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89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落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



背景技术:

降落伞是高空落下时用来减速安全降落的一种工具,它通常有一个面积很大的伞盖,可以产生很大的空气阻力。工作时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使人或物体减速、稳定。降落伞组件一般包括主伞、引导伞、伞衣套、吊挂系统(背带)、伞包、开伞装置及脱离装置等,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可进行必要的组合及删减。伞绳是连接降落伞减速机构和下面悬挂物的连接装置,降落伞一般都是通过伞绳环与悬挂物实现单点或多点连接。

降落伞伞绳多点连接时,伞绳将根据连接点数量分为多组。降落伞在使用前,通常都会将降落伞伞衣及伞绳都装入伞包,在此条件下,伞包一旦封包,伞绳组的顺序将无法直观分辨,在与悬挂物装配时,伞绳组会因装配顺序错误而产生缠绕现象,参见图1。

专利CN105084093公开了一种降落伞绳理线器,包括滑动套装于各个伞绳上的滑环、缠绕于滑环上的彩色胶皮Ⅰ、钩体、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与钩体中且其前端卡置于钩体上的压杆、两夹臂分别固定于钩体以及压杆上的夹臂弹簧、缠绕于钩体上的且与彩色胶皮Ⅰ色彩一一相应的彩色胶皮Ⅱ以及固定盘,固定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由若干滑杆,每个滑杆上套装有拉伸螺旋弹簧,拉伸螺旋弹簧一端固定于固定盘上其另一端固定于钩体上。该实用新型虽然提供了一种降落伞伞绳的理线装置,但该装置结构复杂,利用该装置进行整理的方法繁琐,在解决伞绳缠绕的问题的同时又会产生安装整理时间过长的问题,在降落伞领域时间是影响降落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对降落伞安全至关重要,能够快速解开伞绳缠绕并顺利与悬挂物连接才能保证降落安全着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由环带和钢丝环构成的限位装置,通过环带与伞绳进行固定连接,再通过钢丝环的固定限位作用,将不同伞绳按照顺序分离开,从而保证不同伞绳之间不会发生缠绕打结,同时保证与悬挂物连接时能按照固定在限位装置的顺序进行连接,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包括伞绳和伞包,该系统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环带和金属环;

所述环带为中空型环状结构,所述金属环为圆环结构,所述环带的圆周长度与所述金属环的圆周长度相匹配,以便于所述金属环套设于所述中空型环状结构内,用于支撑所述环带从而形成所述限位装置;

降落伞的主体部分设于所述伞包内,所述伞绳均分为若干股,每股所述伞绳按顺序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带的外侧,所述伞绳与所述环带垂直设置,且与所述环带的上端和下端通过缝合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伞绳按顺序固定在所述环带上,并通过金属环的作用将所述伞绳限定在一定的位置,以防止所述伞绳缠绕影响降落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的直径为1~5mm,所述金属环的圆周长度与悬挂物连接点的位置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环带采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伞绳位于所述环带一侧尾端的长度为5~15c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设于所述伞包之外。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由环带和钢丝环构成的限位装置,通过环带与伞绳进行固定连接,再通过钢丝环的固定限位作用,将不同伞绳按照顺序分离开,从而保证不同伞绳之间不会发生缠绕打结,同时保证与悬挂物连接时能按照固定在限位装置的顺序进行连接,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

(2)本实用新型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环带和钢丝环结构装配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与降落伞一起放入伞舱,所占空间小,能有效提保证多组伞绳的装配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无限位装置时伞绳缠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中伞绳与环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包装后示意图。

所有附图中,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与零件,其中,1-环带、 2-钢丝环、3-伞绳、4-缝线、5-悬挂物、6-伞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现有技术无限位装置时伞绳缠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伞绳由于没有固定,极易发生缠绕打结的现象,降落伞是高空落下时用来减速安全降落的一种工具,对安全要求极高,一旦开伞时伞绳缠绕延误降落时间将影响下降的安全性,在与悬挂物连接时伞绳缠绕扭成一团,既不好安装,也容易造成安装错位导致悬挂物不平衡影响安全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的限位装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中伞绳与环带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包括环带1、钢丝环2、伞绳3、缝线4、悬挂物5和伞包6,所述环带1为中空型环状结构,所述钢丝环2设于所述中空型环状结构内,所述钢丝环2由一根钢丝两端焊接后绕成的圆环结构,所述环带1为一条带状结构两侧折叠,并采取缝制方式进行缝合形成的中空结构,然后将中空结构两端缝合形成中空形环状结构,用于保证钢丝环2牢固的设于所述环带1中,同时所述钢丝环2的刚度能够起到支撑所述环带1形状的作用,保证环带1的形状稳定性,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环带1外侧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股伞绳3,每股伞绳3为由几根伞绳合成的一股,伞绳3与环带1垂直设置,且伞绳3与环带1的上端和下端通过缝线进行缝合固定,用于将伞绳3按照一定顺序固定在所述环带1上,所述钢丝环2形成的稳定圆环结构能够保证不同伞绳3之间相互分离开,防止相互之间缠绕打结而拖延与悬挂物5连接安装时间,影响降落安全。位于环带1一侧的伞绳3尾端的长度为5~15cm,伞绳3的尾端用于按照一定顺序与悬挂物5连接,从而保证伞绳3与悬挂物之间牢固稳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环带1采用柔性织物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环2的直径为1~5mm,所述钢丝环2的圆周长度根据悬挂物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环带1的圆周长度与所述钢丝环2的长度相匹配。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包装后示意图。如图4所示,封包时,将限位装置置于伞包外,防止运输过程中限位装置发生扭环缠绕的现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