀翻。

如图1所示,囊体压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部10的底部的多个滚轮90以及用于锁定至少一个滚轮90的锁定件。

设置滚轮90便于移动支撑部10,从而调整囊体压紧装置的位置,便于实现分段充气。锁定件可以在支撑部10的位置调整好以后锁定支撑部10的位置,防止支撑部10在囊体中的浮空气体的压力下移动。

具体地,每个支撑部10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90。支撑部10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1底部的滚轮支撑架,滚轮90与滚轮支撑架枢转连接。滚轮支撑架上设有与锁定件相适配的锁定通孔,锁定件穿过锁定通孔和滚轮90将滚轮90锁定。

可选地,锁定件为锁销。

每个滚轮90均对应设置锁定件,以可靠锁定支撑部10的位置,防止支撑部10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囊体压紧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拔出锁定件后,推动支撑部10到囊体头部靠近充气口处(根据现场需要决定具体停放位置),两个支撑部10分别位于囊体两侧,中间的压紧部20处于囊体正上方。插上锁定件固定八个滚轮90。然后箱体11内放置配重件(如铁砂袋,铅块等)。调节各第二滑块80在第二导向部70上的位置,保证各压紧部20的正下方囊体表面没有坚硬部件(如防雷杆及钢索)。随后,同时旋转囊体两侧的操作部40,操作部40驱动传动螺杆50转动并带动第一滑块60沿第一导向部30向下滑动,第一滑块60滑动时带动第二导向部7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压紧部20向下移动。当压紧部20的防护部22与囊体接触后,放慢旋转操作部40的速度并继续旋转操作部40,最终使压紧部20紧紧压在囊体的表面形成一条隔离线,保证压紧部20在充气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待囊体压紧装置布局就位后,可以开始从头部给囊体充入氦气。随着充气量的增加,囊体头部的充气量已经达到一定体积,此时须向囊体尾部移动支撑部10。首先,同时旋转囊体两侧的操作部40,使压紧部20向上移动但不离开囊体表面,减轻对囊体的挤压。随后拔出锁定件,向囊体尾部推动支撑部10到预定位置,插上锁定件固定支撑部10。随后,调节压紧部20紧紧压在囊体的表面,保证囊体在充气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按照此操作流程,逐步由囊体头部向囊体尾部移动支撑部10,保证囊体分段充满氦气,且保证外部附件能够顺利的挂载于浮空器的囊体上。

现有技术中,是靠四五个工作人员踩上囊体来形成一条隔离线,保证氦气充入隔离线前段(即工作人员与充气口之间)。由于该过程必须由工作人员踏上囊体靠自身重量压住囊体,因此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靠工作人员踩住囊体来控制充气过程不可靠、不稳定、不安全,如遇突风环境工作人员可能会控制不住囊体,导致囊体后段(即工作人员与囊体挂载外部附件的一端之间)过早进入大量氦气而影响后续设备安装,或者导致囊体被突风掀翻而发生事故;(2)靠工作人员踩住囊体来控制充气过程,工作人员的踩踏必然会对囊体造成损伤;(3)采用人工控制充气过程,会增加放飞浮空器的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囊体压紧装置可以实现浮空器的充气架设过程的机械化控制,使浮空器充气过程更加可靠、稳定和安全,使充气架设过程顺利可靠地进行,同时减少工作人员踩踏对囊体造成的损伤,并降低充气放飞浮空器的人工成本。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囊体压紧装置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上的压紧部,且压紧部相对于支撑部可移动地设置,压紧部具有压紧浮空器的囊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与囊体分离的第二状态,这样,当压紧部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压紧囊体以在囊体上形成隔离线,保证浮空气体只能进入充气口与隔离线之间的囊体中,提高充气过程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囊体压紧装置代替工作人员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发生事故,提高充气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地,采用囊体压紧装置代替工作人员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发生事故,提高充气过程的安全性,并且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囊体,避免囊体的损伤,减少放飞过程中的工作人员数量,降低人力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